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脑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脑机壳,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配置有伸缩式卡合机构于其侧板上,以增进组装的便利性的电脑机壳。
背景技术:
现今是信息多媒体的时代,无庸置疑地电脑对现在的人类而言几乎已成为生活与工作中的必需品之一,无论服务器(server)、工作站(workstation)、桌上型电脑(desktop computer)或笔记本电脑(notebook computer),甚至工业用电脑(industrialcomputer),在一般人生活与工作之中,电脑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桌上型电脑大致可分为主机部分、显示器及接口设备。其中,主机部分还包括有电脑机壳,而电脑机壳的内部配设有主机板、中央处理单元及内存等电子零组件。此外,电脑机壳的内部亦包括了硬盘(hardware disk)、软盘(floppy disk)及光驱(CD-ROM drive)等储存装置。随着科技不断跃进,例如中央处理器(CPU)运算速度快速提升、硬盘存取速度及储存容量大幅增加等电脑零组件产品的进步,都促使消费者进行更新电脑零组件的动作,所以电脑组装与拆换是电脑使用者及电脑维修人员经常进行的工作。
图1所绘示为一种传统电脑机壳的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1,传统的电脑机壳100主要是由一主壳体110及一外盖体120所构成。其中,外盖体120呈ㄇ字型,用于盖合主壳体110的顶面及两侧面。此外壳体120通过锁固组件130(如螺丝)的锁固,而固定于主壳体110上。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电脑机壳100,其锁固组件130必需利用手工具(如螺丝起子)才得以将外盖体120固定于主壳体110上,或是将外壳体120由主壳体110上脱离。此外,为了能稳固地将外盖体120固定于主壳体110上,通常会使用多个锁固组件130,故在组装或拆卸外盖体120时,需将该些锁固组件130分别锁上或卸下,如此将导致机壳的拆装工作耗时且费力。另外,拆卸下来的外盖体120因外型设计为ㄇ字型,对于狭隘的维修空间而言,此类型的外盖体120将会占据相当的使用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电脑机壳,适于通过一伸缩式卡合机构以伸缩卡合的方式,将侧板组装于电脑机壳的主壳体上,进而达到提升电脑机壳拆装的便利性之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脑机壳,电脑机壳至少包括一主壳体,该主壳体侧面的边缘凸伸有一边框,该边框具有一宽度;一侧板,可拆卸式地配置于该主壳体的侧面;一伸缩式卡合机构,配置于该侧板上,该伸缩式卡合机构包括二卡合件,每一该些卡合件包括一卡合片、一连接部与一操控部,该些卡合片可滑动地配置于该侧板的内表面,该些卡合片适于在一第一临界位置及一第二临界位置之间滑动,每一该些卡合片与该侧板形成一卡合空间,适于容纳该边框于该卡合空间内,该些操控部是通过贯穿该侧板的该些连接部而连接该些卡合片,且该些操控部配置于该些侧板的外表面,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该边框的该宽度,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边框的该宽度;以及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些卡合件,其中当该弹性件未受外力作用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当该弹性件受到该些操控部作用而呈压缩状态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出一种电脑机壳。此电脑机壳至少包括一主壳体,该主壳体侧面的边缘凸伸有一边框;一侧板,可拆卸式地配置于该主壳体的侧面;一伸缩式卡合机构,配置于该侧板上,该伸缩式卡合机构包括二卡合件,每一该些卡合件包括一卡合片、一连接部与一操控部,该些卡合片可滑动地配置于该侧板的内表面,该些卡合片适于在一第一临界位置及一第二临界位置之间滑动,每一该些卡合片与该侧板形成一卡合空间,适于容纳该边框于该卡合空间内,该些操控部是通过贯穿该侧板的该些连接部而连接该些卡合片,且该些操控部配置于该些侧板的外表面,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该边框的该宽度,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边框的该宽度;以及二弹性件,该些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该些卡合件连接,而该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该侧板连接,其中当该些弹性件未受外力作用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当该些弹性件受到该些操控部作用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电脑机壳是于其侧板上配置一伸缩式卡合机构,通过此卡合机构以伸缩卡合的方式,将侧板卡置于主壳体的侧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机壳在组装及拆卸上皆能十分快速及方便,且组装时不需利用到任何手工具或额外的锁固组件。此外,由主壳体上所拆卸的侧板毋需太大的空间来置放,故可达到节省维修空间的目地。
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绘示为一种传统电脑机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2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的示意图。
图3与图4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其伸缩式卡合机构沿图2中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与图5B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其侧板沿图2中II-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与图7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其伸缩式卡合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电脑机壳200主要由一主壳体210、一侧板220以及一伸缩式卡合机构230所构成。其中,主壳体210的侧面的边缘上,凸伸有一边框212。本实施例中该边框212是平行于X-Y平面的金属片,具有一宽度D1。侧板220拆卸式地配置于主壳体210的侧面。伸缩式卡合机构230配置于侧板220上。
图3与图4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其伸缩式卡合机构沿图2中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共同参照图3与图4,伸缩式卡合机构230主要由二卡合件240以及一弹性件250所构成。其中,每个卡合件240主要由一卡合片242、一连接部243与一操控部244所构成。卡合片242配置于侧板220的内表面,且适于沿X轴方向进行滑动。卡合片242适于在一第一临界位置(如图3所示)及一第二临界位置(如4图所示)之间滑动。每个卡合片242与侧板220形成一卡合空间246,适于容纳边框212于卡合空间246内。操控部244通过贯穿侧板220的连接部243而与卡合片242连接,且配置于侧板220的外表面。因此,通过移动操控部244,即可带动卡合片242滑动。弹性件2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卡合件240。
接着请继续参照图3,当弹性件250未受外力作用时,两个卡合片242利用弹性件250的弹力,而保持于第一临界位置。此时,卡合片242邻近侧板220边缘的端点与侧板220的边缘保持一第一距离D2,第一距离D2小于边框的宽度D1。因此,主壳体210的边框212会容纳于卡合空间246内,而受到卡合片242以及侧板220的侧缘所共同包夹,进而限制了侧板220于Y轴方向的移动,而使侧板220能固定于主壳体210的侧面。
接着请继续参照图4,当电脑机壳200使用者沿X轴方向施加按压力于两个操控部244时,弹性件250即会受到压缩,且卡合片242亦会离开主壳体210的边框212而位于第二临界位置。此时,卡合片242邻近侧板220边缘的端点与侧板220的边缘保持一第二距离D3,第二距离D3大于边框的宽度D1。因此,侧板220能自主壳体210的侧面松脱或组装至主壳体210的侧面。而当电脑机壳200使用者放开两个操控部244时,卡合片242即可利用弹性件250的回复力而滑动至原始位置。
图5A与图5B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其侧板沿图2中II-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5A与图5B,侧板220的内表面的底缘处还包括一嵌置片222,且嵌置片222经弯折而形成一开口222a。此外,嵌置片222可与侧板220一体成型。另外,嵌置片222由剖面观之呈U字型或ㄇ字型,当然亦不局限于此两种剖面外型。
侧板220于组装至主壳体210的侧面时,首先将嵌置片222的开口222a嵌置于主壳体210侧面底缘处的边框212上,以固定侧板的底边于主壳体210上。接着,再利用伸缩式卡合构件230将侧板220的侧边亦固定于主壳体210上。
请参照图3,伸缩式卡合机构230还可包括一外罩260,配置于侧板220的外表面,且覆盖弹性件250与操控部244的一部份。外罩260的主要功用是在于增加侧板220的美观,但仍要兼顾操作便利性,因此需露出操控部244的一部份。弹性件250可以是弹簧。卡合片242材质可以是金属,以提供足够强度的卡合力。
图6与图7绘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其伸缩式卡合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主要是伸缩式卡合机构的弹性件有所不同,其余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处在此即不再赘述。请参照图6与图7,伸缩式卡合机构330主要是由二卡合件340以及二弹性件350所构成。每个弹性件350的一端与一卡合件340连接,而弹性件350的另一端与侧板220连接。其中,如图6所示,弹性件350与卡合件340连接的一端较接近另一卡合件340,而弹性件350与侧板220连接的一端较远离另一卡合件340。当然,亦可如图7所示,弹性件350与卡合件340连接的一端较远离另一卡合件340,而弹性件350与侧板220连接的一端较接近另一卡合件340。当然,弹性件350的配置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揭露的两种形式,亦可为其它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配置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两种较佳实施例的电脑机壳中,虽然仅以一侧板及配置于其上的一伸缩式卡合机构做介绍,但是任何熟习此项技术者在参照上述揭露内容后应知,亦可将其应用于电脑机壳另一侧的侧板上。此外,为更促进电脑机壳的整体美观,更可将伸缩式卡合机构外罩的外表面,以及侧板的外表面设计在同一平面上,亦即将伸缩式卡合机构更往电脑机壳的内部配置。而且,此种配置方式更可避免伸缩式卡合机构因突出于电脑机壳外,而容易受到损坏之顾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脑机壳的组装及拆卸不需利用到任何手工具或额外的锁固组件,又能兼具快速与方便。此外,由于不需额外的固锁组件,因此可以避免由于遗失体积甚小的固锁组件,而造成电脑机壳无法组装的困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电脑机壳至少包括一主壳体,该主壳体侧面的边缘凸伸有一边框,该边框具有一宽度;一侧板,可拆卸式地配置于该主壳体的侧面;一伸缩式卡合机构,配置于该侧板上,该伸缩式卡合机构包括二卡合件,每一该些卡合件包括一卡合片、一连接部与一操控部,该些卡合片可滑动地配置于该侧板的内表面,该些卡合片适于在一第一临界位置及一第二临界位置之间滑动,每一该些卡合片与该侧板形成一卡合空间,适于容纳该边框于该卡合空间内,该些操控部是通过贯穿该侧板的该些连接部而连接该些卡合片,且该些操控部配置于该些侧板的外表面,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该边框的该宽度,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边框的该宽度;以及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些卡合件,其中当该弹性件未受外力作用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当该弹性件受到该些操控部作用而呈压缩状态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嵌置片,该嵌置片配置于该侧板的内表面的底缘处,且该嵌置片具有一开口,通过该开口以将该侧板嵌置于该主壳体侧面底缘处的该边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嵌置片与该侧板是成一体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嵌置片由剖面观之是呈U字型及ㄇ字型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式卡合机构还包括一外罩,配置于该侧板的外表面且覆盖该弹性件与部份该些操控部。
6.一种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电脑机壳至少包括一主壳体,该主壳体侧面的边缘凸伸有一边框;一侧板,可拆卸式地配置于该主壳体的侧面;一伸缩式卡合机构,配置于该侧板上,该伸缩式卡合机构包括二卡合件,每一该些卡合件包括一卡合片、一连接部与一操控部,该些卡合片可滑动地配置于该侧板的内表面,该些卡合片适于在一第一临界位置及一第二临界位置之间滑动,每一该些卡合片与该侧板形成一卡合空间,适于容纳该边框于该卡合空间内,该些操控部是通过贯穿该侧板的该些连接部而连接该些卡合片,且该些操控部配置于该些侧板的外表面,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小于该边框的该宽度,当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时,该些卡合片邻近该侧板边缘的端点与该侧板的边缘保持一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大于该边框的该宽度;以及二弹性件,该些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该些卡合件连接,而该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该侧板连接,其中当该些弹性件未受外力作用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一临界位置,当该些弹性件受到该些操控部作用时,该些卡合片位于该第二临界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嵌置片,该嵌置片配置于该侧板内表面的底缘处,且该嵌置片具有一开口,通过该开口以将该侧板嵌置于该主壳体侧面底缘处的该边框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嵌置片与该侧板是成一体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嵌置片由剖面观之是呈U字型及ㄇ字型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式卡合机构还包括一外罩,配置于该侧板的外表面且覆盖该些弹性件与部份该些操控部。
专利摘要一种电脑机壳,主要由一主壳体、一侧板以及一伸缩式卡合机构所构成。伸缩式卡合机构主要由两卡合件及至少一弹性件所构成。卡合件主要由一卡合片、一连接部与一操控部所构成。卡合片可滑动地配置于侧板的内表面,操控部是通过贯穿该侧板的该些连接部而与卡合片连接,且配置于侧板的外表面。弹性件连接两个卡合件或侧板与一卡合件。通过操控部使卡合片滑动,卡合片可伸向侧板的边缘而与侧板共同卡合主壳体的边框或由边框脱离,以增进电脑机壳组装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G06F1/18GK2760653SQ20042009104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4日
发明者李枝煌 申请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