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箱及其散热与防尘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092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机箱及其散热与防尘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脑机箱,尤其是具有良好散热、防尘效果和快捷、方便除尘的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的性能越来越强劲,电脑主机各配件如高主频CPU、高性能显卡、硬盘的运行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结构的电脑机箱不能及时降低机箱内逐渐升高的温度, 因散热不良容易造成电脑性能降低、运行不稳定甚至死机;及机箱的防尘措施不足,和长期使用后机箱内积累的灰尘清洁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结构的电脑机箱不能及时有效的降低机箱内的高温,防尘措施不足和清洁灰尘的不易,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脑机箱,该电脑机箱结构强度高、安装和维护方便、 兼容性强,不仅能提供给电脑主机一个稳定运行的低温环境,延长电脑主机主要配件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方便快速的清理灰尘过滤网及空间使用率高。一种电脑机箱,包括机箱机壳及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防尘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线缆出口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硬盘托架、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光驱托架、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主板托架。所述机箱机壳包括部件一、部件二及左侧盖板、右侧盖板与左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右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顶盖板、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前置I/O接口盖板、光驱位前面板盖板;所述部件一由顶板、沿所述顶板两侧垂直向下延伸且一体构成的左侧板、右侧板组成,所述部件二由底板、沿所述底板两端垂直向上延伸且一体构成的前板及背板组成;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底部分别垂直延伸有与所述底板两对应侧相叠连接的折边,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及所述顶板的背部分别垂直延伸有与所述背板的两对应侧及顶部相叠连接的折边,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及所述顶板的内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前板的左侧边、右侧边、顶部侧边嵌合连接的条形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底部所垂直延伸的折边分别设置有L形成型;所述前板设置有分别供所述前置I/O接口盖板及所述光驱位前面板盖板连接的成型开口,所述顶板设置有分别供所述顶盖板及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连接的成型开口,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左侧盖板、右侧盖板及左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右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连接的成型开口,所述背板上部设置有若干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所述背板下部设置有供电脑电源连接的成形开口,所述底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顶盖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顶盖板背部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所述顶盖板背部所延伸的折边设置有若干半圆形开口 ;所述顶盖板背部延伸的折边所设置的半圆形开口与所述背板上部设置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相叠连接后构成供电脑主板的背部I/O 接口及主板扩展插槽插接的扩展卡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线缆通过的正圆形通孔;
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底部进风口防尘装置与顶部出风口防尘装置,所述底部进风口防尘装置由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底部垂直延伸的折边所设置的L形成型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底板对应侧连接后形成的条形槽构成,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防尘网,所述进风口防尘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底部所延伸折边的条形板, 所述条形板下方设置有减震脚垫;所述顶部出风口防尘装置设置有一平行连接且相距于所述机箱机壳顶盖板的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两侧及两端分别垂直延伸有与所述顶盖板相接的折边,所述防尘板设置有与所述顶盖板设置的若干通孔一一对应且同心的若干盲孔,每相邻二个或多个所述防尘板设置的盲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线缆出口装置设置有长条形板,所述长条形板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背板上部所设置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对应且相叠连接的边沿呈L形成型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所述线缆出口装置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长条形板设置的边沿呈L形成型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相吻合的条形成型挡块,所述条形成型挡块设置有供所述电脑主板的背部I/O接口及主板扩展插槽插接的扩展卡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线缆通过的开口形圆孔;所述硬盘托架设置有呈倒U字形且一体构成的硬盘支撑架,所述硬盘支撑架两端及底部分别垂直延伸有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的对应面并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前板相接的折边,所述硬盘支撑架两侧壁分别水平设置有若干对且每对相互平行并相对的硬盘支撑条,所述硬盘支撑条端部设置有U字形弹片,所述硬盘支撑条上平行设置有呈L形成型的硬盘减震条一,所述硬盘减震条一端部设置有阶梯形成型,所述硬盘减震条一上平行设置有硬盘安装板,所述硬盘安装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定位凹槽、与所述硬盘减震条一端部所设置的阶梯形成型吻合对应的成型,所述硬盘安装板上设置有硬盘减震条二,所述硬盘安装板与所述硬盘减震条二分别设置有若干与电脑硬盘的安装螺丝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电脑硬盘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电脑硬盘与所述硬盘安装板平行设置,其间为硬盘减震条二 ;所述硬盘托架还包括一风扇固定装置,所述风扇固定装置设置有风扇固定平板,所述风扇固定平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所述风扇固定平板两侧所延伸的折边分别设置有L形成型开口并通过成形硅胶柱及螺丝分别与所述硬盘支撑架的两侧壁连接,所述风扇固定平板还设置有若干与12cm规格风扇的安装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光驱托架设置有一呈倒U字形且一体构成的光驱支撑架,所述光驱支撑架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的顶板对应面及所述硬盘托架的顶面并与前板相接, 所述光驱支撑架两侧壁分别水平设置有若干对且每对相互平行并相对的光驱支撑条,所述光驱支撑条一端设置有U字形弹片,所述光驱支撑条上设置有呈L形成型的光驱减震条,所述光驱减震条端部设置有阶梯形成型,所述光驱减震条上设置有光驱安装板,所述光驱安装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定位凹槽、与所述光驱减震条端部所设置的阶梯形成型吻合对应的成型,所述光驱安装板设置有若干与电脑光驱及所述电脑硬盘的安装螺丝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电脑光驱或所述电脑硬盘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主板托架设置有由平板构成的主板托板,所述主板托板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主板托板垂直、平行且相距于所述机箱机壳顶板的一体构成并有重叠边的方框形的、与所述电脑主板扩展插槽对应的扩展卡固定装置,所述主板托板还设置有一端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背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硬盘托架的呈U字形的主板固定支架;
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设置有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条形板,所述顶置 PCI位挡板固定装置条形板的ー侧垂直延伸有连接于所述光驱托架的折边、一端部垂直延 伸有供PCI位挡板连接固定的折边,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条形板ー侧所垂直延伸 的折边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还设置有供所述PCI位挡板上的输 入输出接ロ连接线缆通过的L形条形成型开ロ。所述U字形弹片设置有与所述硬盘安装板所设置的半圆形定位凹槽吻合的半圆 形定位凸起;所述主板托板及所述主板固定支架分别设置有条形成型通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体成型的部件一、部件ニ、硬盘支撑架,提高本电脑 机箱的结构强度;通过双重硬盘减震垫的保护,可避免因外力振动造成对硬盘的损坏,防止 因硬盘与机箱共振引起的噪音;硬盘风道为独立的散热通道并安装风扇,能有效降低硬盘 运行时的温度,提高硬盘运行的稳定性及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通过主板托板可上下左右 前后移动一定距离并可拆卸,可适用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脑配件的組合安装,方便组装和维 护;通过下置电源与硬盘托架之间的空间可安装最大长度的显卡,提高本电脑机箱内有限 空间的使用率;由于主要进风通道集中在机箱底部且安装了防尘网,使本电脑机箱具备了 良好的防尘功能;不移动机箱的状况下防尘网可由机箱前板底部直接抽出,使清洁防尘网 的灰尘变得简单、快捷;由于顶部出风ロ防尘装置的作用,可防止在电脑主机关机后灰尘从 顶盖板散热孔直接落在机箱内各电脑配件上面;借由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的设立,提 高了本电脑机箱的扩展性。


图1、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3为机箱机壳的分解图。图4为部件一示意图。图5为部件一的局部视图。图6为部件ニ示意图。图7为顶盖板及其边沿成型局部视图。图8、图9为顶置PCI接ロ挡板固定装置盖板外侧、内侧示意图。图10、图11为顶盖板及防尘板局部示意图。图12为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示意图。图13为部件一、部件ニ组装图及底部防尘装置的局部视图。图14、图15、图16为线缆出口装置示意图及组装图。图17为机箱机壳背部线缆出ロ示意图。图18为硬盘托架分解图。图19、图20为硬盘安装组件示意图。图21为硬盘安装组件分解图。图22、图23为硬盘托架组装图。图M为光驱托架分解图。图25为光驱托架组装图。图沈为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27为硬盘托架、光驱托架、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组装图。图28为主板托架分解图。图四为主板托架组装图。图30为部件二、主板托架与硬盘托架、光驱托架、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组装图。图31为部件一与部件二、主板托架、硬盘托架、光驱托架、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
置组装图。图32为电脑主机主要配件与本电脑机箱的装机配置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3,机箱机壳包括部件一 01、部件二 02、左侧盖板114、右侧盖板118、左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115、右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119、一顶盖板111、一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112、一前置I/O接口盖板116、二个光驱位前面板盖板117。请参照图4,部件一 01包括左侧板11、右侧板13、顶板12,左侧板11与右侧板13 由顶板12两侧垂直向下延伸一体构成,顶板12成型有供顶盖板111滑动相扣连接的成型开口 12a(如图4及图5的局部视图A所示)及供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112通过铰链(图中未标示)连接的成型开口 12b (如图4及图5的局部视图A所示);左侧板11与右侧板13分别设置有供左侧盖板114、右侧盖板118滑动相扣连接的成型开口 lla、13a(如图4及图5的局部视图C所示)及供左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115、右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119通过铰链(图中未标示)连接的成型开口 llb、13b(如图4及图5的局部视图C 所示);左侧板11与右侧板13底部边分别垂直延伸有与底板15两对应侧相叠连接的折边 1102,左侧板11与右侧板13背部边分别垂直延伸有与背板16两对应侧相叠连接的折边 1101,折边1102设置有一排八个通孔11021,折边1101设置有一排五个通孔11011 ;左侧板 11、右侧板13及顶板12的内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有与前板14的左、右侧边、顶部侧边(如图 6及局部视图D所示)嵌合连接的条形槽1104(如图5的局部视图B所示)。请参照图6,部件二 02包括前板14、底板15、背板16,前板14与背板16由底板15 的两端垂直向上延伸一体构成,前板上部设置有供前置I/O接口盖板116安装的成型开口 1401、光驱位前面板盖板117安装的成型开口 1402 ;底板15前端设置有六个供硬盘托架底部连接的通孔1501,底板1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左侧板11、右侧板13底部延伸的折边1102所设置的通孔11021对应的螺丝孔1502,背板16上部设置有若干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 1601,背板16中上部设置有安装水冷换热器或风扇的位置1602,背板16下部设置有安装电脑电源的成形开孔1603,背板16两侧分别设置有五个与左侧板11、右侧板13的折边1101所设置的通孔11011对应的螺丝孔1605,背板16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 1606。请参照图7,顶盖板111边沿设置有与顶板12的成型开口 1 对应的滑动相扣的成型(如图7的局部视图E所示),顶盖板111背部设置有一垂直延伸的折边1110,折边 1110上设置有若干与背板16上部所设置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 1601对应且相叠构成正圆形通孔1252(如图17所示)的半圆形开口 11101 ;左侧盖板114及右侧盖板118设置有与顶盖板111相同的边沿成型;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112(如图8、图9所示)边沿设置有阶梯形成型,且边缘呈斜边;左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115及右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119分别设置有若干散热孔,内侧设置有供防尘网(图中未标示)安装的成型(如图 12所示)及设置有与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112相同的边沿成型。防尘装置包括顶部出风口防尘装置及底部进风口防尘装置,顶部出风口防尘装置包括一相距且平行安装于顶盖板111内侧的防尘板113(如图10所示),防尘板113的两侧及两端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相接于顶盖板111,顶盖板111设置有若干通孔,防尘板113 设置有与顶盖板111所设置的通孔(如图11的局部视图F所示的小虚线圆形)一一对应且同心的若干锥形盲孔1115(如图10及图11的局部视图F所示的大虚线圆形),每相邻四个盲孔之间设置有一通孔1114(如图11的局部视图F所示的实线圆形),在电脑关机后空气中的灰尘由顶盖板111所设置的通孔落入与之对应的防尘板113所设置的锥形盲孔内, 空气则由防尘板113所设置的通孔1114及顶盖板111所设置的通孔流通,此顶部出风口防尘装置过滤灰尘的原理同样适用于进风口的防尘装置使用。底部防尘装置包括一防尘网 120(如图3所示)、连接于左侧板11、右侧板13底部所延伸折边的两端呈半圆形的条形板 121 (如图3所示);左侧板11、右侧板13底部所延伸的折边分别设置有L形成型1103 (如图4、图5的局部视图B所示),左侧板11、右侧板13底部所垂直延伸的折边分别与底板15 的两对应侧相叠连接后构成条形槽1106 (如图13的局部视图G所示)供防尘网120插入连接固定;条形板1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丝孔与左侧板11、右侧板13底部延伸的折边所设置的通孔11022(如图4所示)对齐连接,条形板121设置有若干通孔,半圆形端部下方设置有圆形减震脚垫122 (如图13的局部视图G所示)。请参照图14,图15,图16,线缆出口装置包括一连接于背板16上部的长条形板 125,长条形板125设置有若干与背板16上部所设置的条形开口 1601对应的、边沿呈L形成型的半圆形端部条形成型开口 1250,还包括若干与条形开口 1250相吻合的条形挡块126, 条形挡块1 设置有不同直径大小的开口形圆孔1261,供不同线径的电脑主板的背部I/O 接口及主板扩展插槽插接的扩展卡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线缆通过;长条形板125所设置的条形成型开口 1250与背板16上部所设置的条形开口 1601对齐并相叠连接后构成条形槽 1251供条形挡块1 插入连接固定。请参照图18,硬盘托架包括一硬盘支撑架130、一风扇固定装置131、四个固定风扇固定装置的成形硅胶柱132及八个硬盘安装组件03。每个硬盘安装组件03(如图19、 图21所示)包括一对硬盘支撑条136、一块硬盘安装板134、一对硅胶材质的硬盘减震条一 135、一对硅胶材质的硬盘减震条二 133、两个U字形弹片137。硬盘支撑架130由一硬盘支撑架顶板及所述硬盘支撑架顶板两侧垂直延伸的硬盘支撑架两侧板构成,所述硬盘支撑架顶板设置有四个供光驱托架连接的螺丝孔1305(如图18所示),所述硬盘支撑架两侧板的两端及底部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11、右侧板13及底板15 相叠连接,所述硬盘支撑架两侧板的侧壁分别设置有若干一侧边呈斜边的条形槽1301 (如图23的局部视图P所示)及竖直两排供硬盘支撑条136连接安装的螺丝孔1304(如图18 所示)、竖直一排供手拧螺丝1309(如图22的局部视图N所示)安装的螺丝孔1303(如图 18所示)、四个供成形硅胶柱132 (如图18局部视图H所示)连接安装的螺丝孔1302,所述硬盘支撑架两侧板的两端及底部所垂直延伸的折边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11、右侧板13及底板15所设置的通孔1105、1501 (如图4、图6所示)对应的螺丝孔1306。风扇固定装置131由一中间镂空的风扇固定平板及沿所述风扇固定平板两侧及顶部垂直延伸的折边构成,所述风扇固定平板两侧所设置的折边分别设置有与成形硅胶柱 132对应的L形有凸起的成型(如图18的局部视图I所示)共四个,所述风扇固定平板还设置有若干与12cm风扇安装孔对应的通孔1311。硬盘支撑条136设置有L形成型(如图 21的局部视图M所示),硬盘支撑条136设置有两个与硬盘支撑架130侧壁所设置的螺丝孔1304对应的通孔1361及三个供硬盘减震条一 135连接的螺丝孔1362及两个供U字形弹片137连接的螺丝孔1363。硬盘减震条一 135设置有L形成型(如图21的局部视图K、 局部视图L所示)及与硬盘支撑条136所设置的螺丝孔1362对应的通孔1351,硬盘减震条一 135侧边上部设置有与一侧边呈斜边的条形槽1301相吻合的斜边(如图21的局部视图 L所示)。硬盘安装板134 —端设置有与硬盘减震条一 135所设置的成型(如图21的局部视图L所示)相吻合的成型(如图21的局部视图J所示),另一端设置有半圆形定位凹槽 1343,硬盘安装板134还设置有分别与3. 5英寸电脑硬盘、2. 5英寸电脑硬盘的安装螺丝孔对应的通孔1341、条形通孔1342。硬盘硅胶减震条二 133设置有所述电脑硬盘安装螺丝孔对应的通孔1331。U字形弹片137—侧边设置有与硬盘安装板134所设置的半圆形定位凹槽1343吻合的半圆形定位凸起1371,另一侧边设置有与硬盘支撑条136所设置的螺丝孔 1363对应的通孔1372。请参照图19、图20、图22、图23,组装所述硬盘托架时,首先将U字形弹片137的两个通孔1372与硬盘支撑条136的两个螺丝孔1363对齐连接并上螺丝固定,硬盘硅胶减震条一 135的三个通孔1351与硬盘支撑条136的三个螺丝孔1362对齐连接并上螺丝固定, 接着将硬盘支撑条136与硬盘硅胶减震条一 135的组合体由硬盘支撑架130所设置的条形槽1301端部滑入,至硬盘支撑条136的两个通孔1361与硬盘支撑架130的水平方向两个螺丝孔1304对齐后上螺丝固定,然后将硬盘硅胶减震条二 133的通孔1331与硬盘安装板 134的通孔1341对齐贴合,将所述电脑硬盘底部的安装螺丝孔与对应的硬盘硅胶减震条二 133的通孔1331对齐贴合,螺丝由硬盘安装板134的通孔1341通过连接并锁紧固定所述电脑硬盘(如图20所示),再将硬盘安装板134沿组装好的硬盘硅胶减震条一 135的L形成型内侧水平滑入至半圆形定位凹槽1343与半圆形定位凸起1371对齐吻合定位,将手拧螺丝1309通过垫片1308(如图22的局部视图N所示)拧入硬盘支撑架130的螺丝孔1303 并锁紧使硬盘减震条一 135的局部变形挤压硬盘安装板134的端部成型而固定。安装风扇固定装置131时(如图23所示),首先将成形硅胶柱132通过螺丝固定在硬盘支撑架130 内侧壁的螺丝孔1302上,风扇或水冷换热器固定在风扇固定装置131上,将风扇固定装置 131所设置的L形成型对准成形硅胶柱132水平推入到位后再往下按入设置有凸起的开口形圆孔内固定。请参照图24、图25,光驱托架包括一光驱支撑架140及两个光驱安装组件04。光驱支撑架140由一光驱支撑架平板及沿所述光驱支撑架平板两侧向下垂直延伸的光驱支撑架左、右侧板构成,所述光驱支撑架平板设置有三个与所述机箱机壳的顶板12所设置的通孔1201 (如图4所示)对应的螺丝孔1401,所述光驱支撑架左、右两侧板的侧壁各设置有两条一侧边呈斜边的条形槽1403,所述光驱支撑架左侧板设置有供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连接安装的四个螺丝孔1404、供前置I/O接口板连接安装的两个螺丝孔1405,所述光驱支撑架左、右侧板的前端、底部各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所述光驱支撑架左、右侧板的底部延伸的折边设置有与硬盘支撑架130所设置的螺丝孔1305对应的通孔1402。光驱安装组件04的构成与硬盘安装组件03的构成相同,不同的是光驱安装板比硬盘安装板134宽度宽了且多了四个与电脑光驱安装螺丝孔对应的安装通孔1409。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包括一顶置PCI位挡板固定架150及一固定块151,顶置 PCI位挡板固定架150由一顶置PCI位挡板固定架条形平板及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架条形平板一端部向上延伸的折边、一侧边向下延伸的折边构成(如图沈所示),并设置有两条L形条形成型开口 1504、两个固定PCI位挡板的螺丝孔1501、两条与所述光驱托架所设置的螺丝孔1404对应的条形孔1503、一个连接安装固定块151的螺丝孔1502 ;固定块151 设置有M形的成型及与PCI位挡板固定架150所设置的螺丝孔1502对应的通孔1511。请参照图27,组装所述硬盘托架、光驱托架、顶置PCI接口挡板固定装置时,首先将所述硬盘托架顶部的螺丝孔1305与所述光驱托架底部的通孔1402对齐连接并上螺丝固定;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侧面的条形孔1503与光驱托架侧面的螺丝孔1404对齐连接并上手拧螺丝固定且可上、下移动一定的距离以选择PCI位挡板的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线缆从所述机箱顶部出入还是从所述机箱背部出入。请参照图28、图四,主板托架包括一主板托板160、一扩展卡固定装置162、两个主板托板固定支架161。主板托板160由一平板构成,并设置有提手开孔1601、安装固定扩展卡固定装置162的螺丝孔1603五个、与主板托板固定支架161连接的水平方向条形通孔 1602四个、与所述电脑主板安装孔对应的供主板铜柱连接安装的螺丝孔1604若干、与所述电脑主板扩展插槽对应的固定扩展卡挡板的方形开孔1605七个。扩展卡固定装置162由一体并有重叠边的方形框构成,所述重叠边上设置有五个与主板托板160所设置的螺丝孔 1603对应的通孔1621,所述重叠边的对面边设置有与所述电脑主板扩展插槽对应的、供所述扩展卡挡板固定的七个螺丝孔1622及成型1623。主板托板固定支架161由一主板托板固定支架平板及沿所述主板托板固定支架平板的两端垂直延伸的折边构成,所述主板托板固定支架平板设置有与主板托板160所设置的条形通孔1602对应的垂直方向的条形成型通孔1611 (如图观的局部视图Q所示),所述主板托板固定支架平板两端所设置的折边分别设置有与硬盘托架的侧壁所设置的螺丝孔1307 (如图27所示)及背板16所设置的螺丝孔1604(如图6所示)对应的水平方向条形成型通孔1612(如图28的局部视图Q所示)。组装所述主板托架时,首先将扩展卡固定装置162所设置的通孔1621与主板托板 160所设置的螺丝孔1603对齐连接并上螺丝固定,然后将主板托板160所设置的水平方向的条形通孔1602与主板托板固定支架161所设置的竖直方向的条形成型通孔1611内的任意一个开口圆形通孔对齐连接用螺杆上螺母锁紧固定,通过调节不同位置的所述开口圆形通孔可上、下移动主板托板160 —定距离,通过主板托板160所设置的条形孔1602可左、右移动主板托板160 —定距离,适用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脑配件的组合安装。请参照图30,组装部件二 02、主板托架及之前组装好的硬盘托架、光驱托架、顶置 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的组合体(如图27所示)时,先将所述硬盘托架底部的螺丝孔1306(如图18、图27所示)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底板15所设置的通孔1501 (如图6所示)对齐连接上螺丝固定,然后将所述主板托板固定支架161所设置的水平方向条形成型通孔1612内的任一开口半圆孔(如图观的局部视图Q所示)分别与所述硬盘托架所设置的螺丝孔1307(如图27所示)及所述机箱机壳的背板16所设置的螺丝孔1604(如图6所示)对齐连接上螺丝固定,通过调节不同位置的所述开口半圆孔可前、后移动主板托架一定距离,适用不同规格尺寸的电脑配件的组合安装。请参照图31,将所述机箱机壳的前板14的左、右侧边、顶部侧边(如图6及局部视图D所示)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11、右侧板13及顶板12的侧壁所设置的条形槽 1104(如图4及图5的局部视图B所示),所述机箱机壳的底板15两侧的螺丝孔1502(如图6所示)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11及右侧板13底部所延伸折边1102的通孔 11021 (如图4所示),所述机箱机壳的背板16两侧的螺丝孔1605 (如图6所示)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11及右侧板13背部所延伸折边1101的通孔11011 (如图4所示), 所述硬盘托架两端的螺丝孔1306 (如图18所示)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11及右侧板13所设置的通孔1105(如图4所示),所述光驱托架顶部的螺丝孔1401 (如图M所示) 与所述机箱机壳的顶板12所设置的通孔1201 (如图4所示),一一嵌合对齐连接上螺丝固定。请参照图32,电脑电源002与硬盘托架之间的距离为超长的显卡001的安装提供了空间,提高此电脑机箱的空间使用率;所述机箱底部大量的散热孔为高性能的显卡散热及高主频的CPU散热提供足够的冷空气,高性能显卡及高主频CPU产生的热量可迅速由所述机箱顶部的散热孔排出。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机壳及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防尘装置、 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线缆出口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硬盘托架、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光驱托架、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主板托架;所述机箱机壳包括部件一、部件二及左侧盖板、右侧盖板与左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 右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顶盖板、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前置I/O接口盖板、光驱位前面板盖板;所述部件一由顶板、沿所述顶板两侧垂直向下延伸且一体构成的左侧板、右侧板组成,所述部件二由底板、沿所述底板两端垂直向上延伸且一体构成的前板及背板组成;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底部分别垂直延伸有与所述底板两对应侧相叠连接的折边,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及所述顶板的背部分别垂直延伸有与所述背板的两对应侧及顶部相叠连接的折边,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及所述顶板的内侧壁前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前板的左侧边、右侧边、顶部侧边嵌合连接的条形槽;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底部所垂直延伸的折边分别设置有L形成型;所述前板设置有分别供所述前置I/O接口盖板及所述光驱位前面板盖板连接的成型开口,所述顶板设置有分别供所述顶盖板及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盖板连接的成型开口,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左侧盖板、右侧盖板及左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右侧硬盘托架安装位盖板连接的成型开口,所述背板上部设置有若干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所述背板下部设置有供电脑电源连接的成形开口,所述底板设置有若干通孔, 所述顶盖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顶盖板背部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所述顶盖板背部所延伸的折边设置有若干半圆形开口 ;所述顶盖板背部延伸的折边所设置的半圆形开口与所述背板上部设置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相叠连接后构成供电脑主板的背部I/O接口及主板扩展插槽插接的扩展卡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线缆通过的正圆形通孔;所述防尘装置包括底部进风口防尘装置与顶部出风口防尘装置,所述底部进风口防尘装置由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底部垂直延伸的折边所设置的L形成型分别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底板对应侧连接后形成的条形槽构成,所述条形槽内设置有防尘网,所述进风口防尘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底部所延伸折边的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下方设置有减震脚垫;所述顶部出风口防尘装置设置有一平行连接且相距于所述机箱机壳顶盖板的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两侧及两端分别垂直延伸有与所述顶盖板相接的折边,所述防尘板设置有与所述顶盖板设置的若干通孔一一对应且同心的若干盲孔,每相邻二个或多个所述防尘板设置的盲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线缆出口装置设置有长条形板,所述长条形板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背板上部所设置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对应且相叠连接的边沿呈L形成型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所述线缆出口装置还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长条形板设置的边沿呈L形成型的半圆形端部条形开口相吻合的条形成型挡块,所述条形成型挡块设置有供所述电脑主板的背部I/O接口及主板扩展插槽插接的扩展卡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线缆通过的开口形圆孔;所述硬盘托架设置有呈倒U字形且一体构成的硬盘支撑架,所述硬盘支撑架两端及底部分别垂直延伸有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的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的对应面并与所述机箱机壳的前板相接的折边,所述硬盘支撑架两侧壁分别水平设置有若干对且每对相互平行并相对的硬盘支撑条,所述硬盘支撑条端部设置有U字形弹片,所述硬盘支撑条上平行设置有呈L形成型的硬盘减震条一,所述硬盘减震条一端部设置有阶梯形成型,所述硬盘减震条一上平行设置有硬盘安装板,所述硬盘安装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定位凹槽、与所述硬盘减震条一端部所设置的阶梯形成型吻合对应的成型,所述硬盘安装板上设置有硬盘减震条二,所述硬盘安装板与所述硬盘减震条二分别设置有若干与电脑硬盘的安装螺丝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电脑硬盘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电脑硬盘与所述硬盘安装板平行设置,其间为硬盘减震条二;所述硬盘托架还包括一风扇固定装置,所述风扇固定装置设置有风扇固定平板,所述风扇固定平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延伸的折边,所述风扇固定平板两侧所延伸的折边分别设置有L形成型开口并通过成形硅胶柱及螺丝分别与所述硬盘支撑架的两侧壁连接,所述风扇固定平板还设置有若干与12cm规格风扇的安装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光驱托架设置有一呈倒U字形且一体构成的光驱支撑架,所述光驱支撑架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的顶板对应面及所述硬盘托架的顶面并与前板相接,所述光驱支撑架两侧壁分别水平设置有若干对且每对相互平行并相对的光驱支撑条,所述光驱支撑条一端设置有U字形弹片,所述光驱支撑条上设置有呈L形成型的光驱减震条,所述光驱减震条端部设置有阶梯形成型,所述光驱减震条上设置有光驱安装板,所述光驱安装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定位凹槽、与所述光驱减震条端部所设置的阶梯形成型吻合对应的成型,所述光驱安装板设置有若干与电脑光驱及所述电脑硬盘的安装螺丝孔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电脑光驱或所述电脑硬盘通过螺丝连接;所述主板托架设置有由平板构成的主板托板,所述主板托板上部设置有与所述主板托板垂直、平行且相距于所述机箱机壳顶板的一体构成并有重叠边的方框形的、与所述电脑主板扩展插槽对应的扩展卡固定装置,所述主板托板还设置有一端连接于所述机箱机壳背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硬盘托架的呈U字形的主板固定支架;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设置有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条形板,所述顶置PCI 位挡板固定装置条形板的一侧垂直延伸有连接于所述光驱托架的折边、一端部垂直延伸有供PCI位挡板连接固定的折边,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条形板一侧所垂直延伸的折边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顶置PCI位挡板固定装置还设置有供所述PCI位挡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线缆通过的L形条形成型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形弹片设置有与所述硬盘安装板所设置的半圆形定位凹槽吻合的半圆形定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托板及所述主板固定支架分别设置有条形成型通孔。
全文摘要
一种电脑机箱,包括机箱机壳及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防尘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线缆出口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硬盘托架、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光驱托架、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顶置PCI接口挡板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机箱机壳内侧的主板托架。所述电脑机箱结构强度高、安装和维护方便、兼容性强,可提供给电脑主机一个稳定运行的低温环境,延长电脑主要配件的使用寿命,能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方便快速的清理灰尘过滤网及空间使用率高。
文档编号G06F1/18GK102402260SQ20111041263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杨军云 申请人:杨军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