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发光单元未发光的第一状态时,通过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然后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判定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发光单元为发光的第二状态。由此达到可以通过调整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二发光单元是否为发光的目的,实现了能够快速调整电子设备的强光源发光,提高电子设备操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智能电子设备的强光源照明功能往往需要用户进行相应的按键操作或者进 入特定的菜单程序选择才能开启,当用户忽然置身于光线较暗的环境需要立即开启照明功 能时,现有智能电子设备虽然可以通过立即点亮屏幕背光的方式实现照明,但是该种方式 照明时间短、光度低,不适合在光线亮度低且需要长时间照明的环境,因此,当用户需要打 开较强光源,实现长时间照明功能时,则必须通过各种繁琐的操作以打开相应的强光源照 明系统。
[0003]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着智能电子设备的强光源照明系统开启操作繁琐,操 作效率不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子设备的强 光源照明系统开启操作繁琐,操作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5]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 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 第二发光亮度,所述方法包括:
[0006]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其中,所述 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 二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的状态;
[0007] 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08] 当判定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 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
[0009]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 空间姿态参数,包括:
[0010] 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第一 检测单元检测是否获得第一输入指令;
[0011]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或,
[0012] 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第一 检测单元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指令;
[0013]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或,
[0014]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在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的 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015]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16] 优选地,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 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时,获取第二输入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指令 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从未发光状态调整为发光状态;
[0018] 确定所述第一发光单兀发光时为所述第一状态。
[0019] 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具体为:
[0020]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 未发光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
[0021] 优选地,所述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0022] 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 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预设方向。
[0023] 优选地,所述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0024] 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 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的 方向。
[0025]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在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 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 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获得环境亮度值,所 述环境亮度值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等级;
[0027] 在所述环境亮度值低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执行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 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028]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所述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 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包括:
[0029] 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获取一检测 参数,所述检测参数表征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照射向人眼;
[0030] 当所述检测参数表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未照射向人眼时,则控制所 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0031]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发光 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 发光亮度,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32] 空间姿态参数获取单元,用以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 备的空间姿态参数,其中,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 姿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的状态;
[0033] 判定单元,用以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34] 控制单元,用以当判定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 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
[0035]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用以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 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获得第一输入指令;或,
[0036]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以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后的第二预 设时长内,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指令;或,
[0037]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在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的 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038] 所述判定单元具体为,用以在检测结果为是时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 设条件。
[0039]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040] 第二输入指令获取单元,用以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时,获取第二输入 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指令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从未发光状态调整为发光状态, 并确定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时为所述第一状态。
[0041]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
[0042] 用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且所述第一发光单 元为未发光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
[0043] 优选地,所述判定单元具体为:
[0044] 用以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 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预设方向。
[0045]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判定单元具体为:
[0046] 用以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 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 向的方向。
[0047]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以在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 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获 得环境亮度值,所述环境亮度值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等级;
[0048] 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获取单元具体为,用以在所述环境亮度值低于预设亮度阈值以 及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049]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用以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 预设条件时,则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获取一检测参数,所述检测参数表征了所述第二发 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照射向人眼;
[0050]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
[0051] 用以当所述检测参数表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未照射向人眼时,则控 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0052]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5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发光单元未发光的第一状态时,通过获 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然后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判定 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发光单元为发 光的第二状态。由此达到可以通过调整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二发光单元 是否为发光的目的,实现了能够快速调整电子设备的强光源发光,提高电子设备操作效率 的技术效果。
[0054]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增设电子设备启动第二发光单元的前 提条件,降低误操作的概率,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从而避免 电子设备的能源浪费,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误操作概率低,避免电子设 备能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0055]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决定是否开 启调整第二发光单元为发光的流程,避免了在光线亮度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调整第二单 元为发光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智能化 水平,提升用户感受的技术效果。
[0056]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发光单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为强光源,因此通过检测电 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会照射向人眼,保证了第二发 光单元发光时不会直射人眼,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眼睛不受强光刺激,因此本申请实施例 中的技术方案还存在使用安全的技术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5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子设备 的强光源照明系统开启操作繁琐,操作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6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6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发光单元未发光的第一状态时,通过获 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然后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判定 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发光单元为发 光的第二状态。由此达到可以通过调整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控制电子设备的第二发光单元 是否为发光的目的,实现了能够快速调整电子设备的强光源发光,提高电子设备操作效率 的技术效果。
[0062]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 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 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3] 实施例一
[0064]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 备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二 发光单元的第二发光亮度。
[0065]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光单元可以为两个物理上独立的发光单 元,其设置位置可以为不同,其朝向也可以为不同,也就是说,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 元的光线照射方向也可以为不同,例如,第一发光单元为设置在电子设备主视面的显示屏, 第二发光单元为设置在电子设备后视面上的闪光灯;又例如,第一发光单元为设置在电子 设备左视面上的闪光灯,第二发光单元为设置在电子设备俯视面上的专用照明灯。可见,第 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为两个独立单元时,其在电子设备中的设置位置可以为多种方 式。
[0066] 并且,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在普通应用状态下其功能也可以为不同,例 如,第一发光单元可以为液晶显示屏,其普通应用状态下的功能为提供背光亮度以方便用 户清楚识别屏幕上的信息内容,第二发光单元可以为闪光灯,其普通应用状态下的功能为 在摄影状态下提供强光效果,也就是说,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可以作为其它功能 应用而设置,并非只能作为照明专用。
[0067]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也可以为被复用的发光单元,例 如,可以同时实现闪光灯功能及背光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当该液晶显示屏处于背光亮度效 果时,其可以作为第一发光单元,当该液晶显示屏处于闪光灯亮度效果时,其可以作为第二 发光单元。
[0068]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光单元还可以为专用作照明而设置的照明单元,而第二 发光单元可以作为其它功能应用而设置的发光装置,并非照明专用;当然,也可以为第一发 光单元为其它功能应用而设置的发光装置,而第二发光单元为照明专用的照明单元;同时, 还可以为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均为照明专用的照明单元。
[0069]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发光亮度,在此 包括了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当第一发光单元为发光时其整体亮度值小于第二发光单 元为发光时的整体亮度值,又或者是指,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时的单位面积亮度小于第二发 光单元发光时的单位面积亮度。
[0070] 可见,只要是发光亮度不同的两个单元,或者在不同状态下发光亮度不同的同一 单元,均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光单元或第二发光单元,并且第一发光单元在 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发光亮度小于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
[0071] 所述方法包括:
[0072] 步骤101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其中,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状 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的状态。
[0073] 所述第一状态具体是指,第二发光单元未发光时候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一状态包 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子设备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均没有发光的情况,另一 种是电子设备的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而第二发光单元未发光的情况。
[0074] 所述空间姿态参数用以表征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其具体含义包 括两种:
[0075] -种是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征电子设备的某一面的具体朝向,例如, 当以显示界面为主视面时,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一长方体电子设备的主视 面(显示屏幕所在面)中心点、右视面中心点、俯视面中心点三个点位置在以 电子设备的中心点为原点,x、y轴所在面为水平面的立体坐标轴中的位置时, 其具体参数数值为(〇,25,0) :(50,0,0) :(0,0,100),此时该空间姿态参数表征 了电子设备处于主视面和左视面均垂直于水平面的姿态,如果空间姿态参数为 (0,25, 0): (50, 25W, (-25W)): (5〇W, 〇, 50$)时,则表征了 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为垂直于水平面,且显示界面为向右倾斜45度的右倾姿态。当电子设 备的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时,第一姿态对应的空间姿态参数也会相应的调整至第二 姿态对应的空间姿态参数,因此,可以通过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征电子设备是否从第一姿 态调整至与第一姿态不同的第二姿态,以及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具体姿态。
[0076] 另一种是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征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的调整过程,例如,当 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中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弧度或角度时,比如一采用陀 螺仪的手机在某一时刻获得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姿态参数具体为50° /sec时,则表征了 电子设备在该时刻以50°每秒的速度往右方发生旋转,又或者该手机在另一时刻获得在延 重力方向上的空间姿态参数为(-80)° /sec时,则表征了电子设备在该时刻以80°每秒的 速度以面向用户方向发生旋转,再通过获取该旋转持续时间,则可获得电子设备实际发生 的旋转总弧度。
[0077] 又例如,当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中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加速度 时,比如一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的手机在某一时刻获得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姿态参数具体为 20m/sec2时,则表征了电子设备在该时刻以20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往右方发生平行移动, 又或者该手机在另一时刻获得在延重力方向上的空间姿态参数为(-30)m/sec2时,则表征 了电子设备在该时刻以30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延重力方向发生移动,再通过获取该移动 持续的时间,则可获得电子设备实际发生的移动距离。
[0078] 因此,当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时,可以通过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 征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的具体调整方向及调整程度。
[0079] 在步骤101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感应单元,例如陀螺仪、重力加速感应器 等具体装置获取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080] 步骤102 :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81] 所述预设条件可以为电子设备的某一具体姿态所对应的参数,例如,电 子设备为向右倾斜45度的姿态,通过对应的空间姿态参数可以表示为(〇,25, 0) : (50,25W,(-25W) ) : (5〇W,〇,5〇W)。
[0082] 当然,所述预设条件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具体的姿态变化过程,例如,电子设备由左 向右进行360度翻转,通过对应的空间姿态参数则可以表示为120° /sec,且获得持续旋转 时间为3秒。
[0083] 在步骤102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空间姿态参数具体所表征的内容来判定 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84] 该预设条件可以为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以及与第一时刻不同的第二时刻时的具 体姿态,该具体姿态可以为电子设备的某一面的具体朝向,例如,预设条件可以为在第一时 刻时电子设备为显示屏幕朝向地面的姿态,在第二时刻时电子设备为显示屏幕朝向天空的 姿态。
[0085] 该具体姿态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长内所作的 姿态调整过程,例如,预设条件可以为电子设备在被握持状态下,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 间的间隔时长内完成一次水平向右翻转90度的姿态调整过程。
[0086]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为两个独立单元时,其在电 子设备中的设置位置可以为多种方式,当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设置位置不同 时,其进行姿态调整后的姿态参数表现也不同,因此,当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预设条件 相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的设置位置不同,以及参考 标准的不同,其具体所表现出的空间姿态参数也不同,因此在姿态调整过程中,电子设备的 姿态调整方向及调整距离/弧度也不尽相同。
[0087] 例如,预设条件具体为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第二发光单元的光线照射方 向与电子设备在第一姿态时第一发光单兀的光线照射方向一致,现有两种相同规格的电子 设备,第一种电子设备为如下设置:第一发光单元为电子设备主视面上的显示屏,第二发光 单元为电子设备左视面上的第一闪光灯;第二种电子设备为如下设置:第一发光单元为电 子设备俯视面上的第二闪光灯,第二发光单元为电子设备仰视面上的专用照明灯。
[0088] 当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的某一面的具体朝向时,第一种电子设备在第一 姿态下为主视面(显示屏所在面)及左视面(第一闪光灯所在面)均垂直于水平面的姿态, 其空间姿态参数可以具体为(〇,(-30),0) : (60,0,0):(0,0,90),第一种电子设备只需要 在第一姿态下将第一种电子设备进行水平向右90度翻转调整为第二姿态即可满足预设条 件,因此,其在第二姿态下的空间姿态参数具体为(30,0,0):(0,60,0) :(0,0,90);而第二 种电子设备在第一姿态下为主视面(第二闪光灯所在面)及左视面(第一闪光灯所在面) 均垂直于水平面的姿态,其空间姿态参数可以具体为(0,(-90),0) : (60,0,0):(0,0, 30), 而第二种电子设备则需要延重力方向进行180度翻转调整为第二姿态才可满足预设条件, 因此,其在第二姿态下的具体参数可以为(0,90,0) : (60,0,0):(0,0,(-30))。
[0089] 当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的姿态调整过程时,第一种电子设备只需要在 第一姿态下将第一种电子设备进行水平向右90度翻转调整为第二姿态即可满足预设条 件,因此,其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姿态参数可以为30° /sec,持续时长3秒,表示第一种 电子设备进行了以30度每秒的速度发生水平向右的转动,且转动时长为3秒,最终完成 了水平向右翻转90度的调整过程;而第二种电子设备则需要进行延重力方向进行180度 翻转调整为第二姿态才可满足预设条件,因此,其在延重力方向上的空间姿态参数可以为 (-90° )/sec,持续时长2秒,表示第二种电子设备进行了以90度每秒的速度发生延重力方 向向上的转动,且转动时长为3秒,最终完成了延重力方向进行180度翻转的调整过程。
[0090] 步骤103 :当判定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 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
[0091] 所述第二状态具体是指,第二发光单元发光时候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状态也包 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子设备的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均发光的情况,另一种是 电子设备的第一发光单元未发光,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的情况。
[0092]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 空间姿态参数,包括:
[0093] 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第一 检测单元检测是否获得第一输入指令;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 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94]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具体可以为电子设备上设置的按键,也可以为电子设备上设置 的感应单元,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入指令可以为电子设备响应按键操作而生成的指令,也 可以为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感应单元基于获得的感应信息而生成的指令,例如,当感应单元 具体为红外感应单元时,用户将手指放入红外感应区域时红外感应单元可获得一感应信 息,基于该感应信息电子设备可以相应生成一指令,即所述第一输入指令。
[0095] 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系统中预设的一段时长,具体可以为30秒以内,或1分钟以 内。
[0096] 在该步骤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得第一输入指令,然后获得空间姿 态参数,紧接着判断获得第一输入指令的时刻与电子设备获得空间姿态参数的时刻之间的 间隔时长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时长,若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不会进入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 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整个方法流程结束。
[0097] 或,本步骤还可以为另一种实现方式:
[0098] 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第一 检测单元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指令;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 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99]在该种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设备首先获得空间姿态参数,然后获得第一 输入指令,紧接着判断获得空间姿态参数的时刻与获得第一输入指令的时刻之间的间隔时 长是否超过第二预设时长,若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则不会进入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 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整个方法流程结束。
[0100] 或,本步骤还可以为第三种实现方式:
[0101]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在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的 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 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102] 在该种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 条件的前提条件包括三个,一是电子设备需要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例如,当第一检 测单元为按键时,电子设备在按键被持续按压的情况下持续采集到所述第一输入指令,又 例如,当第一检测单元为触摸感应单元时,该触摸感应单元持续获得触摸感应信息,从而持 续采集到所述第一输入指令;二是电子设备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的时长要达到第三 预设时长,例如,当第一检测单元为按键时,电子设备的按键被持续按压的时长达到第三预 设时长;三是电子设备获取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在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方 可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否则整个方法流程结束。
[0103] 需要指出的是,在该种方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空间姿态参数的时刻可以为 电子设备持续采集第一输入指令的持续时间之中,也可以为电子设备持续采集第一输入指 令的持续时间之前,还可以为电子设备持续采集第一输入指令的持续时间之后。
[0104] 可见,通过上述几种实现方式可以增设电子设备启动第二发光单元的前提条件, 降低误操作的概率,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从而避免电子设 备的能源浪费,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具有误操作概率低,避免电子设备能源浪 费的技术效果。
[0105] 具体地,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 第一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时,获取第二输入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指令用以控制所述第 一发光单元从未发光状态调整为发光状态;确定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时为所述第一状 态。
[0106] 在该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输入指令的获取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可以采 取特定功能键操作的方式,也可以为采用感应单元进行感应操作的方式,可以为采用菜单 选择的方式调用相关程序进行第二输入指令的获取,还可以为采用预定动作触发的方式, 例如,通过陀螺仪检测获得电子设备在握持状态下左右摇晃幅度超过一阈值,则被判定为 获取第二输入指令,再例如,通过加速度感应器检测获得电子设备在握持状态下的移动速 度变化超过预定阈值,则被判定为获取第二输入指令。
[0107] 总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取第二输入指令的方式为多种,可以视实际需要而 定。
[0108] 同时,当获取第二输入指令从而将第一发光单元调整为发光时,确定此时的电子 设备处于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而第二发光单元未发光的第一状态。
[0109]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具体为:控制所述电子设 备进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未发光状态的所述第二状 态,由此可以避免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同时发光消耗大量能源的情况,实现进一 步节省能耗的技术效果。
[0110] 具体地,所述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可以为:
[0111] 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 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预设方向。
[0112] 也就是说,所述预设条件具体是判定该电子设备在处于第二姿态时,该电子设备 的第二发光单元是否朝向一个预设方向。以用户为参考位置,该预设方向可以为水平向前, 也可以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上,还可以具体为延重力向下的方向,具体设置也以实际需要而 定。
[011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以第二发光单元的光线投射方向作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的朝向
[0114]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判断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可以为:
[0115] 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 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的 方向。
[0116] 也就是说,所述预设条件具体可以是判定该电子设备在处于第二姿态时,该电子 设备的第二发光单元的朝向是否与该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的第一发光单元的朝向一 致。
[0117]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以第一发光单元的光线投射方向作为所述第一发光单 元的朝向。
[0118] 例如,一在显示屏幕背面设置有闪光灯的手机,该手机在第一状态下时显示屏幕 的背光光线投射方向为垂直射向地面,因此,可以认为该手机的第一发光单兀在第一状态 下的朝向为垂直向地面,并且,当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的主视面(显示屏幕所在 面)中心点、右视面中心点、俯视面中心点三个点位置在以电子设备的中心点为原点,x、y 轴所在面为水平面的立体坐标轴中的位置时,在第一状态下该手机的具体空间姿态参数为 (0,0,(-25)) : (50,0,0):(0,(-100),0),当该手机的姿态参数变更为(0,0, 25) :((-50),0, 0) :(0,(-100),0)时,则可以通过参数变更判定为该手机进行了水平180度翻转,调整成为 了第二姿态,此时闪光灯的光线投射方向也调整为了垂直向地面,此时可以认为该手机在 处于第二姿态时,第二发光单兀的朝向与该手机处于第一姿态时,其第一发光单兀的朝向 一致。
[0119] 又例如,一在显示屏幕左侧设置有闪光灯的手机,该手机在第一状态下时显示屏 幕的背光光线投射方向为垂直射向地面,此时可以认为该手机的第一发光单兀在第一状态 下的朝向为垂直向地面,并且在第一状态下时该手机的姿态参数为(〇,〇,(-25)) : (50,0, 0) :(0,(-100),0),当该手机的姿态参数变更为(25,0,0):(0,0, 50) :(0,(-100),0),则可 以通过参数变更判定为该手机进行了水平向左90度翻转,调整成为了第二姿态,此时闪光 灯的光线投射方向也调整为了垂直向地面,此时可以认为该手机在处于第二姿态时,第二 发光单兀的朝向与该手机处于第一姿态时,其第一发光单兀的朝向一致。再例如,一显不屏 幕与闪光灯复用的手机,该手机在第一状态下时显示屏幕的背光光线投射方向为垂直射向 地面,并且,当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中某一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加速度时,在 一预设时间3秒内该手机获得了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姿态参数包括:20m/sec2、(-20)m/sec2, 此时则可判定该手机调整为了进行水平方向上晃动的第二姿态,并且由于为水平晃动,所 以闪光灯的光线投射方向与显示屏幕的光线投射方向一致,此时可以认为该手机在处于第 二姿态时,第二发光单兀的朝向与该手机处于第一姿态时,其第一发光单兀的朝向一致。
[0120] 同时,还可以通过姿态参数判定该手机在处于第二姿态时,其中心点位置是否偏 离该手机在处于第一姿态时的中心点位置超过一预设距离,如果判定结果为超过该预设距 离,则认为该手机在处于第二姿态时满足了预设条件否则为不满足预设条件。
[0121]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在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 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122] 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获得环境亮度值,所 述环境亮度值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等级;在所述环境亮度值低于预设 亮度阈值时,执行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 数。
[0123]在该步骤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光线感应单元检测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 度,并获得相对应的环境亮度值。
[0124] 需要指出的是,该环境亮度值可以为根据需要设置的,与不同光线明暗等级相对 应的数值。
[0125] 当获得的环境亮度值低于一预设亮度阈值时,则表明此时的环境光线较暗,有调 整第二发光单元为发光的必要,由此进一步判定为可以执行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 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126] 并且,该步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表现为,电子设备在平常应用中处于第一模 式,所述第一模式为普通应用模式,即不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模式,也就是说, 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模式状态下,当电子设备所获得的参数或操作满足了本方案的执行前 提条件时,电子设备要么执行其它预定指令,要么不作任何响应处理;当电子设备获得的环 境亮度值低于一预设亮度阈值时,则调整进入第二模式,当电子设备在第二模式下则可在 所获得的参数或操作满足了本方案的执行前提条件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0127]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决定是否开启调 整第二发光单元为发光的流程,避免了在光线亮度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调整第二单元为 发光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提升用户感受的技术效果。
[0128]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所述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 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包括:
[0129] 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获取一检测 参数,所述检测参数表征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照射向人眼;当所述检测 参数表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未照射向人眼时,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 第二状态。
[0130]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图像、图片采集装置,在与第二发 光单元的光线照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进行图像、图片采集,再通过图像、图片分析技术判定 是否存在人眼;又或者,可以通过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光影感应装置,通过光影投射的方式, 查看是否在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光线照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存在瞳孔反射光线,再经过对反 射光线的数据分析判定是否存在人眼。
[0131] 需要指出的是,本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了预设 条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检测,当检测参数表征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未照射向人 眼时,才实际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0132] 当然,在判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照射 向人眼,也可以通过判断在延与第二发光单元的光线照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是否存在人眼 的方式得到判定结果,此时具体执行过程为:若存在人眼,则判定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 线不会照射向人眼;若不存在人眼,则判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会照射向人眼。
[0133] 例如,一闪光灯(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显示屏幕(第一发光单元)所在面左侧的 手机,当预设条件具体为: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第二发光单元的光线照射方向与电 子设备在第一姿态时第一发光单元的光线照射方向一致,且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 的某一面的具体朝向时,该手机在第一姿态下为主视面(显示屏所在面)及左视面(第一 闪光灯所在面)均垂直于水平面的姿态,其空间姿态参数可以具体为(0,(_30),0) :(60,0, 0) :(0,0,90),因此,当该手机获得的空间姿态参数调整为(30,0,0):(0,60,0) :(0,0,90) 时,则表明其进行了水平向右90度翻转调整为第二姿态,且满足了预设条件,因此,在基于 手机满足了所述预设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执行后续步骤,通过调用该手机在显示屏幕所在面 上设置的摄像头采集延显示屏幕背光光线投射方向的图片,获得的图片表征为在延显示屏 幕背光光线投射方向上不存在人眼,因此,最终调整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发光单元发光的第 二状态。
[0134] 又例如,一显示屏幕与闪光灯复用的手机,该手机在第一状态下时显示屏幕的背 光光线投射方向为垂直射向地面,所述预设条件为电子设备在3秒内进行水平左右晃动, 且晃动时的加速度应超过lOm/sec2,因此,当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为电子设备中某一点在单 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加速度时,在一预设时间3秒内该手机获得了在水平方向的空间姿态参 数包括:20m/sec2、(-20)m/sec2,此时则可判定该手机调整为了进行水平方向上晃动的第二 姿态,如果以(±l〇)m/sec2作为一预设阈值的话,则此时的空间姿态参数超过了该预设阈 值,该手机满足了所述预设条件,因此,在基于手机满足了所述预设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执行 后续步骤,通过调用该手机在主视面、后视面、俯视面、仰视面、右视面上设置的摄像头采集 从上述五个面上发出的光线投射方向上的图片,获得的图片表征为在从上述五个面上发出 的光线投射方向上存在人眼,因此,可以判定在与闪光灯的光线照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不 存在人眼,最终调整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发光单元发光的第二状态。
[0135] 由于第二发光单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为强光源,因此通过检测电子设备处于 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会照射向人眼,用以保证第二发光单元发 光时不会直射人眼,有效保护用户的眼睛不受强光刺激,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还存在使用安全的技术效果。
[0136] 实施例二
[0137]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发光单元 201和第二发光单兀202,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兀201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兀 202的第二发光亮度,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
[0138] 空间姿态参数获取单元203,用以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 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其中,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 二姿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的状态;
[0139] 判定单元204,用以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140]控制单元205,用以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 进入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
[0141]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单元,用以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 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获得第一输入指令;或,
[0142]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以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后的第二预 设时长内,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指令;或,
[0143]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在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的 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144] 所述判定单元204具体为,用以在检测结果为是时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 足预设条件。
[0145]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0146] 第二输入指令获取单元,用以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时,获取第二输入 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指令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从未发光状态调整为发光状态, 并确定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时为所述第一状态。
[0147]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205具体为:
[0148] 用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02处于发光状态,且所述第一发 光单元201为未发光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
[0149] 具体地,所述判定单元204具体为:
[0150] 用以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 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02朝向预设方向。
[0151] 具体地,所述判定单元204具体为:
[0152] 用以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 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02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光单 元201朝向的方向。
[0153] 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以在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 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获 得环境亮度值,所述环境亮度值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等级;
[0154] 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获取单元具体为,用以在所述环境亮度值低于预设亮度阈值以 及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0155]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用以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 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获取一检测参数,所述检测参数表征了所述 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照射向人眼;
[0156] 所述控制单元205具体为:用以当所述检测参数表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02在发 光时光线未照射向人眼时,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0157]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发光单元未发光的第一状态 时,通过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然后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 件,当判定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控制电子设备进入第二发 光单元为发光的第二状态。由此达到可以通过调整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控制电子设备的第 二发光单元是否为发光的目的,实现了能够快速调整电子设备的强光源发光,提高电子设 备操作效率的技术效果。
[0158]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159]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增设电子设备启动第二发光单元的前 提条件,降低误操作的概率,使得电子设备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第二发光单元发光,从而避免 电子设备的能源浪费,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误操作概率低,避免电子设 备能源浪费的技术效果。
[0160]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的光线亮度决定是否开 启调整第二发光单元为发光的流程,避免了在光线亮度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调整第二单 元为发光的情况,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还具有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智能化 水平,提升用户感受的技术效果。
[0161]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发光单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为强光源,因此通过检测电 子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会照射向人眼,保证了第二发 光单元发光时不会直射人眼,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眼睛不受强光刺激,因此本申请实施例 中的技术方案还存在使用安全的技术效果。
[0162]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 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 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 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形式。
[0163]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 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 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 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 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 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的装置。
[0164]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 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 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65]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 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 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 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66]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 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在单位面积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 述第二发光单元在所述单位面积的第二发光亮度,所述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 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一种系统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 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0167] 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168] 当判定结果表明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 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
[0169]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 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70]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 元,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发光亮度,所述方 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其中,所述空间 姿态参数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发 光单兀处于未发光的状态; 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在所述 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检测单 元,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包括: 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第一检测 单元检测是否获得第一输入指令;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或, 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后的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第一检测 单元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指令;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或,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在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的时长 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时,获取第二输入指令,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指令用以 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从未发光状态调整为发光状态; 确定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时为所述第一状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具体 为: 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未发 光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 足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预设方向。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一预 设条件,具体为: 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时, 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的方向。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在所述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 括: 通过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获得环境亮度值,所述环 境亮度值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等级; 在所述环境亮度值低于预设亮度阈值时,执行步骤: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8.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单元, 所述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状态,包括: 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获取一检测参 数,所述检测参数表征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照射向人眼; 当所述检测参数表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未照射向人眼时,则控制所述电 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9.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且所述第一发光 单元的第一发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二发光亮度,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空间姿态参数获取单元,用以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 空间姿态参数,其中,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姿态调整至第二姿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的状态; 判定单元,用以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控制单元,用以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第 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检 测单元,用以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的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是否 获得第一输入指令;或,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以在所述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后的第二预设时 长内,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一输入指令;或,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在持续采集所述第一输入指令的时长 达到第三预设时长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所述判定单元具体为,用以在检测结果为是时判定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 件。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输入指令获取单元,用以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处于未发光时,获取第二输入指令, 其中,所述第二输入指令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从未发光状态调整为发光状态,并确 定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时为所述第一状态。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 用以控制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处于发光状态,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为 未发光状态的所述第二状态。
13. 如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具体为: 用以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 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预设方向。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具体为: 用以判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是否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在处于所述第二姿 态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朝向的 方向。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 用以在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之前,检 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亮度,获得环境亮度值,所述环境亮度值表征了所述电子设备 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等级; 所述空间姿态参数获取单元具体为,用以在所述环境亮度值低于预设亮度阈值以及当 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姿态参数。
16. 如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检 测单元,用以当所述空间姿态参数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则通过所述第三检测单元获取一 检测参数,所述检测参数表征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是否照射向人眼;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 用以当所述检测参数表征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在发光时光线未照射向人眼时,则控制所 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
【文档编号】G06F3/0346GK104238770SQ20141045599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蔡明祥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