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887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接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尤其是一种与夹片结合在一起且向壳体开口两侧展开延伸的接地元件,当该连接器插接在主机板上时,其所产生的电磁波,可藉由接地元件导入金属背板,从而达到防止电磁干扰的目的。
(二)习用接地元件因套设于电脑连接器与连接埠所构成的容置空间中,为求其紧密接合而不致脱落,习用的接地元件于制造过程中,需要求高精密度的公差范围,导致生产过程繁复,产品的不良率亦相对提高。
(三)该习用接地元件因其构造复杂,不易安设于容置空间中,不仅如此,若欲将接地元件装入该容置空间,又必须俟电脑连接器完全组装完毕后,始可套人,此一动作,无异使组装工作复杂化,更拉长组装所需的时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缺失及依据多年来从事制造产品的相关经验,经悉心观察研究而终于开发设计出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结构,该结构上设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表面包覆有一绝缘壳体,且该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一个隔板,该隔板上设有一夹片,该夹片在面对隔板自由端处嵌设有一接地元件,该接地元件两侧各设有一向壳体外延伸扩张的翼片,以令使用时,可将该连接器插置在主机板邻近金属背板处,从而使该接地元件的翼片恰可抵触该金属背板上,以使该连接器在传送讯号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可藉由接地元件导入该金属背板,而达到防止电磁干扰的目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接地元件系与隔板上的夹片结合在一起,故无须浪费多余的时间来组装接地元件,且在完成组装时,该壳体上的接地元件恰可与电脑金属背板相导通,故本创作不仅构造较为简单,且在制作及组装上亦可大幅节省人力、时间与成本。
图3系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断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图号说明绝缘壳体10接脚11 连接座20 隔板21夹片30接地元件40
本实施例在组装时,请参照第

图1、2、3所示,先将绝缘壳体10安装在主机板邻近金属背板50处,令该接地元件40向外延伸的翼片41恰抵触在金属背板50上,而使接地元件40与金属背板50相导通,令该壳体10中的连接座20在传送讯息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可藉由接地元件40导引至金属背板50上,而不致于对电脑内部发生电磁干扰,本实用新型不仅构造简单且组装方便,故在制作及组装上可大幅节省人力、时间与成本。
综上所述,所公开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结构,其特征是该结构上设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表面包覆有一绝缘壳体,且该连接座在适当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隔板,该隔板上夹置有一夹片,该夹片在面对连接座开口的一端设有一接地元件,该接地元件两各设有一伸出壳体且向外扩张的翼片。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的接地结构,该结构上设有一连接座,该连接座表面包覆有一绝缘壳体,且该连接座上设有至少一个隔板,该隔板上设有一夹片,该夹片在面对隔板自由端处嵌设有一两侧分别向外扩张延伸的接地元件,使用时,可将该连接器插置在主机板邻近金属背板处,使该接地元件恰好抵触该金属背板上,以使该连接器在传送讯号时所产生的电磁波,可由接地元件导入该金属背板,从而达到防止电磁干扰的目的。
文档编号G06F1/16GK2514393SQ01270759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0日
发明者严树森 申请人:崑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