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445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包括:本地数据存储设备,用于保存本地系统运行时需要和产生的第一数据;异地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本地应用服务器,用于在运行本地系统过程中执行业务能力;异地应用服务器,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本地应用服务器中的本地应用进行备份;监控平台,用于监控本地环境是否发生灾害,在发生灾害的情况下,判断本地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灾备切换设备,用于在本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异地应用服务器对第二数据进行调用完成从本地系统到异地系统的切换。通过本发明,可以使灾害导致的系统故障能够得到快速恢复、降低系统维护难度的效果。
【专利说明】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电力工程建设初期,需要对应用系统的架构进行规划和设计,其在电力工程的快速实施及推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信息化不断推进,大量信息系统陆续投入运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相应快速扩充,致使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力口,IT基础架构缺少统一规划和设计的弊端逐渐显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当本地系统在发生灾害时极易发生故障,这将导致本地系统无法继续运行,如果在本地对本地系统的数据和应用进行相关备份,则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将备份的数据和应用转移到异地才能继续系统的运行,而这种备份方式的恢复系统运行的时间过长,而且导致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难度加大、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利用不充分。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传统的人工备份数据和应用的方式的恢复系统运行的时间过长的问题,目如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包括:本地数据存储设备,用于保存本地系统运行时需要和产生的第一数据;异地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本地应用服务器,用于在运行本地系统过程中执行业务能力;异地应用服务器,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本地应用服务器中的本地应用进行备份;监控平台,用于监控本地环境是否发生灾害,在发生灾害的情况下,判断本地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灾备切换设备,用于在本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从本地应用服务器切换至异地应用服务器,通过异地应用服务器对第二数据进行调用完成从本地系统到异地系统的切换。
[0006]优选地,对第一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使用的复制技术是远程数据同步复制 Metro Mirror。
[0007]优选地,对第一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使用的复制技术是基于日志的结构化数据复制备份(Oracle Golden Gate,简称为OGG)。
[0008]优选地,对第一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的复制速度为亚秒级复制。
[0009]优选地,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在存储数据时均使用虚拟资源池技术,其中,虚拟资源池是指将全网络中的各种具备存储数据能力的设备虚拟成一个存储设备。
[0010]优选地,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节点。
[0011]优选地,在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均包括多个存储节点的情况下,对多个存储节点采用动态分级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其中,动态分级管理机制是指根据各个存储节点在数据存储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动态分级管理。
[0012]优选地,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在存储数据时均使用隐式密钥认证(TTP-TPAKE)协议存储加密技术。
[0013]优选地,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所在网络包括:存储区域网络(SAN)0
[0014]优选地,监控平台还用于在本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向本地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发送告警信息。
[0015]优选地,告警信息的发送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电子邮件方式。
[0016]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云存储管理平台,用于定时获取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的每个存储节点的服务情况,并将服务器情况发送给本地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
[0017]优选地,服务情况包括:存储容量、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10PS、读流量、写流量。
[0018]通过本发明,采用同时对本地系统运行中用到和产生的各种本地数据以及本地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和应用均存储在异地,当监控到本地系统因发生灾情导致系统故障时,通过异地存储的数据和应用可以启用异地系统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传统的人工备份数据和应用的方式的恢复系统运行的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达到了灾害发生导致的系统故障能够得到快速恢复、降低系统维护难度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1]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采用的资源池的构建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实现灾备切换的过程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云存储是指在物理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之间增加一个虚拟层,通过该虚拟层可以管理和控制所有存储并对服务器提供存储服务,服务器不直接与存储硬件打交道,存储硬件的增减、分拆、合并对服务器层完全透明。因此,这种基于服务器的存储虚拟化具有极高的可配置性和灵活性。
[0026]本实施例主要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该系统正是基于云存储技术而实现,主要应用于电力领域,用于实现在发生灾情的情况下进行及时的数据和应用切换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0027]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包括:本地数据存储设备10,用于保存本地系统运行时需要和产生的第一数据;异地数据存储设备20,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本地应用服务器30,用于在运行本地系统过程中执行业务能力;异地应用服务器40,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本地应用服务器中的本地应用进行备份;监控平台50,用于监控本地环境是否发生灾害,在发生灾害的情况下,判断本地系统是否发生故障;灾备切换设备60,用于在本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从本地应用服务器切换至异地应用服务器,通过异地应用服务器对第二数据进行调用完成从本地系统到异地系统的切换。
[0028]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可以在电力信息系统发生由于灾情导致的系统故障时,根据对本地系统的本地数据(即上述第一数据)和本地应用的实时备份得到的异地数据(即上述第二数据)和异地应用,及时地将本地系统切换到异地系统,以保证电力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0029]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数据(也可以称为本地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使用的复制技术可以使用远程数据同步复制Metro Mirror。
[0030]这里为了方便理解,对Metro Mirror复制技术进行适当描述:Metro Mirror (远程数据同步复制技术)是基于企业存储服务器的,其可以通过光纤通道,以物理卷为基本单位,将本地存储上的数据同步镜像到远端进行存储,该技术具有实时性高、无数据丢失且可以完全恢复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可用于相隔距离最多可达103公里的两个ESS或DS8000系统中指定的逻辑卷。在这种架构下,对源数据磁盘的任何更新都可以被同步镜像到目标磁盘,其中,源数据磁盘和目标磁盘通过Metro Mirror Path数据通道进行连接。对于本实施例而言,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本地数据从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同步镜像到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将本地应用从本地应用服务器同步镜像到异地应用服务器。通过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的架构搭建。
[0031]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数据(本地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使用的复制技术还可以是基于日志的结构化数据复制备份(Oracle Golden Gate,简称为0GG)。优选地,在使用该对第一数据(本地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的复制速度为亚秒级复制。
[0032]这里为了方便理解,对OGG复制技术和亚秒级复制的进行适当描述:0GG复制技术属于具备实现大量数据亚秒级的实时复制的功能,通过解析源数据库在线日志或归档日志来获得数据的增量变化,再将这些变化应用到目标数据库,从而实现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同步。OGG可以在异构的IT基础结构(几乎包括所有常用OS平台和数据库平台)之间实现大量数据亚秒级的实时复制,可实现一对一、广播(一对多)、聚合(多对一)、双向、点对点、以及级联等多种灵活的拓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OGG复制技术,可以实现基于数据库的灾备复制,而且可以实现灾备业务(即本地数据和本地应用的复制业务)大量数据亚秒级复制。
[0033]在本实施例中,本地数据存储设备10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20在存储数据时均可以使用虚拟资源池技术,其中,虚拟资源池是指将全网络中的各种具备存储数据能力的设备虚拟成一个存储设备。
[0034]这里为了方便理解,对虚拟资源池技术进行适当描述:基于云的虚拟资源池是建立在大量计算机、存储设备、双网卡设备、以及网络设备构成的云计算硬件平台上,对分散的计算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物理资源进行抽象,实现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异构物理资源的统一调度和高效利用,进而实现系统运行监控等应用的透明化物理部署。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建成虚拟资源池。
[0035]在本实施例中,本地数据存储设备10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20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节点。优选地,在本地数据存储设备10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20均包括多个存储节点的情况下,可以对多个存储节点采用动态分级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其中,动态分级管理机制是指根据各个存储节点在数据存储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动态分级管理。
[0036]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构建一个对云存储节点进行动态分级管理的机制,在该机制下,控制节点根据存储节点所存数据的完整性检测结果,对代表被检测的存储节点的结构体记录值进行更新,然后根据结构体中各成员变量的值进行存储节点的动态分级管理。
[0037]目前,在云灾备应用环境中,用户的数据是存放在由云服务提供商管理和维护的服务器上的,不再受用户的直接控制,增加了数据的潜在风险,还出现其他问题,例如:云服务提供商的系统故障、服务器被攻击、云服务提供商内部人员的泄密或蓄意破坏等,都有可能造成用户数据的泄密、损坏或丢失。可以说,数据安全已成为限制云灾备在企业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关键因素。
[0038]基于此,为了获得更好的安全性能,更主要是为了提高存储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本地数据存储设备10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20在存储数据时均可以使用隐式密钥认证(TTP-TPAKE)协议存储加密技术。在TTP-TPAKE协议中,每个通信实体和可信中心共享一个可记忆的口令,然后在该可信第三方的帮助下,每对通信实体生成他们的会话密钥。该协议只需四通信且不需棘手的公钥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其具有较高的计算和通信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提出的协议扩充到显式密钥认证的情形,实现生成会话密钥的同时进行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利用隐式密钥认证TTP-TPAKE协议极大的提高了灾备数据复制的保密性,确保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存储的安全性。
[0039]在本实施例中,本地数据存储设备10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20所在网络可以包括:存储区域网络(SAN)。当然,这里采用SAN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备份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以将这两个设备置于其他网络中,并不局限于SAN。
[0040]在本实施例中,监控平台50还可以用于在本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向本地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发送告警信息。优选地,告警信息的发送方式可以包括:短信方式和电子邮件方式。
[00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中,各种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所使用的资源都可以是电力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的整合或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为了便于理解,对系统软硬件资源的整合或共享进行适当描述:(I)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共享,是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可以将软硬件资源的每一层都作为资源池体现,使用处于可以共享状态的资源池对外提供模块化的共享IT服务,可以应用通过IT服务来使用后台共享资源。对于IT服务层而言,其存在可以屏蔽后台的共享资源层,减少应用对软件和硬件的依赖,能够从根本上打破竖井式架构,从而建立灵活、高效以及稳健的信息化支撑平台。(2)信息系统软硬件资源整合,是基于云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其可以整合各种存储物理设备为一整体,并提供永久保存数据和调用的功能,即在公共控制平台下存储设备的一个集合体。采用这种资源整合技术,可以通过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对来不同厂商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异构资源进行统一建模。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将各种资源设备(例如:IBM小型机及其PowerVM虚拟化平台、HP小型机及其vPar资源分区技术、VMware为代表的PC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以及来自不同厂商的异构存储设备抽象为统一的资源模型。
[0042]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云存储管理平台70,用于定时获取本地数据存储设备10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20的每个存储节点的服务情况,并将服务器情况发送给本地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
[0043]优选地,服务情况可以包括:存储容量、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10PS、读流量、
写流量。
[0044]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例解决本申请技术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同时将本地数据和本地应用以较高的实时性备份至异地,当电力信息系统在本地运行的部分由于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等灾情的情况下发生故障时,根据异地保存的异地数据和异地应用即可以是已经发生故障的本地系统切换至异地系统,以保证整个电力信息系统的不间断运行。这里,对本地数据的备份和本地应用的备份过程所涉及的技术进行简要介绍:(I)数据级灾备的关注点在于数据,即灾难发生后可以确保用户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较低等级的数据级灾备可通过备份的数据人工方式保存到异地实现,比如将备份的磁带定时运送到异地保存就是方法之一。而较高级的数据灾备方案则依靠基于网络的数据复制工具,实现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的异步/同步的数据传输,比如采用基于磁盘阵列的数据复制功能。(2)应用级灾备是在数据级灾备的基础上,把应用处理能力再复制一份,也就是在异地灾备中心再构建一套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数据备份系统、备用数据处理系统、备用网络系统等部分。应用级灾备能提供应用接管能力,即在生产中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在灾备中心接管应用,从而尽量减少系统停机时间,提高业务连续性。
[0045]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上述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46]在对本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先对云存储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行一些描述,以有助于理解本优选实施例的灾备切换系统构建的基础:
[0047]当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促使各个行业越发重视自身业务系统的灾备保护,面对灾备系统建设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效益不明显、需要专业维护保障等特点,大部分企业用户对此望而却步。随着云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于云计算实现底层网络、计算、存储资源的统筹管理。
[0048]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以及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各部分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应用软件来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为保证高可用、高可靠和经济性,云存储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来存储数据,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来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即为同一份数据存储多个副本。另外,云存储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大量用户的需求,能够并行地为大量用户提供存储服务。
[0049]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采用的资源池的构建示意图,如图3所示,现有安监、审计、国际合作综合计划、经济法律、纪检监察,农电,远程培训各占用一台服务器,审计、国际合作平时的CPU负载率只有5%左右,而安监、远程培训、审计这几台服务器的平均负载在40%左右,硬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管理这些应用系统,分别对应4个业务对口人。在资源池的构建过程中使用VMWARE虚拟化技术,对各类信息化设备(存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公司级信息化资源池,实现对业务系统资源的“按需分配”,这样就可以随时将资源加入或移出云资源池,业务系统可位于与资源池内的任意地方,在发生灾难时,业务系统可做到秒级的切换,切换至位于云资源池内的其它位置。
[0050]在实施过程中,通过VMWARE虚拟化技术,将安监、审计、国际合作综合计划、经济法律、纪检监察,农电,远程培训这些业务系统加入到虚拟化资源池,仅占用了 4台服务器,节省了 4台服务器资源,而且,由专门的虚拟化运维人员进行设备维护,节约了运维成本,现在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对位于虚拟化资源池内的所有业务系统进行维护,而且专业能力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005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VMWARE虚拟化技术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搭建虚拟化平台,加入虚拟化池的服务器安装VMWARE ESX4.1,配置业务地址及心跳地址,虚拟化服务器接入SAN网络,并在存储上为虚拟化池分配存储空间,部署虚拟化管理端程序,通过管理端从虚拟化池上为操作系统平台分配CPU、内存、硬盘、网络资源,支持主流的windows及Linux操作系统平台,在该操作系统上部署相应的业务应用。经过测试分析,操作系统可以在I分钟内迁移至位于虚拟化池内的其它服务器之上,故障后可在I分钟内恢复,而且,故障切换由软件自动完成,无需手动干预。
[0052]由于现有SAN网络是各自独立的,每个业务系统在搭建时有自己独立的一个SAN网络,这种情况是无法实现灾备的。为了克服该缺陷,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灾备切换系统将所有的SAN网络打通。
[0053]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实现灾备切换的过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搭建基于云计算的SAN存储网络,使用WffN号划分各主机所在的区域(ZONE),各主机和存储可以迁移至位于SAN网络的任一位置,且无需考虑具体的物理位置,同时,无需更改现在SAN网络配置,做到了位于SAN网络内的资源可按需分配。
[0054]如图4所示,位于信通5楼A机房和信通5楼B机房的HP EVA6400、MSA1500、HPEVA8400、HP EVA4400为本地数据存储设备,位于省公司16楼信息机房的EMC DMX-800和MACR0STAR1620为异地数据存储设备,位于信通5楼A机房和信通5楼B机房的服务器为本地应用服务器,位于省公司16楼信息机房的服务器为异地应用服务器,信通公司5楼B机房的SVC相当于灾备切换设备。监控平台位于信通公司5楼B机房。至于云存储管理平台,其可以设置在省公司16楼信息机房,也可以设置在信通公司5楼B机房,当然也可以另外独立设置,由于位置设置的独立性,因此在图4中并未明确示出。
[0055]在传统的灾备切换过程中,当需要对SAN交换机的配置进行修改时,需要分别到每个设备处进行处理,由于现有机房众多且位置分散,致使修改配置或扩充配置信息等操作非常不方便。为了克服该缺陷,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为所有的SAN分配相应的管理地址,并使SAN通过该管理地址接入到用户内部网络,打开SNMP协议的读和写功能后将管理功能开发后加入到现有网管软件,分析SAN交换机MIB库内各参数值所对应的位置,加入到网管功能内,对于需要新增或修改的SAN网络配置,提交至管理员处,由管理员通过网管软件填写好相应的修改信息,点击应用,发送SNMP信息包至对应的SAN交换机。SAN交换机收到该信息后,修改位于MIB库内的参数值,配置完成。仅需管理员从管理台操作即可,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品,简化了操作流程。
[0056]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针对现有灾备系统的监控平台进行改进,在业务系统主机及存储和SAN交换机上打开SNMP协议,在主机上新建监控所需的专用账户,与监控平台进行连调。这样,测试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到存储复制数据量的变化、数据复制的运行状态。在故障发生时,可以通过短信、邮件方式将短信和邮件发送给指定维护人员。
[0057]而且,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还将传统的独立的SAN网络打通连接到一起,为了保障整个SAN网络的性能,可以采用星型(核心-边缘)二级架构连接方式,对位于SAN网络内的SAN交换机的DOMAIN ID进行规划,对位于SAN网络内的主机、存储采用WffN的方式划分ZONE,经测试,主机接入到位于SAN网络的任一交换机上,无需更改配置,均可识别到为该主机分配的存储空间。
[0058]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对于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简称为RTO)的要求小于I小时的业务系统,可以使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在生产及灾备端的数据库服务器上部署Goldengate数据库恢复软件,生产端配置为数据传输模式,灾备端配置为数据接收模式。所谓RT0,是指灾难发生后,从IT系统当机导致业务停顿之时开始,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RT0。经过测试,在生产端新增的数据,可以立即从灾备端看到。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在生产端和灾备端分别部署一台同型号的存储,通过存储复制软件进行数据复制(复制模式可以采用异步模式),为存储复制分配专用的网络带宽,对于突发的且大于当前网络传输能力的数据可以存储在生产端的缓存内,在网络空闲时传输至灾备端存储上。
[0059]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云存储管理平台,用户可以方便的了解云存储系统的各个节点的服务情况,包括各节点的容量和性能(读10PS、写10PS、读流量、写流量)等信息,让用户实时了解域内资源信息和运行状态,从而可以操控这些资源;同时,可以使用户及时了解资源的异常,有必要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其正常运行。
[006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访问频率、保留时间、容量、性能等指标对数据进行分级存储(数据分级存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数据访问的局部性),即:将数据采取不同的存储方式分别存储在不同性能的存储设备上,通过分级存储管理实现数据客体在存储设备之间的自动迁移,进而将不经常访问的数据自动移到存储层次中较低的层次,释放出较高成本的存储空间给更频繁访问的数据。
[0061]系统在建设前期就考虑到资源的动态分配、统一管理、差异化服务、监控运维的需求,系统具备稳固的基础,采用云技术,没有地域限制。位于整个云环境内的资源可以动态调配,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数据传输的加密有利于数据的安全。统一监控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监控状态,监控到故障后可通过短信、邮件等手段及时告警,由专门的调度人员在故障发生时进行灾备的处理。
[0062]因此,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立体化的灾备技术,从系统的建设前、建设中、运维阶段的整个过程进行优化,系统建设前考虑到后期的运维及数据快速恢复的能力,建设中使用各种先进技术统一整合,可以为企业的数据恢复提供差异化服务。而且,前期的设计和建设为后期运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可以克服现有灾备技术管理能力不足,资源调度不集中,监控及告警功能较弱的缺点。
[0063]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基于云计算下的云存储技术为可以被利用提供可管理、可运营的灾备切换服务,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提供不同等级的同城或异地灾备切换服务,以保证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准确的恢复客户的业务数据和关键应用系统,保障客户业务的连续运行。此外,灾备切换服务可进一步降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成本,并为政府层面监督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平台和工具支撑。
[006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云存储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地数据存储设备,用于保存本地系统运行时需要和产生的第一数据; 异地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第一数据进行备份,得到第二数据; 本地应用服务器,用于在运行本地系统过程中执行业务能力; 异地应用服务器,用于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对本地应用服务器中的本地应用进行备份; 监控平台,用于监控本地环境是否发生灾害,在发生灾害的情况下,判断本地系统是否发生故障; 灾备切换设备,用于在本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从本地应用服务器切换至异地应用服务器,通过异地应用服务器对第二数据进行调用完成从本地系统到异地系统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第一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使用的复制技术是远程数据同步复制Metro Mirror。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第一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使用的复制技术是基于日志的结构化数据复制备份Oracle Golden Gate。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对第一数据和对本地应用进行备份时的复制速度为亚秒级复制。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在存储数据时均使用虚拟资源池技术,其中,虚拟资源池是指将全网络中的各种具备存储数据能力的设备虚拟成一个存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均包括多个存储节点的情况下,对多个存储节点采用动态分级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其中,动态分级管理机制是指根据各个存储节点在数据存储过程中的可靠性进行动态分级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在存储数据时均使用隐式密钥认证TTP-TPAKE协议存储加密技术。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所在网络包括:存储区域网络SAN。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平台还用于在本地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向本地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发送告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告警信息的发送方式包括:短信方式和电子邮件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云存储管理平台,用于定时获取本地数据存储设备和异地数据存储设备的每个存储节点的服务情况,并将服务器情况发送给本地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灾备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服务情况包括:存储容量、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10PS、读流量、写流量。
【文档编号】G06F11/14GK104239164SQ201310245371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张华峰, 李方军, 秦睿, 范迪龙, 张驯, 张小东, 闫晓斌, 杨仕博, 杜宁兰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甘肃省电力公司, 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