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508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而且大多数的移动终端均采用触摸屏进行触控操作。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一般只能进行单面触控操作,功能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移动终端一般只能进行单面触控操作、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克服了上述缺陷,可以两面·进行触控操作,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功能,使得产品更具科技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构造一种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包括用于触控感应的透明的菲林层、设置在所述菲林层两侧的透明层、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翻转动作以控制所述菲林层于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感应的检测机构,所述菲林层及其两侧的所述透明层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区,使得以所述透明显示区的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操作。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所述主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形成。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副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形成。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中,所述副屏上形成有虚拟按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构造一种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包括透明中间层、设置在所述透明中间层两侧的透明层、及设于所述透明中间层和透明层之间的用于触控感应的透明的菲林层,所述透明层、菲林层及透明中间层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区,使得所述透明显示区的正面与背面均可进行触控操作。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所述主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形成。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副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形成。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中,所述副屏上形成有虚拟按键。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两面进行触控操作,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功能,使得产品更具科技感。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后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是指智能手机,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移动终端,例如平板电脑,其它与本实施例相同。如图2所示,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包括用于触控感应的透明的菲林层1、设置在菲林层I两侧的透明层2、及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翻转动作以控制菲林层I于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感应的检测机构,菲林层I及其两侧的透明层2形成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区3,使得以透明显示区3的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操作。如图3所示,图3是图1的后视图。移动终端包括主屏,主屏由透明显示区3形成。从图1结合图3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主屏呈透明状态,可以通过主屏的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操作,例如打开主屏屏幕上的应用程序、关闭应用程序、收发短信等。进一步讲,检测机构检测移动终端的翻转动作以控制菲林层I于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感应,当主屏的正面面向使用者时,检测机构控制菲林层I于正面进行触控感应,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在主屏的正面进行触控操作,且此时菲林层I的背面的触控感应停止,不能在主屏的背面进行触控操作;当翻转移动终端,主屏的背面面向使用者时,即移动终端的背面面向使用者,此时检测机构控制菲林层I于背面进行触控感应,这样使用者就可以在主屏的背面进行触控操作,且此时菲林层I的正面的触控感应停止,不能在主屏的正面进行触控操作。其中,进行触控操作的区域均是透明显示区3。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主屏和副屏,副屏由透明显示区3形成。副屏上形成有虚拟按键。主屏为现有技术中的单面触摸屏或者非触摸屏,副屏上的虚拟按键例如但不限于是返回键、主菜单键等。在使用时,当主屏的正面面向使用者时,使用者可以操作副屏正面上的虚拟按键进行触屏操作,此时副屏背面上的虚拟按键不显示,也即不能在副屏背面上进行触屏操作;当移动终端翻转,主屏的背面面向使用者时,副屏背面上的虚拟按键显现,使用者可以操作副屏背面上的虚拟按键进行触屏操作,此时副屏正面上的虚拟按键不显示,也即不能在副屏正面上进行触屏操作。其它与本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2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是指智能手机,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移动终端,例如平板电脑,其它与本实施例相同。[0029]如图5所示,图5是图4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包括透明中间层4、设置在透明中间层4两侧的透明层2、及设于透明中间层4和透明层2之间的用于触控感应的透明的菲林层1,透明层2、菲林层I及透明中间层4形成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区3,使得透明显示区3的正面与背面均可进行触控操作。如图6所示,图6是图4的后视图。移动终端包括主屏和副屏,副屏由透明显示区3形成。从图4结合图6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副屏呈透明状态,可以通过副屏的正面和背面进行触控操作,例如打开副屏屏幕上的应用程序、关闭应用程序、收发短信等。主屏为现有技术中的单面触摸屏或者非触摸屏。进一步讲,本实施例的副屏的正面和背面可以同时进行触控操作,单独实现各自的触摸功能,且互不影响。副屏的正面面向使用者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副屏的正面进行触控操作,也可以通过副屏的背面进行触控操作;当移动终端翻转后,副屏的背面面向使用者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副屏的背面进行触控操作,也可以通过副屏的正面进行触控操作。副屏上形成有虚拟按键,副屏上的虚拟按键例如但不限于是返回键、主菜单键等,使用者可以操作副屏正面或者背面上的虚拟按键进行触屏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主屏,主屏由透明显示区3形成。也即移动终端的屏幕只有主屏,没有副屏,主屏由透明显示区3形成。其它与本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触控感应的透明的菲林层(I)、设置在所述菲林层(I)两侧的透明层(2)、及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翻转动作以控制所述菲林层(I)于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感应的检测机构,所述菲林层(I)及其两侧的所述透明层(2)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区(3),使得以所述透明显示区(3)的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 所述主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3 )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副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3)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屏上形成有虚拟按键。
5.一种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中间层(4)、设置在所述透明中间层(4)两侧的透明层(2 )、及设于所述透明中间层(4)和透明层(2 )之间的用于触控感应的透明的菲林层(1),所述透明层(2)、菲林层(I)及透明中间层(4)形成所述移动终端的透明显示区(3),使得所述透明显示区(3)的正面与背面均可进行触控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 所述主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3 )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屏和副屏,所述副屏由所述透明显示区(3)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屏上形成有虚拟按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双面触摸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一般只能进行单面触控操作、功能单一的缺陷。其技术方案通过在菲林层(1)两侧设置透明层(2),并通过检测机构检测移动终端的翻转动作以控制菲林层(1)于正面或者背面进行触控感应;或者,包括透明中间层(4)、设置在透明中间层(4)两侧的透明层(2)、及设于透明中间层(4)和透明层(2)之间的用于触控感应的透明的菲林层(1),使得于正面与背面均可进行触控操作。其有益效果可以两面进行触控操作,丰富了移动终端的功能,使得产品更具科技感。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2887139SQ20122060197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靳勇 申请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