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94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冷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插设于电脑主机板上的预留孔中,以节省使用空间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然而,该引证案虽可达到水冷散热的目的,但其必须于电脑主机旁设置一装填有冷却液的容器,方可将冷却水输送到散热器中,于使用上占用空间,且该容器与电脑主机分离,于使用上相当不便利;一旦使用翻覆时,亦将会造成散热器丧失散热的效果,而翻覆后,冷水即有可能渗入电脑主机中,造成主机的损坏。
由此可见,上述习用品仍有诸多缺失,急待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将散热器插置于电脑主机面板的51/4吋及31/2吋预留孔中,以达到美观、安装方便及节省空间目的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电脑主机内所产生的热能排出主机外,以达到延长主机使用寿命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制作简单、使用便利及安装容易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可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水冷式散热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底座,其两侧各垂直延伸有一挡片,该挡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圆孔;一水箱,其上设置有一注水孔、进水孔及出水孔,并于一侧部位设置有一插槽,且其内容置有一抽水马达;将水箱结合于底座上;一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螺孔;将该散热组件结合于底座上,使其与水箱并排,且其一侧的螺孔与底座的挡板圆孔相对应;一散热件,其内设置有水流道,并于相对流道的两端部上设置有一进水孔及出水孔,使得该进水孔及出水孔相互导通;一出水管,其一端部与散热件的进水孔相连接,另一端部则与水箱的出水孔相接;一进水管,其一端部与散热件的出水孔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水箱进水孔相接;
一上盖,与底座及散热组件连结,其顶端部位设置有一开口,并于两侧皆向下垂直延伸有一盖板,该盖板上设置有数向内延伸的空心柱体,而其中一盖板上设置有一扣槽;将该上盖与底座相连结,形成一盒体,其上盖两侧的盖板空心凸柱穿置于底座挡板的圆孔中,通过锁固件贯穿该圆孔并锁固于散热组件的螺孔内;一散热面板,连结于水箱的一侧,其一侧设置有一插片,相对的另一侧则设置有一扣块,并于其上开设有数横向开槽;将该散热面板的插片插置于水箱一侧的插槽中,而其另一端的扣块则与上盖的盖板扣槽相扣合;将上盖与底座所组成的盒体插置于电脑主板的51/4吋及31/2吋预留孔中,而散热件则扣合于CPU上,冷却水可透过抽水马达的抽取,而经由出水管流入散热件的流道中,并经散热件流道、进水管流回水箱,以形成一回路,并将散热件上的热能带回水箱,以达到CPU散热的目的。
上述的水箱注水孔上结合有一止水栓,以避免水箱内的冷却水渗出。
上述的散热组件包含有一散热器及一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接于散热器的顶端部位。
上述的水箱前端延伸有一上、下隔板,该上、下隔板与上盖及底座边缘相抵持。
上述的散热面板与散热组件相对应,使得散热组件上的热量可由散热面板的横向开槽排出。
上述的散热组件的散热风扇与上盖开口相对应,使散热组件的热量可经由该开口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冷式散热装置,与其他习用技术相互比较时,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将上盖及底座结合形成的盒体插置于电脑主机面板的51/4吋及31/2吋预留孔中,除达到美观及安装方便的效果外,并可节省所需的使用空间。
2.本实用新型可将电脑主机所产生的热能排出主机外,以达到延长主机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简单、使用便利及组装容易的优点。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1底座 11挡片 12圆孔2水箱21注水孔 22下隔板 23上隔板 24进水孔25出水孔 26插槽 3散热组件 31散热器
311螺孔 32散热风扇33螺丝 4上盖41开口 43盖板421空心柱体43扣槽5散热面板51插片52扣块 53开槽6散热件 61流道62进水孔 63出水孔7止水栓 8出水管 9进水管90电脑主机91扣具 92冷却水 93锁固件一出水管8,该出水管8的一端部与散热件6的进水孔62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水箱2的出水孔25相连接;一进水管9,该进水管的一端部与散热件的出水孔63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水箱2的进水孔24相连接;一散热面板5,该散热面板5的一侧设置有一插片51,相对的另一侧则设置有一扣块52,并于其上开设有数横向开槽53;一上盖4,该上盖4的顶端设置有一开口41,并于两侧皆向下垂直延伸有一盖板42,该盖板42上设置有数向内延伸的空心柱体421,而其中一盖板42上设置有一扣槽43;将水箱2及散热组件3连结于底座1上,该水箱2前端的下隔板22会与底座1边缘相抵持,而散热器31一侧的螺孔311会与底座挡板11的圆孔12相对应,并将该上盖4与底座相连结,使上盖4两侧盖42的空心凸柱421穿置于底座的挡板圆孔12,通过锁固件93贯穿该空心凸柱421及圆孔12并锁固于散热器31的螺孔311,使得上盖4、底座1及散热组件3稳固连结,导致上盖4及底座1形成一盒体;而该水箱2前端的上隔板23与上盖4边缘相抵持,上盖4的开口41则与散热组件3的散热风扇32相对应,致使散热组件3上的热源可由上盖1开口41排放;并将该散热面板5的一端插片51插置于水箱2一侧的插槽26中,而其另一端的扣块52则扣合于上盖4的盖板扣槽43内,使得散热面板5稳固连结于水箱2的一侧,并与散热组件3相对应,使得散热组件3吸取的热能可由散热面板5的横向开槽53排出。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实施示意图,将该上盖及底座1所组成的盒体插置于电脑主机90面板的预留孔中,该预留孔包含两种尺吋,一为宽146mm、高42mm的51/4吋,另一为宽103.5mm、高22mm的31/2吋,上述两种主机面板预留孔尺吋皆涵盖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并通过一扣具91将散热件6与CPU紧密扣合;操作时,使用者可透过水箱注水孔21注入冷却水92,当抽水马达运转时,该冷却水92即会经水箱2出水孔25、出水管8流入散热件的流道61中,进而将散热件6所吸取的CPU热能带走,以达到CPU散热的目的,而所带走的热量会经散热件6出水孔63、进水管9、水箱2进水孔24流回水箱2中,以形成一回路,而冷却水92带回的热源会在透过盒体中的散热组件3将热能再次排放。如此,不断反复循环,即可达到相当佳的散热效果。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底座,其两侧各垂直延伸有一挡片,该挡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圆孔;一水箱,其上设置有一注水孔、进水孔及出水孔,并于一侧部位设置有一插槽,且其内容置有一抽水马达;将水箱结合于底座上;一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螺孔;将该散热组件结合于底座上,且其一侧的螺孔与底座的挡板圆孔相对应;一散热件,其内设置有水流道,并于相对流道的两端部上设置有一进水孔及出水孔;一出水管,其一端部与散热件的进水孔相连接,另一端部则与水箱的出水孔相接;一进水管,其一端部与散热件的出水孔相连接,另一端则与水箱进水孔相接;一上盖,与底座及散热组件连结,其顶端部位设置有一开口,并于两侧皆向下垂直延伸有一盖板,该盖板上设置有数向内延伸的空心柱体,而其中一盖板上设置有一扣槽;将该上盖与底座相连结,形成一盒体,其上盖两侧的盖板空心凸柱穿置于底座挡板的圆孔中,通过锁固件贯穿该圆孔并锁固于散热组件的螺孔内;一散热面板,连结于水箱的一侧,其一侧设置有一插片,相对的另一侧则设置有一扣块,并于其上开设有数横向开槽;将该散热面板的插片插置于水箱一侧的插槽中,而其另一端的扣块则与上盖的盖板扣槽相扣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箱注水孔上结合有一止水栓。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包含有一散热器及一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接于散热器的顶端部位。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箱前端延伸有一上、下隔板,该上、下隔板与上盖及底座边缘相抵持。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面板与散热组件相对应。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组件的散热风扇与上盖开口相对应。
专利摘要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主要于一底座上结合有一水箱及散热组件,并将一抽水马达装设于该水箱中,该水箱上设置有注水孔、出水孔及进水孔,该出水孔及进水孔分别与一出水管及进水管的一端部相接,而该出水管及进水管的另一端部则与一散热件相接,该散热件扣合于CPU上,并于其内部设置有流道,使得水箱内的冷却水经抽水马达的抽取,可由出水管排出,经散热件内部流道,再由进水管流回水箱中,以形成一回路,并达到CPU散热的效果;该底座上覆盖有一上盖,使得水箱及散热组件被包覆于上盖中,进而形成一盒体,该盒体可插设于电脑主机面板51/4时及31/2时的预留孔中,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文档编号G06F1/20GK2544327SQ0221176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5日
发明者刘震宇 申请人:刘震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