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按键触控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触控键盘,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按压及触控作用的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处于计算机科技高度发展及信息传输迅速普及的年代,其中相关的计算机的输入装置中可为键盘及触控面板,目前市场上触控面板依感应原理大致可分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式、光学(红外线)式等,而电容式触控面板可分为表面电容(SurfaceCapacitive)式触控面板与投射电容(Projected Capacitive)式触控面板两种。其中针对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操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触控面板上ITO (铟锡氧化物)透明电极与人体手指或触控物体间,因接触而形成的电容变化,经由控制IC运算之后,转为可供操作系 统判读的坐标数据。一般而言,单指或单点触碰时,同时分别有一条X轴线与一条Y轴线产生电容效应而引发电流,因此便可通过X轴线与Y轴线的交集取得触碰时的坐标位置。前述投射电容式触摸面板应用于现有技术的笔记本型计算机,其多为组设有一触控板,而现有技术的触控板通常装设于键盘的右边或前方特定位置,以便使用者能用手指来操控计算机。但是因为现有技术的触控板的面积很小,因此用它来操控计算机会很不方便,且其分离式设计亦极为占空间。因此,现有技术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键盘都不大,虽然一小面积的触控板所占据的面积很小,但是其仍然会占据一定比例的键盘面积,故而会影响且增加整体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体积,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并且,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的输入装置因为其为平板状,致使其并无传统键盘的弹性按压构造,故而造成传统使用者于使用上的不便,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此外,目前笔记本型计算机键盘的按键均是采用薄形按键结构,其主要于字键的键帽与底板间组装连结有一架桥式支撑结构,该等现有技术的薄型架桥式键盘结构虽然具有体积超薄、重量轻巧及操作精确的优点,但该架桥式支撑结构的组装构造较为复杂及其组装不易,即其组装制程仍过于繁琐且其显有组装对位不易的缺点,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遂以其多年从事计算机键盘相关产品的制造及设计实务经验,而积极研究改良,并经多次实物样品制作及测试,进而具体改良现有技术计算机键盘的上述缺点,终致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触控板的面积很小及缺少使用者按压键盘手指感触力道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合触控键盘及按键键盘的使用效能的按键触控键盘。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其包含多个键帽、一定位框座、一薄膜片、一电容式电路板及一铝板;其中,该键帽是一按压元件,于该键帽的中央底面是凸设有一按压柱,于该键帽底面四端侧对应设有枢接槽;该定位框座,其是一呈矩形栅格状的键盘框架结构,其是由多个纵横相对应的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连接而成,其中于该第一框架的前后端缘是分别凸伸有一圆柱状的枢轴杆,且各该枢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各该第二框架的侧面,而各该枢轴杆对应枢接于各该键帽底面对应的枢接槽;该薄膜片,其是一压设于该定位框座底面的薄膜片体,于该薄膜片上是对应组设有多个圆弧状的弹片体,且各该弹 片体的顶面对应顶掣于各该键帽的按压柱; 该电容式电路板,其是一具有电容感应的触控面板,其压接组设于该薄膜片的底面,其包括一第一导体层、一第二导体层及多个导通点,而该多个导通点对应设置于各该键帽的按压柱及该薄膜片的各该弹片体的底面位置;以及该铝板,其是一压接组设于该电容式电路板底面的板体。作为优选,各该键帽嵌设枢接定位于该定位框座的顶面对应位置。作为优选,于该弹片体的底面涂覆有一导电层,而于该薄膜片上穿设镂空的多个透孔。作为优选,还包括一具有切换选择按键模式的作用的开关单元、一用于辨识字键按压的坐标位置信号及辨识电容感应区的坐标位置变化信号的信号检测单元以及一用于接收或传输该字键按压信号或手势隔空感应触控信号的信号传输单元;其中,该信号检测单元电连接于该电容式电路板;该开关单元电连接于该信号检测单元;该信号传输单元是电连接于该信号检测单元,并且该信号传输单元连接至一计算机主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一电容式电路板具有感测一字键按压信号及感应手指隔空移位触控信号的机能,并利用一开关单元的切换键以选择按键模式或隔空感应触控模式,具有键盘弹性按键及隔空感应触控键盘的双重的有益效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案及操作效能,则请配合参阅如下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具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使用功效。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的单一按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的电容式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其显示电容式电路板的第一、二导体层及按键导通点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的局部组装结构剖面示意图,其对比显示使用者按压键帽的方案。图4是根据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显示键盘于未按压的方案。图5是根据图3的局部放大结构剖面示意图,其显示使用者按压键帽后,使得弹片体得以向下触动导通点,进而提供键盘的字键按压信号。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的系统方块结构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10...按键触控键盘20...键帽[0028]201..按压柱202..枢接槽30...定位框座301..第一框架302..第二框架303..枢轴杆40...薄膜片
401 A..导电层402..透孔50...电容式电路板50 A ..第一导体层50 B ..第二导体层50 C..导通点60...铝板70...信号检测单元80...开关单元90...信号传输单元A...计算机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按键触控键盘,首先请配合参阅图I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10包含有多个键帽20、一定位框座30、一薄膜片40、一电容式电路板50及一铝板60 ;其中,该键帽20,其是一概呈矩形的按压元件,于该键帽20的中央底面位置凸设有一按压柱201,于该键帽20底面四端侧对应设有枢接槽202,而该多个键帽20组设于按键触控键盘10上;该定位框座30,其是一概呈矩形栅格状的键盘框架结构,其是由多个纵横相对应的第一框架301及第二框架302连接而成,其中于该第一框架301的前后端缘是分别凸伸有一圆柱状的枢轴杆303,且各该枢轴杆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各该第二框架302的侧面适当位置,以组成对应枢接于各该键帽20的框架构造,而各该枢轴杆303对应枢接于该键帽20底面对应的枢接槽202,使各该键帽20得以嵌设枢接定位于该定位框座30的顶面对应位置;该薄膜片40,其是一压设于该定位框座30底面的薄膜片体,于该薄膜片40上对应组设有多个圆弧状的弹片体401,且各该弹片体401的顶面对应顶掣于各该键帽20的按压柱201底面,使得各该键帽20由向下按压各该对应的弹片体401以产生弹性复位的作用,另于该弹片体401的底面涂覆有一导电层401 A,以利于向下按压导通一字键信号,并且,于该薄膜片40上适处则穿设镂空的多个透孔402 ;该电容式电路板50,其是一种具有电容感应运作模式的触控面板,其压接组设于该薄膜片40的底面位置,其包括一第一导体层50 A、一第二导体层50 B及多个导通点50C (如图2所示);而该多个导通点50 C对应设置于各该键帽20的按压柱201及各该弹片体401的底面位置,即于各该弹片体401底面涂覆有导电碳膜的导电层401 A则得以向下按压导通对应的导通点50 C以产生一字键信号(如图5所示),进而提供键盘的字键按压信号,且其通过一信号检测单元70辨识该字键按压的坐标位置信号(如图6所示);并且,该第一导体层50 A及第二导体层50 B上下依序分别由具有多个矩阵排列的第一感应区及第二感应区所迭接组成的电容感应元件,当使用者依照触控手势的运作设计规范,例如使用者于键盘上方隔空滑移手势时,则藉由手指导体的位移以对该第一导体层50 A及第二导体层50 B的相对感应区产生电容感应值变化,其再通过一信号检测单元70辨识该第一导体层50 A及第二导体层50 B电容感应区的坐标位置变化信息,据此产生一手势隔空感应触控信号;至于,使用者选择何种键盘操作模式,则是由一开关单元80以切换选择传统按键输入或隔空感应触控模式输入信号,其中该开关单元80电连接于键盘上的一切换键(图未示),以利于使用者切换选择键盘的操作模式。该铝板60,其一压接组设于该电容式电路板50底面的板体,且该铝板60用以支撑 整个键盘结构者;再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10是另包含有一开关单元80、一信号检测单兀70及一信号传输单兀90 ;其中,该信号检测单元70是电连接于该电容式电路板50,其是辨识字键按压的坐标位置信号及辨识电容感应区的坐标位置变化信号;该开关单元80是电连接于该信号检测单元70,且其具有切换选择按键模式或隔空触控模式的功能,当该开关单元80切换至按键模式时,则该信号检测单元70则选择取样该字键按压信号,并将其传输至一信号传输单元90 ;另当该开关单元80切换至隔空触控模式时,则该信号检测单元70则选择取样该手势隔空感应触控信号,并将其传输至键盘内的一信号传输单兀90 ;该信号传输单元90是电连接于该信号检测单元70,且信号传输单元90接收一字键按压信号或手势隔空感应触控信号,并将该字键按压信号或手势隔空感应触控信号传输至一计算机主机A,借此,该字键按压信号或手势隔空感应触控信号经由该计算机主机A的信号处理后,并将其键盘输入信号显示于一计算机屏幕。因此,该信号传输单元90可为无线型的蓝牙(Bluetooth)传输器或有线型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传输器。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构造及具体功效,则仅作扼要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触控键盘,其属于一种具有按压及感应触控作用的键盘装置,其由一电容式电路板50具有感测一字键按压信号及感应手指隔空移位触控信号的功能,并利用一开关单元80的切换键以选择按键模式或隔空感应触控模式,以达到键盘弹性按键及隔空移位触控键盘的双重使用效能。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键帽、一定位框座、一薄膜片、一电容式电路板及一铝板;其中, 该键帽,其是一按压元件,于该键帽的中央底面凸设有一按压柱,于该键帽底面四端侧对应设有枢接槽; 该定位框座,其是一呈矩形栅格状的键盘框架结构,其是由多个纵横相对应的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连接而成,其中于该第一框架的前后端缘分别凸伸有一圆柱状的枢轴杆,且各该枢轴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各该第二框架的侧面,而各该枢轴杆对应枢接于各该键帽底面对应的枢接槽; 该薄膜片,其是一压设于该定位框座底面的薄膜片体,于该薄膜片上对应组设有多个圆弧状的弹片体,且各该弹片体的顶面对应顶掣于各该键帽的按压柱; 该电容式电路板,其是一具有电容感应的触控面板,其压接组设于该薄膜片的底面,其包括一第一导体层、一第二导体层及多个导通点,而该多个导通点对应设置于各该键帽的按压柱及该薄膜片的各该弹片体的底面位置;以及 该铝板,其是一压接组设于该电容式电路板底面的板体。
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键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该键帽嵌设枢接定位于该定位框座的顶面对应位置。
3.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键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于该弹片体的底面涂覆有一导电层,而于该薄膜片上穿设镂空的多个透孔。
4.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键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具有切换选择按键模式的作用的开关单元、一用于辨识字键按压的坐标位置信号及辨识电容感应区的坐标位置变化信号的信号检测单元以及一用于接收或传输该字键按压信号或手势隔空感应触控信号的信号传输单元;其中,该信号检测单元电连接于该电容式电路板;该开关单元电连接于该信号检测单元;该信号传输单元是电连接于该信号检测单元,并且该信号传输单元连接至一计算机主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触控键盘,其包含多个键帽、一定位框座、一薄膜片、一电容式电路板及一铝板;其中该键帽是一按压元件;该定位框座,其是一概呈矩形栅格状的键盘框架结构,其是由多个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连接而成,而各该键帽是对应枢接于该定位框座的顶面;该薄膜片上对应组设有多个圆弧状的弹片体,且各该弹片体的顶面是对应顶掣于各该键帽的按压柱;该电容式电路板是一具有电容感应的触控面板,其压接组设于该薄膜片的底面,其包括一第一导体层、一第二导体层及多个导通点,而该多个导通点对应设置于各该键帽的按压柱及该薄膜片的各该弹片体的底面位置,从而达到弹性按键及隔空感应触控的双重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G06F3/02GK202720583SQ20122035917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蔡火炉 申请人: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