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08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材、多数个感测电极以及一装饰单元。基材具有一触碰感测区及环绕在触碰感测区周围的一装饰区,其中装饰区的一部分为一半透区域。此些感测电极配置于触碰感测区上,并交错排列。装饰单元配置于装饰区上。装饰单元于半透区域中形成一网状图案。网状图案具有多个开口,各开口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一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以调整入射至半透区域的光线的穿透率。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半透区域内的网状图案来达到半透视觉效果或渐层效果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0002]自从触控面板技术发展以来,触控面板已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占有极高的市占率。目前市场中已见整合有触控及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可用于携带方便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上,例如无线通讯手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数字相机等产品。
[0003]请参照图1,其绘示于传统触控面板非显示区域的装饰层中形成一半透区域的流程图。传统的触控面板是在基材上先形成二氧化硅的绝缘层,之后进行制作非显示区域的装饰层。接着,形成多数个交错排列的感测电极,用以侦测一触碰信号所对应的座标位置。之后,形成二氧化硅的保护层于此些感测电极以及装饰层上。接着,对保护层与装饰层进行开孔,以显露出一透光区域。最后,对应于开孔位置制作半透装饰层,以形成一半透区域。然而,传统的作法必须进行两次油墨印刷制作工艺,不仅增加制作工艺的步骤,且增加网版的制作费用。此外,传统的半透装饰层是由一般油墨加入透明油墨来调整其穿透率,调配时需精准地调整透明油墨的参数及印刷的均匀性,否则每次印刷的半透装饰层的品质无法达到一致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利用半透区域内的网状图案来达到半透视觉效果或渐层效果。由于网状图案的开口面积可透过规则性的几何图案或任意图案来调整,因此可用来调整入射至半透区域或由半透区域出射的光线的穿透率。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材、多数个感测电极以及一装饰单元。基材具有一触碰感测区及环绕在触碰感测区周围的一装饰区,其中装饰区的一部分为一半透区域。此些感测电极配置于触碰感测区上。装饰单元配置于装饰区上。装饰单元的半透区域形成一网状图案。网状图案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各第一开口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一表面的法线倾斜,以调整入射至半透区域或由半透区域出射的光线的穿透率。
[0006]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绘示于传统触控面板非显示区域的装饰层中形成一半透区域的流程图;
[0008]图2A?图2C绘示于本实施例的装饰区中形成一半透区域的制作流程图;
[0009]图2D绘示另一实施例的装饰区的示意图;
[0010]图3A及图3B绘示另二实施例的装饰区的示意图;[0011]图4A及图4B绘示不同开口尺寸对入射光线的影响的比对;
[0012]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于装饰区中形成一半透区域的示意图;
[0013]图6A绘制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6B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6C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6D及图6E分别绘示开口倾斜角度的示意图;
[0017]图6F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装饰单元的示意图;
[0018]图6G绘示依照另一实施例的装饰单元的示意图;
[0019]图6H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装饰单元的另一变化型;
[0020]图7A绘示配置于图5的触碰感测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0021]图7B为沿图7A的剖线A-A’所绘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8至图10分别绘示图7A与图7B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三个变化型的示意图;
[0023]图1lA绘示配置于图5的触碰感测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0024]图1lB为沿图1lA的剖线A_A’所绘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12绘示了图1lA与图1lB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一变化型的示意图;
[0026]图13及图14绘示感测电极为单层电极的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图15A?图15E分别绘示触控感应元件的制作方式的各种实施例。
[0028]符号说明
[0029]200?202:触控面板
[0030]210:基材
[0031]211:绝缘层
[0032]212:触碰感测区
[0033]213:导线
[0034]214:装饰区
[0035]215:保护层
[0036]216:缓冲层
[0037]217:平坦化层
[0038]218:装饰单元
[0039]221?224:感测电极
[0040]231、233:网状图案
[0041]230:装饰单元
[0042]230a、218a:开口
[0043]232:菱形非开口区域
[0044]232 ’:菱形开口区域
[0045]234:六角形开口区域
[0046]234’:六角形非开口区域
[0047]240:光感测器
[0048]242:光发射器[0049]250:有色油墨
[0050]SW、SWl、SW2:开 口内壁
[0051]A1、A2、A2’:开口面积
[0052]A3、A3’:有效面积
[0053]C:法线
[0054]θ、Θ a> Θ b> Θ c> 9a,、9a,,、9b,,、θ 1> Θ2:角度
[0055]a 1、a 2:有效角度
[0056]L:光线
[0057]PO:半透区域
[0058]606:装饰单元
[0059]606a:开口
[0060]612:第一装饰层
[0061]612a:下表面
[0062]612b:上表面
[0063]612c:侧壁
[0064]614:第二装饰层
[0065]614a:下表面
[0066]614b:上表面
[0067]614c:侧壁
[0068]616:第三装饰层
[0069]618:遮光层
[0070]W:宽度
[0071]620:单一装饰层
[0072]620a:下部
[0073]620b:上部
[0074]7IX:电极
[0075]72:电容式触控感应元件
[0076]720:基板
[0077]721:第一电极
[0078]722:第二电极
[0079]723:绝缘层
[0080]723H:接触孔
[0081]724:桥接线
[0082]725:保护层
[0083]810:玻璃基板
[0084]811:第一软性基板
[0085]812:软性基板
[0086]820:触控感应元件
[0087]821:第一电极层[0088]822:第二电极层
[0089]823:粘着层
[0090]824:第一电极层
[0091]825:硬质基板
[0092]826:第二电极层
[0093]827:触控感应元件
[0094]830:玻璃盖板
[0095]831:粘着层
[0096]832:第二软性基板
[0097]833:粘着层
[0098]834:塑胶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99]请先参照图2A?图2C,其绘示于本实施例的装饰区中形成一半透区域PO的制作流程图。首先,在图2A中,在基材210上可选择地形成一绝缘层211 (例如是二氧化硅),并形成一装饰单元230于基材210上,但也可以选择将装饰单元230形成于绝缘层211上。在此步骤中,装饰单元230例如以涂布的方式形成,并以湿蚀刻(例如曝光显影)或干蚀刻(例如激光穿孔)的方式在半透区域PO中形成多个开口 230a,其中,装饰单元230的开口 230a的孔径可以选择不大于120um,或大于120um。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当开口 230a的孔径小于120um或小于人眼可辨识的分辨率时,人眼不易察觉到有开口 230a存在,因此,不会影响人眼视觉上的反应。当开口 230a的孔径大于120um或大于人眼可辨识的分辨率时,利用人眼察觉到有开口 230a存在,可将开口 230a制作在功能性图案(例如home键或返回键)上或商标图案上,可增加人眼对图案的视觉反应。
[0100]在一实施例中,装饰单元230的开口内壁SWl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表面209的法线C倾斜一角度Θ 1,例如2度?40度,但不以此为限。
[0101]接着,在图2B中,形成多个排列于装饰单元230上的导线213,并覆盖一保护层215于此些导线213及装饰单元230上,且保护层215覆盖半透区域PO。保护层215例如是选自于由二氧化硅、氮化硅、有机绝缘材料或无机绝缘材料所组成的缓冲层216及平坦化层217。更进一步言之,缓冲层216例如是选自于二氧化硅(Si02)或氮化硅(SiNx),或者由二氧化硅及氮化硅堆叠而成的多层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达到上述材质相同功能、作用的材质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另外缓冲层216覆盖半透区域PO的开口 203a,再者,本案也可以省略缓冲层216的设置而简化制作工艺,以提高良率。平坦化层217例如由有机绝缘材料或无机绝缘材料所组成,另外,平坦化层217可选择未覆盖开口 203a而露出缓冲层216对应半透区域PO的部分,以避免降低开口 203a的穿透率。
[0102]之后,在图2C中,形成另一装饰单元218于保护层215上及未绘示于图中的部分装饰区(例如LOGO区)上。最上方的装饰单元218的开口内壁SW2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表面209的法线C倾斜一角度Θ 2,例如60度?85度,但不以此为限。在此,若无必要,本实施例也可不需形成最上方的装饰单元218,以简化制作工艺。
[0103]另外,请参照图2D的一实施例,上述的制作流程还包括可选择地形成一透光油墨219于装饰单元218的开口 218a中,以供特定波长的光线穿透,其中,半透区域PO中的开口 203a对应装饰单元218的开口 218a。另外,如此一结构没有设置缓冲层216及平坦化层217,透光油墨219可选择地形成在第一开口 230a中。再者,在一实施例中,透光油墨219例如是红外线透光油墨,外部光线可经由开口 203a通过红外线透光油墨,可让红外线波长范围的光线穿透,并阻挡可视光波长范围及紫外线波长范围的光线,以供一红外线感测器接收(IR sensor)。
[0104]接着,请参照图3A及图3B的二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制作流程相似,故使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不同之处在于:如不考虑透光率问题,也可直接以平坦化层217覆盖半透区域PO及各个开口 230a。本实施例的平坦化层217只是制作工艺上的改变,仍具有可透光性,并无类似装饰单元230 —般为了达到遮光的功效,故不会造成光线无法入射至半透区域PO的影响。另外,平坦化层217可选择未覆盖开口 230a而露出缓冲层216对应半透区域PO的部分,以避免降低开口 230a的穿透率。
[0105]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装饰单元230的开口内壁SW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表面的法线C倾斜一角度Θ 1,此角度Θ I例如介于2度?80度之间,倾斜角度越大表示开口内壁SWl越倾斜,而倾斜角度越小表示开口内壁SWl越陡峭。若开口内壁SWl未倾斜,则为圆柱形孔;若开口内壁SWl向内倾斜,则形成开口面积下宽上窄的锥形孔;若开口内壁SWl向外倾斜(如图2A及图3A所示),则形成开口面积上宽下窄的锥形孔。因此,本发明可通过改变开口230a的形状(内壁SW倾斜的程度),来改变光线通过半透区域PO的有效面积及有效角度。
[0106]另外,参照图3A及图3B的二实施例,在此一实施例中,该平坦化层217也可以置换成缓冲层216。因此,装饰单元218可直接形成于缓冲层217上。
[0107]请参照图4A及图4B,其绘示不同开口尺寸对入/出射光线的影响的比对。在图4A中,开口 230b为圆柱形,且入/出光面的开口面积Al等于出/入光面的开口面积A2,因此光线L通过开口 230b时的有效面积A3约为出/入光面的开口面积A2,且光线L通过的有效角度α I较小。在图4Β中,开口 230a为锥形孔,且出/入光面的开口面积Α2’大于入/出光面的开口面积Al,因此光线L通过开口 230a时的有效面积A3’也变大,即A3’大于A3,且光线L通过的有效角度α 2也变大,S卩0 2大于01。因此,通过光线L通过半透区域PO的有效面积及有效角度增加,可引导更多斜向入/出射的光线L进入半透区域PO中。
[0108]以下提出多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用以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
[0109]第一实施例
[0110]请参照图5,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于装饰区214中形成一半透区域PO的示意图。基材210的装饰区214环绕在触碰感测区212周围,且装饰区214的一部分为一半透区域PO。于半透区域PO中,可通过不同的网状图案231或233占半透区域PO的面积的比例,以计算光线的透光率。在本实施例中,网状图案例如是(A)具有六角形开口区域234以及菱形非开口区域232的网状图案231,或是(B)具有六角形非开口区域234’以及菱形开口区域232’的网状图案233,但不此为限,其他形状的开口区域或其他形状的非开口区域也可具体实施。
[0111]在本实施例中,开口区域占半透区域PO的面积越大,表示可穿透的光线L越少,穿透率也越小;反之,开口区域占半透区域PO的面积越小,表示可穿透的光线L越多,穿透率越大。因此,半透区域PO的开口面积与光线L的穿透率大致上呈正比关系。
[0112]请参照图6A,其绘制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0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200包括一基材210、多数个感测电极221?224以及一装饰单元230。基材210具有一触碰感测区212以及一装饰区214。此些感测电极221?224配置于触碰感测区212上,用以侦测一触碰信号所对应的座标位置,但不限于此,该些感测电极221?224也可以选择设置或延伸到装饰区214上,以便使装饰区214也具备有触控功能。装饰单元230配置于触碰感测区212的周围,也就是在装饰区214上。装饰单元230在半透区域PO具有一网状图案231或233,如图5所示。
[0113]基材210为一覆盖板(cover lens),其可为玻璃或塑胶等硬质基板或软性基板。装饰单元230为一不透光的底色材质,常见为有色光致抗蚀剂。开口 230a例如以湿蚀刻(例如曝光显影)或干蚀刻(例如激光穿孔)的方式形成在网状图案231中,因此只需一个光罩的制作费用,即可达到半透视觉效果或渐层效果。此外,开口内壁SWl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表面209的法线C倾斜一角度,以导引更多斜向入射的光线进入半透区域PO中。在本实施例中,倾斜的角度例如30?75度。请参照图6D的一实施例,当倾斜的角度Θ为50度?75度时,更大斜射角度的入射光线L被导引进入开口 230a中,以提高斜射光线L的穿透率。
[0114]在图6A中,触控面板200还包括一光感测器240,位于半透区域PO的后方,光感测器240侦测入射至半透区域PO的光通量。举例来说,在日照充足的地方,入射至半透区域PO的光通量较高;在阴暗的地方,入射至半透区域PO的光通量较低。因此,本实施例可通过光感测器240所测得的光通量来调整触控画面的亮度,以避免触控画面受到反射光的影响。光感测器240例如是红外线光感测器或可见光感测器。在一实施例中,红外线光感测器可配合特殊的透光油墨219 —起使用,以检测红外线的光通量。
[0115]第二实施例
[0116]请参照图6B,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1的剖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触控面板201还包括一光发射器242,位于半透区域PO的后方,光发射器242例如是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是在激发态下可发出微光的荧光体。此外,半透区域PO的开口面积也会影响光发射器242的出光量,当开口面积增加,则可穿透的光线越多;而当开口面积减少,可穿透的光线越少。另外,半透区域PO的开口 230a也会影响出射光线的波动性。例如:当光发射器242所产生的光线L经过半透区域PO之时,可通过开口230a的干涉而产生光程差,并且不同光程差的光在出光时相互叠加而形成绕射图案。因此,本实施例可通过调整开口 230a的分布及大小,使人眼对半透区域PO产生的光学效果有视觉上的变化。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230a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表面的法线C倾斜的角度,例如10?60度。请参照图6E的一实施例,当倾斜的角度Θ为40度?60度时,开口230a的出口端的面积相对变小,以减少光通量,可避免人眼对直射光线L过于敏感,而产生刺眼或眩光等不适。
[0117]第三实施例
[0118]请参照图6C,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02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202包括一保护层215,其覆盖半透区域PO,且形成于各个开口 230a中。保护层215例如是选自于由二氧化娃、氮化娃、有机绝缘材料及/或无机绝缘材料所组成的缓冲层216及/或平坦化层217,若为两层以上结构,层与层的位置可以交换。本实施例与第一、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202还包括一有色油墨250,配置于保护层215上。有色油墨250位于半透区域PO的后方,并反射由半透区域PO入射的光线L。有色油墨250的颜色不限,较佳与底色材质的装饰单元230的颜色不同,以使半透区域PO中所显示的颜色有别于装饰单元230的颜色。有色油墨250的颜色除了单色、双色或三色的变化外,还可设计成具有渐层变化的颜色,以使有色油墨250在光线L的照射下能呈现立体的效果。此外,有色油墨250可透过印刷来制作各式各样的图案,例如文字、商标或公司名称,以突显出质感及独特性。因此,本实施例可透过具有不同透光率的网状图案,使有色油墨250在光线L的照射下能呈现立体的效果。
[0119]上述的装饰单元230例如为单一层的装饰单元,以下介绍至少二层的装饰单元。图6F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装饰单元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F,装饰单元606可包括至少二装饰层,且该等装饰层的材质为一陶瓷、一颜色油墨、一光致抗蚀剂、一类钻炭或一树脂的其中之一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所组成的绝缘材料。装饰单元606可为一阶梯结构。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装饰单元606包括一第一装饰层612、一第二装饰层614、一第三装饰层616与一遮光层618,且第一装饰层612、第二装饰层614、第三装饰层616与遮光层618于垂直基板210的投影方向上依序堆叠于基板210上。第一装饰层612的下表面612a沿着平行基板210的方向上的宽度W (装饰区的宽度)大于第一装饰层612的上表面612b沿着平行基板210的方向上的宽度,使得第一装饰层612的侧壁612c为倾斜面。同样地,设置于第一装饰层612上的第二装饰层614的下表面614a沿着平行基板210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装饰层612的上表面612b沿着平行基板210的方向上的宽度,并大于第二装饰单元614的上表面614b沿着平行基板210的方向上的宽度,使得第二装饰层614的侧壁614c也为倾斜面。由此可知,第一装饰层612的侧壁612c与上表面612a、第二装饰层614的侧壁614c与上表面614b构成一阶梯结构。另外,第三装饰层616覆盖于第二装饰层614的上表面614b与侧壁614c上,且遮光层618设置于第三装饰层616上。于其他实施例中,阶梯结构也可搭配其他的装饰层所构成。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装饰层、第二装饰层与第三装饰层为白色,而遮光层为黑色,但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层、第二装饰层、第三装饰层与遮光层的颜色可为其他颜色,且依据所需的装饰设计来做调整。
[0120]在图6F中,装饰单元606例如具有至少一开口 606a或由多个开口 606a构成的网状图案,各开口 606a的内壁SW构成一阶梯结构。各个分段的内壁SW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210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例如0a、0b或0C,其中0a、0b及0C可为相同角度或不同角度。角度Θ a、Θ b及Θ c介于2度?80度之间。较佳地,倾斜的角度Θ a、Θ b及Θ c例如介于30度?75度或10?60度之间。
[0121]请参考图6G。图6G绘示依照另一实施例的装饰单元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装饰单元606具有至少一开口 606a,且各开口 606a的内壁SW构成一斜坡结构。也就是说,开口 606a的内壁SW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210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Θ a’。角度Θ a’介于2度?80度之间。较佳地,倾斜的角度Θ a’例如介于30度?75度或10?60度之间。
[0122]请参考图6H。图6H绘示依照一实施例的装饰单元的另一变化型。本变化型的装饰单元606与上述装饰单元的差异在于本变化型的装饰单元606由单一装饰层620所构成,且装饰单元606具有阶梯结构,装饰层的材质为一陶瓷、一颜色油墨、一光致抗蚀剂、一类钻炭或一树脂的其中之一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所组成的绝缘材料。具体来说,装饰层620包括下部620a与上部620b,且上部的侧壁与下部的上表面相连接。也就是说,下部620a沿着平行基板210的方向上的宽度W (装饰区的宽度)大于上部620沿着平行基板210的方向上的宽度。
[0123]装饰单元606例如具有至少一开口 606a或由多个开口 606a所构成的网状图案,开口 606a的内壁SW构成一阶梯结构。也就是说,各个分段的内壁SW相对于垂直通过基材210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例如0a”或0b”,其中0a”及Θ b”可为相同角度或不同角度。角度9a”及0b”介于2度?80度之间。较佳地,倾斜的角度0a”及Θ b”例如介于30度?75度或10?60度之间。
[0124]关于感测电极221?224的类型,请参照图7A?图7B、图8?图10、图1lA?图1lB及图12的说明。
[0125]请参考图7A与图7B。图7A绘示配置于图5的触碰感测区212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7B为沿图7A的剖线A-A’所绘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元件例如是一电容式触控感应元件72,其包括一基板720、一桥接线724、一绝缘层723、多个第一电极721以及多个第二电极722。桥接线724设置于基板720上;绝缘层723覆盖于桥接线724上并露出桥接线724的两端与部分基板720 ;第一电极721位于基板720上并与露出的桥接线724的两端电连接;第二电极722位于绝缘层723上,且相邻的两第二电极722可直接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另外,第一电极721、第二电极722、绝缘层723与桥接线724上可另设置有一保护层725。在本实施例中,桥接线724可为一单层桥接线例如金属桥接线或透明导电桥接线(例如是铟锡氧化物ΙΤ0),或复合层桥接线例如由金属材质与透明导电材质形成的堆叠结构。第一电极721与第二电极722可由同一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并利用同一制作工艺进行图案化。
[0126]请再参考图8至图10。图8至图10分别绘示了图7A与图7B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三个变化型的示意图。图8至图10所绘示的三个变化实施例与图7A与图7B的实施例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此三个变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721透过绝缘层723的接触孔723H与桥接线724电连接,而接触孔723H可仅露出桥接线724 (如图8与图9所示),或是露出桥接线724与部分基板720 (如图10所示)。此外,绝缘层723也可完整覆盖基板720 (如图8所示),或仅覆盖部分基板720 (如图9所示)。
[0127]接着,请再参考图1lA与图11B。图1lA绘示配置于图5的触碰感测区212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1lB为沿图1lA的剖线A-A’所绘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元件例如是一电容式触控感应元件72,其包括一基板720、多个第一电极721、多个第二电极722、一绝缘层723以及一桥接线7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721与第二电极722可由同一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并设置于基板720上,而绝缘层723则覆盖于基板720、第一电极721与第二电极722上,并部分露出第一电极721。桥接线724设置于绝缘层723上并于接触孔723H处与部分露出的相邻的第一电极721电连接,而相邻的第二电极722则可直接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再者,绝缘层723与桥接线724上可另设置有一保护层725。
[0128]请再参考图12。图12绘示了图1lA与图1lB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一变化型的示意图。图12所绘示的变化实施例与图1lA与图1lB的实施例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此变化实施例中,桥接线724透过完全填入绝缘层723的接触孔723H而与第一电极721电连接。
[0129]本发明的触控感应元件的结构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例如第一电极721与第二电极722可利用不同导电材料分别制作,在此状况下第一电极721可直接连接而不需透过桥接线724电连接。
[0130]同样须再强调的是,虽然上述多个电极的实施例及其变化型均举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例,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多个电极,也可为任何型态的单层电极,例如由多个三角形型态的电极71X(如图13所示)或是多个矩形型态的电极71X(如图14所示)所构成的单层电极;而且,该些电极71X可为同一导电图案,也可为不同的导电图案。
[0131]以下介绍触控面板的类型。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为电阻式触控面板或其它各种类型的触控面板,其触控感应元件的制作方式有下列数种实施例。请参照图15A,触控感应元件820的电极可为单层或双层结构,其可形成于一玻璃基板810上,例如是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再通过粘着层831与一玻璃盖板830相接合,其中粘着层831例如为液态光学胶(LOCA)、固态光学胶(PSA)或其它各种类型的粘着胶。粘着层831可整层涂布于玻璃基板810与玻璃盖板830之间,或是仅涂布于玻璃基板810与玻璃盖板830的周边。
[0132]或者,请参照图15B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感应兀件820的电极若分为两层时,第一电极层821可形成于一玻璃基板810上,例如是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而第二电极层822可形成于一玻璃盖板830上。第一电极层821与第二电极层822再通过粘着层823接合,其中粘着层823例如为液态光学胶(LOCA)、固态光学胶(PSA)或其它各种类型的粘着胶。
[0133]或者,请参照图15C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感应兀件820的电极若分为两层时,第一电极层821可形成于一第一软性基板811上,例如是有机化合物薄膜上,而第二电极层822可形成于一第二软性基板832上。第一电极层821与第二电极层822再通过粘着层823接合,其中粘着层823例如为液态光学胶(LOCA)、固态光学胶(PSA)或其它各种类型的粘着胶。
[0134]或者,请参照图15D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感应兀件820的电极若分为两层时,第一电极层824与第二电极层826可分别形成于一硬质基板825的相对二表面,硬质基板825例如为玻璃、塑胶等。接着,硬质基板825再通过粘着层833接合至玻璃盖板830,其中粘着层833例如为液态光学胶(LOCA)、固态光学胶(PSA)或其它各种类型的粘着胶。
[0135]或者,请参照图15E的另一实施例,触控感应元件827的电极若为单层时,其可形成于一软性基板812上,例如是有机化合物薄膜上,软性基板812可与塑胶盖板834 —体化接合,而成为内嵌式触控结构。
[0136]综上所述,虽然已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材,具有一触碰感测区及环绕在该触碰感测区周围的一装饰区,其中该装饰区的一部分为一半透区域; 多个感测电极,配置于该触碰感测区上;以及 第一装饰单元,配置于该装饰区上,该第一装饰单元于该半透区域中形成一网状图案,其中该网状图案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各第一开口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一表面的法线倾斜,以调整入射至该半透区域或由该半透区域出射的光线的穿透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第一开口为锥形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光感测器,位于该半透区域的后方,该光感测器侦测入射至该半透区域的光通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的各第一开口具有一内壁,该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该角度介于30度~75度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光发射器,位于该半透区域的后方,该光发射器产生的光线入射至该半透区域中,再经由该半透区域出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的各第一开口具有一内壁,该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该角度介于10度~60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 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绝缘层,形成于该基材上,且该第一装饰单元形成于该绝缘层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的各第一开口最大的孔径不大于120um,或者各第一开口最大的孔径大于120u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的各第一开口具有一内壁,该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该角度介于2度~80度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导线排列于该第一装饰单元上以及一保护层覆盖该些导线及该第一装饰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保护层包括缓冲层以及平坦化层,该缓冲层覆盖该半透区域中的该些第一开口,该平坦化层覆盖该缓冲层并露出该缓冲层对应该半透区域的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该保护层为一平坦化层,该平坦化层覆盖该半透区域中的该些第一开口,或者未覆盖该半透区域中的该些第一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保护层,该保护层为一缓冲层,该缓冲层覆盖该半透区域中的该些第一开口。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装饰单元,形成于该平坦化层上,该第二装饰单元具有第二开口对应于该半透区域中的该些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的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第二角度,该第二角度介于60~85度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一第二装饰单元,形成于该缓冲层上,该第二装饰单元具有第二开口对应于该半透区域中的该些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的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第二角度,该第二角度介于60~85度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透光油墨,形成于该些第一开口中。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透光油墨,形成于该第二开口中。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一透光油墨,形成于该第二开口中。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一有色油墨,配置于该保护层上,该有色油墨位于该半透区域的后方,并反射由该半透区域入射的光线。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网状图案包括六角形开口区域及菱形非开口区域。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网状图案包括六角形非开口区域以及菱形开口区域。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基材的材质为玻璃或塑胶。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包括至少二装饰层,且各第一开口构成一阶梯结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至少二装饰层的材质为一陶瓷、一颜色油墨、一光致抗蚀剂、一类钻炭或一树脂的其中之一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所组成的绝缘材料。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包括至少二装饰层,且各第一开口构成一斜坡结构。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的各第一开口具有一内壁,该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该角度介于2度~80度之间。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的各第一开口具有一内壁,该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该角度介于30度~75度之间。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的各第一开口具有一内壁,该内壁相对于垂直通过该基材表面的法线倾斜一角度,该角度介于10度~60度之间。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至少二装饰层的材质为一陶瓷、一颜色油墨、一光致抗蚀剂、一类钻炭或一树脂的其中之一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所组成的绝缘材料。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装饰单元包括一装饰层,且各第一开口具有一阶梯结构。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941907SQ201310407040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连志贤, 林溯明, 黄世杰, 陈佳琪, 蔡宜珍, 尤鹏智, 黄炳文 申请人: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