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095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调式散热装置,特别是用于电子装置的一种可调整位置 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型电脑因具有移动性以及占用空间小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得到消费者的喜 爱,同时,笔记型电脑为达到轻巧以及占用空间小目的,通常舍去一些体积较大的装置以及 配件,也因此,笔记型电脑的散热底座、以及笔记型电脑的外接移动设备等传统的笔记型电 脑附属配件,成为当笔记型电脑需要增加功能时的首选设备,这些附属配件当笔记型电脑 有需求时以外接的方式进行扩充或连接使用。一般消费者在使用笔记型电脑为了加强笔记型电脑的效能及延长电池寿命,会在 笔记型电脑底座加上散热垫或称散热板,其市面上不外乎以下形式1.散热板这是市面上最常看到的产品,通常散热板设置有一至数个风扇,加强 散热效果;其优点散热效果佳;其缺点因为有风扇,所以要吃电且加上风扇体积大,携带 较为不便。2.凝胶式散热垫用化学的形式吸收热气并且储存在凝胶里,降低笔记型电脑的 温度;优点重量很轻,携带很方便。缺点有没有效果见仁见智,但是一定没有散热板的效 果好。3.外部抽风式直接安装在笔记型电脑侧面的排热孔上,用风扇快速散热;优点 体积小,散热效果快;缺点特定有侧面排热的笔记型电脑机种才能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脑显然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尤 其是具有重量轻、携带方便的笔记型电脑,更是行动商务的最佳助手,然而笔记型电脑受限 于体积的限制,其内部电子元件或装置的散热方面,一般皆较个人电脑稍显逊色,因此常需 借助一外部散热装置来提供散热,尤其在内部各装置的运作速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此种 外置式散热装置显然已成为笔记型电脑的必备品。现有的用于笔记型电脑外部的散热装置,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书号第M265700 号所揭示,其主要包括一基座及一风扇,该基座的一端设有脚座,以使其可通过脚座而呈倾 斜角度设置,并于基座上开设有栅形孔,该风扇对应于栅形孔的位置,而固定连接于基座的 内部;藉此可将笔记型电脑置放于基座上,而作为笔记型电脑的辅助散热。然而,现有用于笔记型电脑外部的散热装置,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 点,由于其风扇为固定型态,而不具有作调整位移的功能,因此仅能用于少数的笔记型电 脑,对于日益增加的电脑制造厂家,及相同厂家不同型式的笔记型电脑,根本无法全面性的 提供散热作用,而亟待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散热装置,以因应各种不同型式的笔记型电脑的散热需求,调整风扇至笔记型电脑的热源区进行 散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可调式散热装置,其包含座体、至少一第一螺 杆、至少一框架、至少一第二螺杆及至少一散热风扇,第一螺杆枢设于座体的第一轴向,第 一螺杆的一端突出座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突出端,框架活动地嵌合在座体内的第二轴向,且 框架相对第一螺杆的一侧,具有第一齿状结构并啮合于第一螺杆上,通过第一螺杆使框架 沿第一轴向移动,第二螺杆活动地穿设于框架的一侧,第二螺杆的一端突出于座体上,设有 第二突出端,散热风扇活动地嵌设在框架内,散热风扇相对第二螺杆的一侧,设有第二齿状 结构且啮合于相对的第二螺杆上,通过第二螺杆沿第二轴向移动。其中,座体包括一基板及一覆盖板,且基板及覆盖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气穿孔。其中,第一齿状结构具有多个齿状体。其中,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成正交排列在座体内,第一轴向为X轴方向或Y轴方 向,第二轴向正交于第一轴向,相应地为Y轴方向或X轴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另外还提出一种可调式散热装置,其包含座体、至少一第 一螺杆、至少一框架、至少一第二螺杆及至少一散热风扇,第一螺杆枢设于座体内的第一轴 向,框架活动地嵌合在座体内的第二轴向,框架相对第一螺杆的一侧,具有第一齿状结构并 啮合于第一螺杆上,通过第一螺杆使框架沿第一轴向移动,第二螺杆活动地穿设于框架的 一侧,散热风扇活动地嵌设在框架内,且散热风扇相对第二螺杆的一侧设有第二齿状结构, 且啮合于相对的第二螺杆上,通过第二螺杆使散热风扇沿第二轴向移动,座体内更包括多 个驱动单元,分别啮合于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以驱动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其中,座体包括一基板及一覆盖板,且基板及覆盖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气穿孔。其中,第一齿状结构具有多个齿状体。其中,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成正交排列在座体内,第一轴向为X轴方向或Y轴方 向,第二轴向正交于第一轴向,相应地为Y轴方向或X轴方向。其中,座体内更具有一控制单元以控制驱动单元,控制单元进一步具有控制按键 及切换按键。承上所述,因依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1)可依照装置的热源所在调整散热风扇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2)可提供手动及电动的控制方式,供不同情况下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一应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二应用示意图。[003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可调式散热装置;10 座体;102 覆盖板;12 框架;14 散热风扇;16 第二突出端;18 控制单元;20 切换按键;
2:笔记型电脑; 101 基板;
11 第一螺杆; 13 第二螺杆; 15:第一突出端; 17 驱动单元; 19 控制按键; 21 分隔版;22:第一齿状结构; 23:第二齿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为便于理 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中,可调式散 热装置1包含一座体10、至少一第一螺杆11、至少一框架12、至少一第二螺杆13及至少一 散热风扇14。于此实施例中,以两个散热风扇为例,因此第一螺杆11、框架12及第二螺杆 13的数目皆为两个。由于座体10中需设置两个散热风扇14,因此于座体10内加上一分隔 板21,此分隔板21的数目及位置随散热风扇14的数目而有所不同,由于此实施例的散热风 扇为两个,因此分隔板21置于中央,将座体10的区域分为左右两边。本说明书中先以其中 一边的散热风扇作说明,另一边的结构亦相同。座体10包括一基板101及一覆盖板102,且基板101及覆盖板102的表面设有多 个通气穿孔。于此图中,以去除覆盖板102的图例作说明,第一螺杆11枢设于座体10的一 第一轴向,第一螺杆11的一端突出座体10的一侧,其突出端设有第一突出端15。框架12 活动地嵌合在座体10内的一第二轴向,框架12相对第一螺杆11的一侧,具有一第一齿状 结构22并啮合于第一螺杆11上,第一齿状结构22具有多个齿状体(请参阅图2),通过旋 转调整第一螺杆11的第一突出端15使框架12沿第一轴向移动,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轴向 为图1中所示X方向。第二螺杆13活动地穿设于框架12的一侧,第二螺杆13的一端突出 该座体10上,设有第二突出端16,亦用以调整框架12的位置。散热风扇14活动地嵌设于 框架12内,散热风扇14的一侧设有一第二齿状结构23,第二齿状结构22具有多个齿状体 (请参阅图3)并啮合于相对的第二螺杆13上,通过旋转调整第二螺杆13的第二突出端16 使散热风扇14沿第二轴向移动,于此实施例中,第二轴向为图1中所示Y方向。第一螺杆 11与第二螺杆13成正交排列在座体10内,当然,上述第一轴向也可为Y轴方向,第二轴向 相应地为X轴方向。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一应用示意图。图中,可调 式散热装置1放置于笔记型电脑2下方,且图中覆盖板102已覆盖于基板101上,由于笔记 型电脑2依据规格的不同,其笔记型电脑2下方热源的位置亦不同,当使用者欲将可调式散 热装置1的散热风扇14调整至笔记型电脑2的热源位置时,只需旋调第一突出端15及第 二突出端16即可。
5[0045]请参阅图5至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图中,相 同的元件不再赘述,仅描述特征相异部分。座体10内更包括多个驱动单元17,分别啮合于 第一螺杆11及第二螺杆13,以驱动第一螺杆11及第二螺杆13,于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7 为马达。座体10内更具有一控制单元18,以控制驱动单元17,控制单元18上设有控制按 键19及切换按键20,控制按键19可分别控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切换按键20应用于本 实施例的两个散热风扇14的情况,用以两个散热风扇14之间相互切换。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散热装置的实施例二应用示意图。图中,可调 式散热装置1放置于笔记型电脑2下方,且图中覆盖板102已覆盖于基板101上,由于笔记 型电脑2依据规格的不同,其笔记型电脑2下方热源的位置亦不同,当使用者欲将可调式散 热装置1的散热风扇14调整至笔记型电脑2的热源位置时,只需按下控制按键19即可调 整散热风扇14的位置,利用切换按键20便可于两个散热风扇14之间作切换。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是说明性的,而非 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 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变更,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可调式散热装置,其包含一座体及至少一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散热装置还包含至少一第一螺杆、至少一框架及至少一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枢设于所述座体的一第一轴向,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突出所述座体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突出端;所述框架活动地嵌合在所述座体内的一第二轴向,且所述框架相对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具有一第一齿状结构并啮合于所述第一螺杆上,通过所述第一螺杆使所述框架沿所述第一轴向移动;所述第二螺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突出所述座体设有一第二突出端;每一散热风扇活动地嵌设在所述框架内,且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有一第二齿状结构并啮合于相对的所述第二螺杆上,通过所述第二螺杆使所述散热风扇沿所述第二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一基板及一覆盖 板,且所述基板及覆盖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气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结构具有多个齿 状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成正 交排列在所述座体内,且所述第一轴向为X轴方向或Y轴方向,所述第二轴向正交于所述第 一轴向,相应地为Y轴方向或X轴方向。
5.一种可调式散热装置,其包含一座体及至少一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 散热装置还包含至少一第一螺杆、至少一框架、至少一第二螺杆及多个驱动单元,每一第一 螺杆枢设于所述座体内的一第一轴向;每一框架活动地嵌合在所述座体内的一第二轴向, 所述框架相对所述第一螺杆的一侧,具有一第一齿状结构并啮合于所述第一螺杆上,通过 所述第一螺杆使所述框架沿所述第一轴向移动;每一第二螺杆活动地穿设于所述框架的一 侧;每一散热风扇活动地嵌设在所述框架内,且所述散热风扇相对所述第二螺杆的一侧,设 有一第二齿状结构并啮合于相对的所述第二螺杆上,通过所述第二螺杆使所述散热风扇沿 所述第二轴向移动;所述驱动单元分别啮合于所述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以驱动所述第一 螺杆及第二螺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一基板及一覆盖 板,且所述基板及覆盖板的表面设有多个通气穿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状结构具有多个齿 状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成正 交排列在所述座体内,且所述第一轴向为X轴方向或Y轴方向,所述第二轴向正交于所述第 一轴向,相应地为Y轴方向或X轴方向。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更包括一用于控制所 述各驱动单元的控制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具有用于 控制所述各驱动单元的控制按键及切换按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可调式散热装置,其包含座体、至少一第一螺杆、至少一框架、至少一第二螺杆及至少一散热风扇。第一螺杆枢设于座体的第一轴向,第一螺杆的一端突出座体的一侧,框架活动地嵌合在座体内,且框架相对第一螺杆的一侧,具有第一齿状结构并啮合于第一螺杆上,通过第一螺杆使框架沿第一轴向移动,第二螺杆活动地穿设于框架的一侧,第二螺杆的一端突出于座体上,散热风扇活动地嵌设在框架内,散热风扇相对第二螺杆的一侧,具有第二齿状结构且啮合于第二螺杆上,通过第二螺杆沿第二轴向移动。采用上述结构,可依照装置的热源所在调整散热风扇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G06F1/20GK201628912SQ20092021582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9日
发明者林义淳 申请人:精英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