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触控面板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具有光学元件的器件或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纳米或微米碳球的涂覆技术形成导电线路的触控面板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Touch Panel)依感应原理可分为光学式、超音波式、红外线式、电容式及电阻式(Film on Glass)等类别,而电容式触控面板又可分为表面电容式(Surface Capacitive)及投射电容式(Projective Capacitive)。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以一块透明玻璃为基板,基板的表面各涂上一层铟锡氧化物andium Tin Oxide, IT0)以形成导电基板。 表面电容式分别于铟锡氧化物层中四个边角设置电极导线,当人体与触控面板相接触时, 人体的静电将与上述四个电极结合而形成耦合电容,使四个电极分别产生流经人体后流入地面的微弱电流。并且,人体与触控面板间的接触点至四个电极间的距离与上述微弱电流值成正比,计算电流值的变异即可分析获得接触点位置。另一方面,投射电容式则是于铟锡氧化物层中设置具有多个X轴导线以及多个Y轴导线并呈棋盘结构的感应阵列,并利用该感应阵列中的静电场变化来计算接触点位置。上述的电极或导线由网版印刷制程以导电油墨,例如银浆印制而成,或者,由黄光制程而制成。然而,网版印刷因受网目开口率、干版或溢墨等网版或油墨的特性问题,而不易控制导线的厚度均勻性及线路准直度,使得印刷品质不稳定。再者,网版印刷制程需经高温烘烤处理方能形成导线,而高温却容易使铟锡氧化物的结晶粒子重新排列,例如整体阻抗产生变异,进而影响触控面板的导电性。另外,黄光制程则需经过镀膜、上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及去光阻等程序,进而使得制程繁复冗长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改良结构,其通过以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直喷列印形成导电线路,由此来解决制程良率低、制程繁复及制程成本高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改良结构包括透明基板、第一线路层、第二线路层、至少一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绝缘层。该第一线路层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该第一线路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X轴导线。该第一绝缘层,设于该第一线路层上。该第二线路层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第一线路层上,该第二线路层包含平行设置的多个Y轴导线,且该等Y轴导线及该等X轴导线相互垂直交叠形成棋盘结构,利用该第一绝缘层使该等Y轴导线及该等X轴导线交叠处呈电气绝缘。而该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二线路层及/或该第一线路层上。其中,该第一线路层以及该第二线路层的原料为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且该导电碳球涂覆直喷列印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上。其中,该第一绝缘层完全包覆该第一线路层。[0008]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板改良结构还包括多个接地导线,该等接地导线独立设置于该第一线路层或该第二线路层中。或者,还包括接地层,该接地层具有多个接地导线, 且该接地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或该第二绝缘层的上方或下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一实施态样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一实施态样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又一实施态样的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又一实施态样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0-透明基板;101-第一透明基板;102-第二透明基板;11-第一线路层;IlO-X轴导线;12-第一绝缘层;13-第二线路层;130-Y轴导线;14-第二绝缘层;15-接地层;150-接地导线;16-第三绝缘层;2-第一导电板;3-第二导电板;4-隔点层;40-粘着层;41-硬化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改良结构的实施例,为便于理解,对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元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一实施态样的分解图以及剖面图。如图所示,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为多层结构并能够适用于具有多点触控功能的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包括透明基板10、第一线路层11、多个第一绝缘层12、第二线路层13以及第二绝缘层14。该透明基板10是玻璃基板或塑胶基板,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该第一线路层11以及该第二线路层13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透明基板10的一面上。该第一线路层11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X轴导线110,该第二线路层13则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Y轴导线130,而该等X轴导线110以及该等Y轴导线130都能够以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作为原料,并以直喷列印的方式直接印制于该透明基板10上,由此简化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的制程步骤及降低其成本。并且,该第二线路层13能够设置于该第一线路层11上,因此,该等Y轴导线130 及该等X轴导线110将相互垂直交叠而形成棋盘结构。另外,为使该等Y轴导线130以及该等X轴导线110交叠处呈电气绝缘,使该等第一绝缘层12对应该等X轴导线110位置并且设置于该第一线路层11以及该第二线路层13 之间。换言之,该等第一绝缘层12分别覆盖于各该X轴导线110上方,而形成间隔覆设于该第一线路层11上的态样。再者,为避免异物(例如粉尘杂物)落入该第一线路层11或该第二线路层13中而影响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的导电性,可以将该第二绝缘层14全面性地覆盖于该第二线路层13上方,以将该等Y轴导线130以及该等X轴导线110封闭包覆于该透明基板10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等第一绝缘层12间隔性地覆盖于该第一线路层11上,因此,该第二绝缘层14将能够同时覆盖于未设置该第一绝缘层12的该第一线路层11上。并且,该第一绝缘层12以及该第二绝缘层14由绝缘油墨或绝缘胶所制成。由此,当人体与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相接触时,上述该棋盘结构中的静电场将产生变化,计算该等Y轴导线130以及该等X轴导线110的静电变化量,即可计算获得人体与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的接触点位置。并且,还能够于该第二绝缘层14上方设置独立的接地层15,该接地层15包含多个接地导线150,且该等接地导线150也是利用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喷涂而成,或利用银浆印制而成。该等接地导线150不与上述的该等X轴导线110或该等Y轴导线130连接,而是用以提供电压准位,且该接地层15上方能够覆盖第三绝缘层16,该第三绝缘层16也由该绝缘油墨或该绝缘胶所制成,用以封闭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进一步地,该接地层能够独立设置于该第一线路层11的上方或下方,同样地,也能够设置于该第二线路层13的上方或下方,在此并不限制。请参阅图3以及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又一实施态样的分解图以及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能够适用于具有单点触控功能的表面电容式触控面板中。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为多层结构并且包括透明基板10、 第一线路层11、多个第一绝缘层12、第二线路层13、第二绝缘层14、接地层15以及第三绝缘层16。该透明基板10是玻璃基板或塑胶基板,且该第一线路层11以及该第二线路层13 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透明基板10的一面上。并且,该第一线路层11以及该第二线路层 13分别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X轴导线110以及多个Y轴导线130,各该X轴导线110以及各该Y轴导线130分别代表一电极。该等X轴导线110以及该等Y轴导线130都以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作为原料,并以直喷列印的方式直接印制于该透明基板10上,且该等Y轴导线130及该等X轴导线110相互垂直交叠形成棋盘结构。另外,该第一线路层11以及该第二线路层13之间设有该等第一绝缘层12,以利用各该第一绝缘层12而使该等Y轴导线130以及该等X轴导线110交叠处呈电气绝缘。并且,该第二线路层13上也设有该第二绝缘层14,以避免异物杂质落入该第一线路层11或该第二线路层13中而影响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的导电性。在本实施态样中,各该第一绝缘层12形成为间隔设置于各该X轴导线110与各该Y轴导线130的交叠处中,因此,该第二绝缘层14也能够覆盖于未设置该第一绝缘层12的该第一线路层11上。该接地层15具有多个接地导线150以提供电压准位,并独立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 14上方而不与该第一线路层11或该第二线路层13连接。且该等接地导线150由银浆印制而成,或利用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喷涂而成,但不受限于此。同样地,为避免异物杂质落入该接地层15中,可于该接地层15设置该第三绝缘层16。该第三绝缘层16与该等第一绝缘层12以及该第二绝缘层14相同,都由绝缘油墨或绝缘胶制成。由此,当人体与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相接触时,人体的静电将与上述该等电极结合而形成耦合电容,并输出微弱电流,计算电流变异值,即可分析获得人体与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的接触点位置。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分解图。如图所示,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能够适用于四线、五线、六线、七线或八线电阻式触控面板中,并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01以及第二透明基板102。该第一透明基板101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线路层11,而该第一透明基板101的另一面上则设有可由绝缘油墨或绝缘胶制成的第一绝缘层12,这样,即可形成第一导电板2。该第一线路层11能够利用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作为原料,并以直喷列印的方式直接涂覆于该第一透明基板101上,而形成平行设置的多个X轴导线110。同样地,该第二透明基板102也能够设置有第二线路层13,且该第二线路层13上方设置有与该第一绝缘层12相同材料的第二绝缘层14,这样,即能够形成第二导电板3。该第二线路层13也能够利用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作为原料,并以直喷列印的方式直接涂覆于该第二透明基板102上,而形成平行设置的多个Y轴导线130。另外,该第一线路层11以及该第二线路层13,或,其两者的其中之一设置有独立的多个接地导线150,该等接地导线150不与该等X轴导线110或该等Y轴导线130连接, 而是用以提供电压准位。接着,将隔点层4设置于该第一导电板2以及该第二导电板3之间,并以粘着层40 使该第一导电板2粘接该第二导电板3。另外,为避免第一线路层11受异物干扰或刮损而影响导电性,能够将硬化涂层41设置于该第一导电板2上。如此,当人体触碰该硬化涂层41而使该第一导电板2凹陷并接触至该第二导电板 3时,各该X轴导线110以及各该Y轴导线130将导通而产生电压降。计算分析该电压降, 以计算获得人体与该触控面板改良结构1的接触点的位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改良结构具有下述优点(1)触控面板改良结构利用涂覆技术,直接以纳米导电碳球或微米导电碳球直喷列印形成导电线路,由此简化制程程序及降低制程成本,并能够适用于各种类的电容式或电阻式触控面板中。(2)触控面板改良结构以直喷列印的方式形成导电线路,由此能够良好地控制导电线路的涂覆厚度及间距,进而提升导电线路的制程良率,并确保触控面板的导电性。(3)触控面板改良结构将绝缘油墨或绝缘胶间隔性地覆设于第一线路层而使X轴导线以及Y轴导线间呈电气绝缘,由此,能够节省绝缘油墨或绝缘胶的用料量。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的优选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板;第一线路层,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该第一线路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X轴导线;至少一第一绝缘层,设于该第一线路层上;第二线路层,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第一线路层上,该第二线路层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Y轴导线,且该等Y轴导线及该等X轴导线相互垂直交叠形成棋盘结构,并通过该第一绝缘层使该等Y轴导线及该等X轴导线交叠处呈电气绝缘;以及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二线路层及/或该第一线路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路层以及该第二线路层的原料是纳米碳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路层以及该第二线路层的原料是微米碳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碳球直喷列印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层完全包覆该第一线路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接地导线,该等接地导线独立设置于该第一线路层或该第二线路层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层,该接地层具有多个接地导线,且该接地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或该第二绝缘层的上方或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电板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绝缘层,该第三绝缘层设置于该接地层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触控面板改良结构,包括透明基板、具有平行设置的多个X轴导线的第一线路层、具有平行设置的多个Y轴导线的第二线路层、至少一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二绝缘层。其中,该第一线路层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透明基板的一面,而该第一绝缘层设于该第一线路层上,该第二线路层也利用导电碳球涂覆于该第一线路层上,且该等Y轴导线及该等X轴导线相互垂直交叠形成棋盘结构,利用该第一绝缘层使该等Y轴导线及该等X轴导线交叠处呈电气绝缘,该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二线路层及/或该第一线路层上。通过以纳米碳球或微米碳球直喷列印形成导电线路,由此来提高制程良率、简化制程并能够降低制程成本。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2306501SQ2011204275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吴宪宗 申请人:原像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