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marc二次开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1589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marc二次开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 MARC ニ次开发,属于弹塑性力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领域。
背景技术
材料的本构模型是焊接过程-机械耦合模拟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决定着焊接应力和变形数值模拟的精度。在热处理強化金属和冷作硬化金属的焊接过程中,焊接热历史造成材料性能变化,即焊接过程的材料本构关系因材料类别而异。焊接过程中涉及到的材 料力学本构关系,包括金属变形中常见的蠕变变形、应变硬化性质,以及与材料内部微观组织变化直接相关的力学性质演变,如第二相脱溶析出、退火、马氏体相变引起的相变塑性、扩散型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或收缩等。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显著影响焊接过程应力,应变的演变和最后残余应カ和变形的分布。因此,需考察材料机械性能的温度和变形历史依赖性,以提高仿真精度。然而,在大多数焊接过程数值模拟中,所用材料模型并没有考虑到焊接历史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目前,MSC.MARC成为热加工领域使用面最广泛的有限软件之一。采用有限元软件MSC. MARC定义材料模型有两方面问题,ー是实验数据庞杂,如大量的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三维表格方式添加比较困难;另外,该软件可施加的应变硬化类型只有等向硬化,而随动硬化和混合硬化的定义均为无效命令,因此,无法通过现有的模型灵活地施加与组织变化等有关的真实的材料本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无法通过现有模型灵活地施加与组织变化等有关的真实的材料本构关系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 MARC 二次开发。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材料本构关系的建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混合硬化是等向硬化和随动硬化的加权和,设定等向硬化和随动硬化的加权系数均为0. 5,等向硬化特征采用幂指数硬化规律表达为O =E e 0〈 O〈 O s①O=O s+m ( e pl)n o > o s ②公式①②中O为应力,e为应变,Os为初始屈服強度,E为杨氏模量,epl为等效塑性应变,m为材料常数,n是材料成形的參数;步骤ニ、采用普拉格双线性随动硬化模型表达式Clbij=Cdei/1 ③公式③中bu为背应力,e upl为塑性应变张量,C普拉格硬化模型常数;
步骤三、由单轴拉伸应カ应变关系和冯 米塞斯屈服条件可知,普拉格硬化模型常数C和塑性模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权利要求
1.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材料本构模型采用弹塑性和蠕变性质表达,所述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的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混合硬化是等向硬化和随动硬化的加权和,设定等向硬化和随动硬化的加权系数均为O. 5,等向硬化特征采用幂指数硬化规律表达为σ =E ε 0< σ < σ s ①O=O s+m( ε ρ1)η σ > σ s ② 公式①②中σ为应力,ε为应变,σ s为初始屈服强度,E为杨氏模量,ε pl为等效塑性应变,m为材料常数,η是材料成形的参数; 步骤二、采用普拉格双线性随动硬化模型表达式 Clbij=Cd ε j/1 ③ 公式③中bu为背应力,ε upl为塑性应变张量,C普拉格硬化模型常数; 步骤三、由单轴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和冯·米塞斯屈服条件可知,普拉格硬化模型常数C和塑性模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2.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的MSC. MARC 二次开发,其特征在于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的MSC. MARC 二次开发基于冯 米塞斯屈服准则、关联流动和硬化模型,所述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的MSC. MARC 二次开发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弹性关系计算应力增量 A σ u= λ A ε kk δ jj+2G Δ e^· 其中,Δ σ u为应力张量的增量,Δ ε kk为静水应变的增量,Λ eu为当前的偏应变增量,σ u为克罗内尔符号,G为剪切模量,λ为拉梅常数,λ =E υ/(1+υ ) (1-2 υ ),υ为泊松比; 步骤二、根据冯·米塞斯屈服条件,计算试算应力。"^
全文摘要
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MARC二次开发,它涉及焊接热循环温度与热变形历史材料本构关系建立方法及MSC.MARC二次开发,属于弹塑性力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无法通过现有模型灵活地施加与组织变化等有关的真实的材料本构关系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弹性关系计算应力增量;根据冯米塞斯屈服条件,计算试算应力;采用后进欧拉算法对塑性应变张量的微分进行积分运算,获得以积累塑性应变增量为自变量的方程;更新偏应力以及应力;材料等向硬化的本构关系;材料混合硬化的本构关系,即二次开发后的材料本构关系。本发明用于弹性力学的有限元竖直模拟领域。
文档编号G06F17/50GK102819633SQ20121026459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宋奎晶, 魏艳红, 董志波, 郑文健, 方坤, 马瑞, 占小红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