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7312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尤指一种流阻小,可使空气流速加快,有效增加散热量,散热效果较佳的散热装置。
现有的散热装置的鳍片组大都为铝挤型或压铸型,铝挤型鳍片组的流阻较大,空气流通较慢,无法有效增加散热量,且其鳍片的间隔、高度、厚度不易调整,无法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压铸型鳍片组的流阻较小,但其鳍片长宽比等受到相当限制,鳍片的间隔、高度、厚度调整不易,仍无法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因此,现有的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具有散热效果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其包括有风扇、限流罩、鳍片组及传热底板;采用体积小、流阻小的高密度构装,其限流罩使空气流速加快,有效增加散热量,利用其二个方向限流,二个方向排出空气流的特点使热交换加快;鳍片组的连续绉折鳍片或针状鳍片的间隔、高度,厚度容易调整,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它包括有风扇、限流罩、鳍片组和传热底板,限流罩为一中空状罩体,一体成型于风扇底部,限流罩至少在相对的二侧壁向下延伸形成有延伸臂,二延伸臂底端设有卡合件;鳍片组用成型金属薄片,为连续绉折鳍片,鳍片组上设有剖沟,风扇及限流罩放置在该鳍片组顶端,限流罩侧壁围绕鳍片组;传热底板上有与限流罩延伸臂底端卡合件相对应的卡合件,限流罩延伸臂通过底端卡合件与传热底板的卡合件卡合一体,风扇及限流罩与传热板结合一体,鳍片组固定在风扇、限流罩及传热底板之间。
风扇及限流罩可为分离式设计,风扇及限流罩为分开加工后再组合的二单独的个体;其鳍片组是用金属薄片成型的针状鳍片;鳍片组上可直接冲出凸体,凸体与鳍片组之间有破孔,该凸体及破孔用来取代剖沟。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改善了现有的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的缺点,空气流速较快,提高了散热能力,鳍片的间隔、高度、厚度容易调整,散热效果较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有一风扇10、一限流罩11、一鳍片组12及一传热底板13;其中风扇10四边侧壁向下延伸形成一体成型的限流罩11、限流罩11一体成型在风扇10底部,其为一中空状罩体,限流罩11侧壁长短可根据需要作调整,以获得最大空气排出速度,限流罩11至少于相对二侧壁向下延伸形成延伸臂14,二延伸臂14底端有卡合件15。
鳍片组12由金属薄片成型,形成连续绉折鳍片或针状鳍片,该鳍片组12上有适当的剖沟16,风扇10及限流罩11置于鳍片组12顶端,限流罩11侧壁适当围绕鳍片组12,鳍片组12的鳍片可有效降低风阻,且热效率高,用薄的或适当厚度的薄片成型,鳍片密度可较高。
传热底板13用导热性良好的材质制成,其侧边有与限流罩11的延伸臂14底端卡合件15相对应的卡合件17,限流罩11的延伸臂14利用底端卡合件15与传热底板13侧边卡合件17而卡合,使风扇10及限流罩11与传热底板13适当的结合一体,且将鳍片组12固定于风扇10,限流罩11及传热底板13之间,另在鳍片组12及传热底板13间可用导热胶等来接合,以上构成本实用新型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可利用传热底板13适当结合在中央处理器(CPU)顶端(图中未示出),以协助中央处理器散热;本实用新型用采高密度构装,体积小,流阻小,限流罩11可形成一约束气流走向的空间;且限流罩11罩长(L或L1等)可根据鳍片密度作适当调整,以获得最佳散热效率;还可调整出口面积,进而达到调整风速的作用,限流罩11可使空气流速加快,可有效增加散热量;且限流罩11侧壁长短可依需要作调整,可以设计成不对称(单边或双边或三面封闭),使之可调整热交换后热风的走向,可以形成二个方向限流。二个方向排出空气流,热交换较佳;又由于连续绉折鳍片或针状鳍片由金属薄片折叠形成,而非铝挤型或压铸成型,因此,可选择适当的间隔、高度、厚度,制造过程的限制较小,鳍片间隔、高度、厚度调整容易,从而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风扇10利用卡合件15、17与传热底板13结合成一体,可不使用额外的风扇扣件。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将风扇10及限流罩11分离设计,风扇10及限流罩11为二单独的个体,分开加工后再将风扇10安装在限流罩11内部,风扇10利用限流罩11顶端的定位件18定位,便于限流罩11搭配已有风扇使用。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在鳍片组12上,可直接冲装适当的凸体19,凸体19与鳍片组12之间形成有破孔20,用该凸体19及破孔20取代剖沟16。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可将鳍片组12的摆置方向及剖沟16等依需要作改变,可将传热底板13侧边卡合件17作相应的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它包括有风扇、限流罩、鳍片组和传热底板,其特征在于限流罩为一中空状罩体,一体成型于风扇底部,限流罩至少在相对的二侧壁向下延伸形成有延伸臂,二延伸臂底端设有卡合件;鳍片组用成型金属薄片,为连续绉折鳍片,鳍片组上设有剖沟,风扇及限流罩放置在该鳍片组顶端,限流罩侧壁围绕鳍片组;传热底板上有与限流罩延伸臂底端卡合件相对应的卡合件,限流罩延伸臂通过底端卡合件与传热底板的卡合件卡合一体,风扇及限流罩与传热板结合一体,鳍片组固定在风扇、限流罩及传热底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扇及限流罩可为分离式设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鳍片组为金属薄片成型的针状鳍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鳍片组上可直接冲出凸体,凸体与鳍片组之间有破孔。
专利摘要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限流罩一体成型或组合在风扇上,限流罩侧壁向下延伸形成延伸臂,延伸臂底端为卡合件,鳍片组呈连续绉折状或针状,风扇及限流罩在鳍片组顶端,传热底板有与限流罩延伸臂底端卡合件相对应的卡合件,鳍片组固定在风扇、限流罩与传热底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改善了现有的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的缺点,空气流速较快,提高了散热能力,鳍片的间隔、高度、厚度容易调整,散热效果较好。
文档编号G06F1/20GK2431592SQ0024356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2日
发明者李嘉豪 申请人:李嘉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