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集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4570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集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航电系统中用于转发通讯数据的远程数据集中器(RDC, Remote Data Concentrator),尤其涉及数据集中器的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在新一代航电系统中,远程数据集中器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航电系统中的任务计算机、导航系统、无线电通信等大量航空机载信息系统一般采用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 Avionics Full Duplex Switched Ethernet,)、光纤信道(fibrechannel, FC)等高速、高带宽的新型总线作为主干网络。RDC为远端的航线可更换组件(LineReplaoeable Unit,LRU)与主干网络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路由,将各类传感器的信号统一汇总到核心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执行指令发送给作动单元,因此,远程数据集中器提供多种传统总线(ARINC429、CAN总线等)、信号(模拟量、离散量)的接入以及 AFDX/ARINC664 接 口。如图3所示,现有的远程数据集中器设计定型为桌面使用测试型设备,内部功能元器件(实现信号转换的功能元器件)、调试接口、工作状态指示灯以及对外接口集中在一块核心板A (核心PCB板)上,设备外形为IU (4. 445cm)高度,非标宽度,表面处理为拉丝铝本色氧化,接口名称直接丝印在前后面板上,如图1、2所示。现有的该种远程数据集中器存在的缺陷为1.在航电系统中,信号数量较大且多样化,RDC —般需要多台集中布局,且需要根据不同的信号适用不同的接插件接口,对于现有的远程数据集中器结构,在因使用需求更改对外接插件接口类型及数量时,必须重新画核心板,使用灵活性较差,且成本较高;2.由于航电系统实验室一般使用19英寸标准机柜搭载所用测试设备,因此,采用非标准上架结构的远程数据集中器不便于机柜上架使用;
3.结构尺寸受限于核心板的尺寸,导致机箱内部装配及电装走线非常拥挤,不利于设备的散热及电源走线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缺陷,至少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接插件接口的远程数据集中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据集中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指示灯板、接口板和进行信号转换的核心板;所述指示灯板、接口板和核心板相互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板上的指示灯和所述接口板上的接插件接口均通过壳体外露。其中,所述接口板和指示灯板并排设置于与壳体的前面板邻接的位置处。其中,所述核心板设置于与壳体的后面板邻接的位置处。其中,所述核心板、指示灯板和接口板分别固定在独立的衬板上。其中,所述壳体为IU高度、标准19英寸上架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一对挂耳,所述指示灯和所述接插件接口位于一对挂耳之间。其中,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上粘贴有一层用于印制接口名称的PVC覆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集中器采用接口板与核心板分开设计的技术方案,这样,在因使用需求更改对外接插件接口类型及数量时,无需重新绘制核心板,使用灵活性较强,且成本低;另外,可将接口板模块化,这样,即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接口板。

图1示出了现有远程数据集中器的外观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前面板);图2示出了现有远程数据集中器的另一视角的外观示意图(主要示出了后面板);图3为现有远程数据集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远程数据集中器的一种实施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远程数据集中器的一种实施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数据集中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I内的指示灯板4、接口板3和进行信号转换的核心板2,指示灯板4上的各指示灯41以及各接插件接口 31均通过壳体外露,以进行指示与对外连接;所述指示灯板4、接口板3和核心板2相互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设置与各接插件接口 31—一对应配置的接口板,以上的各接插件接口为输入输出统一的接插件,即每个接口板3具有配对使用的输入输出接口。以上接口板3可并排设置于与壳体的前面板11邻接的位置处,以进行合理布局。以上的核心板2可设置于与壳体的后面板12 (其中,前面板、后面板为彼此相对的面板)邻接的位置处,特别是使核心板2的各内部接线端口和与各自相对应的接口板的内部接线端口正对,以通过最短的导线完成内部连接。指示灯板4可沿前面板11的方向设置于接口板3的旁侧。核心板2、指示灯板4和各接口板3固定于与各自相对应的相互间独立的衬板上,即每块PCB板对应一块独立的衬板,衬板与壳体I的底板在保证连接可靠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少连接螺母柱。本实施例中,壳体为IU高度、标准19英寸上架结构,以便于机柜上架。另外,壳体I的前面板11上可设置有一对挂耳5,而各指示灯41及接插件接口 31位于一对挂耳5之间,以方便远程数据集中器在机柜上的安装及拆卸。该前面板11上可粘贴一层PVC覆膜6,接口名称印制于覆膜6上,因此,在减少接口时,只需更改PVC覆膜的开孔设计,而无需更改箱体结构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涉及远程数据集中器的机械结构及布局,并不涉及电路结构,并且以上核心板2、指示灯板4和各接口板3间的电路连接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设计,因此,在此不对远程数据集中器的电路结构作进一步说明。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指示灯板、接口板和进行信号转换的核心板;所述指示灯板、接口板和核心板相互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板上的指示灯和所述接口板上的接插件接口均通过壳体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板和指示灯板并排设置于与壳体的前面板邻接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板设置于与壳体的后面板邻接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板、指示灯板和接口板分别固定在独立的衬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IU高度、标准19英寸上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一对挂耳,所述指示灯和所述接插件接口位于一对挂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面板上粘贴有一层用于印制接口名称的PVC覆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集中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的指示灯板、接口板和进行信号转换的核心板;所述指示灯板、接口板和核心板相互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板上的指示灯和所述接口板上的接插件接口均通过壳体外露。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集中器采用接口板与核心板分开设计的技术方案,这样,在因使用需求更改对外接插件接口类型及数量时,无需重新绘制核心板,使用灵活性较强,且成本低;另外,可将接口板模块化,这样,即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接口板。
文档编号G06F13/40GK202887183SQ2012205683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吴雪, 张会刚, 杨智秋, 朱小磊 申请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