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6121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勾结构,尤其是一种隐藏式卡勾结构,以锁合笔记本电脑的卡勾结构。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于今日的信息用品当中,已渐渐广为人们所选用,其主要的优点,在于其移动性良好,可随着使用者的移动需要而携带至各处。以现今信息科技的发达和进步,一部笔记本电脑就如同一部活动的工作站,可让使用者应用于网络信息的撷取与传输,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等等,可谓是落实移动办公室的最佳利器。而笔记本电脑的设计除了考量软件的配备之外,尚需将人性化的操作当成设计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例如接口连接的方便性、重量、以及操作性等等。
笔记本电脑主要由主机与液晶显示器所组成,使用时必需先行将液晶显示器掀开,并利用主机座上的键盘或连接的鼠标来进行操作。而使用完毕后,为求携带方便,则必需再将液晶显示器盖合,以利收纳。而电脑盖合后,为确保液晶显示器于携带过程中不会任意翻开,而造成损伤,故于液晶显示器及主机座上装设有一锁扣元件,以锁合笔记本电脑。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子装置1具有一液晶显示器11、一主机12以及一锁扣元件13。其中,锁扣元件13包括一卡勾131、一凹槽132以及一推钮133。当液晶显示器11与主机12欲扣合时,通过设置于液晶显示器11上的卡勾131,以勾住位于主机12上的凹槽132。如此一来,即固定住盖合后的液晶显示器11及主机12,并保护设置于主机12的按键,以及液晶显示器11的屏幕,并且得以方便携带笔记本电脑。而要打开笔记本电脑时,则需要拨动与卡勾131连结的推钮133,以解除锁扣元件13的锁合状态。
然而,上述锁扣元件13的卡勾131外露于液晶显示器11上,不但影响了视觉上的美观,更使得使用者于开启或闭合笔记本电脑时,不慎碰触而造成卡勾131的变形或断裂,相当不便。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锁扣元件的卡勾外露,且易变形破损等缺点的卡勾结构及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隐藏式卡勾结构,能使卡勾不外露于电子装置上,仍能正常锁合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卡勾结构,其用于卡合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设置于第一壳体,卡勾结构包含一连动杆、至少一第一卡勾、以及一第二卡勾。其中,连动杆,设置于第一壳体,连动杆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连动杆的一端与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一卡勾连结于连动杆,第一卡勾位于第一壳体且邻近第一开口,一第二扣合部位于第一卡勾;第二卡勾枢接于第一壳体,且邻近第二开口,第二卡勾具有一第三扣合部、以及一按压部,第三扣合部扣合于第一扣合部,此时连动杆位于一第一位置,当施力于按压部时,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分离,连动杆受第一弹性元件推动,且第一卡勾受连动杆推动,使第二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壳体。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卡勾结构提供一种隐藏式的卡勾结构。也就是说,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开启状态时,整组卡勾结构为隐藏于第一壳体中,而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闭合状态时,卡勾结构中的卡勾才会伸出于第一壳体外,与第二壳体扣合,以锁合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卡勾结构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开启状态时,卡勾不外露,故不会有现有技术中,因为卡勾外露易造成使用者不慎碰触卡勾,而使得卡勾易变形损坏的情形。另外,本发明的卡勾结构及电子装置,可确保电子装置于携带过程中不会任意打开,故能保护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及键盘,避免造成损伤。再者,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的隐藏式设计,更增加了视觉上的美观,使得电子装置在设计上更有整体感。


图1为现有的电子装置及锁扣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的第一卡勾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的第二卡勾与第三转轴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开启时,由图2的A方向所视的透视图,连动杆位于第一位置P1;图7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的按压部下压,第二卡勾与第一扣合部分离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卡勾结构,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闭合时,由图2的A方向所视的透视图,连动杆位于第二位置P2。
图中符号说明1 电子装置11 液晶显示器12 主机13 锁扣元件131卡勾132凹槽133推钮20 卡勾结构21 连动杆
211第一扣合部212端部213第一弹性元件22 第一卡勾221第二扣合部222第一转轴223第二转轴224第一侧225第二侧226延伸部23 第二卡勾231第三扣合部232按压部24 第三转轴25 第二弹性元件251第一端252第二端26 按钮3 电子装置31 第一壳体311第一开口312第二开口32 第二壳体321凸部P1 第一位置P2 第二位置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卡勾结构及电子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首先,请参照图2至图8,以说明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2及图3所示,卡勾结构20,其用于卡合一第一壳体31及一第二壳体32,一第一开口311及一第二开口312设置于第一壳体31。本实施例中,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第一壳体31为一主机壳体,而第二壳体32为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当然,第一壳体31也可为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而第二壳体32也可为一主机壳体。
请参考图3,卡勾结构20包含一连动杆21、至少一第一卡勾22、以及一第二卡勾23。
连动杆21设置于第一壳体31,连动杆21具有一第一扣合部211,且连动杆21的一端部212与一第一弹性元件213设置于第一壳体31。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213为一压缩弹簧,第一弹性元件213套接于连动杆21的端部。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卡勾22连结于连动杆21,第一卡勾22位于第一壳体31且邻近第一开口311,一第二扣合部221位于第一卡勾22。第一卡勾22通过一第一转轴222与连动杆21连结,第一卡勾22更通过一第二转轴223与第一壳体31连结。
另外,第一卡勾22的一第一侧224为第二扣合部221,第一卡勾22的一第二侧225为一延伸部226,延伸部226连结于第二扣合部221,且第一转轴222及第二转轴223分别通过延伸部226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由于具有第一转轴222及第二转轴223,使得第一卡勾22得以分别连结于连动杆21及第一壳体31上,因此第二扣合部221能与连动杆21连动。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第二卡勾23枢接于第一壳体31,且邻近第二开口312,第二卡勾23具有一第三扣合部231、以及一按压部232。第二卡勾23的形状可为一U字形,第三扣合部231及按压部232分别位于第二卡勾2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211为一凹槽,第三扣合部231为一勾部。当然,第一扣合部211也可为一勾部,而第三扣合部231可为一凹槽。另外,第三扣合部231扣合于第一扣合部211,此时连动杆21位于一第一位置P1(如图6所示),而第一弹性元件213呈压缩状态。
再请参照图3,卡勾结构20更包含一第三转轴24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25。第三转轴24与第一壳体31连结,且第三转轴24位于第三扣合部231及按压部232之间,第二弹性元件25套接于第三转轴24,第二弹性元件25的一第一端251碰触第二卡勾23,第二弹性元件25的一第二端252碰触第一壳体31。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25可为一扭力弹簧,按压部232位于第二开口312,而第二弹性元件25呈一松弛状态。
如图2、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2更包括一凸部321,当第二壳体32闭合第一壳体31时,凸部321通过第二开口312且下压按压部232,由于第三转轴24设置于第二卡勾23的一侧,故凸部321下压按压部232时,会造成第二卡勾23转动,进而带动第三扣合部231转动,并与第一扣合部211分离,而第二弹性元件25则呈受扭力的状态。之后,连动杆21受第一弹性元件213推动,而离开第一位置P1,来到一第二位置P2(如图8所示),第一弹性元件213则成松弛状态。而第一卡勾22受连动杆21推动,使第二扣合部221扣合于第二壳体32。
本实施例中,卡勾结构20更包括一按钮26,如图2、图6、及图8所示,按钮26连结于连动杆21。当第二卡勾23与第一扣合部211分离时,也就是连动杆21位于第二位置P2时,使用者可推动按钮26以压缩第一弹性元件213,使连动杆21回复至第一位置P1,并带动第一卡勾22由第二壳体32分离。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分离时,此时凸部321亦与按压部232分离,第二弹性元件25则回复松弛状态,以带动第二卡勾23重新扣合于第一扣合部211。
其次,请参照图2至图8,以说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3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2及图3所示,电子装置3包含一第一壳体31、一第二壳体32、一连动杆21、至少一第一卡勾22、以及一第二卡勾23,于此,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连动杆21、第一卡勾22、以及第二卡勾23称为卡勾结构20。
图2中,电子装置3可为笔记本电脑、数字个人助理(PDA)、以及其它可携式数据处理装置等等。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第一壳体31为一主机壳体,而第二壳体32为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当然,第一壳体31也可为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而第二壳体32也可为一主机壳体。如图2及图3所示,卡勾结构20,其用于卡合一第一壳体31及一第二壳体32,一第一开口311及一第二开口312设置于第一壳体31。本实施例中,以笔记本电脑为例,第一壳体31可为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而第二壳体32可为一主机壳体。当然,第一壳体31也可为一主机壳体,而第二壳体32也可为一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连动杆21设置于第一壳体31,连动杆21具有一第一扣合部211,且连动杆21的一端部212与一第一弹性元件213设置于第一壳体31。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213为一压缩弹簧,第一弹性元件213套接于连动杆21的端部。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卡勾22连结于连动杆21,第一卡勾22位于第一壳体31且邻近第一开口311,一第二扣合部221位于第一卡勾22。第一卡勾22通过一第一转轴222与连动杆21连结,第一卡勾22更通过一第二转轴223与第一壳体31连结。
另外,第一卡勾22的一第一侧224为第二扣合部221,第一卡勾22的一第二侧225为一延伸部226,延伸部226连结于第二扣合部221,且第一转轴222及第二转轴223分别通过延伸部226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由于具有第一转轴222及第二转轴223,使得第一卡勾22得以分别连结于连动杆21及第一壳体31上,因此第二扣合部221能与连动杆21连动。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第二卡勾23枢接于第一壳体31,且邻近第二开口312,第二卡勾23具有一第三扣合部231、以及一按压部232。第二卡勾23的形状可为一U字形,第三扣合部231及按压部232分别位于第二卡勾23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211为一凹槽,第三扣合部231为一勾部。当然,第一扣合部211也可为一勾部,而第三扣合部231可为一凹槽。另外,第三扣合部231扣合于第一扣合部211,此时连动杆21位于一第一位置P1(如图6所示),而第一弹性元件213呈压缩状态。
再请参照图3,卡勾结构20更包含一第三转轴24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25。第三转轴24与第一壳体31连结,且第三转轴24位于第三扣合部231及按压部232之间,第二弹性元件25套接于第三转轴24,第二弹性元件25的一第一端251碰触第二卡勾23,第二弹性元件25的一第二端252碰触第一壳体31。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25可为一扭力弹簧,按压部232位于第二开口312,而第二弹性元件25呈一松弛状态。
如图2、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2更包括一凸部321,当第二壳体32闭合第一壳体31时,凸部321通过第二开口312且下压按压部232,由于第三转轴24设置于第二卡勾23的一侧,故凸部321下压按压部232时,会造成第二卡勾23转动,进而带动第三扣合部231转动,并与第一扣合部211分离,而第二弹性元件25则呈受扭力的状态。之后,连动杆21受第一弹性元件213推动,而离开第一位置P1,来到一第二位置P2(如图8所示),第一弹性元件213则成松弛状态。而第一卡勾22受连动杆21推动,使第二扣合部221扣合于第二壳体32。
本实施例中,卡勾结构20更包括一按钮26,如图2、图6、及图8所示,按钮26连结于连动杆21。当第二卡勾23与第一扣合部211分离时,也就是连动杆21位于第二位置P2时,使用者可推动按钮26以压缩第一弹性元件213,使连动杆21回复至第一位置P1,并带动第一卡勾22由第二壳体32分离。第一壳体31及第二壳体32分离时,此时凸部321亦与按压部232分离,第二弹性元件25则回复松弛状态,以带动第二卡勾23重新扣合于第一扣合部211。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卡勾结构及电子装置提供一种隐藏式的卡勾结构。也就是说,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开启状态时,整组卡勾结构为隐藏于第一壳体中,而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闭合状态时,卡勾结构中的卡勾才会伸出于第一壳体外,与第二壳体扣合,以锁合电子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卡勾结构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呈开启状态时,卡勾不外露,故不会有现有技术中,因为卡勾外露易造成使用者不慎碰触卡勾,而使得卡勾易变形损坏的情形。另外,本发明的卡勾结构及电子装置,可确保电子装置于携带过程中不会任意打开,故能保护电子装置的液晶显示器及键盘,避免造成损伤。再者,本发明的卡勾结构的隐藏式设计,更增加了视觉上的美观,使得电子装置在设计上更有整体感。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卡勾结构,其用于卡合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连动杆,设置于该第一壳体,该连动杆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该连动杆的一端部与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至少一第一卡勾,连结于该连动杆,其位于该第一壳体且邻近该第一开口,一第二扣合部位于该第一卡勾;以及一第二卡勾,其枢接于该第一壳体,且邻近该第二开口,该第二卡勾具有一第三扣合部、以及一按压部,该第三扣合部扣合于该第一扣合部,此时该连动杆位于一第一位置,当施力于该按压部时,该第一扣合部与该第三扣合部分离,该连动杆受该第一弹性元件推动,且该第一卡勾受该连动杆推动,使该第二扣合部扣合于该第二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该第二壳体更包括一凸部,当该第二壳体闭合该第一壳体时,该凸部通过该第二开口且下压该按压部,造成该第三扣合部转动且与该第一扣合部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更包括一按钮,其连结于该连动杆,当该第二卡勾与该第一扣合部分离时,推动该按钮以压缩该第一弹性元件,使该连动杆回复至该第一位置,并带动该第一卡勾由该第二壳体分离,使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离,此时该凸部亦与该按压部分离,则该第二卡勾重新扣合于该第一扣合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该第一卡勾通过一第一转轴与该连动杆连结,该第一卡勾更通过一第二转轴与该第一壳体连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该第一卡勾的一第一侧为该第二扣合部,该第一卡勾的一第二侧为一延伸部,且该第一转轴及该第二转轴分别通过该延伸部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更包含一第三转轴以及一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三转轴穿过该第二卡勾且与该第一壳体连结,该第二弹性元件套接于该第三转轴,该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第一端与该第二卡勾连接,该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第二端与该第一壳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该第二卡勾的形状为一U字形,该第三扣合部及该按压部分别位于该第二卡勾的两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元件为一压缩弹簧,该第二弹性元件为一扭力弹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该第一扣合部为一凹槽、或一勾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勾结构,其中,该第三扣合部为一勾部、或一凹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勾结构,其用于卡合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设置于第一壳体,卡勾结构包含一连动杆、至少一第一卡勾、以及一第二卡勾。其中连动杆,设置于第一壳体,连动杆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连动杆的一端与一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一卡勾连结于连动杆,第一卡勾位于第一壳体且邻近第一开口,一第二扣合部位于第一卡勾;第二卡勾枢接于第一壳体,且邻近第二开口,第二卡勾具有一第三扣合部、以及一按压部,第三扣合部扣合于第一扣合部,此时连动杆位于一第一位置,当施力于按压部时,第一扣合部与第三扣合部分离,连动杆受第一弹性元件推动,且第一卡勾受连动杆推动,使第二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壳体。
文档编号G06F1/16GK1677312SQ20041003218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日
发明者林山峰, 孙世傑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