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594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是一种新的触控技术,该技术将传统的显示设备改造成了具有类似于触摸功能的可交互显示设备,关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的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申请号为201110336523. x的中国专利文献。电子白板能够与投影仪等显示设备配合使用,使得普通的显示设备也能够具备触控功能。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基于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包括图像传感器12、光源11,以及与该图像传感器12和光源11相连的控制部件(图中未示出)。其中,投影仪等显示设备可以在白板10上呈现显示画面,光源11在白板10的上层形成光膜13,例如光源11可以是808nm的红外激光光源,激光膜13可以位于白板10上方Imm 3mm处。当用户手指(或其他反光物)触摸白板10时,红外激光照射在手指甲上,由于激光的反射作用就在白板10上就形成了一个光斑。图像传感器12定位白板10上影像区域内的光斑,并将其传输至控制部件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实现类似于触摸屏的功能。但是,由于靠近红外激光光源的位置光线特别强,即使手指离开白板(或者其他类似的显示表面)的位置较高(例如f 2cm),也会产生较大的光斑使得电子白板误识别,从而导致书写时笔划连在一起,也会导致双击事件很难触发,定位也会有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方法及装置,降低操作时手指等反光物的触发高度,从而避免书写时产生连笔,提高定位的准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方法,包括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处产生的光斑面积;根据所述反光物在所述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所述影像区域内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根据所述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确定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采集所述反光物在操作时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如果该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反光物所处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预设的多个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包括在所述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显示全屏窗体作为采集背景;提示用户依次触摸位于各预设位置的采集点,其中,所述影像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各采集点分别位于各子区域的顶点处;在所述反光物触摸各采集点时,采集所述反光物形成的光斑面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采集反光物在各采集点产生的光斑面积时,还对采集的光斑的坐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归一化处理指的是将该光斑的横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横向分量,将该光斑的纵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纵向分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一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百分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反光物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根据所述光斑的实际面积确定所述光斑的类别;对所述光斑进行响应包括结合所述光斑的类别和所述电子白板当前执行的功能对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进行响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装置,包括光斑获取模块,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处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反光物在所述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所述影像区域内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临界面积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的计算面积确定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判断响应模块,采集所述反光物在操作时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如果该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反光物所处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斑获取模块包括背景显示单元,在所述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显示全屏窗体作为采集背景;用户提示单元,提示用户依次触摸各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位于该全屏窗体的顶点、边框以及内部,并且所述采集点分别对应于各子区域的顶点位置;采集单元,在所述反光物触摸各采集点时,采集所述反光物形成的光斑面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斑获取模块还包括归一化单元,在采集所述反光物在各采集点产生的光斑时,对采集的光斑的坐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归一化处理指的是将该光斑的横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横向分量,将该光斑的纵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纵向分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一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百分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类别判定模块,如果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根据所述光斑的实际面积确定所述光斑的类别,所述判断响应模块结合所述光斑的类别和所述电子白板当前执行的功能对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进行响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及装置中,将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获取反光物各子区域的顶点处产生的光斑面积,并计算各个子区域内每一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并依据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得到该每一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仅在光斑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时才对其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也即降低操作时手指等反光物的触发高度,从而避免书写时产生连笔,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电子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中确定光斑计算面积的详细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在确定光斑计算面积时各个采集点的分布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中确定是否响应光斑的详细流程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中小光斑和大光斑的对比图;图7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的一个实例的详细流程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斑识别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然参考图1,发明人发现,光斑的面积和手指(或其他反光物)的大小是有关系的。在图像的同一处手指(或其他反光物)越大,则形成的光斑就越大。但是同一手指(或其他反光物)在图像的不同位置,也会因为激光光线的强度分布不同,导致光斑大小不同。实际上,越靠近光源的位置光斑越大。由于靠近光源11的区域光线强度较大,因此在手指还没有接触到白板10时小光斑就产生了,通常这时手指离白板10还有f 2厘米,这会导致书写时笔划连在一起,因为正常书写时,笔划与笔划之间手指抬起小于I厘米。而且也会使得双击事件很难触发,定位也会有偏差。本实施例对光斑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改进,将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获取反光物(通常是用户手指)在各个子区域的顶点处的光斑面积,并据此计算子区域内部各位置处的光斑计算面积,根据光斑计算面积获得光斑临界面积来判断是否对某一光斑进行响应,使得光斑临界面积的具体数值更加准确和有针对性,降低操作时反光物的触发闻度,从而避免书与时的连笔,提闻定位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通常可以配置为与显示设备配合使用,该显示设备在显示平面上呈现显示图像,该电子白板可以包括用于拍摄显示平面的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拍摄到的画面包括影像区域以及影像区域以外的屏蔽区域;在显示平面上形成光膜的光源;与显示设备、光源和图像传感器相连的控制部件,仅仅定位影像区域内的光斑,而对影像区域以外的屏蔽区域内的操作并不进行响应。其中,显示设备可以是各种液晶(IXD)屏、发光二极管(LED)屏、等离子显示器或者投影仪等。图像传感器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摄像头来实现,具体可以是CCD、CM0S等各种类型的图像传感器,其分辨率例如可以是640*480,但并不限于此。控制部件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脑)、专用的控制器或者采用可编程硬件或专用集成电路等实现。
例如,该电子白板可以是公布号为CN102375622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的电子白板。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21,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步骤S22,根据所述反光物在所述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所述影像区域内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步骤S23,根据所述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确定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步骤S24,采集所述反光物在操作时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如果该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反光物所处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在步骤S21中,影像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实质上可以任意排布。优选地,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各个预设位置均匀排布。例如可以将影像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例如4个、8个等,相邻的子区域的顶点可以重合,各个预设位置分别对应于各子区域的顶点。各顶点位置处的光斑面积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获取采集反光物(通常是用户手指)在各个子区域的顶点位置处产生的光斑面积,此处的光斑面积指的是反光物在顶点位置处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根据具体实施例的不同,顶点位置处的光斑面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获取,例如,在首次采集到反光物在各子区域的顶点位置处产生的光斑面积之后,对其进行存储,之后直接获取存储的数据,从中提取顶点位置处的光斑面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反光物在子区域顶点位置处产生的光斑面积。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光斑面积指的是这块光斑下所有像素的总和。因此光斑面积可以米用像素来衡量。在步骤S22中,根据获取预设位置处的光斑面积,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算法来计算影像区域内部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例如双线性插值、双三次插值等算法。实际上,本实施例的光斑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两个过程,首先是确定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处的光斑计算面积,并根据光斑计算面积确定光斑临界面积,这一过程通常在出厂前完成,用户通常无需对这一过程进行操作;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根据先前确定的光斑临界面积,对实时采集的光斑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要对其进行响应,该过程在电子白板的使用场景中是需要反复执行的。在上述两个过程中,所采用的反光物在粗细,反光度等方面应保持基本一致。下面对以上所述的两个过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参考图3和图4,在一实例中,在步骤S31处,查找显示平面10上的影像区域41以及定位成功。在步骤S32处,在影像区域41显示全屏窗体42以及提示信息,提示用户依次触摸九个采集点421至429,并采集九个采集点421至429处的光斑面积。例如,提示用户采用正常使用时的反光物(通常是手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触摸各个采集点,然后采集用户手指在各个触摸点处产生的光斑的面积。在步骤S33处,存储采集得到的九个采集点,将九个采集点调整成4个子区域,分别是子区域I至子区域4 ;针对每一子区域已知的四个顶点的光斑面积,计算(例如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该子区域内任意位置坐标处的光斑计算面积。每一位置处的光斑计算面积是根据该位置所处的子区域的顶点的光斑面积计算所得的,更加准确以及具有针对性。得到任意位置处的光斑计算面积之后,对其进行保存。由于各个位置的坐标是和当前的显示设备的分辨率相关的,而不同的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存在差异。因此在步骤S34处,将采集点的坐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也就是将该采集点处的光斑的横向坐标(例如X轴坐标)和纵向坐标(例如Y轴坐标)分别除以米集时的分辨率的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这样坐标就被归一化到((Ti)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采集时的分辨率等于横向分量乘以纵向分量。归一化后的坐标例如可以保存为XML、TXT等适当格式的文件。在后续使用这些数据时,只需要在每个归一化后的坐标的横轴坐标和纵轴坐标分别乘以当前的分辨率的横向分量和纵向分量即可。在步骤S35处,将采集以及计算所得的数据保存在配置文件中。此外,在采集各个采集点421至429时,为了保证采集的准确性,全屏窗体42的边界和影像区域41的边界之间可以留有预设距离。例如,全屏窗体42的最上边界沿影像区域41的最上边界统一向下移动20个像素;全屏窗体42的最下边界沿影像区域41的最下边界统一向上移动20个像素;全屏窗体42的最左边界沿影像区域41的最左边界统一向右移动20个像素;全屏窗体42的最右边界沿影像区域41的最右边界统一向左移动20个像素。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全屏窗体42的边界和影像区域41的边界也可以重合,即二者之间并不留有预设距离。参考图5,在步骤S51处,采集光斑的实际面积,此时的光斑是电子白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用户手指等反光物产生的光斑。在步骤S52处,判断光斑的实际面积是否大于等于光斑临界面积,该光斑临界面积是根据光斑计算面积确定的。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光斑临界面积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百分比,该百分比s%例如可以是用户预先设置的参数。如果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光斑临界面积,则转至步骤S53,响应此次采集的数据。否则,转至步骤S54,对此次采集的数据并不进行响应。如果同时出现多个光斑的面积大于光斑临界面积,则可以同时对各个光斑进行响应,例如可以实现双笔书写的功能。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光斑临界面积时,还根据光斑的实际面积对该光斑的类别进行判断,并根据光斑的类别和电子白板当前执行的功能对采集的光斑进行响应。例如,在一实例中,在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时,可以根据其实际面积的大小划分为小光斑和大光斑两类,当然并不限于此。更加具体而言,在划分为两类时,如果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光斑临界面积并且小于等于该位置处的第一阈值,则将该光斑的类别确定为小光斑;如果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处的第二阈值,则将该光斑的类别确定为大光斑。其中,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都是预设的,例如也可以根据相应的光斑计算面积来确定,第一阈值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第一系数,第二阈值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第二系数,第二系数大于等于第一系数,例如,第一系数可以是2,第二系数可以是N (N彡2)。对光斑的类别进行区分,可以实现部分较为复杂的功能。例如在白板书写软件中,当光斑的类别是小光斑时,可以实现铅笔的书写功能;而当光斑的类别为大光斑时,可以实现黑板擦的擦除功能。又例如,在白板书写软件中,可以实现双笔书写时颜色的区分,小光斑对应于红色铅笔,大光斑对应于蓝色铅笔。例如,可以在白板书写功能中,实现笔和黑板擦之间的转换处理。笔的触发条件是采集到的是小光斑,黑板擦的触发条件是采集到的大光斑。当光斑的类别由小光斑变为大光斑时,就可以确定是从笔的状态转换为黑板擦的状态了,这时就要调用黑板擦的响应消息。但是光斑的面积如果从大变小的话,就不能确定是从黑板擦的状态转化为笔的状态,因为存在着点击软件其他功能时所产生小光斑。为了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增加一块共享内存用来存储现在正在执行的功能,这样在大光斑转换为小光斑的时候,就先检查内存中存储的是否是黑板擦的功能,如果是就响应笔的消息,如果不是就实现其他的响应消息,这样就实现了笔和黑板擦之间的转化。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将光斑的类别划分为两类仅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还可以根据操作时光斑的实际面积将其划分为更多的类别,对于不同类别的光斑进行不同的响应。参考图6,在图像传感器拍摄到的画面中,包括了影响区域61以及影像区域61以外的屏蔽区域,电子白板仅响应影响区域61之内的操作。在影像区域61之内不断采集光斑,并且可以根据面积对其类别进行判断,例如可以识别出小光斑63或者大光斑64,二者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参考图7,图7示出了在确定了光斑计算面积和光斑临界面积之后的详细操作。首先在701处,判断采集到的光斑的坐标和实际面积是否为O。如果是则转向702,初始化各项指标并重新计算;否则转向703,判断白板书写软件是否打开并不在最小化状态。如果否,则转向704,退出;如果是则转向705。在705处,判断笔和黑板擦的状态是否为I ;如果是,则转向706,表明笔或者黑板擦已经响应,继续执行;否则转向707,判断光斑的实际面积与光斑临界面积的关系。在708处,如果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计算面积乘以s%并且小于计算面积乘以2,则转向709,判断是否开始采集。如果开始采集,则在711处,采集数加I ;否则在710处,判断此次采集坐标与上次采集坐标是否在同一范围内(即光斑并未出现明显跳跃),如果不是,则转向713,初始化各指标重新开始;如果是,则转向712,判断采集数是否达到规定的数量。如果并未达到,则转向718,继续采集;如果已经达到,则转向714,调用共享内存查看内存中存储的是否是黑板擦状态。如果不是,则转向717,退出;如果是,则转向715,响应笔的消息,并且将笔的状态置为1,之后前进至716,退出。在719处,如果判断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计算面积乘以N,则前进至720,判断是否开始采集。如果是,则转向722,采集数加I ;如果否,则转向721,判断此次采集坐标与上次采集坐标是否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是则采集数加I。前进至723,判断采集数是否达到规定的数量,如果不是,则转向726,继续采集;如果是,则响应黑板擦的消息,并将黑板擦的状态置为I。之后前进至716处,退出。另外,还可以实现双笔书写的功能。在首先判断是否出现了 2个光斑,如果不是就退出。如果是2个光斑并且一个是小光斑,另一个是大光斑,则进入判断状态。如果是小光斑,则响应鼠标信息,如果是大光斑则响应自定义的书写消息信息。
参考图8,本实施例的光斑识别装置包括光斑获取模块81,将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划分为多个子区域,获取反光物在各子区域的顶点位置处所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模块82,对于每一子区域,根据反光物在该子区域的顶点位置所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该子区域内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临界面积确定模块83,根据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的计算面积确定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判断响应模块84,采集反光物在操作时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如果该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反光物所处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其中,光斑获取模块81可以包括背景显示单元,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显示全屏窗体作为采集背景,该全屏窗体的边界与该影像区域的边界之间留有预设距离;用户提示单元,提示用户依次触摸各采集点,所述采集点位于该全屏窗体的顶点、边框以及内部,并且所述采集点分别对应于各子区域的顶点位置;采集单元,在所述反光物触摸各采集点时,采集所述反光物形成的光斑面积。另外,该光斑获取模块81还可以包括归一化单元,在采集所述反光物在各子区域顶点位置处(即各个采集点处)产生的光斑时,对采集的光斑的坐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归一化处理指的是将该光斑的横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横向分量,将该光斑的纵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纵向分量。所述归一化处理指的是在将所述反光物采集的各光斑的坐标的X轴和Y轴分别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水平方向的值和垂直方向的值此外,该光斑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类别判定模块,如果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根据所述光斑的实际面积确定所述光斑的类另IJ,所述判断响应模块84结合所述光斑的类别和所述电子白板当前执行的功能对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进行响应。例如,反光物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处的光斑临界面积且小于等于该位置的第一阈值,则将所述光斑的类别判定为小光斑,如果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第二阈值,则将所述光斑的类别判定为大光斑,所述判断响应模块84结合所述光斑的类别和所述电子白板当前执行的功能对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进行响应,其中第一阈值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第一系数,第二阈值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第二系数,所述第二系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系数。关于该光斑识别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请参见先前对光斑识别方法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图8所示的装置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或者也可以采用可编程硬件或者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方式来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显示设备内,例如采用专用集成电路的方式集成在投影仪中;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集成在电子白板中的控制部件。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 根据所述反光物在所述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所述影像区域内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 根据所述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确定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 采集所述反光物在操作时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如果该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反光物所处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预设的多个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包括: 在所述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显示全屏窗体作为采集背景; 提示用户依次触摸位于各预设位置的采集点,其中,所述影像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各采集点分别位于各子区域的顶点处; 在所述反光物触摸各采集点时,采集所述反光物形成的光斑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采集反光物在各采集点产生的光斑面积时,还对采集的光斑的坐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归一化处理指的是将该光斑的横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横向分量,将该光斑的纵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纵向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 乘以预设的百分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斑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反光物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根据所述光斑的实际面积确定所述光斑的类别;对所述光斑进行响应包括:结合所述光斑的类别和所述电子白板当前执行的功能对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进行响应。
6.一种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斑获取模块,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 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反光物在所述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所述影像区域内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 临界面积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的计算面积确定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 判断响应模块,采集所述反光物在操作时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如果该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反光物所处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斑获取模块包括: 背景显示单元,在所述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显示全屏窗体作为采集背景; 用户提示单元,提示用户依次触摸位于各预设位置的采集点,其中,所述影像区域被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各采集点分别位于各子区域的顶点处; 采集单元,在所述反光物触摸各采集点时,采集所述反光物形成的光斑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斑获取模块还包括:归一化单元,在采集所述反光物在各采集点产生的光斑时,对采集的光斑的坐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所述归一化处理指的是将该光斑的横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横向分量,将该光斑的纵向坐标除以采集时的分辨率的纵向分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等于该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乘以预设的百分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斑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类别判定模块,如果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根据所述光斑的实际面积确定所述光斑的类别,所述判断响应模块结合所述光斑的类别和所述电子白板当前执 行的功能对所述反光物产生的光斑进行响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膜结合图像传感器的电子白板光斑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反光物在电子白板的影像区域内的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根据所述反光物在所述多个预设位置产生的光斑面积,计算所述影像区域内各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根据所述影像区域内每一位置的光斑计算面积确定该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采集所述反光物在操作时产生的光斑的实际面积,如果该光斑的实际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反光物所处位置的光斑临界面积,则对该光斑进行响应,否则忽略该光斑。本发明能够降低操作时反光物的触发高度,从而避免书写时的连笔,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文档编号G06F3/042GK103076928SQ20121058602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戴欢丰, 赵玮娜 申请人:上海易视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