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条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558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签条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制作无线标签签条的签条制作装置,该无线标签签条可从外部经由无线通信进行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读取或写入。
背景技术
公知有在小型的无线标签和读取器(读取装置)/写入器(写入装置)之间非接触地进行信息的读取/写入的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例如,签条状的无线标签所具有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具有用于存储预定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IC电路部和与该IC电路部连接进行信息的收发的天线,即使在无线标签污染的情况下或被配置在看不到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从读取器/写入器侧对IC电路部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进行访问(信息的读取/写入),希望可以在商品管理及检查工序等各个领域得到实用。
例如,作为对这种无线标签电路元件进行信息的写入的写入器(打印机),公知的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在该现有技术中,抽出以预定间隔粘贴有长方形状的签条片(RFID签条)的带状的标签介质(衬纸)、并在输送路径上进行输送时,对内置于各签条片中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的天线,发送在装置侧生成的预定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并依次写入到与天线连接的IC电路部(IC芯片)中。签条片其后被输送到输送方向下游侧,通过打印单元(热敏头)将与上述写入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对应的印字信息打印到RFID签条表面,完成无线标签签条。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59838号公报(0011段~0039段,图1~图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构成中,作为可将标签带辊盒子化而装卸到装置侧的盒子支架部上的结构,在作为消耗品的标签介质(标签带)用尽时,希望可以通过更换盒子来容易且方便地进行作为消耗品的标签介质的补充。
此时,为了在该盒子内的标签介质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中进行写入,必须将装置侧天线配置在盒子的附近,但由于盒子自身需要频繁装卸到盒子支架部上,因此有可能会因为装置侧天线的配置位置而制约或阻碍器装卸性及盒子支架部的布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签条装置,其不会制约盒子的装卸性及盒子支架部的布局,即可将标签介质盒子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用于与无线标签电路元件的IC电路部进行通信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所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具有用于存储信息的上述IC电路部及与该IC电路部连接的标签侧天线,用于进行信息的收发;盒子支架部,用于可装卸地安装具备标签介质的盒子,所述标签介质配置有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输送驱动单元(12),用于沿着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上述盒子的上述标签介质(101、101’、101”);和装置侧天线,被配置在上述输送路径的与上述标签介质的面方向交叉的面内的该输送路径的附近,通过无线通信将由上述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述无线标签通信信息传递到上述标签侧天线,与上述IC电路部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第一发明中,盒子被安装到盒子支架部上时,利用输送驱动单元输送标签介质,将由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经由装置侧天线通过无线通信传递到标签介质上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的标签侧天线,与IC电路部进行通信。
在这样将标签介质盒子化并进行供给的情况下,为了对盒子内的标签介质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进行读取/写入,必须将装置侧天线配置在盒子的附近。在本申请第一发明中,将装置侧天线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与标签介质的面方向交叉的面内,由此可以设置为完全不妨碍将盒子装卸到盒子支架部上时的装卸性,进而也不妨碍在装卸时操作者用手指握住盒子侧面。此外,有效地灵活利用相对于输送路径而与其面方向交叉的面、即盒子支架部中与标签介质面方向交叉的面的附近位置来设置天线,因此可以在剩余的部分设置其他部件,可以提高盒子支架部的布局的自由度。
此外,由于如上所述不会制约盒子的装卸性及盒子支架部的布局,因此能够使不生成无线标签签条而生成一般的签条的盒子也可装卸到盒子支架部,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第二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盒子支架部,可装卸地安装有具备标签带辊的上述盒子,所述标签带辊卷绕有作为上述标签介质的标签带,上述装置侧天线被配置在从上述标签带辊抽出的上述标签带的输送路径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内的该标签带输送路径的附近。
将盒子安装到盒子支架部上时,从标签带辊抽出标签带,将由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经由装置侧天线通过无线通信传递到标签带上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的标签侧天线,与IC电路部进行通信。此时,将装置侧天线配置在从标签带辊抽出的标签带的输送路径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内,由此可以设置为完全不妨碍将盒子装卸到盒子支架部时的装卸性,并且也不妨碍装卸时操作者用手指握住盒子侧面。
第三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二发明中,上述装置侧天线被配置在上述标签带输送路径的与带面大致垂直的面内。
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效果切实地提高盒子装卸性、提高装卸操作性、提高布局的自由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等。
第四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发明中,上述装置侧天线,被配置在沿着上述盒子的安装方向的上述盒子支架部的内侧。
通过将装置侧天线配置在沿着盒子安装方向的上述盒子支架部的内侧(里侧),可以容易地实现完全不妨碍将盒子装卸到盒子支架部上的装卸性的结构。
第五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第四发明的任意一个中,上述盒子支架部,在上述盒子的装卸方向侧面具有用于由操作者用手指握住上述盒子进行装卸的凹部。
操作者用手指握住盒子,同时将其手指插入到设于盒子支架部上的凹部中进行盒子的装卸,由此可以切实地实现在装卸时不妨碍操作者握住的结构。
第六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第五发明的任意一个中,上述盒子具有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被设于从上述标签带辊抽出的上述标签带的路径中,用于将上述路径与上述装置侧天线的位置关系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由此,即使随着抽出标签带,标签带辊的直径减少,从辊抽出标签带的径向位置变化,也可将带路径和装置侧天线的位置关系保持恒定,可以确保稳定且可靠性高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读取/写入。
第七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第六发明的任意一个中,上述装置侧天线是在其一侧具有指向性的平板天线。
可在平板天线的指向性方向上发送电波,对无线标签电路元件写入无线标签通信信息。此外通过具有指向性,即使不对不需要发送的方向另外设置屏蔽单元等,也可防止进行无效的电波发送,此外由于是平面形状因此可以将装置构成为小型。
第八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发明~第七发明的任意一个中,具有打印单元,对从卷绕被打印带而构成的被打印带辊抽出的上述被打印带进行预定的打印;和压接驱动单元,用于粘贴通过上述打印单元打印后的上述被打印带和上述标签带。
对从被打印带辊抽出的被打印带通过打印单元进行打印,利用压接驱动单元粘贴该打印后的被打印带和标签带,由此可以不受无线标签电路元件的厚度的影响进行打印,因此可以制作高质量的带有印字的无线标签签条。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将装置侧天线配置在输送路径中的与标签介质的面方向交叉的面内,可不制约盒子的装卸性及盒子支架部的布局地将标签介质盒子化。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签条制作装置的无线标签生成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签条制作装置的详细结构的概念性构成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2所示的盒子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引导辊的详细结构的一例的、图3中的P-P’截面的概念性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高频电路的详细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功能性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7是表示无线标签签条T的外观的一例的俯视图及底面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截面的横截面图。
图9是表示在无线标签通信信息通信时显示在终端或常用计算机上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由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执行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步骤S200的详细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简要表示在其他位置配置了天线的变形例的盒子支架部内的结构的剖视图,是相当于XII-XII’截面的图。
图13是简要表示进一步在其他位置配置了天线的变形例的盒子支架部内的结构的截面图,是相当于图3中的XIII-XIII’截面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不进行带的粘贴的变形例的盒子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从盒子的内侧进行打印的变形例中盒子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由控制电路执行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读取顺序的流程图。
标号的说明2、签条制作装置12、压接辊驱动轴(输送驱动单元、压接驱动单元)10、打印头(打印单元)14、天线(装置侧天线)14’、天线(装置侧天线)14”、天线(装置侧天线)14-1、天线(装置侧天线)19、盒子支架部19a、贯入部(凹部)19b、贯入部(凹部)
22、信号处理电路(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32、发送部(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100、盒子100’、盒子100”、盒子101、盖带(标签带、标签介质)101’、感热带(标签带、标签介质)101”、感热带(标签带、标签介质)102、第一辊(标签带辊)102’、第一辊(标签带辊)102”、第一辊(标签带辊)103、被打印带104、第二辊(被打印带辊)109、子辊(压接驱动单元)112、引导辊(引导单元)112’、引导辊(引导单元)151、IC电路部152、天线(标签侧天线)T、无线标签签条T0、无线标签电路元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实施方式的签条制作装置的无线标签生成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在图1所示的该无线标签生成系统1中,本实施方式下的签条制作装置2,经由有线或者无线的通信线路3,与路由服务器4、终端5、常用计算机6、及多个信息服务器7连接。
图2是表示上述签条制作装置2的详细结构的概念构成图。
在图2中,在签条制作装置2的装置主体8中设有作为凹部的盒子支架部19(图2中点划线所示),在该盒子支架部19上可装卸地安装有盒子100。
装置主体8具有作为打印单元的打印头(热敏头)10,在从第二辊104(被打印带辊)抽出的被打印带103上进行预定的打印(印字);色带卷绕辊驱动轴11,对完成了向被打印带的打印的色带105进行驱动;压接辊驱动轴(输送驱动单元,压接驱动单元)12,用于将被打印带103和从第一辊(标签带辊)102抽出的盖带(标签带、标签介质)101粘贴,并且将其作为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从盒子100抽出;天线(装置侧天线)14,在其与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所具有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详细后述)之间,利用UHF带等高频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的收发;切刀15,将上述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以预定的时序切断为预定的长度,生成签条状的无线标签签条T(详细后述);送出辊17,将无线标签签条T向输出口(排出口)输送并送出;和框体9,构成外廓以容纳上述各部件,具有可装卸地嵌合盒子100的上述盒子支架部19及上述输出口16。
天线14,由在一侧(在本例中为朝向图2的纸面的面前侧)具有指向性的定向天线(在本例中为所谓的平板天线)构成,被设于上述盒子100的安装方向内侧(在本例中朝向图2的纸面的内侧)中、从上述第一辊102抽出的盖带101的路径(在此为从后述的引导辊112或屏蔽部件113的贯通孔113A到上述压接辊驱动轴12之间)的与带面交叉的面(本例中为垂直的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90°以外的45°、60°等交叉角度)内的路径的附近。
另一方面,装置主体8还具有高频电路21,经由上述天线14访问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进行写入或读取);信号处理电路22,用于处理从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读出的信号;盒子用电机23,驱动上述色带卷绕辊驱动轴11、压接辊驱动轴12;盒子驱动电路24,控制该盒子用驱动电机23的驱动;印刷驱动电路25,控制对上述打印头10的通电;螺线管26,驱动上述切刀进行切断动作;螺线管驱动电路27,控制该螺线管26;送出辊用电机28,驱动上述送出辊17;和控制电路30,经由上述高频电路21、信号处理电路22、盒子驱动电路24、印刷驱动电路25、螺线管驱动电路27、送出辊驱动电路29等,控制签条制作装置2整体的动作。
控制电路30,为所谓的微型计算机,省略了详细的图示,其由作为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的CPU、ROM及RAM等构成,利用RAM的暂时存储功能并且根据预先存储在ROM中的程序进行信号处理。此外该控制电路3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31与例如通信线路连接,可在其和与该通信线路连接的上述路由服务器4、其他终端5、常用计算机6、及信息服务器7等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
图3是用于说明上述盒子100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
在该图3中,盒子100具有框体100A;上述第一辊102,被配置在该框体100A内,卷绕有带状的上述盖带101;上述第二辊104,卷绕有与上述盖带101大致相同宽度的透明的上述被打印带103;色带供给侧辊111,用于抽出上述色带105(热转印色带,但在被打印带为感热带时不需要);用于卷绕打印后的色带105的色带卷绕辊106;压接辊107;引导辊(引导单元)112;和屏蔽部件113,使盖带101插通到其贯通孔113A内,降低从天线14向第一辊102侧的电波信号的泄漏。
压接辊107,按压上述盖带101和上述被打印带103使其粘结,并作为上述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进行送带(=也具有送带辊的功能)。
第一辊102绕卷轴部件102a卷绕上述盖带101,该盖带101在长度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顺次形成有多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
盖带101在本例中为4层结构(参照图3中部分放大图),从卷绕在内侧的一侧(图3中右侧)向其相反侧(图3中左侧)按顺序层叠有由适当的粘合材料构成的粘合层101a、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构成的带颜色的基膜101b、由适当的粘合材料构成的粘合层101c、剥离纸(剥离材料)101d。
在基膜101b的背面一侧(图3中左侧),一体设置有进行信息收发的天线(标签侧天线)152,并与之连接地形成存储信息的IC电路部151,从而构成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
在基膜101b的正面一侧(图3中右侧),形成用于之后粘接被打印带103的上述粘合层101a,并且在基膜101b的背面一侧(图3中左侧),通过以内包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方式设置的上述粘合层101c,将上述剥离纸101d粘接到基膜101b上。并且,该剥离纸101d,在将最终完成为签条状的无线标签签条T粘贴到预定的商品等上时,可通过将其剥离而由粘合层101c粘接到对应商品上。
第二辊104绕卷轴部件104a卷绕上述被打印带103。从第二辊104抽出的被打印带103,由在其背面一侧(即和上述盖带101粘接的一侧)配置的上述色带供给侧辊111及色带卷绕辊106驱动的色带105,通过被上述打印头10挤压,而与该被打印带103的背面抵接。
通过分别设于盒子100外的例如作为脉冲电机的上述盒子用电机23(参照上述图2)的驱动力被传递到上述色带卷绕辊驱动轴11及上述压接辊驱动轴12,由此色带卷绕辊106及压接辊107被驱动而旋转。
上述构成的盒子100,可相对于设于上述装置主体8上的盒子支架部19进行装卸。此时,如图3所示,在盒子支架部19上,在盒子100的装卸方向(图3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的侧面的两个位置(在本例中为图3中左右方向两个位置)形成有贯入部19a、19b。这样一来,操作者可用手指握住盒子100同时将其手指插入贯入部19a、19b进行盒子100的装卸,从而可提高盒子100相对于盒子支架部19的装卸性能,非常方便。
根据上述构成,操作者握住盒子100并且将其安装到上述盒子支架部19上时,将辊支架(未图示)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接位置,将被打印带103及色带105夹持在打印头10和压纸辊108之间,并且将盖带101及被打印带103夹持在压接辊107和子辊109(压接驱动单元)之间。并且,通过盒子用电机23驱动色带卷绕辊驱动轴11及压接辊驱动轴12时,色带卷绕辊106及压接辊107被驱动分别向箭头B及箭头C所示的方向同步旋转。此时,压接辊驱动轴12和上述子辊109及压纸辊108由齿轮(未图示)连接,随着压接辊驱动轴12的驱动,压接辊107、子辊109及压纸辊108旋转。由此,从第一辊102抽出盖带101,并供给到压接辊107。
另一方面,从第二辊104抽出被打印带103,由其背面一侧(即和上述盖带101粘接的一侧)配置的色带供给侧辊111及色带缠绕辊106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输送的色带105,被上述打印头10按压,而与该被打印带103的背面抵接。此时,通过上述印刷驱动电路25将打印头10的多个发热元件通电,在被打印带103的背面,打印与作为粘贴对象的盖带101上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对应的印字R(参照下述图8)。并且,上述盖带101和完成了上述打印的被打印带103,通过上述压接辊107及子辊109粘接并一体化,作为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形成,并被输出到盒子100外。另外,完成了向被打印带103的打印的色带105,通过色带卷绕辊驱动轴11的驱动,被卷绕到色带卷绕辊106上。
图4表示上述引导辊112的详细结构的一例,是图3中P-P’截面的概念性剖视图。
在该图4中,引导辊112具有具有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辊主体112A、在轴方向贯通该辊主体112A的贯通孔112B、以及在辊主体112A的径向外周侧形成的凹凸部112C。
在贯通孔112B中插通有设于盒子100的上述框体100A上的大致圆棒形状的上/下引导辊支撑部100Aa、100Ab。在贯通孔112B和引导辊支撑部100Aa、100Ab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轴承,由此引导辊112被支撑为可相对于框体100A自由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从第一辊102抽出盖带101的抽出位置随着盖带101的消耗而发生变动(参照图3中双点划线),引导辊112也可以进行引导,使得从第一辊102抽出的盖带101的路径(如上所述从引导辊112或屏蔽部件113的贯通孔113A开始到上述压接辊驱动轴12之间)总是靠近天线14(换言之将盖带101的路径和天线14的位置关系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另外,凹凸部112C例如被形成为锯齿状,可在上述引导动作时尽量减少与盖带101的接触面积,防止盖带101因上述粘合层101a的粘合材料而粘贴在其上。此外构成辊主体112A的材料本身,也采用难于发生因粘合材料而导致的粘贴的适当材料。
图5是表示上述高频电路21的详细功能的功能框图。在该图5中,高频电路21由以下各部构成经由天线14对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发送信号的发送部32;输入由天线14接收的来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反射波的接收部;和收发分离器34。
发送部32具有水晶振子35,产生用于对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IC电路部151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进行访问(进行写入或读取)的载波;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36;VCO(Voltage ControlledOscillator,压控振荡器)37;发送乘法电路38(振幅调制时也可使用放大率可变放大器等),根据从上述信号处理电路22供给的信号调制上述产生的载波(在该例中,是基于来自信号处理电路22的“TX_ASK”信号的振幅调制);和可变发送放大器39,将由该发送乘法电路38调制了的调制波根据来自控制电路30的“TX_PWR”信号决定放大率并进行放大。并且,上述产生的载波优选使用UHF带的频率,上述发送放大器39的输出经由收发分离器34传递到天线14,并供给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IC电路部151。
接收部33具有接收第一乘法电路40,使由天线14接收的来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反射波和上述产生的载波相乘;第一带通滤波器41,从该接收第一乘法电路40的输出中仅取出需要频带的信号;接收第一放大器43,对该第一带通滤波器41的输出进行放大,并供给到第一限幅器42;接收第二乘法电路44,使由上述天线14接收的来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反射波和上述产生后相位延迟90°的载波相乘;第二带通滤波器45,从该接收第二乘法电路44的输出中仅取出需要频带的信号;以及接收第二放大器47,输入该第二带通滤波器45的输出并进行放大,然后供给到第二限幅器46。并且,从上述第一限幅器42输出的信号“RXS-I”及从第二限幅器46输出的信号“RXS-Q”,被输入到上述信号处理电路22中并进行处理。
此外,接收第一放大器43及接收第二放大器47的输出,也被输入到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电路48,表示这些信号强度的信号“RSSI”被输入到信号处理电路22。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的签条制作装置2中,通过I-Q正交解调进行来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反射波的解调。
图6是表示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功能性构成的功能框图。在该图6中,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具有上述天线152,利用UHF带等高频非接触地与签条制作装置2侧的天线14进行信号的收发;以及与该天线152连接的上述IC电路部151。
IC电路部151具有对由天线152接收的载波进行整流的整流部153;累积由该整流部153整流了的载波的能量并用作驱动电源的电源部154;从由上述天线152接收的载波中提取时钟信号并供给到控制部155的时钟提取部156;可存储预定的信息信号的存储部157;与上述天线152连接的调制解调部158;以及上述控制部155,经由上述整流部153、时钟提取部156、及调制解调部158等控制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动作。
调制解调部158,进行由天线152接收的来自上述签条制作装置2的天线14的通信信号的解调,并且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155的回复信号对由天线152接收的载波进行调制反射。
控制部155执行以下基本控制解释由上述调制解调部158解调了的接收信号,根据在上述存储部157中存储的信息信号生成回复信号,并通过上述调制解调部158进行回复。
图7(a)及图7(b)是表示如上所述完成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信息写入及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的切断而形成的无线标签签条T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a)是俯视图,图7(b)是底面图。此外图8是图7中VIII-VIII’的截面的横截面图。
在这些图7(a)、图7(b)、及图8中,无线标签签条T是在图3所示的四层结构中增加了被打印带103的五层结构,从被打印带103侧(图8中上侧)向其相反一侧(图8中下侧),由被打印带103、粘合层101a、基膜101b、粘合层101c、剥离纸101d构成五层。并且,如上所述,包括设于基膜101b背面一侧的天线152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被设置在粘合层101c内,并且在被打印带103的背面上打印有印字R(在本例中为表示无线标签签条T的种类的“RF-ID”的文字)。
图9是表示对由如上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制作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IC电路部151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进行访问(写入或读取)时、上述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图9中,在本例中,在上述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中可显示与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对应而打印的印字文字R;该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所固有的ID、即访问(写入或读取)ID;上述信息服务器7中存储的物品信息的地址;及上述路由服务器4中的这些对应信息的存储目标地址等。并且,通过该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的操作,签条制作装置2动作,在被打印带103上打印上述印字文字R,并且向IC电路部151写入上述写入ID及物品信息等信息(或者读取预先存储在IC电路部151中的物品信息等无线标签通信信息)。
在进行上述写入(或读取)时,生成的无线标签签条T的ID和从该无线标签签条T的IC电路部151读取的信息(或者写入到IC电路部151的信息)的对应关系,被存储到上述路由服务器4中,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参照。
图10是表示在制作上述无线标签签条T时由控制电路30执行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制作上述无线标签签条T的方法如下输送被打印带103并由打印头进行预定的打印,同时输送盖带101并进行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写入,粘贴这些被打印带103及盖带101而作为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后,按照每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切断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作为无线标签签条T。
在图10中,首先在步骤S105中,在进行签条制作装置2的写入操作后开始该流程。并且,经由上述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进行了输入操作的、应该写入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及应该与该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对应由打印头10打印到无线标签签条T上的印字信息,经由通信线路3及输入输出接口31被读取。
其后,在步骤S110中,将对怀疑通信不良等时的重试次数进行计数的变量M、N及表示通信良好或不良的标志F初始化为0。
并且,在步骤S115中,向盒子驱动电路24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盒子用电机23的驱动力驱动色带卷绕辊106及压接辊107而使其旋转。由此,从第一辊102抽出盖带101并供给到压接辊107,从第二辊104抽出被打印带103。进而经由送出辊驱动电路29向送出辊用电机28输出控制信号,驱动送出辊27使其旋转。其结果,如上所述,在上述压接辊107(及子辊109)的作用下盖带101和被打印带103粘接而一体化,作为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被输送向盒子100外方向。
其后,前进到步骤120,判断盖带101及被打印带103是否仅被输送了预定值L(例如,对前一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及与之对应的被打印带103的印字区域进行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写入及打印结束,下一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到达基本与天线14相对的位置的距离)。此时的输送距离判断,例如可通过利用另外设置的公知的带传感器等检测设于上述盖带101上的适当的识别用标记来进行。如果满足判断就前进到步骤S200。
在步骤S200中进行标签信息写入处理,在进行了用于写入的存储器初始化(清除)后,将包括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发送信号发送到盖带101上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上进行写入(具体参照后述图11)。该步骤S200结束后前进到下一个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向印刷驱动电路25输出控制信号,将打印头10通电,在被打印带103中与作为处理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对应的区域(成为在压接辊107的作用下粘贴到该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背面的区域)上,打印在之前的步骤S105中读入的文字、记号、条形码等印字R。该步骤S210结束后前进到下一个步骤S125。
在步骤S125中判断标志F是否为0。若写入处理正常完成,则F=0(参照后述图11所示的流程的步骤S385),因此满足该判断,前进到步骤S130。
在步骤S130中,将在上述步骤S200中向无线标签电路元件写入的信息、和与此对应已经由打印头10打印的印字信息的组合,经由输入输出接口31及通信线路3、进而经由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输出,并存储到信息服务器7及路由服务器4中。另外,该存储数据可根据需要由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参照地保存在数据库内。
其后,在步骤S135中,确认被打印带103中与在该时刻下作为处理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对应的区域上的打印是否全部完成,其后前进到步骤S140。
另外,在之前讲述的步骤S125中,由于某一原因而没有正常完成写入处理时使F=1(参照后述图11所示流程的步骤S385),因此不满足S125的判断,转移到步骤S137,向印刷驱动电路25输出控制信号,中止向打印头10的通电,停止打印。通过这样中途停止打印,可明确显示该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不是正常品。另外,也可以不中途停止打印,而使进行对该信息警告/唤起注意等特别方式的打印。该步骤S137结束后前进到步骤S140。
在步骤S140中,判断是否进一步输送了预定量(例如,作为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及与之对应的被打印带103的打印区域的整体超过了切刀15预定的长度(空白量)的输送距离)的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此时的输送距离判断,也和上述步骤S120一样,例如可通过用带传感器检测标记来进行。满足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145。
在步骤S145中,向盒子驱动电路24及送出辊驱动电路29输出控制信号,停止盒子用电机23及送出辊用电机28的驱动,停止色带卷绕辊106、压接辊107、送出辊17的旋转。由此,停止从第一辊102抽出盖带101;从第二辊104抽出被打印带103;以及由送出辊17输送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
其后,在步骤S150中,向螺线管驱动电路27输出控制信号驱动螺线管26,并由切刀进行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的切断。如上所述,在该时刻,例如将处理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及与之对应的被打印带103的打印区域粘贴而成的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整体充分地超过了切刀15,通过该切刀15的切断生成签条状的无线标签签条T,该无线标签签条T,向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写入了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并且进行了与之对应的预定的打印。
其后,前进到步骤S155,向送出辊用驱动电路29输出控制信号,再次开始送出辊用电机28的驱动,使送出辊17旋转。由此,再次由送出辊17开始输送,向输出口16输送在上述步骤S150中生成为签条状的无线标签签条T,并从输出口16排出到签条制作装置2外。
图11是表示上述步骤S200的详细顺序的流程图。
在该图11中,首先,在步骤S310中用公知的适当方法设定分配给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识别号码ID。
其后,在步骤S320中将“Erase”命令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2,该“Erase”命令用于将存储在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存储部157的信息初始化。据此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生成作为访问信息的“Erase”信号,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发送到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将其存储部157初始化。
接着,在步骤S330中,将“Verify”命令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2,该“Verify”命令用于确认存储部157的内容。据此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生成作为访问信息的“Verify”信号,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发送到信息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以催促回复。之后在步骤S340中,根据上述“Verify”信号将从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发送的回复信号经由天线14接收,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及信号处理电路22取入。
接着,在步骤S350中,根据回复信号,确认该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存储部157内的信息,判断存储部157是否正常初始化。
当未满足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360,向M加1,进一步在步骤S370中判断M是否等于5。当M≤4时,未满足判断,返回到步骤S320,重复同样的步骤。当M=5时,前进到步骤S380,将错误显示信号经由输入输出接口31及通信线路3输出到上述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进行对应的写入失败(错误)显示,结束该流程。这样一来,当初始化不顺利时进行直到五次为止的重试。另外,在卷绕在第一辊102上的盖带101被全部消耗而没有时,由于不存在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而接收不到上述S340中的回复信号,因此也不满足步骤S350的判断,而在步骤S380中进行上述显示。
当满足步骤S350的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390,将“Program”命令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2,该“Program”命令用于将所需数据写入到存储部157。据此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生成包括想写入的ID信息在内的作为访问信息的“Program”信号,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发送到信息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在其存储部157中写入信息。
其后,在步骤S400中,将“Verify”命令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2。据此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生成作为访问信息的“Verify”信号,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发送到信息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催促回复。之后在步骤S410中,根据上述“Verify”信号经由天线14接收从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发送的回复信号,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及信号处理电路22将其取入。
接着,在步骤S420中,根据回复信号,确认该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存储部157内存储的信息,判断上述发送的预定信息是否正常地存储在存储部157中。
当未满足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430,向N加1,进一步在步骤S440中判断N是否等于5。当N≤4时,未满足判断,返回到步骤S390,重复同样的步骤。当N=5时,前进到步骤S380,同样地在上述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进行对应的写入失败(错误)显示,在步骤S385中使上述标志F=1,结束该流程。这样一来,当信息写入不顺利时也可进行直到五次为止的重试。
当满足步骤S420的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450,将“Lock”命令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2。据此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生成“Lock”信号,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发送到信息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禁止向该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写入新信息。这样一来,对作为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无线标签信息的写入完成,如上所述排出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结束本流程。
通过以上流程,在盒子100内,可对盖带101上的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写入对应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
在上述说明中,高频电路21的发送部32和信号处理电路22构成各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其生成用于写入到设于标签带上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的IC电路部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
在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签条制作装置2中,在盒子支架部19上安装盒子100,通过盒子用电机23驱动色带卷绕辊驱动轴11及压接辊驱动轴12时,色带卷绕辊106及压接辊107被驱动而旋转。由此,从第一辊102抽出盖带101,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及高频电路发送部32生成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经由天线14通过无线通信向天线152进行传递并写入到IC电路部151,所述天线152是从第一辊102抽出且抵达压接辊107前的盖带101上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天线。并且,从第二辊104抽出的被打印带103、和从第一辊102抽出且如上所述写入了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盖带101,通过压接辊107互相粘贴而成为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生成无线标签签条T。
在此,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第一辊102(标签带辊)盒子化时,向盒子100内的盖带101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进行写入,因此需要在盒子100的附近配置天线14。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天线14配置在盒子100的安装方向内侧,从第一辊102抽出的盖带101的路径(引导辊112或屏蔽部件113的贯通孔113A到上述压接辊驱动轴12之间)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垂直的面)内的路径附近。这样一来,可以设置为完全不妨碍将盒子100装卸到盒子支架部19上时的装卸性。进而,由于天线14的设置位置和上述盒子支架部19的贯入部19a、19b不干扰,因此在装卸盒子时不会成为操作者用手指握住盒子100的侧面的妨碍。此外,有效地灵活利用相对于盖带101的路径与其带面交叉的面、即盒子支架部19中与带面交叉的面的附近位置,来设置天线14,因此可以在剩余的部分配置其他部件,可以提高盒子支架部19的布局的自由度。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签条制作装置2,不会制约盒子100的装卸性、盒子支架部19的布局,即可将第一辊102(标签带辊)盒子化。
此外,如上所述不会制约盒子100的装卸性、盒子支架部19的布局,因此对于不是生成无线标签签条T而生成一般的签条的盒子,也可装卸到盒子支架部19上,具有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此外,设置引导辊112,即使从第一辊102抽出盖带101的位置改变,也可将盖带101的路径和天线14的位置关系总是保持恒定,可确保稳定且可靠性高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写入。
进而,作为天线14使用具有指向性的平板天线,从而可以防止向不需要发送的方向进行无效的电波发送。此外由于是平面形状,因此可以将签条制作装置构成为小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宗旨及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形。因此,按顺序对其变形例进行说明。
(1)天线配置位置的变更图12是简要表示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位置配置了天线的变形例的盒子支架部19内的结构的剖视图,是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3中XII-XII’截面的图。对与图3相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说明。
在图12中,在该变形例中,天线14’由在一侧(在本例中为图12中箭头E的方向)具有指向性的定向天线(平板天线)构成,并且被配置在相对于盖带101的路径的带面具有适当的交叉角度交叉的面内的路径的附近(即,如图12所示,在盒子100的长度方向、即图12中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盒子支架部19的底部倾斜的方式进行配置),而不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相对于带面垂直的面内的路径附近。此时,天线14’被配置为可确保上述盒子支架部19的贯入部19a、19b中的操作者的手指插入空间,可良好地保持操作者进行的盒子100的装卸性。
此外,图13是简要表示进一步在其他位置配置了天线的变形例的盒子支架部19内的结构的剖视图,是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3中XIII-XIII’截面的图。对于与图3相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说明。
在图13中,在该变形例中,天线14”由在一侧(在本例中为图13中箭头F的方向)具有指向性的定向天线(平板天线)构成,并且被配置为在盖带101的输送方向(图13中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盒子支架部19的底部倾斜。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天线14”的设置位置与盒子支架部19的贯入部19a、19b互不干扰,因此在装卸盒子100时不会对操作者握住其侧面构成妨碍。
在以上两个变形例中,也可以以完全不妨碍将盒子100装卸到盒子支架部19上的装卸性的方式设置天线14’、14”,此外可提高盒子支架部19的布局的自由度,因此不会制约盒子100的装卸性、盒子支架部19的布局,即可将第一辊(标签带辊)102盒子化,这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2)不进行粘贴时本变形例,不是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与具有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盖带101不同的覆盖膜103上进行打印并将其粘贴,而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在设于标签带上的覆盖膜上进行打印的签条制作装置用盒子中的情况。
图14是用于说明该变形例的盒子100’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图3对应的图。对于与图3同等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说明。
在图14中,盒子100’具有卷绕有感热带(标签带、标签介质)101’的第一辊(标签带辊)102’;和将该感热带101’向盒子100’外部方向进行送带的送带辊107’。
第一辊102’,绕卷轴部件102’a卷绕有在长度方向上依次形成有多个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带状透明的上述感热带101’。卷绕在第一辊102’上的感热带101’,在本例中为三层结构(参照图14中部分放大图),从外侧卷绕的一侧(图14中右侧)向其相反侧(图14中左侧)按顺序层叠有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构成的覆盖膜101’a、由适当的粘合材料构成的粘合层101’b、剥离纸101’c。
在覆盖膜101’a的内侧一体地设有用于存储信息的上述IC电路部151,在覆盖膜101’a的内侧的表面上形成上述天线152。在覆盖膜101’a的内侧通过上述粘合层101’b将上述剥离纸101’c粘接到覆盖膜101’a上。
此外,盒子100’,在框体100’A内具有引导辊(引导单元)112’、屏蔽部件113’、和输送转向辊120,所述屏蔽部件113’使盖带101’插通其贯通孔113’A以降低从天线14-1向第一辊102’侧的电波信号的泄漏,所述输送转向辊120使感热带101’的输送方向较大地转向的同时进行输送,在上述盒子100’的安装方向内侧(图14中面向纸面的内侧)设有由在盒子100’的一侧(图14中面向纸面的面前侧)具有指向性的定向天线(在本例中为所谓平板天线)构成的天线14-1。该天线14-1,被设于从上述第一辊102’抽出的盖带101’的路径(从上述引导辊112’到上述输送转向辊120之间)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在本例中为垂直的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90°以外的45°、60°等交叉角度)内的路径的附近。
在上述构成中,将盒子100’安装到上述签条制作装置2的盒子支架部19上、并将辊支架(未图示)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接位置时,感热带101’被夹在打印头10和压纸辊108之间,并且被夹在送带辊107’和子辊109之间。并且,伴随着在盒子用电机23(例如参照图2等)的驱动力作用下的压接辊驱动轴12的驱动,送带辊107’、子辊109、及压纸辊108同步旋转,从第一辊102’抽出感热带101’。
这样一来,对于从第一辊102’抽出的感热带101’,在从上述引导辊112’到上述输送转向辊120之间的路径中,经由天线14-1进行了向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访问(信息写入/读取)后,供给到打印头10。打印头10,通过上述印刷驱动电路25(参照图2等)将其多个发热元件通电,由此在感热带101’的覆盖膜101’a的表面上打印印字,形成为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后,输出到盒子100’外。另外,也可以是利用了上述实施方式的色带的印字。
输送到盒子100’外后,送出辊17的输送、切刀15的切断等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上述说明是通过打印头从盒子的外侧与覆盖膜101’a抵接进行了打印,但不限于此,也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从盒子的内侧进行打印(但不是镜面文字)。图15是用于说明这种变形例中的盒子100”的详细结构的说明图,是与上述图14对应的图。对于与图14等同等的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说明。
在图15中,盒子100”具有卷绕有感热带101”(标签带、标签介质)的第一辊(标签带辊)102”;和将该感热带101”向盒子100”外部方向进行送带的上述送带辊107’。
第一辊102”,绕卷轴部件102”a卷绕有在长度方向上依次形成有多个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带状透明的上述感热带101”。
卷绕在第一辊102”上的感热带101”,在本例中为三层结构(参照图15中部分放大图),从外侧卷绕的一侧(图15中右侧)向其相反侧(图15中左侧)按顺序层叠有剥离纸101”a、由适当的粘合材料构成的粘合层101”b、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构成的覆盖膜101”c。
在覆盖膜101”c的内侧(图15中右侧),一体地设有上述IC电路部151,并形成用于进行信息的收发的上述天线152以与其连接,由此构成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
在覆盖膜101”c的内侧(图15中右侧),通过以内包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方式设置的上述粘合层101”b,将上述剥离纸101”a粘接到覆盖膜101”c上。另外,该剥离纸101”a,在将最终完成为签条状的无线标签签条T粘贴到预定的商品等上时,可通过将其剥离而借助粘合层101”b粘接到该商品等上。
此外,与图14同样地,盒子100”,在框体100”A内具有引导辊(引导单元)112’、屏蔽部件113’、和输送转向辊120,所述屏蔽部件113’使盖带101”插通其贯通孔113’A以降低从天线14-1向第一辊102”侧的电波信号的泄漏,所述输送转向辊120使感热带101”的输送方向较大地转向的同时进行输送,在上述盒子100”的安装方向内侧(图15中面向纸面的内侧)设有由在盒子100”的一侧(图15中面向纸面的面前侧)具有指向性的定向天线(在本例中为所谓平板天线)构成的天线14-1。该天线14-1,被设于从上述第一辊102”抽出的盖带101”的路径(从上述引导辊112’到上述输送转向辊120之间)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在本例中为垂直的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90°以外的45°、60°等交叉角度)内的路径的附近。
将盒子100”安装到上述签条制作装置2的盒子支架部19上、并将辊支架(未图示)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抵接位置时,感热带101”被夹在打印头10和压纸辊108之间,并且被夹在送带辊107’和子辊109之间。并且,伴随着在盒子用电机23(例如参照图2等)的驱动力作用下的送带辊驱动轴12的驱动,送带辊107’、子辊109、及压纸辊108同步旋转,从第一辊102”抽出感热带101”,通过输送转向辊120较大地进行了转向后,供给到打印头10侧。这样一来,对于从第一辊102”抽出的感热带101”,在从上述引导辊112’到上述输送转向辊120之间的路径中,经由天线14-1进行了向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访问(信息写入/读取)后,供给到打印头10。
打印头10,通过上述印刷驱动电路25(参照图2等)将其多个发热元件通电,由此在感热带101”的覆盖膜101”c的表面上打印印字,形成为打印完成标签签条用带110”后,输出到盒子100”外。另外,也可以是利用了上述实施方式的色带的印字。
输送到盒子100”外后,送出辊17的输送、切刀15的切断等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因此省略说明。
在以上两个变形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以完全不妨碍将盒子100’、100”装卸到盒子支架部19上的装卸性的方式设置天线14-1,此外可提高盒子支架部19的布局的自由度,因此不会制约盒子100’、100”的装卸性、盒子支架部19的布局,即可将第一辊(标签带辊)102’、102”盒子化,这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3)进行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读取时在以上,以对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发送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并在IC电路部进行读取/写入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即,有时会从以不可重写的方式存储保存有预定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标签识别信息)的读取专用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读取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并且进行与之对应的打印,制作签条,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0的步骤S105中仅读入印字信息、在步骤S200中进行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读入处理即可(具体参照后述图16)。其后在步骤S130中保存印字信息和其读入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组合。
图16是表示上述无线标签读取处理的详细顺序的流程图。
在图16中,作为信息读取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被输送到天线14附近后,在步骤S501中将“Scroll All ID”命令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22,该“Scroll All ID”命令用于读取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中存储的信息。据此通过信号处理电路22生成作为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Scroll All ID”信号,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发送到读取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以催促回复。
接着,在步骤S502中,经由天线14接收对应于上述“Scroll All ID”信号而从读取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发送的回复信号(包含标签ID信息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并经由高频电路21及信号处理电路22取入。
接着,在步骤S503中,利用公知的检错编码(CRC编码、CyclicRedundancy Check等,循环冗余码校验)判断在上述步骤S502中接收的回复信号有无错误。
当未满足判断时,前进到步骤S504,向N加1,进一步在步骤S505中判断N是否等于5。当N≤4时,未满足判断,返回到步骤S501,重复同样的步骤。当N=5时,前进到步骤S506,将错误显示信号经由输入输出接口31及通信线路3输出到上述终端5或常用计算机6,进行对应的读取失败(错误)显示,其后在步骤S507中使F=1,结束该流程。这样一来,当信息读取不顺利时进行直到五次为止的重试,由此可以确保读取的可靠性。
当满足步骤S503的判断时,从作为读取对象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读取无线标签信息的动作完成,从而结束该流程。
通过以上流程,对于盒子内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可访问IC电路部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标签识别信息等),对其进行读取。在该变形例中也可得到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以上,示例了对于在盒子100等的内部移动中的盖带101(或感热带101’、101”)进行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的读取/写入、打印,但不限于此,也可使盖带101等在预定位置停止(进而关于读取/写入在由预定的输送引导器保持的状态下)进行上述打印、读取/写入。
进而,在以上,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绕卷轴部件102’a、102”a卷绕作为标签带的基材带101或感热带101’、101”而构成辊102、102’、102”,在盒子100、100’、100”,内配置其辊102、102’、102”,并抽出上述带101、101’、101”,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堆叠至少配置有一个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作为标签介质的长条平面状或长方形状的带或薄片(包括将卷绕在辊上的带抽出并切断为适当的长度后的形成物),而将其盒子化,将该盒子安装到签条制作装置2侧的盒子支架部上,并移送、输送带或薄片,进行打印及写入,制作标签签条。此时,相对于该带或薄片的输送路径,在与其带面交叉的面内的输送路径的附近,配置装置侧的天线即可。
进而也不限于盒子方式,也可以是省略上述盒子而例如直接将上述第一辊102等安装到框体100A上的结构。此时,也将天线14配置在第一辊102安装到框体100A上的安装方向内侧,从第一辊102抽出的盖带101的路径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垂直的面)内的路径的附近。这样一来,可以设置为完全不妨碍将第一辊102装卸到框体100A的预定的装卸部时的装卸性,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进而,以上所使用的“Erase信号”、“Verify信号”、“Program信号”等,基于EPC global所规定的规格。EPC global是作为流通代码的国际机构的国际EAN协会、及作为美国流通代码机构的UniformedCode Council(UCC)共同成立的非营利法人。此外,基于其他规格的信号只要能起到相同的作用也可使用。
除此之外不再一一例示,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有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22、32),生成用于与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的IC电路部(151)进行通信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所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具有用于存储信息的上述IC电路部(151)及与该IC电路部(151)连接的标签侧天线(152),用于进行信息的收发;盒子支架部(19),用于可装卸地安装具备标签介质(101、101’、101”)的盒子(100、100’、100”),所述标签介质(101、101’、101”)配置有上述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输送驱动单元(12),用于沿着预定的输送路径输送上述盒子的上述标签介质(101、101’、101”);和装置侧天线(14、14’、14”),被配置在上述输送路径的与上述标签介质的面方向交叉的面内的该输送路径的附近,通过无线通信将由上述无线标签通信信息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述无线标签通信信息传递到上述标签侧天线(152),与上述IC电路部(151)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上述盒子支架部(19),可装卸地安装有具备标签带辊(102、102’、102”)的上述盒子(100、100’、100”),所述标签带辊(102、102’、102”)卷绕有作为上述标签介质的标签带(101、101’、101”),上述装置侧天线(14、14’、14”)被配置在从上述标签带辊(102、102’、102”)抽出的上述标签带的输送路径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内的该标签带输送路径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侧天线(14)被配置在上述标签带输送路径的与带面大致垂直的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侧天线(14、14’、14”),被配置在沿着上述盒子(100、100’、100”)的安装方向的上述盒子支架部(19)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上述盒子支架部(19),在上述盒子(100、100’、100”)的装卸方向侧面具有用于由操作者用手指握住上述盒子(100、100’、100”)进行装卸的凹部(19a、19b)。
6.根据权利要求2~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上述盒子(100、100’、100”)具有引导单元(112、112’),该引导单元被设于从上述标签带辊(102、102’、102”)抽出的上述标签带(101、101’、101”)的路径中,用于将上述路径与上述装置侧天线(14、14’、14”)的位置关系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2~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上述装置侧天线(14、14’、14”)是在其一侧具有指向性的平板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2~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签条制作装置(2),其特征在于,具有打印单元(10),对从卷绕被打印带(103)而构成的被打印带辊(104)抽出的上述被打印带(103)进行预定的打印;和压接驱动单元(12、109),用于粘贴通过上述打印单元(10)打印后的上述被打印带(103)和上述标签带(101、101’、101”)。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标签签条装置,不会制约盒子的装卸性及盒子支架部的布局,即可将标签介质盒子化。其具有用于可装卸地安装盒子100的盒子支架部19,该盒子100具备卷绕有盖带101的第一辊102,所述盖带101配置有多个用于进行信息收发的无线标签电路元件T0,该无线标签电路元件具有用于存储信息的IC电路部151及与之连接的天线152;和天线14,被配置在从第一辊102抽出的盖带路径的与带面交叉的面内的附近,通过无线通信将生成的无线标签通信信息传递到天线152,并写入到IC电路部151中。
文档编号G06K19/07GK1947136SQ20058001235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
发明者田中贡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