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喇叭结构及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234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喇叭结构及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和一种喇叭结构,特别是一种结合喇叭模块的电子装置和一种组合于电子装置上的喇叭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笔记本电脑多朝向轻薄化设计,使得笔记本电脑本身仅剩下极为有限的空间,得以设置小容积的喇叭元件,导致其在声音输出效果上多有限制而品质不佳。而使用外接喇叭虽然能改善前述声音输出的问题,但外接喇叭又占了额外的体积,并不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因此,如何能设计出合适的喇叭装置与电子装置相互结合并提高其声音输出效果,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针对一些现有的电子装置,举例来说,当笔记本电脑在长时间使用的状况下,为了能持续供电,必须藉由变压器外接电源以做为笔记本电脑的主要电力来源;而笔记本电脑效能越好,所使用的变压器规格需求也就越高,往往光是变压器就占据了不小的摆设空间, 但变压器本身除了必要时提供供电效果外,并无其他附加功能,因而降低其实用性。因此,若能将变压器等电子装置与喇叭之间进行整合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电子装置本身的实用性并加强声音输出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喇叭模块的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组合式喇叭结构。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所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一音箱主体,包括一顶板、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及一第三侧板,其中该第一侧板平行于该第二侧板,且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与该第三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该顶板;该音箱主体藉由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可滑动地连接于该装置本体;一底板,可滑动地结合于该装置本体,该底板可分离地连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且该底板平行于该顶板;以及一喇叭模块,该喇叭模块结合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三侧板;当该音箱主体自一初始位置朝水平方向移动至一第一展开位置的过程中,藉由该音箱主体带动该底板移动以形成一第一封闭音箱空间。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移动板,该移动板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顶板;当该音箱主体自该初始位置朝垂直方向移动至一第二展开位置的过程中,该音箱主体与该底板分离,并带动该移动板翻转以形成一第二封闭音箱空间。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喇叭模块枢接于该第三侧板,使得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转动。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喇叭模块包括至少一喇叭单元,且其中的一个喇叭单元设置于该喇叭模块的一侧边,以藉由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转动, 而改变声音输出的方向。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喇叭模块还包括一旋转限位结构,且该第三侧板包括至少一对应限位结构,藉由该旋转限位结构配合该至少一对应限位结构用以限制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的可旋转角度。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装置本体包括至少一移动限位结构,用以限制该音箱主体回复至该初始位置后的移动。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均包括一导引槽及一导柱,且该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对应导柱及两个对应导引槽,使得该音箱主体相对于该装置本体移动时,藉由各该导引槽导引各该对应导柱的滑动范围,且藉由各该对应导引槽导引各该导柱的滑动范围。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呈一 L形槽。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每个该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定位槽,每个该对应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对应定位槽。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包括两个斜面结构,该各斜面结构均邻接于各该定位槽及各该对应定位槽设置,藉由该斜面结构以便该导柱或该对应导柱进出该定位槽或该对应定位槽。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音箱主体自该初始位置朝垂直方向移动至该第二展开位置的过程中,该移动板自平行于该顶板的一水平状态翻转至垂直于该顶板的一垂直状态。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移动板的该第二端可滑动地连接于该装置本体。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装置本体包括多个滑轨,藉由该多个滑轨使得该底板及该移动板的该第二端可滑动地连接于该装置本体。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各包括至少一卡固部,且该底板包括多个对应卡固结构,该底板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通过各该卡固部及各该对应卡固结构可分离地连接。如上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该装置本体包括一变压器模块。此外,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喇叭结构,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组合式喇叭结构包括一空心框体,包括一容置空间,用以套设于该电子装置上;一音箱主体,包括一顶板、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及一第三侧板,其中该第一侧板平行于该第二侧板,且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及该第三侧板分别垂直于该顶板;该音箱主体藉由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可滑动地连接于该空心框体;一底板,可滑动地结合于该空心框体,该底板可分离地连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且该底板平行于该顶板;以及一喇叭模块,该喇叭模块结合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三侧板;[0033]当该音箱主体自一初始位置朝水平方向移动至一第一展开位置的过程中,藉由该音箱主体带动该底板移动以形成一第一封闭音箱空间。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还包括一移动板,该移动板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顶板;当该音箱主体自该初始位置朝垂直方向移动至一第二展开位置的过程中,该音箱主体与该底板分离,并带动该移动板翻转以形成一第二封闭音箱空间。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喇叭模块枢接于该第三侧板,使得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转动。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喇叭模块包括至少一喇叭单元,且其中的一个喇叭单元设置于该喇叭模块的一侧边,以藉由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转动,而改变声音输出的方向。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喇叭模块还包括一旋转限位结构,用以限制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的可旋转角度。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空心框体包括至少一移动限位结构,用以限制该音箱主体回复至该初始位置后的移动。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均包括一导引槽及一导柱,且该空心框体包括两个对应导柱及两个对应导引槽,使得该音箱主体相对于该空心框体移动时,藉由各该导引槽导引各该对应导柱的滑动范围,且藉由各该对应导引槽导引各该导柱的滑动范围。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呈一 L形槽。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每个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定位槽,该每个对应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对应定位槽。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包括两个斜面结构,该各斜面结构均邻接于各该定位槽及各该对应定位槽设置,藉由该斜面结构以便该导柱或该对应导柱进出该定位槽或该对应定位槽。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音箱主体自该初始位置朝垂直方向移动至该第二展开位置的过程中,该移动板自平行于该顶板的一水平状态翻转至垂直于该顶板的一垂直状态。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移动板的该第二端可滑动地连接于该空心框体。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空心框体包括多个滑轨,藉由该多个滑轨使得该底板及该移动板的该第二端可滑动地连接于该框体。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各包括至少一卡固部,且该底板包括多个对应卡固结构,该底板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通过各该卡固部及各该对应卡固结构可分离地连接。如上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该空心框体的该容置空间的内表面包括至少一定位结构,藉由该至少一定位结构以提供该空心框体与该电子装置的定位效果。借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喇叭结构与变压器等电子装置相结合,赋予电子装置不同的功能,并且藉由喇叭结构相对于电子装置的变形或调整,以提供更多样化的声音输出效果。


[005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第--实施例的结构)暴炸图。[0051]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的装置本体局部示意图。[0052]图3A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喇叭模块于转动前的示意图。[0053] 阅图3B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喇叭模块于转动90度后的示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0055]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于音箱主体移动至第一展开位置的示意图。[0056]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于音箱主体移动至第二展开位置的示意图。[0057]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0058]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喇叭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0059]主要元件标号说明[0060]1、Ia 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Ib组合式喇叭结构[0061]IOUOa 音箱主体11顶板[0062]12第一侧板121导引槽[0063]121a、121b 定位槽122导柱[0064]123 卡固部13第二侧板[0065]131 导引槽131a、131b定位槽[0066]132 导柱133卡固部[0067]14第三侧板14对应限位结构[0068]20、20a 装置本体21对应导柱[0069]22对应导引槽22a>22b对应定位槽[0070]22c 斜面结构23上滑轨[0071]24下滑轨25移动限位结构[0072]30底板31滑动部[0073]32对应卡固结构40喇叭模块[0074]41低音喇叭单元42高音喇叭单元[0075]43旋转限位结构50移动板[0076]51笛一雜弟 兄而52Λ-Λ- ~·上山弟一兄而[0077]521 滑动件60空心框体[0078]61容置空间62定位结构[0079]80电子装置 P枢接点[0080]Sl第一封闭音箱空间 S2第二封闭音箱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发明目的及达成功效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元件标号。在下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以笔记本电脑的变压器模块为例加以说明,但电子装置亦可为一般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 PDA等)或其他具有固定体积或型态的装置(例如键盘等),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请先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包括音箱主体10、装置本体20、底板30、喇叭模块40及移动板50。音箱主体10的结构类似于缺少两相邻面的空心箱体,音箱主体10包括顶板11、 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及第三侧板14,其中第一侧板12平行于第二侧板13,顶板11垂直于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与第三侧板14 ;第三侧板14垂直于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 13,且第三侧板14设计为一镂空结构。音箱主体10藉由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可滑动地连接于装置本体20。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分别包括导引槽121、131及导柱122、132,其中各导引槽121、131分别呈一 L形槽,且于各导引槽121、131的两端分别包括一定位槽121a、121b、131a、131b。此外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分别包括至少一卡固部123、133,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邻接于底板30的位置。装置本体20为六面体结构,且装置本体20相对于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的两侧分别包括对应导柱21及对应导引槽22,其中各对应导引槽22亦各呈一 L形槽,且于对应导引槽22的两端亦各包括一对应定位槽22a、22b。当音箱主体10与装置本体20结合时, 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的导柱122、132对应置入装置本体20的各对应导引槽22中, 且装置本体20的各对应导柱21亦对应置入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的导引槽121、131 中。因此,使得音箱主体10相对于装置本体20移动时,可藉由各导引槽121、131导引各对应导柱21的滑动范围,且藉由各对应导引槽22导引各导柱122、132的滑动范围,以避免音箱主体10脱离装置本体20。此外,装置本体20于上方平面设有至少一上滑轨23,于下方平面设有至少一下滑轨对,用以分别供底板30及移动板50可移动地结合于装置本体20。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的装置本体20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装置本体20的对应导引槽22更包括斜面结构 22c,其邻接于对应定位槽2 而设置。斜面结构22c为一双向斜面设计(斜面设置位置如图中斜线部分所示),使得当导柱(图2未示)欲移动至对应定位槽22a内时,藉由斜面结构22c以辅助导柱易于滑入对应定位槽22a ;而当导柱欲移出对应定位槽2 外时,亦可藉由斜面结构22c以辅助导柱易于滑出对应定位槽22a。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各导引槽121、 131及各对应导引槽22可采用如同前述的斜面结构设计,在此不多加赘述。又如图1所示,底板30可滑动地结合于装置本体20,且底板30平行于顶板11。底板30可包括至少一滑动部31,至少一滑动部31对应置入装置本体20的至少一下滑轨M 内,使得底板30与装置本体20结合并可相对于装置本体20滑动。底板30更包括多个对应卡固结构32,使得底板30与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藉由各卡固部123、133及各对应卡固结构32可分离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各卡固部123、133为一 C形容置孔,而各对应卡固结构32为一凸柱结构,使得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能藉由其C形容置孔卡固住底板30的各凸柱结构,并且于音箱主体10朝垂直方向移动时,容易使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与底板30彼此分离。喇叭模块40结合于音箱主体10的第三侧板14。喇叭模块40包括至少一喇叭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喇叭模块40包括低音喇叭单元41及高音喇叭单元42, 由于一般低音喇叭的体积会大于高音喇叭的体积,因此将低音喇叭单元41设置于喇叭模块40中央,而高音喇叭单元42则设置于喇叭模块40的一侧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依设计不同可对应设置不同数量或规格的喇叭单元。而喇叭模块的电源及信号传输线路 (图未示)可透过第三侧板14的镂空结构向内延伸以与装置本体20电性连接,以便自装置本体20取得电源及声音输出信号。请一并参考图1及图3A、3B。图3A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的喇叭模块40于转动前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的喇叭模块 40于转动90度后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3A J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喇叭模块40以枢接方式结合于第三侧板14,使得喇叭模块40能以其枢接点P为中心,相对于音箱主体10转动, 藉以调整高音喇叭单元42的位置而改变声音输出方向。其中喇叭模块40更包括旋转限位结构43,此旋转限位结构43配合第三侧板14上所设置的至少一对应限位结构141,用以限制喇叭模块40相对于音箱主体10的可旋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限位结构43为一凸柱,而至少一对应限位结构141为相距约呈90度的两对应凹槽,使得喇叭模块40仅能相对于音箱主体10旋转90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移动板50包括第一端51及第二端52,第一端51枢接于音箱主体10的顶板11, 使得移动板50可随着音箱主体10朝水平方向移动时,一并保持平行于顶板11的水平状态移动;而移动板50可随着音箱主体10朝垂直方向移动时,相对于顶板11进行翻转,以自前述水平状态翻转至垂直于顶板11的垂直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移动板50的第二端52可滑动地连接于装置本体 20。移动板50的第二端52可包括至少一滑动件521,至少一滑动件521对应置入装置本体 20的至少一上滑轨23内,使得移动板50与装置本体20结合并可相对于装置本体20滑动, 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移动板50的第二端52亦可为一自由端,不与任何元件相结合。请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的音箱主体10于初始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的音箱主体10于初始位置时,音箱主体10贴合于装置本体20,此时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连接于底板30, 且导柱122、132及对应导柱21各自位于对应导引槽22及导引槽121、131的L形转角交会处;移动板50位于顶板11与装置本体20之间,且移动板50保持平行于顶板11的水平状态。其中装置本体20可更包括至少一移动限位结构25,用以限制音箱主体10于初始位置时相对于装置本体20的位置,避免音箱主体10继续朝装置本体20的中心方向移动。请参考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于音箱主体10移动至第一展开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5所示,当音箱主体10自初始位置朝水平方向移动至第一展开位置的过程中,音箱主体10会带动底板30、喇叭模块40及移动板50 —同朝水平方向移动,并于音箱主体10、底板30与装置本体20间逐渐形成第一封闭音箱空间Si,直至导柱 122,132及对应导柱21各自滑入对应定位槽2 及定位槽121a、131a,以抵达第一展开位置并产生定位状态。此时喇叭模块40可透过第一封闭音箱空间Sl产生共振,以提高喇叭模块40的声音输出效果。相反地,当音箱主体10自第一展开位置朝前述的反方向移动至初始位置过程中, 第一封闭音箱空间Sl会逐渐缩减,直至导柱122、132及对应导柱21各自回到位于对应导引槽22及导引槽121、131的L形转角交会处,且配合装置本体20的至少一移动限位结构 25以限制音箱主体10继续向朝装置本体20的中心方向移动,以使音箱主体10回复至初始位置。请参考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1于音箱主体10移动至第二展开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及图6所示,当音箱主体10自初始位置朝垂直方向移动至第二展开位置的过程中,会先将音箱主体10的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脱离与底板30的连接,再带动喇叭模块40及移动板50 —同朝垂直方向移动。此时移动板50的第一端51随着音箱主体10移动,第二端52则沿着上滑轨23朝装置本体的中心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板 50整体相对于顶板11以枢接处为支点翻转,以自平行于顶板11的水平状态翻转至垂直于顶板11的垂直状态,并于音箱主体10、移动板50与装置本体20间逐渐形成第二封闭音箱空间S2,直至导柱122、132及对应导柱21各自滑入对应定位槽22b及定位槽121b、131b, 以抵达第二展开位置并产生定位状态。此时喇叭模块40可透过第二封闭音箱空间S2产生共振,以提高喇叭模块40的声音输出效果。相反地,当音箱主体10自第二展开位置朝前述的反方向移动至初始位置过程中, 移动板50藉由前述反向移动以自垂直状态逐渐翻转倾斜至水平状态,而第二封闭音箱空间S2亦会逐渐缩减,直至导柱122、132及对应导柱21各自回到位于对应导引槽22及导引槽121、131的L形转角交会处,最后将音箱主体10的第一侧板12及第二侧板13重新与底板30连接,以使音箱主体10回复至初始位置。请参考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Ia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Ia为前述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在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20a呈现一弧形结构体,且音箱主体IOa及底板(图未示)等元件亦因应装置本体20a外形而设计成对应的弧形结构,使得音箱主体IOa可沿着弧线向外移动并形成对应的封闭音箱空间,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依不同设计需求及装置本体外形,可产生多样式的变化。请参考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喇叭结构Ib —种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如图8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喇叭结构Ib应用于电子装置80,组合式喇叭结构Ib包括音箱主体10、空心框体60、底板30、喇叭模块40及移动板50。空心框体60包括容置空间61,用以套设于电子装置80上。其中音箱主体10、底板30、喇叭模块40及移动板50的组成结构及作动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仅以空心框体60取代原装置本体,以与前述各元件连结互动,在此不多加赘述。前述空心框体60除了可利用紧配合方式与电子装置80产生摩擦结合效果外,于空心框体60的容置空间61内表面可包括至少一定位结构62,藉由至少一定位结构62以提供空心框体60与电子装置80的定位效果。此处至少一定位结构62可为凸点结构或其他能提供类似功能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藉此设计,本实用新型将喇叭结构与电子装置相互整合,或将喇叭结构套用至电子装置上,以赋予电子装置额外的声音输出功能,并且藉由喇叭结构相对于电子装置的变形或调整,以提供更多样化的声音输出效果。 以上所举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部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置本体;一音箱主体,包括一顶板、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及一第三侧板,其中该第一侧板平行于该第二侧板,且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与该第三侧板分别垂直连接于该顶板;该音箱主体通过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能滑动地连接于该装置本体;一能够滑动地结合于该装置本体的底板,该底板可分离地连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且该底板平行于该顶板;以及一喇叭模块,该喇叭模块结合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三侧板;该音箱主体与该装置本体具有一初始位置,且在水平方向具有一第一展开位置;在该第一展开位置,该音箱主体与该底板相连,且该音箱主体、装置本体与底板形成一第一封闭音箱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移动板,该移动板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顶板;该音箱主体与该装置本体在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二展开位置;在该第二展开位置,该音箱主体与该底板分离,该移动板以该第一端为轴翻转,且该音箱主体、装置本体与移动板形成一第二封闭音箱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喇叭模块枢接于该第三侧板,而该喇叭模块能够相对于该音箱主体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喇叭模块包括至少一喇叭单元,且其中的一个喇叭单元设置于该喇叭模块的一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喇叭模块还包括一旋转限位结构,且该第三侧板包括至少一对应限位结构,该旋转限位结构与该至少一对应限位结构相配合,以限制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之可旋转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本体包括至少一能够在所述的初始位置限制该音箱主体移动的移动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均包括一导引槽及一导柱,且该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对应导柱及两个对应导引槽,各该导柱分别与该各对应导引槽能滑动地相配合,各该对应导柱分别与各该导引槽能滑动地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呈一 L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定位槽,每个该对应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对应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包括两个斜面结构,该各斜面结构均邻接于各该定位槽及各该对应定位槽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初始位置,该移动板平行于该顶板;在该第二展开位置,该移动板以该第一端为轴翻转至垂直于该顶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板的该第二端能滑动地连接于该装置本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本体包括能够使该底板及该移动板的第二端滑动地连接于该装置本体的多个滑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各包括至少一卡固部,且该底板包括多个对应卡固结构,该底板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通过各该卡固部及各该对应卡固结构可分离地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本体包括一变压器模块。
16.一种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组合式喇叭结构包括 一空心框体,包括一用于套设在所述电子装置上的容置空间;一音箱主体,包括一顶板、一第一侧板、一第二侧板及一第三侧板,其中该第一侧板平行于该第二侧板,且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及该第三侧板分别垂直于该顶板;该音箱主体通过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能滑动地连接于该空心框体;一能够滑动地结合于该装置本体的底板,该底板可分离地连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且该底板平行于该顶板;以及一喇叭模块,该喇叭模块结合于该音箱主体的该第三侧板;该音箱主体与该空心框体具有一初始位置,且在水平方向具有一第一展开位置;在该第一展开位置,该音箱主体与该底板相连,且该音箱主体、该底板与该电子装置形成一第一封闭音箱空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还包括一移动板,该移动板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音箱主体的该顶板;该音箱主体与该空心框体在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二展开位置;在该第二展开位置,该音箱主体与该底板分离,该移动板以该第一端为轴翻转,且该音箱主体、该空心框体与移动板形成一第二封闭音箱空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喇叭模块枢接于该第三侧板,而该喇口Λ模块能够相对于该音箱主体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喇叭模块包括至少一喇叭单元,且其中的一个喇叭单元设置于该喇叭模块的一侧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喇叭模块还包括一用以限制该喇叭模块相对于该音箱主体可旋转角度的旋转限位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空心框体包括至少一能够在所述的初始位置限制该音箱主体移动的移动限位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均包括一导引槽及一导柱,且该空心框体包括两个对应导柱及两个对应导引槽,各该导柱分别与各该对应导引槽能滑动地相配合,各该对应导柱分别与各该导引槽能滑动地相配I=I O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呈一 L形槽。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定位槽,每个该对应导引槽的两端各包括一对应定位槽。
25.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槽及该对应导引槽各包括两个斜面结构,该各斜面结构均邻接于各该定位槽及各该对应定位槽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初始位置,该移动板平行于该顶板;在该第二展开位置,该移动板以该第一端为轴翻转至垂直于该顶板。
27.根据权利要求沈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移动板的该第二端能滑动地连接于该空心框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空心框体包括能够使该底板及该移动板的第二端滑动地连接于该空心框体的多个滑轨。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各包括至少一卡固部,且该底板包括多个对应卡固结构,该底板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通过各该卡固部及各该对应卡固结构可分离地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空心框体的该容置空间的内表面包括至少一能够将该电子装置与该空心框体相定位的定位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结合喇叭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音箱主体、底板、喇叭模块及移动板。音箱主体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平行于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三侧板分别垂直于顶板;音箱主体藉由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可滑动连接于装置本体。底板可滑动结合于装置本体,且可分离地连接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底板平行于顶板;喇叭模块结合于第三侧板。当音箱主体自初始位置移动至一展开位置的过程中,藉由音箱主体带动底板移动以形成一封闭音箱空间。一种组合式喇叭结构,在上述结构基础上,通过一空心框体套设在一电子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将喇叭结构与电子装置相结合,赋予电子装置不同的功能,且能提供多样化的声音输出效果。
文档编号G06F1/16GK202331298SQ2011204637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韦仁旌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