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光线被一物体遮蔽的情况作为点选位置的判断的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技术的红外线触控面板示意图。触控面板5的二侧边具有可发射光线的发光源50,光线发出的方向为正交的二方向,另外二侧边具有光源接收端55。触控面板5 可根据光源接收端阳上所接收的光源强弱决定物体或触点的座标。但是此种现有技术如遇到多点式触控或是多个物体时,便会发生位置判断错误的状况。以图1为例,点A与点B 同时被触控时,从被遮断的光源读取的座标有xl与x2、与座标yl与y2,如此配对下来会形成四个位置的判读(xl,yl)、(xl,y2)、(x2, yl)及(x2, y2),但事实上仅有两点触控,因此该现有技术已丧失位置判读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其利用发光模块设置于侧边与角落,使得判读触控位置更具准确性。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含矩形基板、第一发光模块、第一收光模块、第二发光模块、第二收光模块、第三发光模块、第三收光模块及处理单元。第一发光模块用以射出至少一第一光线,而第一收光模块则用以接收第一光线。第二发光模块用以射出至少一第二光线,而第二收光模块则用以接收第二光线。第一光线实质上平行于矩形基板的一侧边,且实质上垂直于第二光线。另外第三发光模块用以射出至少一第三光线,且第三光线倾斜于第一光线及第二光线,而第三收光模块则用以接收第三光线。 第三发光模块设置于矩形基板的一角落,第三收光模块设置于角落对侧的二侧边的至少其中之一。处理单元依据第一光线、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被一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物体点选矩形基板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至少一第一光线。第一光线平行于触控面板的一矩形基板的一侧边。提供至少一第二光线。第二光线实质上垂直于第一光线。提供至少一第三光线。第三光线是由矩形基板的一角落发出,且第三光线倾斜于第一光线及第二光线。依据第一光线、第二光线及第三光线被一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物体点选矩形基板的位置。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示意图。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第三发光模块与第三收光模块的位置配置关系的示:
图5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
5、10、20 触控面板50 发光源
55 光源接收端100,200 矩形基板
100a、100b、100c、100d、200a、200b、200c、200d 侧边
110第一发光模块110’ 第一收光模块
111第一发光源112 第一导光体
120第二发光模块120’ 第二收光模块
121第二发光源122 第二导光体
130第三发光模块130’ 第三收光模块
131第三发光源132 第三导光体
140处理单元160 角落
240第四发光模块240'第四收光模块
241第四发光源242 第四导光体
270第二角落330 连线
340扇型发光区域350 扇型收光区域
440发光中心线450 收光中心线
460发光角度470 收光角度
480第一夹角490 第二夹角
A、B、C、D、Ε、F :点D1、D2 长度
Ll 第一光线L2 第二光线
L3 第三光线L4:第四光线
SlOl S104、S201 乂 S205 流程步骤
xl、x2、yl、y2 座标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给出对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此外,实施例中的附图省略了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第一实施例以下说明请参照图2。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的示意图。触控面板 10包括一矩形基板100、一第一发光模块110、一第一收光模块110’、一第二发光模块120、 一第二收光模块120’、一第三发光模块130、一第三收光模块130’及一处理单元140。第一发光模块110、第二发光模块120及第三发光模块130用以射出光线,第一收光模块110’、第二收光模块120’及第三收光模块130’则用以接收光线。处理单元140则用以执行各种运算处理程序,例如是一芯片、固件电路或储存数组程序码的计算机可读取
5记录媒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模块110射出至少一第一光线Li,第一收光模块110’接收此第一光线Li,第二发光模块120射出至少一第二光线L2,第二收光模块120’接收此第二光线L2。第一光线Ll实质上平行于矩形基板100的侧边100a,且垂直于第二光线L2。第三发光模块130射出至少一第三光线L3,第三光线L3倾斜于第一光线Ll及第二光线L2,第三收光模块130’接收此第三光线L3。其中,第三发光模块130设置于矩形基板100的角落160,第三收光模块130,设置于角落160对侧的侧边IOOb及侧边IOOd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实施例的第一发光模块110包括一第一发光源111与一第一导光体112,第一发光源111设置于第一导光体112的一端。第二发光模块120包括一第二发光源121与一第二导光体122,第二发光源121设置于第二导光体122的一端。第三发光模块130包括一第三发光源131与一第三导光体132,第三发光源131设置于第三导光体132的一端。第一发光源111、第二发光源121及第三发光源131为一红外线光源,而第一导光体112、第二导光体122及第三导光体132为一导光棒、一导光板或一光纤。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下说明请参照图 2与图3。首先,在步骤SlOl中,提供至少一第一光线Li,第一光线Ll平行于触控面板10 的矩形基板100的侧边IOOa或侧边100b。接着,在步骤S102中,提供至少一第二光线L2,第二光线L2实质上垂直于第一光线Li,也就是说平行于矩形基板100的侧边IOOc或侧边100d。然后,在步骤S103中,提供至少一第三光线L3,此第三光线L3是由矩形基板100 的角落160发出,且第三光线L3倾斜于第一光线Ll及第二光线L2。接着,在步骤S104中,处理单元140依据第一光线Li、第二光线L2及第三光线L3 被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物体点选矩形基板100的位置。举例来说,当使用者以手指点选点 C及点D时,处理单元140依据第一光线Ll及第二光线L2被手指遮蔽的情况,将判断出点 C、点D、点E及点F被点选。当处理单元140进一步再依据第三光线L3被手指遮蔽的情况时,将会发现只有点C及点D被点选,以准确地判断出两点以上被点选时的正确位置。虽然本实施例触控面板10的控制方法如上所述,但步骤SlOl与步骤S102是可交换或同时执行皆不违反本发明的范围与精神。此外,关于第三导光体132的长度,过短的第三导光体132会让第三光线L3射出的范围不够广,使得部分第三收光模块130’完全无法接收到第三光线L3的讯号;过长的第三导光体132又会造成成本的浪费与设置上的不方便。因此,第三导光体132的长度Dl与矩形基板100的一对角线的长度D2的较佳比值为1 1/5。再者,第三发光模块130与第三收光模块130’的摆设有一定的关系。以下针对第三发光模块130与第三收光模块130’的摆设位置关系做详细的说明。图4示出了第三发光模块130与第三收光模块130’的位置配置关系的示意图。第三发光模块130具有一扇形发光区域340,而第三收光模块130’具有一扇形收光区域350。 第三发光模块130与第三收光模块130’的一连线330位于扇形发光区域340及扇形收光区域350之内。就角度关系而言,第三发光模块130具有一发光中心线440及一发光角度460 (即扇形发光区域340的角度),而第三收光模块130’具有一收光中心线450及一收光角度 470(即扇形收光区域350的角度)。第三发光模块130与第三收光模块130’的连线330 与发光中心线440的一第一夹角480小于1/2的发光角度460 ;连线330与收光中心线450 的一第二夹角490小于1/2的收光角度470。第二实施例以下说明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20还包括一第四发光模块240及一第四收光模块M0’。第四发光模块240射出至少一第四光线L4,且第四光线L4是倾斜于第一光线Ll及第二光线L2。另外,第四收光模块M0’接收第四光线L4,第四发光模块240设置于矩形基板200的第二角落270,第四收光模块M0’设置于第二角落 270对侧的侧边200b与侧边200c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第四发光模块240包括一第四发光源241与一第四导光体M2,第四发光源241设置于第四导光体242的一端。其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处不再重复叙述。图6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下说明请参照图5 及图6。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的控制方法,步骤S201 S203与图3的步骤SlOl S103 类似,不再重复叙述。接着,在步骤S204中,提供至少一第四光线L4。第四光线L4是由矩形基板200的第二角落270发出,且第四光线L4倾斜于第一光线Ll及第二光线L2。然后,在步骤S205中,处理单元140依据第一光线Ll、第二光线L2、第三光线L3及第四光线L4被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物体点选矩形基板200的位置。通过第四光线L4的提供,可以使得斜向的第三光线L3及第四光线L4能够更完整地涵盖矩形基板200。虽然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的控制方法如上所述,但步骤S201与步骤S202是可交换或同时执行,和/或步骤S203与步骤S204互相交换皆不违反本发明的范围与精神。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除了在矩形基板侧边设置发光模块与收光模块之外,在矩形基板角落也设置了发光模块,以增加一个或多个相异于原本正交的二光源路径的路径,使得触控面板在多重触点或者多重物体位置的判读方面,大大的提高准确性,这也让触控面板的应用面大幅提升。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导入了发光源与导光体的技术,使得现有技术的红外线触控面板原本需使用大量点光源装置, 可以利用发光源与导光体的配合大幅减少制造的成本。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一矩形基板;一第一发光模块,用以射出至少一第一光线;一第一收光模块,用以接收该第一光线,该第一光线平行于该矩形基板的一侧边; 一第二发光模块,用以射出至少一第二光线;一第二收光模块,用以接收该第二光线,且该第二光线垂直于该第一光线; 一第三发光模块,用以射出至少一第三光线,该第三光线倾斜于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一第三收光模块,用以接收该第三光线,该第三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矩形基板的一第一角落,该第三收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一角落对侧的二侧边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一处理单元,至少依据该第一光线、该第二光线及该第三光线被一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该物体点选该矩形基板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一第四发光模块,用以射出至少一第四光线,该第四光线倾斜于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以及一第四收光模块,用以接收该第四光线,该第四发光模块设置于该矩形基板的一第二角落,该第四收光模块设置于该第二角落对侧的两侧边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该处理单元依据该第一光线、该第二光线、该第三光线及该第四光线被该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该物体点选该矩形基板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一发光源与一第一导光体,该第一发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导光体的一端,该第二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二发光源与一第二导光体,该第二发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导光体的一端,该第三发光模块包含一第三发光源与一第三导光体,该第三发光源设置于该第三导光体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发光源、该第二发光源及该第三发光源为一红外线光源,该第一导光体、该第二导光体及该第三导光体为一导光棒、一导光板或一光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三导光体的长度与该矩形基板的一对角线的长度的比值为1 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三发光模块具有一发光中心线及一发光角度,该第三收光模块具有一收光中心线及一收光角度,该第三发光模块与该第三收光模块的一连线与该发光中心线的一第一夹角小于1/2的该发光角度,该连线与该收光中心线的一第二夹角小于1/2的该收光角度。
7.—种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第一光线,该第一光线平行于该触控面板的一矩形基板的一侧边; 提供至少一第二光线,该第二光线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光线; 提供至少一第三光线,该第三光线是由该矩形基板的一第一角落发出,且该第三光线倾斜于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以及至少依据该第一光线、该第二光线及该第三光线被一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该物体点选该矩形基板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提供至少一第四光线,该第四光线是由该矩形基板的一第二角落发出,且该第四光线倾斜于该第一光线及该第二光线;以及依据该第一光线、该第二光线、该第三光线与第四光线被一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该物体点选该矩形基板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其中提供该第一光线的该步骤与提供该第二光线的该步骤是同时执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其中提供该第一光线的该步骤及提供该第二光线的该步骤是执行于提供该第三光线的该步骤之前。
全文摘要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控制方法。触控面板包括矩形基板、第一发光模块、第一收光模块、第二发光模块、第二收光模块、第三发光模块、第三收光模块及处理单元。第一、第二及第三收光模块用以分别接收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模块分别射出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光线。第一光线实质上平行于矩形基板的一侧边,且实质上垂直于第二光线。第三光线倾斜于第一及第二光线。第三发光模块设置于矩形基板的角落。第三收光模块设置于此角落对侧的二侧边的至少其中之一。处理单元依据第一、第二及第三光线被一物体遮蔽的情况,判断物体点选矩形基板的位置。
文档编号G06F3/042GK102446030SQ201010299769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叶志庭, 张廷宇, 赖志章, 黄国瑞, 黄炳文 申请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