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815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计算机的机壳结构,尤其是涉及组合式的计算机机壳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机壳用以容置主机板、硬盘机、光驱、磁盘驱动器及电源供应器等电子组件。一般的计算机机壳大都为固定式的结构,也有组合式的结构,例如美国专利U.S.6,961,236中揭示的计算机机壳和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258544号中揭示的可适用于ATX和BTX规格使用的计算机主机机壳。
也有将计算机机壳拆成数个部分再加以组合成一整体的结构,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68811号中揭示的组合式工业计算机机壳,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74423号中揭示的免于手工工具拆组的计算机机壳结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90120号中揭示的组合式计算机机壳,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31142号中揭示的组合式计算机机壳的结构等。
上述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74423号中揭示的免于手工工具拆组的计算机机壳结构,是将前后二盖板与底板用带头销枢设结合后,再将二大磁盘驱动器架板与前后二盖板用带头销枢设结合。之后将小磁盘驱动器盖板与架板组合后,再扣挂在大磁盘驱动器架板下。另外由四片L形片嵌固在底板四角处而与前后二盖板稳固结合。再将主机板与电源供应架分别与上述架构固定组合后,才将二侧盖板勾挂在侧边上,并以数根带头螺丝固定,从而完成计算机机壳的组装作业。由于计算机机壳的零组件分装后,不占据较大的仓储与货柜的空间。
上述各种将计算机机壳分成数个零组件的组合式计算机机壳,由于零组件甚多,因而不方便组合甚至花费组装的时间,并且较多的呈散开状态的零组件也不方便加以集合成一包装体。

发明内容
为了使计算机机壳的收合及组装更加方便,更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和节省仓储空间,从而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以方便快速组装成一固定的计算机机壳,并可提升消费者自行组装计算机的乐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各零组件便于被集合成一缩小体积的包装体,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和节省仓储空间。
本发明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是用以缩小计算机机壳包装时的体积,且方便快速组装计算机机壳。
一种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是用以缩小计算机机壳包装时的体积,且方便快速组装计算机机壳,其包括一上盖,由相枢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组成;一下盖,由相枢接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组成;一第一壁,其上端与第一板体相枢接;其下端与第三板体相枢接;一第二壁,其上端与第二板体相枢接;其下端与第四板体相枢接,展开各组件,使第一壁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上盖和下盖的第一端,使第二壁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上盖和下盖的第二端,以便组装成一固定的结构,使其能方便、快速的组装计算机机壳,并且方便折叠和收合各组件,以缩小计算机机壳包装时的体积。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功效,参阅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A为本发明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合一上壳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壁、第二壁呈靠拢状态的示意图;图3A、3B、3C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壁、第二壁展开步骤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上壳与其它部分结构呈分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壁和第一支撑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架呈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壁、第二壁呈靠拢状态的示意图;图9A、9B、9C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壁、第二壁展开步骤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支撑架体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阅图1A所示。图1A为本发明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是用以缩小计算机机壳包装时的体积,且方便快速组装计算机机壳。本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10,包括一上盖11,该上盖11由相枢接的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组成,其枢接结构如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的相邻端分别形成交错的套接部113、114,使一枢接杆115枢接在套接部113、114的套接孔内,或使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的相邻端分别结合在铰链的两端等已知的枢接结构,也可使用一种已知铰链,该铰链的两枢接部展开后呈定位状态,需施力才能使两枢接部相对旋转,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分别具有枢接的框边116、117;一下盖12,该下盖12是由相枢接的第三板体121和第四板体122组成,其枢接结构如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的枢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第三板体121和第四板体122分别具有枢接的框边123、124;一第一壁13,其具有分别与上盖11的第一板体111的框边116和下盖12的第三板体121的框边123相对应的框边131,第一壁13的框边131抵靠在上盖11的第一板体111的框边116(第一端)和下盖12的第三板体121的框边123(第一端)的外侧边,相邻的两边框131、116和相邻的两边框131、123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枢轴132、133分别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上盖11的第一板体111和下盖12的第三板体121分别与第一壁13的上、下端相枢接;一第二壁14,其具有分别与上盖11的第二板体112的框边117(第二端)和下盖12的第四板体122的框边124(第二端)相对应的框边141,第二壁14的框边141抵靠在上盖11的第二板体112的框边117和下盖12的第四板体122的框边124的外侧边,相邻的两边框141、117和相邻的两边框141、124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枢接杆142、143分别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上盖11的第二板体112和下盖12的第四板体122分别与第二壁14的上、下端相枢接。
一第三壁15,其具有与第二壁14的第一端的框边141相对应的框边,第三壁15的第一端的框边置于第二壁14的第一端的框边141的内侧,第三壁15的框边与第二壁14的第一端的框边141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枢轴144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三壁15的第一端与第二壁14的第一端相枢接,组合时,第三壁15的第二端与第一壁13的第一端相结合,其结合结构可为一般用螺丝锁定或相接合的结构等,也可使第三壁15的第一端与第一壁13的第一端相枢接。一第四壁16,其具有与第二壁14的第二端的框边141相对应的框边,第四壁16的框边置于第二壁14的第二端的框边141内侧,第四壁16的框边与第二壁14的第二端的框边141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枢轴145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四壁16与第二壁14的第二端相枢接,也可使第四壁16与第一壁13的第二端相枢接。
本实施例可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支撑架体17,其上端具有与第一壁13的板体134的孔相对应的孔171,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一支撑架体17的上端与第一壁13的板体134相结合,第一支撑架体17的下端具有与下盖1 的第三板体12 的孔相对应的孔17 ,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一支撑架体17的下端与下盖12的第三板体121相结合;一第二支撑架体18,其上、下端具有分别与第二壁14的第一端的框边141相对应的片体181,第二支撑架体18的片体181具有与第二壁14的框边141的孔相对应的长槽孔182,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二支撑架体18的上、下端与第二壁14相结合,并利用长槽孔182调整第二支撑架体18与第一壁13的板体134之间的距离。第一壁13的板体134与第二支撑架体18之间的距离较大,用以结合5.25英寸磁盘驱动器等第一种电子装置。第一支撑架体17与第二支撑架体18之间的距离较小,用以结合3.25英寸磁盘驱动器等第二种电子装置。
本实施例的第一壁13、第二壁14分别是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壁15、第四壁16分别是前壁和后壁。
参阅图1A、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10收合时,先拆开第一支撑架体17和第二支撑架体18,再使第三壁15、第四壁16靠近第一壁13的一端,分别向如图1所示箭头A、B的方向移动抵靠第二壁14,再使第一壁13、第二壁14相靠拢,使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的枢接端向下方移动,使第三板体121和第四板体122的枢接端向上方移动,第一板体111和第三板体121靠向第一壁13,第二板体112和第四板体122靠向第二壁14,使第一壁13、第二壁14的框边131、141相抵靠,如图2所示呈收合的状态,可大幅度减少计算机机壳10占有的空间。
参阅图2、3A、3B、3C所示,本实施例使计算机机壳展开时,先使第一壁13、第二壁14分别向外侧方移动,如图3A所示,即可使第一板体111与第二板体112的枢接端,第三板体121与第四板体122的枢接端逐渐展开,如图3B所示,至完全展开为止,如图3C所示,再分别掀开第三壁15和第四壁16,在组装第一支撑架体17、第二支撑架体18之后,即可使计算机机壳10呈一固定式的结构,其展开作业十分方便、快速。
参阅图1A、1B所示。本实施例可进一步包括一上壳19,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框边191,框边191与第一壁13、第二壁14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192,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192,使上壳19分别与第一壁14和第二壁15相结合。
参阅图4、5所示。图4、5为本发明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计算机机壳20包括一上盖21,上盖21由相枢接的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组成,其枢接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的枢接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一下盖22,下盖22由相枢接的第三板体221和第四板体222组成,其枢接结构与第一板体111和第二板体112的枢接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一第一壁23,其上、下端分别与上盖21的第一板体211和下盖22的第三板体221相枢接;一第二壁24,其上、下端分别与上盖21的第二板体212和下盖22的第四板体222相枢接。上述第一壁23和第二壁24分别与上盖21和下盖22相枢接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壁13和第二壁14分别与上盖11和下盖12相枢接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一第三壁25,如图5所示,具有分别与第一壁23和第二壁24的框边相对应的孔251,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三壁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壁23和第二壁24相结合。
本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支撑架体26,其上端具有与第三壁25的孔相对应的孔261,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一支撑架体26的上端与第三壁25相结合,第一支撑架体26的下端具有与下盖22的第三板体221的孔相对应的孔262,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一支撑架体26的下端与下盖22的第三板体221相结合;一第二支撑架体27,其上、下端具有分别与第一壁2 3的框边231相对应的片体271,第二支撑架体27的第一端的上、下端的片体271,分别置于第一壁23的上、下端的的框边231的内侧,框边231、片体271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轴杆233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二支撑架体27的第一端与第一壁23相枢接,第二支撑架体27的下端的片体271与下盖22的第三片体221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272,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二支撑架体27的下端与下盖22相结合。第三壁23与第二支撑架体27之间的距离较大,用以结合5.25英寸磁盘驱动器。第一支撑架体26和第二支撑架体27之间的距离较小,用以结合3.25英寸磁盘驱动器。一上壳28,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框边281,框边281与第一壁23、第二壁24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282、29,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282、29,使上壳28分别与第一壁23和第二壁24相结合。
本实施例的第一壁23、第二壁24分别是前壁、后壁;第三壁25是结合主机板的侧壁。
参阅图4、6、7所示。本实施例的计算机机壳20收合时,先拆开上壳28、第三壁25及第一支撑架体26,再使第二支撑架体27的第二端靠向第一壁23。再将第一壁23、第二壁24相靠拢,使第一板体211和第二板体212的枢接端向下方移动,使第三板体221和第四板体222的枢接端仍上方移动,如图7所示。使第一板体211和第三板体221靠向第一壁2 3。第二板体212和第四板体222靠向第二壁24,使第一壁23、第二壁24的框边231、241相抵靠,如图8所示呈收合的状态,可大幅度减少计算机机壳20占有的空间。
参阅图4、9A、9B、9C所示。本实施例在计算机机壳展开时,先使第一壁23、第二壁24分别向外侧移动,如图9A所示,即可使第一板体211与第二板体212的枢接端、第三板体221与第四板体222的枢接端逐渐展开,如图9B所示至完全展开,如图9C所示,再掀开第二支撑架体27。再分别组装第三壁25和第一支撑架体16。再使上壳28分别与第一壁23和第二壁24固定结合,即可使计算机机壳10呈一固定式的结构,其展开作业十分方便、快速。
参阅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第一支撑架体30的另一实施例,第一支撑架体30的上、下端分别具有水平弯折的片体31,两片体31的前、后端分别枢接相对应的连杆32的一端,每一连杆32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相对应的耳片33,每一耳片33结合第三壁40,第一支撑架体30的下端的片体31具有与下盖的第三片体的孔相对应的孔,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一支撑架体30的下端与下盖的第三片体相结合。当要收合第一支撑架体30时,先使第一支撑架体30的下端与下盖的第三片体相分离,再使第一支撑架体30向如图10所示箭头C的方向移动抵靠第三壁40即可。
本发明揭示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可方便快速组装成一固定的计算机机壳,可提升消费者自行组装计算机的乐趣,且各零组件相枢接,可方便地被折叠成一缩小体积的包装体,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和节省仓储空间。
以上所记载的仅为利用本发明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运用本发明所做出的修饰、变化,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而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用以缩小计算机机壳包装时的体积,且方便快速组装计算机机壳,包括一上盖,由相枢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组成;一下盖,由相枢接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组成;一第一壁,其上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相枢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三板体相枢接;一第二壁,其上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相枢接,其下端与所述第四板体相枢接,展开各组件,使所述第一壁的上、下端分别结合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第一端;使所述第二壁的上、下端分别结合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第二端,以便组装成一固定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壁,使第三壁的第一端结合第一壁,第三壁的第二端结合第二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壁的第一端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之一相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上壳,该上壳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框边,框边与第一壁、第二壁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上壳分别与第一壁和第二壁相结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第四壁,该第四壁的第一端结合第一壁,第四壁的第二端结合第二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四壁的第一端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之一相枢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壁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框边,相对应的框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螺杆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一壁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相枢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壁与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框边,相对应的框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螺杆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二壁分别与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相枢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壁的第一端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之一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框边,相对应的框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螺杆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三壁的第一端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之一相枢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四壁的第一端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之一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框边,相对应的框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螺杆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四壁的第一端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之一相枢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分别是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壁、第四壁分别是前壁和后壁。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支撑架体,该第一支撑架体的上端与第一壁相结合,第一支撑架体的下端与第三板体相结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体的上、下端分别具有水平弯折的片体,片体的前、后端分别枢接在相对应的连杆的一端,每一连杆的另一端分别枢接相对应的耳片,每一耳片结合第三壁,第一支撑架体的下端的片体具有与第三板体的孔相对应的孔,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一支撑架体的下端与第三片体相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支撑架体,该第二支撑架体的上、下端分别与第二壁的第一端相结合,第一壁与第二支撑架体之间结合第一种电子装置,第一支撑架体与第二支撑架体之间结合第二种电子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与第二壁分别具有相对应的长槽孔和孔,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长槽孔和孔,使第二支撑架体的上、下端与第二壁相结合,并利用长槽孔调整第二支撑架体与第一壁之间的距离。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壁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框边,相对应的框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螺杆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一壁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相枢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壁与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框边,相对应的框边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螺杆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二壁分别与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相枢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壁具有分别与第一壁和第二壁的框边相对应的孔,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三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壁和第二壁相结合。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分别是前壁、后壁,第三壁是一结合主机板的侧壁。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支撑架体,第一支撑架体的上端与第三壁相结合,第一支撑架体的下端与第三板体相结合。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第二支撑架体,第二支撑架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壁相枢接,在收合时,使第二支撑架体抵靠第一壁,第三壁与第二支撑架体之间结合第一种电子装置,第一支撑架体与第二支撑架体之间结合第二种电子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上、下端具有分别与第一壁的框边相对应的片体,框边和片体分别具有相对应的枢接孔,通过轴杆穿过相对应的枢接孔,使第二支撑架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壁相枢接。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体的下端的片体和第三片体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第二支撑架体的下端与第三片体相结合。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进一步包括一上壳,该上壳具有向下方延伸的框边,框边与第一壁、第二壁分别具有相对应的孔,通过螺丝穿过相对应的孔,使上壳分别与第一壁和第二壁相结合。
全文摘要
一种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包括一上盖和一下盖,分别由相枢接的两板体组成;一第一壁和一第二壁,其上、下端分别与上盖和下盖的其中一板体相枢接。该机壳结构可方便折叠收合各组件,以缩小计算机机壳包装时的体积。如展开各组件,使第一壁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上盖和下盖的第一端;使第二壁的上、下端分别结合上盖和下盖的第二端,即可组装成一固定的结构,因而能方便、快速的组装计算机机壳。
文档编号G06F1/18GK101063898SQ20061007489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郑胜雄, 林德安, 王武楠, 黄家佳 申请人: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