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838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尤指一种符合人体工学而可使键盘的打字输入更为轻松舒适的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笔记型计算计的键盘,图1所示,为配合笔记型计算机轻、薄、短、小的功能,常会受到其主机体(1)的尺寸限制,因此为达上述的目的常将其中少用的部份按键(10)省略,并同时将按键(10)的大小及间隔缩小,以使其可完全嵌设于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体(1)上,然而诸如上述现有的工具箱外侧的零件置放结构,虽已广泛运用于业界中,且普遍为人们所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上却会具有下述的缺点1、不舒适、易受工作伤害由于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为配合笔记型计算机轻、薄、短、小的功能,因此便常会将其中的部份按键(10)删减,且同时将按键(10)的大小及间隔缩小,以使其可完全嵌设于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体(1)上,所以相对的便会使得该键盘的尺寸缩小至一适当的程度,其一般的宽度是略小于主机体(1)而较普通人的肩膀为窄,所以使用者于使用时,尤其于位置受限制的场地(如飞机、公车、火车上等)使用时,便须缩肩才可顺利的使用(尤其是身材高大的人更为严重),且一旦长时间使用下来,便很容易因其违反人体工学的设计,而造成使用者易腰酸背痛等的毛病,尤其是对人的成长发育更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2、输入时易产生错误因该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为配合笔记型计算机轻、薄、短、小等的功能,很容易因其按键(10)过密而使其打字输入时按到隔壁键,而造成输入时易产生错误的情形发生,且亦会由于其按键排列过密的设计,而使人的手指无法自然的对应到按键(10),而易导致使用时不舒适的缺点及大幅降低输入的速度。
缘是,本创作人即针对上述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键盘之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之道,经长期的努力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而可使键盘的打字输入更为轻松舒适的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其结构主要是为包括一本体、一盖体、一中键盘及两侧键盘等构件,其特征是本体中是设有一容槽,而两侧键盘是枢设于本体的两侧,且于两侧键盘的相对侧边是分别枢设有一连动机构,且该连动机构的另一端是端设于中键盘的两侧,如此便可籍由该连动机构而使两侧键盘于本体两侧向外翻开或向内折收,且同时可连动中键盘上升使用或下降收放,以达扩大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至原桌上型计算机的尺寸,而可使键盘的打字输入更为轻松舒适,以减少工作伤害。


图1是现有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收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键盘折收的局部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两侧键盘支撑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两侧键盘的局部底视图。
图号说明(1)主机体(10)按键(2)本体 (20)容槽
(2)枢耳 (22)插栓(3)盖体 (4)中键盘(40)槽沟 (41)凸粒(5)侧键盘(50)凸耳(51)凹槽 (52)枢孔(53)定位槽 (6)连动机构(60)带动片 (61)外侧角端线(62)连动片 (63)内侧角端线(64)嵌槽 (7)支撑结构(70)支撑片 (71)枢柱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2~7所示,是为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其结构主要是为包括一本体(2)、一盖体(3)、一中键盘(4)及两侧键盘(5)等构件,其特征是本体(2)中是设有一容槽(20)可供容置中键盘(4),且于容槽(20)的两侧是凸设有若干枢耳(21),以供体由一插栓(22)将两侧键盘(5)分别枢设于该本体(1)的两侧;一盖体(3),枢设于本体(2)的前侧边而翻合;中键盘(4),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向下开口槽沟(40),且于槽沟(40)的下方侧壁适当处,是设有若干凸粒(41),以供其可供一连动机构(6)的一端嵌设;侧键盘(5),其一侧设有一凸耳(50)以供其可枢设于本体(2)的一侧,且于该侧边上是有枢设有若干连动机构(6)以供其可连动中键盘(4),而又另于该侧键盘(5)的底部设有一支撑结构(7)以供其支撑于侧键盘(5)的底部;连动机构(6),是由一呈ㄇ形的带动片(60)及一呈L型的连动片(62)所组成,其中带动片(60)的两外侧角端线(61)是分别一体连设于侧键盘(5)及连动片(62)的内侧角端线(63)上,而该连动片(62)的另一侧端嵌设于中键盘(4)的槽沟(40)上,且于其侧面上是设有一嵌槽(64)以供中键盘(4)侧边的凸粒(41)嵌设;支撑结构(7),为侧键盘(5)底部枢设有两相互枢结的支撑片(70)而成,其中侧键盘(5)的底部设有一长方形凹槽(51),且该凹槽(51)的两侧是分别设有一枢孔(52)及若干定位槽(53),而该两支撑片(70)相互枢接,且其一端部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枢柱(71)以供其可枢设于枢孔(52)中,其另一端部的两侧是凸设有一嵌柱(71)以供其可嵌卡于定位槽(53)中而达一弯折凸出的支撑目的。
请参阅图4、5所示,当欲使用计算机时,则先将盖体(3)向上翻开,然后如图6、7所示,将支撑片(70)的一端拉出并使其嵌柱(71)嵌卡于适当的定位槽(53)中,而呈一凸出的状态,然后再将两侧键盘(5)向外翻出至使支撑片的底部顶靠于桌面上,该中键盘(4)便同时会籍由连动机构(6)的牵拉作用而使其由容槽(20)中上升至定位,即呈可方便使用的状态;而如欲将其收放时,则只须依相反的次序动作即可。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特殊的结构设计,故在使用实施上具有下列的优点1、舒适、不易造成工作伤害由于本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主要将键盘分设成由一中键盘(4)及两侧键盘(5)所组成,而该两侧键盘(5)分别枢设于本体(2)的两侧而可向外翻开使用及向内盖合收放,且同时可籍由若干的连动机构(6)的连动控制,以带动中键盘(4)于容槽(20)的中升降使用,因此其所组成的键盘的尺寸大小便可与一般桌上型键盘的尺寸相同,而无须删减其中的部份按键,再者按键的大小及间隔亦无须缩小,所以其于使用时便不会受场地的限制,且亦无须缩肩便可顺利的使用,而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而可舒适的使用,故而可减少使用者易腰酸背痛等的毛病,而降低对人的伤害。
2、输入时不易产生错误因本实用新型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主要是将键盘分设成由一中键盘(4)及两侧键盘(5)所组成,而该两侧键盘(5)分别枢设于本体(2)的两侧而可向外翻开使用及向内盖敛收放,且同时可籍由若干的连动机构(6)的连动控制,以带动中键盘(4)于容槽(20)的中升降使用,因此其所组成的键盘的尺寸大小便可与一般桌上型键盘的尺寸相同,而无须删减其中的部份按键,再者按键对大小及间隔亦无须缩小,所以其于使用时便不会发生因其按键过密而使其打字输入时易按到隔壁键的情形发生,故而输入时不易产生错误,且其按键的排列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而使人的手指易于对应到按键,而使于使用时可较为舒适及可大幅增加输入的速度。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及实用价值,而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产品或发表故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乃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尤指一种可使键盘的打字输入更为轻松舒适的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其结构主要是为包括一本体、一盖体、一中键盘及两侧键盘等构件,其特征是本体中是设有一容槽可供容置中键盘,而两侧键盘是枢设于本体的两侧,且于两侧键盘的相对侧边分别枢设有一连动机构,且该连动机构的另一端端设于中键盘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其特征是中键盘两侧边分别设有一向下开口的槽沟,且于槽沟的下方侧壁设有若干凸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其特征是连动机构由一呈ㄇ形的带动片及一呈L型的连动片所组成,其中带动片的两外侧角端线是分别一体连设于侧键盘及连动片的内侧角端线上,而该连动片的另一侧端嵌设于中键盘的槽沟上,且于其侧面上设有一嵌槽以供中键盘侧边的凸粒嵌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其特征是两侧键盘的底部设一支撑结构,而该支撑结构为于侧键盘底部枢设有两相互枢结的支撑片而成,其中侧键盘的底部设有一长方形凹槽,且该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枢孔及若干定位槽,而该两支纲片是相互枢接,且其一端部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枢柱,而其另一端部的两侧则分别设有一嵌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尤指一种可使键盘的打字输入更为轻松舒适的笔记型计算机外扩键盘之结构,其结构主要是为包括一本体、一盖体、一中键盘及两侧键盘等构件,其特征是本体中是设有一容槽,而两侧键盘是枢设于本体的两侧,且于两侧键盘的相对侧边是分别枢设有一连动机构,且该连动机构的另一端是端设于中键盘的两侧,如此便可籍由该连动机构而使两侧键盘于本体两侧向外翻开或向内折收,且同时可连动中键盘上升使用或下降收放,以达扩大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至原桌上型计算机的尺寸,而可使键盘的打字输入更为轻松舒适,以减少工作伤害。
文档编号G06F3/02GK2758840SQ20042009165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5日
发明者江明煌 申请人:史秋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