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尤涉及一种现有的电子通讯产品上已经具有可编辑铃声的功能,通过本发明该方法同样可令该电子通讯产品中内置的图像,或从网络上或从个人电脑上下载的图像,经由使用者的编辑后,变得更加个性化,以符合目前e世代的朝流,及大幅增加业者在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该方法适用于一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器等其他手持式电脑的电子通讯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电子通讯产品(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Assistance,简称PDA)等其他手持式电脑)的普及与高使用率,以及各家厂商诸多诱因的推波助澜下,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通讯厂商都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新、巧取胜,藉以吸引许多使用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目前e世代的新鲜人,已不再满足原先手机单纯的通话功能,他们希望自己所拥有的手机,既要小巧美观,又要有各项不仅实用,而且要炫、要酷的功能(例如时下流行具有16和弦铃声的手机)。因此,目前的手机大多机身小巧,但其显示屏幕的大小则已经朝向不减反增的方向发展,同时具有彩色的显示屏幕,将成为该手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其多姿多彩的图像实令人赏心悦目。
当前该手机显示屏幕上的图像大多为一内置式,或是从网络上或是从个人电脑上所下载的图像,因此,使用者并不能在该手机上进行其图像的任何编辑动作。如果使用者想将其手机显示屏幕上的一幅图像,根据自己的心意进行编辑时,通常仅能使用该手机厂牌的一专用线,将手机中的该幅图像传输至个人电脑上,并经该厂商所提供的一软件进行编辑后,再通过该专用线将该幅图像下载至手机中,如此,不仅既费时又费力,且非常的不方便。又,倘若有些厂商根本就没有提供其专用线与软件可供使用者进行传输编辑,此时,使用者就只能使用与一般使用者一样的图像;如此一来,即便使用者所购买是一最新款的手机,却与一般使用者所持的图像相同,不但令使用者感到没有个性,同时亦明显与前述e世代新鲜人的耍炫、耍酷精神相违背。
再者,由于目前现有手机的铃声已经可供使用者进行编辑,因此,若能设计出一种可将手机里的图像,经由使用者编辑后,变得更加个性化,以符合目前e世代手机的朝流,同时增加业者在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实是这些设计及制造业者亟待解决与改进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目前手机的铃声已经可供使用者进行编辑,但其上的图像却仍然无法提供使用者进行编辑,以获得一个性化的图像,因此,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器等其他手持式电脑的电子通讯产品平台上,对于各该通讯产品中内置的图像,或从网络上或从个人电脑上下载的图像,使用者皆可随时、随心地进行该图像个性化的处理,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如此,不仅符合目前e世代手机的朝流,同时亦将增加该业者在其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为使能对本发明的目的、形状、构造、步骤特征及其功效作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像编辑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近年来,电子通讯产品的设计及发展,不但已朝着轻薄短小的市场趋势大步迈进,同时其功能及用途的规划,更已能满足一般消费大众的需求;仅管目前手机上的铃声已经可供使用者进行编辑,但对于其上的图像却仍然无法令使用者进行编辑,这对于目前e世代的新鲜人耍炫、耍酷之个性,似乎仍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本发明即针对此一需求,发明出一种“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影像处理软件被安装在一电子通讯产品10后,使用者可经由执行该影像处理软件,对该电子通讯产品10显示屏上的任一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当使用者欲对所浏览的图像进行编辑时,可通过与该电子通讯产品10相连线的一输入装置(如按键或感应笔),点选该图像,并选择所欲达成的一图像效果类型后,该影像处理软件即根据使用者所点选的图像效果类型,对原有的图像进行一相应的补偿调整编辑处理,然后,将编辑完成的图像显示于该电子通讯产品10之显示屏上;其中该方法适用于一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器等其他手持式电脑的电子通讯产品10中。
在本发明中,当使用者欲对该电子通讯产品10显示屏上所浏览的图像进行编辑时,依下列步骤进行处理,请参阅图1所示(1)首先,利用该输入装置点选该显示屏上所需要编辑的图像;(2)针对该待编辑的图像选择所欲达成的图像效果类型(例如选择将一彩色图像编辑成一单色艺术图像,或选择将一图像表面编辑成一波纹状的图像,或选择将图像表面编辑成模糊化等);(3)根据使用者所点选的图像效果类型,对原有的图像进行一相应的补偿调整编辑处理;(4)然后,将编辑完成的图像显示于该电子通讯产品10的显示屏上,并结束此次图像编辑的作业。
由于本发明在通过该影像处理软件,对该电子通讯产品10上的图像进行编辑处理的图像效果类型,具有多种类型,例如上述所提到的将彩色图像编辑成单色艺术图像,或选择将图像表面编辑成波纹状的图像,或选择将图像表面编辑成模糊化等等。因此,在本发明中,仅以将该彩色图像编辑成单色艺术图像作为本发明的一最佳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
再者,由于该显示屏上所呈现的图像,是由数量庞大的像素(pixel)所组成(像素数量的多寡依显示屏的解析度而定),而任一像素(pixel)均是由产生红色(Red)、绿色(Green)和蓝色(Blue)等三颜色的对应放电单元(Cell)所组成,故,显示屏在显示图像时,每一像素(pixel)所呈现的色彩,实际上,是由各该放电单元(Cell)产生的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等三色光所混合而成的色彩。
因此,当欲令该彩色图像编辑成一单色艺术图像效果,其过程将产生一关系式R(x,y)=TR[f(x,y)]G(x,y)=TG[f(x,y)]B(x,y)=TB[f(x,y)]式中,该TR、TG及TB代表其映射函数,该f(x,y)则代表其转换后的灰阶图像,而该R(x,y)、G(x,y)及B(x,y)则为该f(x,y)映射到该红色(R)、绿色(G)及蓝色(B)空间对应的三个分量值。
据此在本发明的一最佳实施例中,是当使用者点选一幅图像,且欲将它编辑成单色艺术效果(即图像效果类型)的图像时,该影像处理软件即根据所点选的单色艺术效果,依下列步骤对原有的图像,进行一相应的补偿调整编辑处理,请参阅图2所示(101)首先,是先将该待编辑的图像(原图像)进行一图像压缩;(102)然后,转换成一灰阶图像(即前述该关系式中的f(x,y));(103)根据该关系式中的映射函数TR、TG及TB,分别调整补偿该灰阶图像,以赋予该红色(R(x,y))图像、绿色(G(x,y))图像及蓝色(B(x,y))图像空间对应的三个分量新值(例如若要显示的单色为红色,即分别将绿色与蓝色的灰阶级调整为0,而该红色即根据原先的灰阶级调整为0~255中的某一数值,如此,一幅具有个性化艺术效果的红阶图像便产生。);(104)然后,将编辑完成的图像显示于该电子通讯产品10的显示屏上,并结束此次图像编辑的作业。
当然,在本发明的一最佳实施例中,其具体是采用何种单色的图像,则需要根据其相应的映函数TR、TG及TB,所得到之该红色(R(x,y))图像、绿色(G(x,y))图像及蓝色(B(x,y))图像的值来决定,换言之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并不改变图像的几何位置,而仅仅改变其显示的颜色,藉由使用者眼睛对色觉的感受,以通过该映射函数TR、TG及TB的相应,便可达到突出图像中的效果类型目的。
如此,使用者不仅可编辑其手机上的铃声,同时亦可对手机里的图像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以符合目前e世代手机的朝流,及e世代新鲜人耍炫、耍酷的个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电子通讯产品上,利用一影像处理软件,依下列步骤,对任一图像进行图像编辑处理点选该电子通讯产品上待进行编辑的图像;读取该待编辑图像所要达成的图像效果类型;根据该图像效果类型,对原有的图像进行一相应的补偿调整编辑处理;取代原图像并显示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待编辑的图像是通过一图像压缩,转换成一灰阶图像,再根据一映射函数,分别调整补偿该灰阶图像,以赋予一红、绿、蓝三色图像空间对应的三个分量新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图像的点选,是通过与该电子通讯产品相连线的一输入装置达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通讯产品包括一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器等其他手持式电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电子通讯产品上将图像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一影像处理软件被安装在一电子通讯产品后,使用者可经由行该影像处理软件,对该电子通讯产品显示屏上的任一图像进行编辑处理;当使用者欲对所浏览的图像进行编辑时,可通过与该电子通讯产品相连线的一输入装置(如按键或感应笔),点选该图像,并选择所欲达成的一图像效果类型后,该影像处理软件即根据使用者所点选的图像效果类型,对原有的图像进行一相应的补偿调整编辑处理,然后,将编辑完成的图像显示于该电子通讯产品的显示屏上;如此,使用者即可随时、随心地进行该图像个性化的处理,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及大幅增进对该电子通讯产品功能的使用自主性。
文档编号G06F9/44GK1493977SQ0213770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0日
发明者何代水, 蔡世光, 李黎, 涂剑锋, 刘永康 申请人: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