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876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感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镀膜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I、图2,以往的电容式触控感测器,包含一个软性的本体11,及一个连接于该本体11的软性电路板12。该本体11包括两个分别上下叠接黏合的基板111、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基板111顶面的感应层112,及多条分别布设于所述基板111顶面的联外导线113。位于上方基板111的感应层112,具有多个彼此间隔排列且图案化的第一导电区114。位于下方基板111的感 应层112,具有多个彼此间隔排列且图案化的第二导电区115。所述第一导电区114彼此非电连接且分别呈纵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区115彼此非电连接,且分别以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电区114的方向呈横向延伸。所述基板111会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可供该软性电路板12电连接的接线部116,且上方基板111会设置一至数个可供下方基板111的接线部116朝上外露的缺117。所述联外导线113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区114及第二导电区115,并分别汇集延伸至所述接线部116。该软性电路板12包括一个控制元件121、多条控制线122,及多个分别对应于所述接线部116且彼此间隔设置的配接部123。所述控制线122是分别电连接该控制元件121,并分别汇集延伸至所述配接部123。所述配接部123是分别与所述接线部116叠靠黏接,而使该软性电路板12连接于该本体11,并使所述控制线122分别电连接所述联外导线113。但是因为上下两基板111的接线部116具有高低落差,所以在将所述配接部123对位压合于所述接线部116时,都是分别针对每组配接部123与接线部116单独进行对位压合,作业上较为繁复耗时,而且制程良率较差。另外,该本体11已具有两层基板111的厚度,若再加上叠接于所述基板111上方的软性电路板12,将使得该触控感测器的整体厚度及体积增加,如箭头13所示之处,对于现今电子产品朝轻薄短小发展的趋势而言,以往的叠接方式实为一亟待克服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制程良率,且能减少组装厚度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彩虹纹现象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本实用新型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包含一个可透光的基板、一个可透光的第一感应层、一个可透光的第二感应层、多条联外导线,及一个软性电路板。该基板具有相反的一个第一面及一个第二面。该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感应区,及一个位于该感应区外的布线区。[0010]该第一感应层位于该第一面的感应区,并包括呈长条状且交替地纵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导电区及多个第一非导电区。该第二感应层位于该第二面的感应区,并包括呈长条状且交替地横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区及多个第二非导电区。所述联外导线分别布设于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布线区,且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区及第二导电区。该软性电路板包括一个卡嵌连接于该基板的软性板体、一个安装于该软性板体上的控制元件,及多条分别布设于该软性板体两相反面且分别电连接该控制元件与所述联外导线的控制线。该软性板体具有一个嵌插缺口,及二个配接部。该嵌插缺口凹设于该软性板体一端缘且贯穿其两相反面,并可供该基板嵌入。所述配接部分别位于该嵌插缺口两侧,且分别叠接固定于该第一面的布线区及该第二面的布线区,而使所述控制线分别电连接所述联外导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所述布线区分别具有一个位于所述感应区后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是彼此错位且分别邻靠黏接于该软性板体的所述配接部,而使该软性板体连接于该基板,所述联外导线分别延伸汇集至所述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所述第一非导电区分别具有一个第一补偿部。每一第一补偿部是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电区间但不与所述第一导电区电连接,并形成多个由远离该基板的顶面往该基板方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第一补偿部与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光学特性相同。所述第二非导电区分别具有一个第二补偿部。每一第二补偿部是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导电区间但不与所述第二导电区电连接,并形成多个由远离该基板的底面往该基板方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第二补偿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光学特性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所述第一补偿部及第二补偿部是在蚀刻制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及第二导电区同时被保留下来,且所述第一补偿部的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补偿部的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厚度相同。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每一第一补偿部的所述凹槽是分别呈垂直交叉的分布,而使每一第一补偿部形成多个第一补偿方块;每一第二补偿部的所述凹槽是分别呈垂直交叉的分布,而使每一第二补偿部形成多个第二补偿方块。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所述凹槽的宽度是介于O. Olmm及
O.Imm0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该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皆为单层结构体。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该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皆为多层结构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软性电路板是由旁侧上下地卡嵌于该基板,在制程上较为简化而能提升生产良率,且该触控感测器只包含一个基板,因此可降低其整体厚度,此外,通过所述第一补偿部及第二补偿部的设计,则可减少该触控感测器的彩虹纹现象。
图I是一立体示意图,显示以往的触控感测器;图2是一剖切示意图,显示该以往的触控感测器的侧视结构;图3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图4是一类似图3的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图5是一剖切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基板与一软性电路板叠接后的局部侧视结构;图6 —剖切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的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图未示出的显示面板中,并包含一个可透光的基板2、一个可透光的第一感应层3、一个可透光的第二感应层4、多条联外导线5,及一个软性电路板6。该基板2是以软性且可透光的材质制成,例如PET或PI材料,但实施时不限于此,并具有相反的一个第一面21及一个第二面22。该第一面21及第二面22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感应区210、220,及一个位于所述感应区210、220外的布线区211、221。所述布线区211、221分别具有一位于所述感应区210、220后侧且彼此错位的连接部213、223。该第一感应层3及该第二感应层4皆是以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铝锌(AZO)、氧化锌(ZnO)、氧化镓锌(GZO),但实施时不限于此。此外,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溅镀、蒸镀、浸涂、凹凸面涂覆、化学气相沉积、网印或衬垫印刷等制法的其中之一,将该第一感应层3及该第二感应层4分别成形于该基板2的第一面21及该第二面22。而依照产品的实际需求,该第一感应层3及该第二感应层4可分别为单层结构体,也可分别为多层结构体。该第一感应层3依照前述制法的其中之一形成于该第一面21,并包括呈长条状且交替地纵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导电区31及多个第一非导电区32。所述第一非导电区32分别具有一个第一补偿部321。所述第一补偿部321是在蚀刻制程中与所述第一导电区31同时被保留下来,因而其光学特性及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区31的光学特性及厚度相同。每一第一补偿部321是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电区31间但不与所述第一导电区31电连接,并形成多个由远离该基板2的顶面往该基板2方向延伸的凹槽322。该第二感应层4依照前述制法的其中之一形成于该第二面22,并包括呈长条状且交替地横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区41及多个第二非导电区42。所述第二非导电区42分别具有一个第二补偿部421。所述第二补偿部421是在蚀刻制程中与所述第二导电区41同时被保留下来,因而其光学特性及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区41的光学特性及厚度相同。每一第二补偿部421是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导电区41间但不与所述第二导电区41电连接,并形成多个由远离该基板2的底面往该基板2方向延伸的凹槽422。另外,每一第一补偿部321的所述凹槽322是分别呈垂直交叉的分布,而使每一第一补偿部321形成多个第一补偿方块323。每一第二补偿部421的所述凹槽422是分别呈垂直交叉的分布,而使每一第二补偿部421形成多个第二补偿方块423。所述凹槽322、422的宽度如果小于0.01mm,会因为间隙太窄不易制造,而使得生产良率不佳,如果宽度大于O. 1_,会因为间隙太大,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外观不良现象,因此所述凹槽322、422较佳的宽度范围是介于O. Olmm及O. 1mm。所述联外导线5的材质是以铜、银、金、铜镍合金等金属制成但不限于此,并分别布设于该第一面21及第二面22的布线区211、221,且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区31及第二导电区41。此外,所述联外导线5还延伸汇集至所述连接部213、223。该软性电路板6包括一个连接于该基板2的软性板体61、一个安装于该软性板体61上的控制元件62,及多条分别布设于该软性板体61两相反面且分别电连接该控制元件62与所述联外导线5的控制线63。该软性板体61具有一嵌插缺口 611,及二配接部612。该嵌插缺口 611是凹设于该软性板体61 —端缘且贯穿其两相反面,而能供该基板2嵌入。所述配接部612分别位于该嵌插缺口 611两侧,且分别叠接固定于该第一面21的布线区211及第二面22的布线区221,而使所述控制线63分别电连接所述联外导线5。 本实用新型制作与组装时,先以前述制法的其中之一,将该第一感应层3、第二感应层4及所述联外导线5分别成形于该基板2的第一面21及第二面22。然后从旁侧把该软性电路板6移往该基板2,以使该基板2嵌合插入该软性板体61的嵌插缺口 611,再将所述配接部612对位压合于所述连接部213、223,而使所述连接部213、223分别邻靠黏接于所述配接部612,以让该软性电路板6连接于该基板2。因所述连接部213、223是分别位于该基板2的两相反面且彼此错位,且所述配接部612是分别位于该嵌插缺口 611的两侧,其相对位置明确且无重叠,不需分别针对每一配接部612及其相对应的连接部213、223作配对,即能确保对位压合过程的准确性,而提高产品的制程良率。此外,由于该触控感测器只包含一个基板2,即使将该软性电路板6叠置嵌接于该基板2,也会因为该嵌插缺口 611及所述配接部612的设计,使该触控感测器的最厚之处(如箭头7所示)只有两层厚度,因而能缩减产品的整体厚度与体积。参阅图3、图4、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因所述第一非导电区32与第二非导电区42在制程中没有被完全蚀刻掉,而是保留了部分的透明导电材料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补偿部321及第二补偿部421,以使该第一感应层3及该第二感应层4的膜层厚度较为均匀,利用此结构特性,大幅减少了光的折射与干涉程度,而降低画面产生彩虹纹的现象并提升影像清晰度。同时,所述凹槽322、422的存在,破坏了光线在该第一感应层3及第二感应层4间彼此双折射的连贯性,不只能消除彩虹纹的产生,也能避免光线过度衰减而使显示面板的亮度不足。其次,由于所述第一补偿部321与第二补偿部421的光学特性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区31及第二导电区41的光学特性相同,因此穿透面板的光线会更为平均一致,而能减少影像色度落差的现象。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该软性板体61的结构,以及在蚀刻制程中保留所述第一补偿部321及第二补偿部421,不但能简化组装流程而提升制程良率,并能缩减产品的整体厚度与体积,还具有消除彩虹纹、降低色差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包含一个可透光的基板、一个可透光的第一感应层、一个可透光的第二感应层、多条联外导线,及一个软性电路板;该基板具有相反的一个第一面及一个第二面,该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对称设置有一个感应区,及一个位于该感应区外的布线区;该第一感应层位于该第一面的感应区,并包括呈长条状且交替地纵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导电区及多个第一非导电区;该第二感应层位于该第二面的感应区,并包括呈长条状且交替地横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导电区及多个第二非导电区;所述联外导线分别布设于该第一面及第二面的布线区,且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区及第二导电区;该软性电路板包括一个卡嵌连接于该基板的软性板体、一个安装于该软性板体上的控制元件,及多条分别布设于该软性板体两相反面且分别电连接该控制元件与所述联外导线的控制线;其特征在于: 该软性板体具有一个嵌插缺口,及二个配接部,该嵌插缺口凹设于该软性板体一端缘且贯穿其两相反面,并可供该基板嵌入,所述配接部分别位于该嵌插缺口两侧且分别叠接固定于该第一面的布线区及该第二面的布线区,而使所述控制线分别电连接所述联外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区分别具有一个位于所述感应区后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是彼此错位且分别邻靠黏接于该软性板体的所述配接部,而使该软性板体连接于该基板,所述联外导线分别延伸汇集至所述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非导电区分别具有一个第一补偿部,每一第一补偿部是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导电区间但不与所述第一导电区电连接,并形成多个由远离该基板的顶面往该基板方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第一补偿部与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光学特性相同; 所述第二非导电区分别具有一个第二补偿部,每一第二补偿部是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导电区间但不与所述第二导电区电连接,并形成多个由远离该基板的底面往该基板方向延伸的凹槽,且所述第二补偿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光学特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部及第二补偿部是在蚀刻制程中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区及第二导电区同时被保留下来,且所述第一补偿部的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补偿部的厚度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补偿部的所述凹槽是分别呈垂直交叉的分布,而使每一第一补偿部形成多个第一补偿方块;每一第二补偿部的所述凹槽是分别呈垂直交叉的分布,而使每一第二补偿部形成多个第二补偿方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是介于 0. 01mm 及 0. Imn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皆为单层结构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层与第二感应层皆为多层结构体。
专利摘要一种单基板软性触控感测器,包含一基板、多条分别布设于该基板两相反面的联外导线,及一连接于该基板的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包括一连接于该基板的软性板体,及多条分别布设于该软性板体两相反面的控制线。该软性板体具有一个嵌插缺口,及二个配接部。该嵌插缺口凹设于该软性板体的一端缘且贯穿其两相反面,并可供该基板嵌入。所述配接部是分别位于该嵌插缺口两侧,且分别叠接固定于该基板的两相反面,而使所述控制线分别电连接所述联外导线。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制程良率,且具有减少整体厚度及体积的功效。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2523035SQ20122013192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唐世杰 申请人:迎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