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584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制造企业,为了按时供应客户所需产品或供应市场需求,需要进行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简称"MRP")。MRP是一种产品制造企业内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是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料计划管理模式。MRP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生成进度计划,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表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所需物资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订货日程的一种实用技术。在进行MRP计算时,当出现原材料或半成品在某时段的净需求量小于安全库存量时,会检查预计量是否允许调整,如果允许调整,则会把调整范围内的后面时段的预计入库量提前,即给出订单提前建议。进行订单调整有助于计划员应对计划调整时产生的供需变化,减少因计划变更而打乱现有采购/生产。例如,在成品A生产时需用到原材料B,原来A计划在5月29日生产,在MRP计算后形成了一个针对B的采购订单(假定交货日期为5月29日,收货提前期为O),后期由于A的生产计划调整,需要提前到5月25日开始生产,如果不使用在途量调整,MRP会新增一个在5月25日的采购建议,而原来的采购订单保持不变或取消,显然这样的调整方法不合理。其中,所谓"在途量"指的是已经下达订单但未入库的量,包括采购在途量和制造在途考虑到调整的合理性,目前的一般做法是在计算某一天的净需求时,当净需求>0时,则将当前日期往后最近的一个预计入库单据提前,以满足当前时段的需要。例如,对于C原材料,其5月10日到13日的毛需求如下表5月10日5月11曰5月12日5月13日毛需求100100100100在4月30日,进行MRP运算后形成的采购建议如下,假定批量策略为批对批,即净需求量就是要采购或生产的量5月10日5月11曰5月12日5月13日毛需求100100100100建议采购1001001001003在采购投放以后的5月3日,生产进行了调整,将5月10日的需求移到了5月9日,毛需求变化后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在再次运行MRP时,在考虑在途量调整的情况下,按照传统的算法,不会产生新的采购/生产需求,但是会产生如下订单调整建议预计5月10日到货的预计入库单据(采购/生产)调整到5月9日;预计5月11日到货的预计入库单据(采购/生产)调整到5月10日预计5月12日到货的预计入库单据(采购/生产)调整到5月11日预计5月13日到货的预计入库单据(采购/生产)调整到5月12日可见,现有MRP算法在进行订单调整时,会对后续时段内的所有在途量依次提前,将会对后续时段内的所有订单计划产生连锁调整,当某个MRP同时涉及大量订单时,将导致MRP算法产生大量连锁调整。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和装置,能够避免当某些数据发生调整时,对其他数据进行的连锁调整。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种数据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根据预置调整规则,在所述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起始子阶段之后,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中包含调整量数据信息;将确定出的相应子阶段对应的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至所述起始子阶段。优选的,所述原始数据信息,包括净需量数据信息、毛需量数据信息及在途量数据信息。优选的,所述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包括判断从所述起始子阶段随后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是否大于O,所述富余量数据信息为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在途量和毛需量之间的差值数据信息;如果是,则将该子阶段确定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优选的,所述调整量数据信息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和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二值中较小的量。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所述起始子阶段之后各个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之和小于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数据信息,则提示数据调整失败信息。—种数据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0032]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子阶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调整规则,在所述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起始子阶段之后,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中包含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模块,用于将确定出的相应子阶段对应的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至所述起始子阶段。优选的,所述原始数据信息,包括净需量数据信息、毛需量数据信息及在途量数据信息。优选的,所述子阶段确定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从所述起始子阶段随后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是否大于O,所述富余量数据信息为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在途量和毛需量之间的差值数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将该子阶段确定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优选的,所述调整量数据信息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和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二值中较小的量。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所述起始子阶段之后各个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之和小于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数据信息,则提示数据调整失败信息。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本发明通过预置调整规则,当某些数据发生调整时,只需调整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相关数据即可,避免对所有数据进行的连锁调整,通过减少数据调整量,提高处理效率。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图2本发明MRP算法主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MRP算法主流程中在途量调整子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数据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种数据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基于数据库实现的系统或软件中,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现有技术中,当出现订单提前的情形时,将会对后续时段内的所有订单计划进行提前处理,将后续时段内的所有在途量依次提前,这将导致对后续时段内的所有订单计划产生连锁调整。究其原因,在于由于没有有效权衡后续时段的供需情况,因此对于是否应该将后续时段的在途量向前调整不能正确做出判断。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如图1所示,为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步骤102、根据预置调整规则,在所述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起始子阶段之后,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中包含调整量数据信息;步骤103、将确定出的相应子阶段对应的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至所述起始子阶段。通过预置调整规则,当某些数据发生调整时,只需调整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相关数据即可,避免对所有数据进行的连锁调整,通过减少数据调整量,提高处理效率。下面仍以MRP为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对于MRP,所述原始数据信息,包括净需量数据信息、毛需量数据信息及在途量数据信息。通常,净需量的计算公式为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在途量_可用库存。在计算出净需量后,一般会对其进行批量化(批对批、固定批量等)处理,为了简化讨论,本发明实施例仅针对批对批处理方式进行说明,所谓批对批处理方式即净需求量就是要采购或生产的量。上述净需量的计算公式中的各参量定义如下毛需求是指不考虑库存、制造、采购的需求量,相对于净需求而言;已分配量是指尚未兑现的库存需求量;在途量是指已经下达订单,但未入库的量,包括采购在途量和制造在途量;可用库存一般是指仓库中可用的良品实物的库存数量;安全库存是指当不确定因素,如订货期间需求增长、到货延期等,已导致更高的预期需求或导致完成周期更长时的缓冲存货。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包括判断从所述起始子阶段随后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是否大于O,所述富余量数据信息为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在途量和毛需量之间的差值数据信息;如果是,则将该子阶段确定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调整量数据信息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和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二值中较小的量。通过在已有的MRP算法基础上引入富余量(在途量_毛需求)的概念,当出现订单提前的情形时,仅需将富余量>0的时间段所对应的在途量进行提前,避免对涉及提前的时段内的所有订单计划进行提前导致的连锁调整,能够减少MRP产生的订单调整量,提高处理效率,从而增强MRP的易用性。通过本发明,在实际业务中,在计算出日期N的净需求后,如果净需求X),首先计算出从"N+l"到"N+可向前提前天数"范围内的总富余量,如果总富余量〉—争需求,则实施在途量提前。在调整时,只将那些富余量>0的日期对应的在途量进行提前。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结合图2所示的MRP算法主流程图,假定该MRP算法涉及某物料A,首先读取物料A所对应的初始库存、在途量、已分配量、毛需求等数据(步骤201),现假定某物料A的初始库存为0,初始安全库存为0,向前可提前天数为10天,从5月9日到13日的毛需求、在途量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预计可用库存量,对于该实施例,可用库存=初始库存(步骤202);假定计算开始日期为5月9日,此时,设置时间参数N的初始值为1(步骤203);根据净需量的计算公式为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_在途量_可用库存,计算N二l对应日期的净需量(步骤204);可以得到5月9日的净需量为IOO;其中,为了简化表示,可以设置"净需求(N)"表示在日期"开始日期+N"天的净需量,在净需量的计算公式中的其它变量采用类似的设置;判断净需量(N)是否大于0(步骤205,如果是,则继续步骤206,否则,继续步骤314);本实施例中,净需量(1)=100>0,则进入步骤206:引入富余量(在途量-毛需求),且由对应'、+1"到'、+向前可提前天数"各日期分别对应的富余量获得该时间段内的富余量之和;5月9日13日各自对应的富余量如下表所示<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汇总5月9日向后10天的总富余量总富余量=50+0+50+0=100;可知总富余量^5月9日的净需求(步骤207,否则,继续步骤209),因此,可以进入在途量调整子流程(步骤208),将5月9日之后的在途量提前到5月9日。当确定5月9日之后的在途量能够提前到5月9日后,即可进入在途量调整子流程,该子流程如图3所示。在途量提前子流程中,首先设置时间参数X=N+l=2(步骤301),也就是5月10日;判断富余量(X)是否大于0(步骤302),如果是,则继续步骤303,否则,继续步骤306;可见,5月10日对应的富余量(2)二50X),则根据提前量T二min(富余量,净需求)=min(50,100)=50,即选取5月10日对应的富余量与净需量二值中较小的量作为提前量(步骤303);则将5月10日的在途量50提前到5月9日,并根据富余量(X)=富余量(X)-T计算5月10日的剩余富余量(步骤304);继续判断净需量(N)=净需量(N)-T(步骤305)及该净需量(N)是否大于0(步骤306),即判断将5月10日的在途量50提前到5月10日后,5月9日的净需量是否大于0,如果是,则执行X二X+1(步骤307),转入步骤302,继续对5月11日的上述判断,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因此,将5月10日的在途量50提前到5月10日后,5月10日的富余量=50_50=0,净需求(1)=100-50=50;执行X二X+1后,即5月11日,富余量=0,净需求(1)=50>0;继续X=X+l,到5月12日,富余量=50>O,提前量T=min(富余量,净需求)=min(50,50)=50,因此将5月12日的在途量50提前到5月9日,提前后5月12日的富余量变=50-50=O,净需求(1)=50-50=50,在途量调整子流程结束,继续图2主流程中的步骤210、211:判断N是否是MRP计算的结束日期,则5月9日的数据变化如下5月9曰5月10日5月11日5月12曰5月13日毛需求1000100100100在途量1000100100100*仝畺田水里00000此时,N=l,即5月9日,显然,5月9日不是MRP计算的结束日期,则执行N=N+l(步骤212),取下一个日期N=2,继续步骤204,对于N=2,即5月10日,净需求(2)=毛需求(2)-预计可用库存(l)-在途量(2)+安全库存=0-0-0+0=0,继续步骤212;N=3,5月11日的净需求(3)=毛需求(3)-预计可用库存(2)-在途量(3)+安全库存=0-0-0+0=O,继续步骤212;N二4,5月11日的净需求(4)=毛需求(4)-预计可用库存(3)-在途量(4)+安全库存=0-0-0+0=O,继续步骤212;N=5,5月11日的净需求(5)=毛需求(5)-预计可用库存(4)-在途量(5)+安全库存=0-0-0+0=O,继续步骤213;步骤213、输出调整建议将5月10日的在途提前50到5月9日;且将5月12日的在途提前50到5月9日,以满足订单提前10天的需求。可见,本发明通过在已有的MRP算法基础上引入富余量(在途量-毛需求)的概念,当出现订单提前的情形时,仅需将富余量>0的时间段所对应的在途量进行提前,避免对涉及提前的时段内的所有订单计划进行提前导致的连锁调整,能够减少MRP产生的订单调整量,提高处理效率,从而增强MRP的易用性。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判断所述总富余量小于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则提示数据调整失败信息。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给出对应从所述起8始子阶段随后子阶段后至结束子阶段范围内的采购/生产建议。相应上述数据调整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调整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子阶段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预置调整规则,在所述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起始子阶段之后,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中包含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模块403,用于将确定出的相应子阶段对应的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至所述起始子阶段。其中,所述原始数据信息,包括净需量数据信息、毛需量数据信息及在途量数据信息。所述子阶段确定模块402包括判断子模块4021,用于判断从所述起始子阶段随后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是否大于O,所述富余量数据信息为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在途量和毛需量之间的差值数据信息;确定子模块4022,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将该子阶段确定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调整量数据信息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和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二值中较小的量。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如图5所示,还包括提示模块404,用于如果判断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所述起始子阶段之后各个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之和小于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数据信息,则提示数据调整失败信息。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给出对应从所述起始子阶段随后子阶段后至结束子阶段范围内的采购/生产建议。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程序、对象、组件或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根据预置调整规则,在所述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起始子阶段之后,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中包含调整量数据信息;将确定出的相应子阶段对应的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至所述起始子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信息,包括净需量数据信息、毛需量数据信息及在途量数据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包括判断从所述起始子阶段随后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是否大于O,所述富余量数据信息为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在途量和毛需量之间的差值数据信息;如果是,则将该子阶段确定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量数据信息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和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二值中较小的量。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所述起始子阶段之后各个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之和小于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数据信息,则提示数据调整失败信息。6.—种数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子阶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置调整规则,在所述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起始子阶段之后,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中包含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模块,用于将确定出的相应子阶段对应的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至所述起始子阶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数据信息,包括净需量数据信息、毛需量数据信息及在途量数据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阶段确定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从所述起始子阶段随后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是否大于O,所述富余量数据信息为任一子阶段对应的在途量和毛需量之间的差值数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将该子阶段确定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量数据信息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和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二值中较小的量。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所述起始子阶段之后各个子阶段对应的富余量数据信息之和小于所述起始子阶段对应的净需量数据信息,则提示数据调整失败信息。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调整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根据预置调整规则,在所述涉及调整的阶段范围内的起始子阶段之后,确定出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所述满足预置调整规则的子阶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信息中包含调整量数据信息;将确定出的相应子阶段对应的调整量数据信息调整至所述起始子阶段。本发明能够避免当某些数据发生调整时,对其他数据进行的连锁调整。文档编号G06Q10/00GK101706920SQ20091025074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发明者王成明申请人: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