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盘电路、键盘及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785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键盘电路、键盘及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涉及一种矩阵式键盘电路、使用该矩阵键盘电路的键盘及输入装置。
技术背景 键盘作为一种通用的人机交互接口,应用于多种电子设备中。例如,仪器仪表、手持电子设备、大型控制设备、医疗器械、移动电话等等大都具有多按键的键盘(或输入面板),键盘通过I0(lnput Output,输入输出)口与电子设备的主控单元(如MCU, MicroControl Unit,微处理器单元)连接。用户通过键盘输入操作命令,操作命令通过IO 口传递给主控单元处理。键盘电路是实现键盘功能的关键器件。矩阵式键盘电路是一种常用的键盘电路实现方式。AXB个按键的矩阵式键盘电路可以通过A+B条IO 口控制线(包括A条行线和B条列线)组成AXB扫描矩阵来实现。这种实现结构需要A+B个IO 口,每条IO 口控制线连接一个IO 口。以图I所示的16个按键的矩阵键盘电路为例,需要8个IO 口,4个IO 口连接4条行线(PO. 0 PO. 3),4个IO 口连接4条列线(PO. 4 PO. 7),组成4X4扫描矩阵。其中,在行线与列线的交叉处设置按键,行线与列线可以通过交叉处设置的按键连通。基于行、列将IO 口分为输出组和输入组,通过轮询扫描的方式可以实现按键检测。以行线的IO 口为输出口,列线的IO 口为输入口为例,对图I所示的键盘电路的按键检测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列线PO. 4上输出低电平,其他列输出高电平,逐行检测行线PO. 0 PO. 3上是否有低电平出现。如果某行线上有低电平出现,说明该行线与PO. 4的交叉处有按键按下;如果在4个行上均没有出现低电平,则将列线PO. 5置为低电平,将列线PO. 4、列线PO. 6和列线PO. 7拉为高电平,再依次逐行扫描,依照上述方法检测按键按下情况。逐列输出低电平,直至检测完成。当检测到按下的按键后,主控单元根据对应的按键信息执行对应的控制命令。现有的矩阵式键盘电路结构仍然占用较多的IO 口资源,如果要实现NXN个按键的键盘,至少需要2N个IO 口。尤其对于IO 口资源紧张的主控单元,现有的矩阵式键盘电路结构给主控单元带来较大的IO 口负担,造成IO 口使用紧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键盘电路、键盘及输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矩阵式键盘电路结构占用较多IO 口资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键盘电路,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0011]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作为行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列线分布;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的交叉处;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一种键盘电路,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行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作为列线分布;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之间;如果有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之间,具体是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的引出线和所述接地线的引出线的交汇处;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或交汇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所在交汇处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一种键盘电路,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作为列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行线分布;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的交叉处;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一种键盘电路,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0031]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列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作为行线分布;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之间;如果有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之间,具体是分布在上所述IO 口控制线的引出线和所述接地线的引出线的交汇处;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或交汇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所在交汇处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一种键盘,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键盘电路。一种输入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键盘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键盘电路、使用该键盘电路的键盘及输入装置,由于仅需要N个主控单元的IO 口资源,即可实现NXN个按键的键盘电路,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 口负担。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键盘电路、键盘及输入装置实现结构简单可靠,且实现成本低廉。

图I为现有的矩阵键盘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个键盘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个键盘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个键盘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个键盘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个键盘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六个键盘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的矩阵式键盘占用较多IO 口资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键盘电路、使用该键盘电路的键盘及输入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甲)提供的键盘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具体实现结构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卩0.0 ?0.11-1)4条导线(L0 Ln-I)和一条接地线Ln,N个二极管(Dl Dn),以及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上述的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上述N条IO 口控制线作为行线分布、N条导线和接地线Ln作为列线分布。上述的N个二极管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作用是给所在交叉处的导线上提供一个低电平的回路路径,同时隔离高电平,因此,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上述的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的交叉处;常态下,各条线之间均不连通、且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该被按下的按键触点连通。应当指出的是,图2旨在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甲)提供的键盘电路的结构,而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其中,接地线Ln可以位于图2所示的第N+1列,也可以位于任何一列上。二极管的分布只要满足每一行及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即可。按键触点的个数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N个,也可以小于N个。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甲)提供的键盘电路,导线及接地线均不需要连接IO口,因此仅需要N个主控单元的IO 口资源,即可实现NXN个按键的键盘电路,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 口负担。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甲)提供的键盘电路实现结构简单可靠,且实现成本低廉。基于上述实施例(甲)提供的键盘电路,为了便于进行按键检测,优选的二极管分布方式是在行线列线分布的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如图2所示);或者,在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乙)提供的键盘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具体实现结构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卩0.0 ?0.11-1)4条导线(L0 Ln-I)和一条接地线Ln,N个二极管(Dl Dn),以及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上述的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上述N条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作为行线分布、N条导线作为列线分布。上述的N个二极管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作用是给所在交叉处的导线上提供一个低电平的回路路径,同时隔离高电平,因此,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上述的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之间。如果有按键触点分布在上述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之间,具体是分布在上述的IO 口控制线的引出线和接地线Ln的引出线的交汇处。常态下,各条线之间均不连通、且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或交汇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所在交汇处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通过该被按下的按键触点连通。应当指出的是,图4旨在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乙)提供的键盘电路的结构,而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其中,接地线Ln可以位于图4所示的第N+1行,也可以位于任何一行上。二极管的分布只要满足每一行及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即可。按键触点的个数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N个,也可以小于N个。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乙)提供的键盘电路,导线及接地线均不需要连接IO口,因此仅需要N个主控单元的IO 口资源,即可实现NXN个按键的键盘电路,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 口负担。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乙)提供的键盘电路实现结构简单可靠,且实现成本低廉。基于上述实施例(乙)提供的键盘电路,为了便于进行按键检测,优选的二极管分布方式是在行线列线分布的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或者,在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
一个二极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丙)提供的键盘电路结构如图5所示,具体实现结构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卩0.0 ?0.11-1)4条导线(L0 Ln-I)和一条接地线Ln,N个二极管(Dl Dn),以及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上述的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上述N条IO 口控制线作为列线分布、N条导线和接地线Ln作为行线分布。上述的N个二极管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作用是给所在交叉处的导线上提供一个低电平的回路路径,同时隔离高电平,因此,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上述的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的交叉处。常态下,各条线之间均不连通、且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通过该被按下的按键触点连通。应当指出的是,图5旨在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丙)提供的键盘电路的结构,而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其中,接地线Ln可以位于图5所示的第N+1行,也可以位于任何一行上。二极管的分布只要满足每一行及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即可。按键触点的个数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N个,也可以小于N个。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丙)提供的键盘电路,导线及接地线均不需要连接IO口,因此仅需要N个主控单元的IO 口资源,即可实现NXN个按键的键盘电路,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 口负担。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丙)提供的键盘电路实现结构简单可靠,且实现成本低廉。基于上述实施例(丙)提供的键盘电路,为了便于进行按键检测,优选的二极管分布方式是在行线列线分布的第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或者,在第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
一个二极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丁)提供的键盘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具体实现结构包括N条IO 口控制线(卩0.0 ?0.11-1)4条导线(L0 Ln-I)和一条接地线Ln,N个二极管(Dl Dn),以及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上述的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上述N条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作为列线分布、N条导线作为行线分布。上述的N个二极管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二极管的作用是给所在交叉处的导线上提供一个低电平的回路路径,同时隔离高电平,因此,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上述的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上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之间。如果有按键触点分布在上述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之间,具体是分布在上述的IO 口控制线的引出线和接地线Ln的引出线的交汇处。常态下,各条线之间均不连通、且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或交汇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所在交汇处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Ln通过该被按下的按键触点连通。应当指出的是,图6旨在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丁)提供的键盘电路的结构,而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其中,接地线Ln可以位于图6所示的第N+1列,也可以位于任何一列上。二极管的分布只要满足每一行及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即可。按键触点的个数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N个,也可以小于N个。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丁)提供的键盘电路,导线及接地线均不需要连接IO口,因此仅需要N个主控单元的IO 口资源,即可实现NXN个按键的键盘电路,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 口负担。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丁)提供的键盘电路实现结构简单可靠,且实现成本低廉。基于上述实施例(丁)提供的键盘电路,为了便于进行按键检测,优选的二极管分布方式是在行线列线分布的第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或者,在第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
一个二极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键盘电路。另外,该键盘还包括按键、键盘壳等等其他现有的硬件结构。使用上述键盘电路实现的键盘,仅需要N个IO 口即可实现NXN个按键,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 口负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键盘电路。使用上述键盘电路实现的输入装置,仅需要N个IO 口即可实现NXN个按键,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 口负担。下面,将以一个16按键的键盘电路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键盘电路实现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7所示,该16按键的键盘电路包括作为行线的IO 口控制线(PO. 0 PO. 3),这4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4个IO 口连接;作为列线的导线LO L3,以及作为列线的接地线L4 ;[0097]上述行线和列线按照图6所示的4行5列分布。该16按键键盘电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I行第I列、第2行第2列、第3行第3列、第4行第4列交叉处的二极管Dl D4。其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在交叉处的列线,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在交叉处的行线,以便给同一列线提供一个低电平的回流路径,并隔离高电平。该16按键键盘电路还包括设置在行线列线其他交叉处的16个按键触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键盘电路结构实现上述16按键的键盘电路,仅需要4个IO 口,极大地节省了 IO 口资源。
首先,检测第5列L4上对应的四个按键触点是否被按下。具体检测方式是,将4个IO 口设置为输入模式,如果某个IO 口为低电平,则表明该IO 口对应的行线与L4交叉处的按键触点被按下,如果没有IO 口为低电平,则表明L4列上没有按键按下,采用轮询扫描的方式检测其他按键触点是否被按下。轮询扫描时,使能各个IO 口,首先使得PO. 0输出为低电平,其他三路IO 口为高电平。这时由于二极管Dl的存在使得LO列为低电平,检测PO. 1、P0. 2和PO. 3行上是否为低电平,如果PO. I、PO. 2和PO. 3中的某行对应的IO 口为低电平,则该行与LO列交叉处的按键触点被按下,如果PO. I、PO. 2和PO. 3对应的IO 口均没有低电平,则使得PO. I输出为低电平,采用上述方式检测是否有按键触点被按下……依此类推,直至检测完成。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 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作为行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列线分布; 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口控制线和接地线的交叉处;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二极管的具体分布方式为 在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或者, 在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3.一种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 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行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作为列线分布; 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 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之间; 如果有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之间,具体是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的引出线和所述接地线的引出线的交汇处; 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或交汇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所在交汇处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二极管的具体分布方式为 在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或者, 在第一行IO 口控制线和最后一列导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IO 口控制线和第一列导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5.一种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 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作为列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行线分布; 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口控制线和接地线的交叉处;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二极管的具体分布方式为 在第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或者, 在第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7.一种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N条IO 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 口连接; 所述N条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作为列线分布、所述N条导线作为行线分布; N个二极管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且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 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X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导线的其他交叉处及所述IO口控制线和接地线之间; 如果有按键触点分布在所述IO 口控制线和所述接地线之间,具体是分布在上所述IO口控制线的引出线和所述接地线的引出线的交汇处; 常态下,按键触点与所在交叉处或交汇处的各条线均不连通,当有按键触点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键触点所在交叉处的IO 口控制线和导线、或所在交汇处的IO 口控制线和接地线通过所述按键触点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键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二极管的具体分布方式为 在第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或者, 在第一行导线和最后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降序依次至最后一行导线和第一列IO 口控制线的交叉处各设置一个二极管。
9.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I 8任意一项所述的键盘电路。
10.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I 8任意一项所述的键盘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键盘电路、键盘及输入装置,键盘电路包括N条IO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该N条IO口控制线分别与N个IO口连接;N条IO口控制线作为行线、N条导线作为列线,或者反之;接地线作为行线或者列线;N个二极管分布在IO口控制线与导线的交叉处,每一行、每一列有且仅有一个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正极与所在交叉处的导线连接、负极与所在交叉处的IO口控制线连接;小于或等于N×N个按键触点,分布在N条IO口控制线、N条导线和一条接地线的其他交叉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键盘电路的键盘及输入装置。由于仅需要N个主控单元的IO口资源,即可实现N×N个按键,极大地节省了IO口资源,减轻了主控单元的IO口负担。
文档编号G06F3/02GK202472565SQ20122007994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侯方西, 赵凯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