一种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451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尾气收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在调试车间进行调试时,汽车运行时会产生尾气,严重污染车间的空气质量,影响车间人员的身体健康。现有的处理方案是,通过尾气输送软管将汽车排气管处排出的尾气输送到车间上方的抽风道之中进行集中处理。以上方案中,当汽车下线前,需要将尾气输送软管从汽车排气管上卸下、然后按下排气管提升按钮启动提升装置将尾气输送软管提升。现有方案中,这些动作完成的过程是:由操作人员下车将尾气接头卸下,然后按住软管提升按钮将其提升到位。在检测车间,此处操作人员每天需要上下车400多次来完成以上操作,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低。
[0003]例如,在现有的公开文件中,有公开号为CN202596841U、公开日为2012.12.1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总成车间的汽车尾气排放收集系统,包括环形轨道和安装在轨道上的可滑移小车,所述轨道分为工作区与非工作区,轨道的工作区内设有抽风道,抽风道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接,所述滑移小车上设有一排气软管,排气软管的一端与抽风道连接,另一端通过尾气接头与汽车排气管连接。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总装车间汽车尾气污染的问题,给总装生产线带来一个无废气污染的生产环境。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汽车下线时需要操作工人下车卸下尾气接头,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的汽车尾气收集系统运行时需要操作工人下车卸下尾气输送软管,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卸下和提升尾气输送软管的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包括可在悬空轨道上移动的随行小车,还包括固定在随行小车上的尾气输送软管、控制尾气输送软管上的尾气接头脱开的脱钩机构、提升尾气输送软管的提升机构和电控系统,尾气输送软管的一端与车间的抽风道连通,另一端通过尾气接头与汽车的排气管连通。通过脱钩机构、提升机构和电控系统的自动控制,实现尾气输送软管的自动脱钩和自动提升,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运行效率。
[0006]作为优选,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卷筒、卷绳和设置在悬空轨道上的提升点接近开关,卷绳的一端卷绕在卷筒,另一端连接在尾气输送软管的下端。
[0007]作为优选,脱钩机构包括设置在随行小车上端的脱钩杠杆、设置在脱钩杠杆上方的脱钩驱动装置、牵引钢丝和设置在悬空轨道上的脱钩点接近开关,牵引钢丝一端连接在脱钩杠杆上,另一端连接在尾气接头上。
[0008]作为优选,脱钩驱动装置包括“L”字形安装支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的双活塞气缸、固定在双活塞气缸下方的推块。
[0009]作为优选,推块的两侧向上翘起,使推块底面的两侧高于中间。推块两侧向上翘起,使得当随行小车上的脱钩杠杆的位置较高时,也能顺利的运动到推块底下,不会被卡至IJ,保证机构运行正常。
[0010]作为优选,脱钩杠杆包括支点、横杆和复位弹簧,支点固定在随行小车上端面上,横杆中间位置铰支在支点上,复位弹簧连接在横杆的一端和随行小车的上端面之间,牵引钢丝与复位弹簧分别位于支点的两侧。
[0011 ]作为优选,随行小车上设有能驱动自身在悬空轨道上运行的自驱动电机。自驱动电机可在随行小车与汽车脱开后,自行在悬空轨道上运行回到原始点。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自动卸下和提升尾气输送软管,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悬空轨道,2.随行小车,21.自驱动电机,3.尾气输送软管,31.尾气接头,
4.抽风道,5.排气管,6.脱钩机构,61.脱钩杠杆,611.支点,612.横杆,613.复位弹簧,62.脱钩驱动装置,621.安装支架,622.双活塞气缸,623.推块,63.牵引钢丝,64.脱钩点接近开关,7.提升机构,71.提升电机,72.卷筒,73.卷绳,74.提升点接近开关,8.电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包括可在悬空轨道I上移动的随行小车2,还包括固定在随行小车2上的尾气输送软管3、控制尾气输送软管3上的尾气接头31脱开的脱钩机构6、提升尾气输送软管3的提升机构7和电控系统8,尾气输送软管3的一端与车间的抽风道4连通,另一端通过尾气接头31与汽车的排气管5连通;提升机构7包括提升电机71、卷筒72、卷绳73和设置在悬空轨道I上的提升点接近开关74,卷绳73的一端卷绕在卷筒72,另一端连接在尾气输送软管3的下端;脱钩机构6包括设置在随行小车2上端的脱钩杠杆61、设置在脱钩杠杆61上方的脱钩驱动装置62、牵引钢丝63和设置在悬空轨道I上的脱钩点接近开关64,随行小车2的侧面为金属材料,能够被脱钩点接近开关64和提升点接近开关74感应到,牵引钢丝63—端连接在脱钩杠杆61上,另一端连接在尾气接头31上;脱钩驱动装置62包括“L”字形安装支架621、固定在安装支架621上的双活塞气缸622、固定在双活塞气缸622下方的推块623;推块623的两侧向上翘起,使推块623底面的两侧高于中间;脱钩杠杆61包括支点611、横杆612和复位弹簧613,支点611固定在随行小车2上端面上,横杆612中间位置铰支在支点611上,复位弹簧613连接在横杆612的一端和随行小车2的上端面之间,牵引钢丝63与复位弹簧613分别位于支点611的两侧;随行小车2上设有能驱动自身在悬空轨道I上运行的自驱动电机21;自驱动电机21、双活塞气缸622、脱钩点接近开关64、提升电机71、提升点接近开关74均通过电路连接至电控系统8。
[001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汽车带动悬空轨道I上的随行小车2运动到脱钩点接近开关64附近时,被脱钩点接近开关64感应到产生一个电信号,脱钩点接近开关64将此信号发送到电控系统8,电控系统8便控制双活塞气缸622顶出压下脱钩杠杆61,脱钩杠杆61通过牵引钢丝63拉开尾气接头31,完成尾气输送软管3的自动脱钩;这时随行小车2上的自驱动电机21启动,随行小车2在自驱动电机21的驱动下继续向前运动,同时横杆612在复位弹簧613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当随行小车2运动到提升点接近开关74附近时,被提升点接近开关74感应到产生一个电信号,点控系统8便控制提升机构7运行,将尾气输送软管3提升,完成尾气输送软管3的自动提升。
【主权项】
1.一种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包括可在悬空轨道(I)上移动的随行小车(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随行小车(2)上的尾气输送软管(3)、控制尾气输送软管(3)上的尾气接头(31)脱开的脱钩机构(6)、提升尾气输送软管(3)的提升机构(7)和电控系统(8),尾气输送软管(3)的一端与车间的抽风道(4)连通,另一端通过尾气接头(31)与汽车的排气管(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提升机构(7)包括提升电机(71)、卷筒(72)、卷绳(73)和设置在悬空轨道(I)上的提升点接近开关(74),卷绳(73)的一端卷绕在卷筒(72),另一端连接在尾气输送软管(3)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脱钩机构(6)包括设置在随行小车(2)上端的脱钩杠杆(61)、设置在脱钩杠杆(61)上方的脱钩驱动装置(62)、牵引钢丝(63)和设置在悬空轨道(I)上的脱钩点接近开关(64),牵引钢丝(63) —端连接在脱钩杠杆(61)上,另一端连接在尾气接头(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脱钩驱动装置(62)包括“L”字形安装支架(621)、固定在安装支架(621)上的双活塞气缸(622)、固定在双活塞气缸(622)下方的推块(6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推块(623)的两侧向上翘起,使推块(623)底面的两侧高于中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脱钩杠杆(61)包括支点(611)、横杆(612)和复位弹簧(613),支点(611)固定在随行小车(2)上端面上,横杆(612)中间位置铰支在支点(611)上,复位弹簧(613)连接在横杆(612)的一端和随行小车(2)的上端面之间,牵引钢丝(63)与复位弹簧(613)分别位于支点(611)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随行小车(2)上设有能驱动自身在悬空轨道(I)上运行的自驱动电机(21)。
【专利摘要】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尾气收集系统运行时需要操作工人下车卸下尾气输送软管,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间流水线汽车尾气收集自动控制结构,包括随行小车、尾气输送软管、脱钩机构、提升机构和电控系统,尾气输送软管的一端与抽风道连通,另一端与汽车的排气管连通;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卷筒、卷绳和设置在悬空轨道上的提升点接近开关,卷绳的一端卷绕在卷筒,另一端连接在尾气输送软管的下端;脱钩机构包括脱钩杠杆、脱钩驱动装置、牵引钢丝和脱钩点接近开关,牵引钢丝连接在尾气接头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自动卸下和提升尾气输送软管,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运行效率。
【IPC分类】G05B19/04
【公开号】CN105629788
【申请号】CN201610018474
【发明人】陈金金, 沈纪法, 余建新, 孙凯
【申请人】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