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216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触控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覆盖板、一薄基底、一第一粘着层、一第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一第一外部组件。薄基底与覆盖板相对设置。薄基底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面,第一面面对覆盖板,且薄基底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第一粘着层设置在覆盖板与薄基底之间。第一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薄基底上。第一外部组件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利用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的薄基底来使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薄基底上,使得整体的触控装置可达到薄型化与轻量化的目的。【专利说明】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薄基底上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触控感应技术迅速地发展,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电脑(tabletPC)、个人数码助理(PDA)以及笔记本计算机(laptopPC)等均有与触控功能结合的产品推出。在上述各电子产品中,主要是将原有的显示功能与触控感应功能进行整合而形成触控显示装置。依据触控显示板的结构设计上的不同,一般可区分为外挂式(out-cell)与内嵌式(in-cell/on-cell)触控显示板。其中,外挂式触控显示板是将独立的触控板与一般的显示板组合而成,而内嵌式触控显示板则是将触控感测组件直接设置在显示板中基底的内侧或外侧上。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触控板,传统的触控板一般所使用的基底厚度约为0.4毫米到0.55毫米,已逐渐无法满足市场上对于薄型化触控板的厚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利用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的薄基底来达到使整体触控装置薄型化与轻量化的目的。[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一覆盖板、一薄基底、一第一粘着层、一第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一第一外部组件。薄基底是与覆盖板相对设置。薄基底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面,第一面面对覆盖板,且薄基底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第一粘着层设置在覆盖板与薄基底之间。第一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薄基底上。第一外部组件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电连接。[0005]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至少部分的第一外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一侧。[0006]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导电层设置在第二面的一侧。[0007]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低阻抗材料层设置在导电层上并位于导电层的周边的至少一侧。[0008]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低阻抗材料层环状配置在导电层的周边。[0009]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粘着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外部组件的厚度。[0010]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显示器设置在薄基底的第二面的一侧,其中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端以及一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置在薄基底的第一面上,用以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形成电连接,且第二连接端与显示器电连接。[0011]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至少部分的第一外部组件是设置在第二面的一侧。[001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显示器设置在薄基底的第二面的一侧,其中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端以及一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置在薄基底的第二面上,用以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形成电连接,且第二连接端与显示器电连接。[0013]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粘着层的厚度小于第一外部组件的厚度。[0014]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薄基底包括薄玻璃基底、薄塑胶基底或薄玻璃-塑胶复合基底。[0015]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薄基底包括一显示器的基底,显示器的基底包括一彩色滤光基底、一阵列基底或一有机发光显不器的封装盖板。[0016]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装饰层设置在覆盖板上,其中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围区,周围区位于透光区的至少一侧,且装饰层设置在周围区内。[0017]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承板以及一装饰层。承板设置在覆盖板上。装饰层设置在承板上,其中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围区,周围区位于透光区的至少一侧,且装饰层与周围区对应设置。[0018]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承板以及一装饰层。承板设置在覆盖板面对薄基底的一侧。装饰层设置在承板上,其中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围区,周围区位于透光区的至少一侧,且装饰层与周围区对应设置。[0019]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防护导线设置在覆盖板上。[0020]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三连接端,且第一外部组件通过第三连接端与防护导线电连接。[002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外部组件,且第二外部组件与防护导线电连接。[002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第二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覆盖板上。[0023]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四连接端,且第一外部组件通过第四连接端与第二触控感测组件电连接。[0024]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第三外部组件,且第三外部组件与第二触控感测组件电连接。[0025]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彼此互相电绝缘设置。[0026]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以及至少一触控信号感测电极。[0027]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条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第一轴向电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二轴向电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第二轴向电极与第一轴向电极电绝缘。[0028]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绝缘层设置在第一轴向电极与第二轴向电极之间,用以电隔离第一轴向电极与第二轴向电极。[0029]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轴向电极设置在薄基底的所述第一面上,且第二轴向电极设置在薄基底的第二面上。[0030]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至少一条第二轴向电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第一轴向电极的宽度。[0031]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二轴向电极对应于薄基底所覆盖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轴向电极对应于薄基底所覆盖的面积。[0032]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二轴向电极为一干扰遮蔽层。[0033]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线,第一连接线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一子电极之间,第一连接线电连接两相邻的第一子电极,各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线,第二连接线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二子电极之间,第二连接线电连接两相邻的第二子电极。[0034]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绝缘块设置在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之间,用以电隔离第一轴向电极与第二轴向电极。[0035]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透明导电材料或导电网格。[0036]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柔性电路板。[0037]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保护层设置在覆盖板的至少一周侧上。[0038]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装饰层设置在覆盖板上,其中覆盖板具有一第三面、一相对的第四面以及一周侧,第四面面对薄基底,且装饰层至少部分覆盖第四面。[0039]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装饰层包括单层或多层堆栈的光致抗蚀刻剂材料、类钻材料、陶瓷材料或油墨材料。[0040]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遮光层设置在装饰层上。[0041]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覆盖板的周侧包括一第一平面、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三面相接,第二斜面与第四面相接,而第一平面设置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004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保护层设置在覆盖板的周侧上,其中保护层至少部分覆盖第一平面、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其中至少一种。[0043]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保护层至少部分设置在装饰层与覆盖板之丨司。[0044]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保护层至少部分覆盖装饰层。[0045]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遮蔽结构设置在覆盖板上并至少部分覆盖装饰层。[0046]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遮蔽结构包括半透光材料、低透光材料、不透光材料或红外光可通过材料。[0047]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遮蔽结构包括单层或多层堆栈的光致抗蚀刻剂材料、类钻材料、陶瓷材料或油墨材料。[0048]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保护层至少部分设置在遮蔽结构与覆盖板之间。[0049]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保护层至少部分覆盖遮蔽结构。[0050]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覆盖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分别为一平面、一曲面或一平面与曲面的组合。[005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基底、一第二粘着层以及一导电层。第一基底设置在薄基底的第二面的一侧,其中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五面以及一相对的第六面,第五面面对薄基底。第二粘着层设置在第一基底以及薄基底之间。导电层设置在第一基底上。[0052]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条第二轴向电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轴向电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第三轴向电极与第二轴向电极交错设置并且电绝缘。[0053]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至少一条第三轴向电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第二轴向电极的宽度。[0054]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三轴向电极对应于第一基底所覆盖的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轴向电极对应于第一基底所覆盖的面积。[0055]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基底包括一薄膜层、一薄玻璃基底、一薄塑胶基底或一薄玻璃-塑胶复合基底。[0056]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薄膜层包括聚亚酰胺膜或光致抗蚀刻剂膜。[0057]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第一基底包括玻璃基底、陶瓷基底与塑胶基底或显示器的基底。[0058]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导电层为一干扰遮蔽层。[0059]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还包括一低阻抗材料层设置在导电层上并位于导电层的周边的至少一侧。[0060]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低阻抗材料层环状配置在导电层的周边。[0061]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薄基底还具有一破碎切割线位于第一面的一侧,且第一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第一面上。[0062]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利用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的薄基底来使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薄基底上,使得整体的触控装置可达到薄型化与轻量化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63]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64]图2到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的示意图;[006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6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6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6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69]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0]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1]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2]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3]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4]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5]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6]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7]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8]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79]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0]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7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1]图22到图2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7的覆盖板与保护层的搭配状况示意图;[0082]图2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8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3]图3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9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4]图3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0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5]图3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6]图3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2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7]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3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8]图3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4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89]图3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5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90]图3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6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91]图3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7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92]图3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8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93]图4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9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94]图4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0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95]图4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0096]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0097]100-101,200-203,300-301触控装置[0098]110薄基底[0099]IlOA第一面[0100]IlOB第二面[0101]IlOC破碎切割线[0102]111第一基底[0103]IllA第五面[0104]IllB第六面[0105]120第一触控感测组件[0106]120C走线[0107]120R触控信号接收电极[0108]120S触控电极[0109]120T触控信号驱动电极[0110]120X第一轴向电极[0111]120Y第二轴向电极[0112]125绝缘层[0113]125P绝缘块[0114]130覆盖板[0115]130A第三面[0116]130B第四面[0117]130D装饰层[0118]130S遮光层[0119]131承板[0120]135遮蔽结构[0121]140第一粘着层[0122]141第二粘着层[0123]150第一外部组件[0124]150A第一连接端[0125]150B第二连接端[0126]150C第三连接端[0127]150D第四连接端[0128]150E第五连接端[0129]151第二外部组件[0130]152第三外部组件[0131]153第四外部组件[0132]160第二触控感测组件[0133]170导电层[0134]170X第三轴向电极[0135]175低阻抗材料层[0136]180保护层[0137]190-191,790显示器[0138]400、500、600、700、800触控装置[0139]791显不下基底[0140]792显示介质[0141]900-901、1001-1016触控装置[0142]PT防护导线[0143]E周侧[0144]El第一平面[0145]E2第一斜面[0146]E3第二斜面[0147]SI第二平面[0148]S2第一曲面[0149]Rl透光区[0150]R2周围区[0151]X第一方向[0152]Xl第一子电极[0153]X2第一连接线[0154]Y第二方向[0155]Yl第二子电极[0156]Y2第二连接线[0157]Z垂直投影方向【具体实施方式】[0158]为使本实用新型所属【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数个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159]实施例1[0160]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附图仅为示意用以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触控装置100,包括一覆盖板130、一薄基底110、一第一粘着层140、一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一第一外部组件150。薄基底110与覆盖板130相对设置。薄基底110具有一第一面IlOA以及一相对的第二面110B,第一面IlOA面对覆盖板130,且薄基底11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第一粘着层140设置在覆盖板130与薄基底110之间。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设置在薄基底110上。第一外部组件150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至少部分的第一外部组件150设置在第一面IlOA的一侧,且第一粘着层140的厚度优选大于或等于第一外部组件150的厚度,但并不以此为限。[0161]在本实施例中,薄基底110可包括薄玻璃基底、薄塑胶基底、薄玻璃-塑胶复合基底或其他适合材质所形成的薄型基底。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薄基底110优选为一薄玻璃基底,用以在除了具有薄型轻量的特性外,同时在相关加工以及光透射比上具有比较好的表现,但并不以此为限。薄基底110可具有可挠性,借此可直接以卷状的方式生产,增加应用与制造的便利性。此外,覆盖板130可包括玻璃覆盖板、塑胶覆盖板或其他具有高机械强度材质所形成具有保护、覆盖或是美化其对应装置的覆盖板。覆盖板130可为平面形状或曲面形状,或前述的组合,例如为2.玻璃,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粘着层140优选可包括液态光学胶(liquidopticalclearadhesive,LOCA)、固态光学胶(opticalclearadhesive,OCA)、压敏胶(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PSA)或其他适合用以进行粘合的材料。第一外部组件150可包括一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或其他用于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电相连的外部组件。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导电网格或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所形成。[0162]关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的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到图5。图2到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可包括多个触控电极120S以及多条走线120C。各走线120C与对应的触控电极120S电连接。各触控电极120S彼此互相电绝缘设置,用以进行一自电容式(self-capacitance)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各触控电极120S的形状可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或其他适合的几何形状。此外,如图3所示,触控电极120S可包括至少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120T以及至少一触控信号接收电极120R彼此互相分离设置,用以进行一互电容式(mutualcapacitance)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0163]如图4所示,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也可包括多条第一轴向电极120X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120Y。第一轴向电极120X沿一第一方向X延伸设置,第二轴向电极120Y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在一垂直薄基底110的垂直投影方向Z上至少部分互相重叠,且第二轴向电极120Y与第一轴向电极120X电绝缘。第一方向X优选是大体上与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可分别为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或一触控信号接收电极,用以互相搭配进行互电容式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与图4所示,触控装置100可还包括一绝缘层125,设置在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之间,用以电隔离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其中绝缘层125可以是有机或无机绝缘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宽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至少一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宽度。举例来说,当第一轴向电极120X为触控信号驱动电极而第二轴向电极120Y为触控信号感测电极互相搭配时,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宽度。相对地,当第二轴向电极120Y为触控信号驱动电极而第一轴向电极120X为触控信号感测电极互相搭配时,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宽度则优选大于或等于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宽度。[0164]如图5所示,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也可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Xl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线X2,第一连接线X2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一子电极Xl之间,且第一连接线X2电连接两相邻的第一子电极XI。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也可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Yl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线Y2,第二连接线Y2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二子电极Yl之间,且第二连接线Y2电连接两相邻的第二子电极Y1。如图1与图4所示,触控装置100可还包括至少一绝缘块125P,设置在第一连接线X2与第二连接线Y2之间,用以电隔离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触控电极120S、走线120C、第一轴向电极120X、第二轴向电极120Y、第一子电极X1、第一连接线X2、第二子电极Yl以及第二连接线Y2优选可分别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zincoxide,IZO)与氧化招锌(aluminumzincoxide,AZO)、金属或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所形成。上述的金属可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铝、铜、银、铬、钛、钥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且其型态可以为网格状,例如金属网格。上述的导电材料可包括导电粒子、碳纳米管或纳米银丝,但并不以此为限,且其型态可以为网格状,例如导电网格。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并不以上述图2到图5所示的型态为限,而上述图2到图5所示的各种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的型态也可视需要应用在后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0165]下文将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的部分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组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用以方便在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0166]实施例2[0167]请参考图6。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200。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200还包括一装饰层130D,设置在覆盖板130上。此外,覆盖板130具有一透光区Rl以及一周围区R2位于透光区Rl的至少一侧,且装饰层130D设置在周围区R2内,用以在覆盖板130背对装饰层130D的表面的方向上形成装饰效果,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0168]实施例3[0169]请参考图7。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触控装置300可还包括一承板131以及一装饰层130D。承板131设置在覆盖板130上,而装饰层130D是设置承板131上,且装饰层130D与周围区R2对应设置。装饰层130D可先形成在承板131上,再以贴附方式贴在覆盖板130上。上述的装饰层130D可以是黑色装饰层或是彩色装饰层;可以是光致抗蚀刻剂、类钻、陶瓷或油墨等材料所构成;可以是单层或是一层以上的结构,例如当装饰层130D为彩色装饰层时,装饰层可为一层或是一层以上的结构,例如由一层或是一层以上的彩色油墨或是光致抗蚀刻剂所组成,还可以再形成彩色油墨或是光致抗蚀刻剂后再加上一遮蔽层(未图示)或是反射层(未图示)用以增加装饰层的光密度(OpticalDensity),其中遮蔽层的材质并不限定为油墨,仅需为半透光、低透光或不透光材料用以获得消除漏光的效果即可,例如可为光致抗蚀刻剂、类钻或陶瓷材料所构成。或者,遮蔽层也可为让红外光通过的材料所构成。换句话说,装饰层130D可包括单层或多层堆栈的光致抗蚀刻剂材料、类钻材料、陶瓷材料、油墨材料或其他适合的黑色或非黑色装饰材料。[0170]实施例4[0171]请参考图8。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400。与上述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400还包括一显示器190,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的一侧。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外部组件150可包括一第一连接端150A以及一第二连接端150B,第一连接端150A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一面IlOA上,用以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形成电连接,而第二连接端150B与显示器190电连接。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90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可与同一个第一外部组件150电连接,借此达到结构整合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显示器190可包括一液晶显不器、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不器、一电湿润(electro-wetting)显不器、一电子墨水(e-1nk)显示器、一等离子体(plasma)显示器、一场发射(FED)显示面板或其他适合的显示器。因此,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400可被视为一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0172]实施例5[0173]请参考图9。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500。与上述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触控装置500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至少部分的第一外部组件150是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的一侧。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外部组件150与第一粘着层140分别位于薄基底110的不同侦牝第一粘着层140的厚度可不受限于第一外部组件150,故可通过减少第一粘着层140的厚度来降低触控装置500的整体厚度,使触控装置500进一步薄化。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粘着层140的厚度优选可比第一外部组件150的厚度薄,但并不以此为限。[0174]实施例6[0175]请参考图10。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600。与上述实施例5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600还包括显示器190,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的一侧。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外部组件150可包括第一连接端150A以及第二连接端150B,第一连接端150A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上,用以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形成电连接,而第二连接端150B与显示器190电连接。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显示器190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可与同一个第一外部组件150电连接,借此达到结构整合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0176]实施例7[0177]请参考图11。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700。与上述实施例4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薄基底110包括一显不器的基底,上述的显不器的基底可包括一彩色滤光基底、一阵列基底、一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封装盖板或其他显示器中所使用的基底。本实施例的薄基底110可与一显示下基底791以及一显示介质792—起构成一显示器790。显示下基底791与显示介质792是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的一侧。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设置在显示器790的薄基底110上,故触控装置700可被视为一on-cell式触控显示装置,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外部组件150的第二连接端150B可设置在显示下基底791上,用以与显示器790中的驱动组件例如薄膜晶体管阵列(TFTarray)电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显示介质792设置在薄基底110与显示下基底791之间,而显示介质792可视显示器的种类不同而包括液晶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电湿润显示材料、电子墨水、等离子体材料或其他适合的用以产生显示效果的材料。[0178]实施例8[0179]请参考图12。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800。与上述实施例7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是设置在显示器790的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上,第一外部组件150优选是至少部分设置在显示下基底791上,而第一外部组件150可通过薄基底110与显示下基底791之间的导通组件(未图示)例如导电金球(Auball)、异方性导电膜(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或银胶等与设置在薄基底110上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形成电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因此,触控装置800可被视为一in-cell式触控显示装置。通过薄基底110以及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in-cell方式设置,可进一步达到薄化触控装置800的效果。[0180]实施例9[0181]请参考图13。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900。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900还包括一防护导线PT,设置在覆盖板130上,防护导线PT可包括是接地线、浮接(floating)线或是耦接一电压源。防护导线PT优选是围绕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用以达到保护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外部组件150可还包括一第三连接端150C设置在覆盖板130上,且第一外部组件150通过第三连接端150C与防护导线PT电连接。换句话说,设置在薄基底110上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设置在覆盖板130上的防护导线PT可共用一个第一外部组件150,用以达到简化结构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防护导线PT以及第一外部组件150的第三连接端150C的设置方式也可视需要应用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0182]实施例10[0183]请参考图14。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301。与上述实施例3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承板131是设置在覆盖板130面对薄基底110的一侧。装饰层130D设置在承板131上,装饰层130D与周围区R2对应设置,且装饰层130D优选是设置在承板131与覆盖板130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0184]实施例11[0185]请参考图15。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901。与上述实施例9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901还包括一第二外部组件151,且第二外部组件151与防护导线PT电连接。换句话说,设置在薄基底110上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设置在覆盖板130上的防护导线PT可分别使用不同的外部组件进行信号的传递。第二外部组件151可包括柔性电路板、集成电路或其他用于与防护导线PT电相连的外部组件。[0186]实施例12[0187]请参考图16。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201。与上述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201还包括一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设置在覆盖板130上。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例如是设置在覆盖板130的周围区R2,用以执行悬浮触控(hoveringtouch)功效,或是可依据触控装置201的需求,将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对应于周围区R2的装饰层130D中的特定图案或文字区域(未图示)设置,用以执行各图案或文字所对应的触控感应功效,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夕卜,本实施例的第一外部组件150可还包括一第四连接端150D设置在覆盖板130上,且第一外部组件150通过第四连接端150D与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电连接。换句话说,设置在薄基底110上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设置在覆盖板130上的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可共用一个第一外部组件150,用以达到简化结构的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以及第一外部组件150的第四连接端150D的设置方式也可视需要应用在上述其他实施例的触控装置中。[0188]实施例13[0189]请参考图17。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202。与上述实施例13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202还包括一第三外部组件152,且第三外部组件152与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电连接。第三外部组件152可包括柔性电路板、集成电路或其他用于与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电相连的外部组件。换句话说,设置在薄基底110上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设置在覆盖板130上的第二触控感测组件160可分别使用不同的外部组件进行信号的传递。[0190]实施例14[0191]请参考图18。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203。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一轴向电极120X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一面IIOA上,且第二轴向电极120Y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IOB上。换句话说,第二轴向电极120Y与第一轴向电极120X分别设置在薄基底110的两侧。第一轴向电极12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可分别为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或一触控信号感测电极,用以互相搭配进行互电容式触控检测,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外部组件150可包括一第一连接端150A以及一第五连接端150E,第一连接端150A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一面IlOA上,第五连接端150E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上,用以与分别与第一轴向电极120X以及第二轴向电极120Y形成电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向电极120Y优选为触控信号驱动电极而第一轴向电极120X优选为触控信号感测电极,各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宽度优选大于或等于各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宽度。换句话说,第二轴向电极120Y对应于薄基底110所覆盖的面积优选大于或等于第一轴向电极120X对应于薄基底110所覆盖的面积。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轴向电极120Y也可为一干扰遮蔽层,用以隔离其它外部信号的干扰,但并不此为限。[0192]实施例15[0193]请参考图19。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101还包括一保护层180设置在覆盖板130的至少一周侧E上,保护层180优选可设置在覆盖板130的四周侧缘上,用以形成所需的保护效果,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保护层180可视需要围绕覆盖板130的四周侧缘或仅设置在覆盖板130的部分周侧E上。保护层180可通过点涂、喷涂、浸泡或其他适合的方式形成,故保护层180可包括一保护涂层或保护涂胶,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80可视需设置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举例来说,保护层180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饰层进行搭配并可互相部分重叠配置,但并不以此为限。[0194]实施例16[0195]请参考图20。图2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1。与上述实施例2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覆盖板130具有一第三面130A、一相对的第四面130B以及一周侧E。第四面130B面对薄基底110,且装饰层130D至少部分覆盖第四面130B。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130D可还部分覆盖周侧E,但并不以此为限。明确地说,本实施例的覆盖板130的周侧E可由一第一平面E1、一第一斜面E2以及一第二斜面E3所构成,第一斜面E2与第三面130A相接,第二斜面E3与第四面130B相接,而第一平面El设置在第一斜面E2与第二斜面E3之间,此周侧E的状况一般可被称为C角,但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130D可视需要部分覆盖第二斜面E3,用以确保覆盖板130边缘的装饰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触控装置1001可还包括一遮光层130S,设置在装饰层130D上。遮光层130S可包括一深色油墨层、一深色光致抗蚀刻剂层或一反射层,用以与装饰层130D进行搭配,用以产生所需的装饰效果。上述的反射层可由镜面油墨、金属或其他适合的反射材料所形成。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30S也可视需要设置在上述或后续的其他实施例中。[0196]实施例17[0197]请参考图21到图28。图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7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图22到图28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覆盖板与保护层的搭配状况示意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2。与上述实施例16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1002还包括保护层180设置在覆盖板130的周侧E上,且保护层180至少部分覆盖第一平面E1、第一斜面E2以及第二斜面E3其中至少一种。明确地说,保护层180可视需要仅覆盖第一平面El(如图21所示)、全面覆盖周侧E(如图22所示)、仅覆盖第一平面El与第二斜面E3而未覆盖第一斜面E2(如图23所示)或仅覆盖第一平面El与第一斜面E2而未覆盖第二斜面E3(如图24所示)。此外,周侧E也可为一曲面(如图25所示),而此周侧E的状况一般可被称为R角,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周侧E为一曲面的状况下,保护层180可视需要全面覆盖周侧E(如图25所示)、仅覆盖周侧E的中央区域(如图26所示)、仅覆盖周侧E的中央区域与靠近第四面130B的区域(如图27所示)或仅覆盖周侧E的中央区域与靠近第三面130A的区域(如图28所示)。[0198]实施例18[0199]请参考图29。图2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8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3。与上述实施例17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80至少部分设置在装饰层130D与覆盖板130之间。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80可先形成在覆盖板130上并覆盖周侧E,而装饰层130D是在保护层180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进行装饰层130D的工艺时覆盖板130的机械强度,并可确保在覆盖板130的边缘区域的装饰效果。[0200]实施例19[0201]请参考图30。图3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9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4。与上述实施例18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80至少部分覆盖装饰层130D,而装饰层130D优选是部分设置在保护层180与覆盖板130之间。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装饰层130D可先形成在覆盖板130上并部分覆盖周侧E,而保护层180是在装饰层130D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在覆盖板130的边缘区域的装饰效果。[0202]实施例20[0203]请参考图31。图3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0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5。与上述实施例17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1005还包括一遮蔽结构135,设置在覆盖板130上并至少部分覆盖装饰层130D。遮蔽结构135可由半透光材料、低透光材料、不透光材料或红外光可通过材料所形成,用以改善边缘漏光的问题。举例来说,遮蔽结构135可包括单层或多层堆栈的光致抗蚀刻剂材料、类钻材料、陶瓷材料、油墨材料或其他适合的具有遮蔽效果的材料。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80至少部分设置在遮蔽结构135与覆盖板130之间,遮蔽结构135至少部分覆盖保护层180。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80可先形成在覆盖板130上并覆盖周侧E,而遮蔽结构135是在保护层180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进行遮蔽结构135的工艺时覆盖板130的机械强度,并可确保在覆盖板130的边缘区域的装饰效果。[0204]实施例21[0205]请参考图32。图3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6。与上述实施例20不同的地方在于,保护层180至少部分覆盖遮蔽结构135,而遮蔽结构135优选是部分设置在保护层180与覆盖板130之间。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遮蔽结构135可先形成在覆盖板130上并部分覆盖周侧E,而保护层180是在遮蔽结构135之后形成,借此可确保在覆盖板130的边缘区域的装饰效果。[0206]实施例22[0207]请参考图33。图3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2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7。与上述实施例16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覆盖板130的第三面130A为一第二平面SI与一第一曲面S2所构成,而第四面130B为一平面,此状况的覆盖板130可被视为一所谓的2.25D基底,但并不以此为限。[0208]实施例23[0209]请参考图34。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3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8。与上述实施例16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覆盖板130的第三面130A为一曲面,而第四面130B为一平面,此状况的覆盖板130可被视为一所谓的2.5D基底,但并不以此为限。[0210]实施例24[0211]请参考图35。图3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4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09。与上述实施例16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覆盖板130的第三面130A与第四面130B可分别为一曲面,而此状况的覆盖板130可被视为一所谓的3D基底,但并不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具有2.25D基底型式、2.5D基底型式以及3D基底型式的覆盖板也可视需要应用在上述或后续的其他实施例中。[0212]实施例25[0213]请参考图36。图3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5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0。与上述实施例17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1010还包括一第一基底111、一第二粘着层141以及一导电层170。第一基底111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的一侧,第一基底111具有一第五面IllA以及一相对的第六面111B,且第五面IllA面对薄基底110。在本实施例中,薄基底110设置在覆盖板130与第一基底111之间。第二粘着层141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以及薄基底110之间,用以黏合第一基底111与薄基底110。导电层170设置在第一基底111上。换句话说,导电层170可先形成在第一基底111上,再通过第二粘着层141与薄基底110进行粘合用以形成双面电极结构。本实施例的第二粘着层141的材料特性与上述的第一粘着层140相似,故在此并不再赘述。[0214]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导电层170可视需要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进行搭配用以进行触控检测,或者是导电层170可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分别进行独立的触控检测。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可包括上述的第二轴向电极120Y,而导电层170可包括多个第三轴向电极170X与第二轴向电极120Y交错设置并且电绝缘(第三轴向电极170X的设置如同上述图4中第一轴向电极120X的分布状况),用以互相搭配进行触控检测定位,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由于导电层170位于整体触控装置的下侧且靠近显示器,所以例如可以是当作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外,导电层170的第三轴向电极170X的宽度也可以相对大于或等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中例如可以是当作一触控信号感测电极的第二轴向电极120Y的宽度,或是导电层170的第三轴向电极170X对应于第一基底111所覆盖的面积相对大于或等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中第二轴向电极120Y对应于第一基底111所覆盖的面积,用以使导电层170同时具有遮蔽下方显示器信号干扰的功能,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导电层170除了如上述可以与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进行搭配用以进行触控检测之外,导电层170也可以仅是一导电膜层用来作为将外部信号干扰隔离的干扰遮蔽层(shieldinglayer),用以隔离来自显示器的干扰。其中,导电层170可以是透明导电层或是网状导电层,另外,为了加速将外部信号干扰导接到接地端,可以在导电层170的周边的至少一侧且优选是对应于装饰层130D配置一低阻抗材料层(图36未示)并电连接到接地端,因为低阻抗材料层的阻抗比导电层170的阻抗低,所以可以将干扰信号迅速地导接到接地端。低阻抗材料层优选的方式是以环状配置在导电层170的周边,且低阻抗材料层的面阻抗优选是小于30Ω/□,而低阻抗材料层的材料可包括铝、铜、银、铬、钛、钥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实施例的导电层170设置在第一基底111的第五面IllA上,而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一面IlOA上,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与导电层170也可视需要分别设置在薄基底110与第一基底111的不同表面上,用以进行所需的触控检测操作。还请注意,第一基底111可包括一薄膜层例如聚亚酰胺(polyimide,PI)膜与光致抗蚀刻剂膜、薄型基底例如薄玻璃基底、薄塑胶基底、薄玻璃-塑胶复合基底或其他适合材质所形成的薄型基底、一般厚度(0.3毫米到0.7毫米)的基底例如玻璃基底、陶瓷基底与塑胶基底或显示器的基底。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10可还包括一第四外部组件153与导电层170电连接。第四外部组件153可包括柔性电路板、集成电路或其他用于与导电层170电相连的外部组件。此外,第四外部组件153也可视需要与第一外部组件150整合为一个外部组件,但并不以此为限。[0215]实施例26[0216]请参考图37。图3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6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1。与上述实施例25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以及第一外部组件150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lOB的一侧。换句话说,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与导电层170彼此互相面对设置。[0217]实施例27[0218]请参考图38。图3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7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2。与上述实施例25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基底111为一显不器191的基底,显不器191可包括液晶显不器、有机发光显不器、电湿润显示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或其他适合的显示器。导电层170可设置在第一基底111的第五面IllA上,用以形成一种on-cell式触控显示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视需要将导电层170设置在第一基底111的第六面IllB上,也就是将导电层170设置在显示器191中,用以形成一种in-cell式触控显示装置。[0219]实施例28[0220]请参考图39。图3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8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3。与上述实施例16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薄基底110还具有一破碎切割线110C,位于第一面IlOA的一侧。破碎切割线IlOC是以刀轮切割薄基底110时所形成的结构。本实施例是用以避免破碎切割线IlOC暴露在触控装置1013的外侧,因为当具有破碎切割线IlOC的第一面IlOA朝上(即面对覆盖板)设置,而不具破碎切割线IlOC的第二面IlOB朝下设置时,因第二面IlOB比第一面IlOA平整,因此可以具有比较大的压力承受度,因此,即使第二面IlOB的受力与变形量比较大也不容易龟裂或发生损坏。本实施例的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设置在第一面IlOA上,也就是说,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可设置在比较靠近破碎切割线IlOC的一侧。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触控感测组件120也可以视需求设置在第二面IlOB上,或是同时设置在第一面IlOA与第二面110B。[0221]实施例29[0222]请参考图40。图4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9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4。与上述实施例28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破碎切割线IlOC位于第二面IlOB的一侧。[0223]实施例30[0224]请参考图41。图4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0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5。与上述实施例29不同的地方在于,触控装置1015还包括一导电层170设置在薄基底110的第二面IIOB上,其中导电层170位于触控装置1015的下侧且靠近位于下方的显示器(未图示),而显示器的信号一般会对触控装置1015的感测有相当大的干扰影响,所以导电层170可用来成为将外部信号干扰隔离的干扰遮蔽层(shieldinglayer),用以隔离来自显示器的干扰。导电层170可以是透明导电层或是网状导电层,另外,为了加速将干扰信号导接到接地端,可以在导电层170上设置一低阻抗材料层175,且低阻抗材料层175位于导电层170的周边的至少一侧,而低阻抗材料层175优选是对应于装饰层130D配置并电连接到接地端。因为低阻抗材料层175的阻抗比导电层170的阻抗低,故可以将干扰信号迅速地导接到接地端。此外,低阻抗材料层175优选的设置方式是以环状配置在导电层170的周边,且低阻抗材料层175的面阻抗优选是小于30Ω/口,而低阻抗材料层175的材料可包括铝、铜、银、铬、钛、钥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0225]实施例31[0226]请参考图42。图4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1的触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触控装置1016。与上述实施例25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导电层170是仅为一导电膜层用来作为将外部信号干扰隔离的干扰遮蔽层(shieldinglayer),此夕卜,触控装置1016还包括一低阻抗材料层175设置在导电层170上,且低阻抗材料层175位于导电层170的周边的至少一侧。低阻抗材料层175优选是对应于装饰层130D配置并电连接到接地端。低阻抗材料层175的阻抗比导电层170低,故可将干扰信号迅速地导接到接地端。此外,低阻抗材料层175优选的设置方式是以环状配置在导电层170的周边,且低阻抗材料层175的面阻抗优选是小于30Ω/□,而低阻抗材料层175的材料可包括铝、铜、银、铬、钛、钥的其中至少一种、上述材料的复合层或上述材料的合金,但并不以此为限。还请注意,本实施例的导电层170与低阻抗材料层175也可视需要改设置在第一基底111的第六面IllB的一侧,用以达到所需的干扰遮蔽效果。[0227]前述所有实施例的薄基底可具有可挠性,可以是薄玻璃基底、薄塑胶基底或是薄玻璃-塑胶复合基底,厚度是大于或等于0.05毫米(mm)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此夕卜,覆盖板可包括玻璃覆盖板(例如强化玻璃)、塑胶覆盖板或其他具有高机械强度材质所形成具有保护、覆盖或是美化其对应装置的覆盖板。覆盖板可为平面形状或曲面形状,或前述的组合,例如为2.玻璃,但并不以此为限。覆盖板的四周侧缘可以涂布或镀上一层保护层(例如光固化胶),使覆盖板的强度增加用以抵抗来自外力的损害。覆盖板还可以配置一装饰层,且装饰层是设置在周围区内,其中装饰层可以是黑色装饰层或是彩色装饰,用以在覆盖板形成装饰效果。第一粘着层优选可包括液态光学胶(liquidopticalclearadhesive,LOCA)、固态光学胶(opticalclearadhesive,OCA)、压敏胶(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PSA)或其他适合用以进行粘合的材料。第一外部组件、第二外部组件、第三外部组件可以分别是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或其他用在与触控感测组件电相连的外部组件。第一触控感测组件与第二触控感测组件可分别由透明导电材料、导电网格(mesh)或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所形成。[0228]还请注意,上述内容中有关设置在基底表面的实施说明并不限定须直接接触设置在基底表面。[02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利用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毫米的薄基底来使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薄基底上,使得整体的触控装置可达到薄型化与轻量化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薄基底也可当作显示器的基底,而触控感测组件可设置在显示器的薄基底上而形成薄型化的整合式触控显示装置。[02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覆盖板;一薄基底,与所述覆盖板相对设置,其中所述薄基底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面对所述覆盖板,且所述薄基底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05毫米且小于或等于0.25晕米;一第一粘着层,设置在所述覆盖板与所述薄基底之间;一第一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所述薄基底上;以及一第一外部组件,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外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面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低阻抗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导电层上并位于所述导电层的周边的至少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抗材料层环状配置在所述导电层的周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着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外部组件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器,设置在所述薄基底的所述第二面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端以及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薄基底的所述第一面上,用以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形成电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以及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一外部组件是设置在所述第二面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器,设置在所述薄基底的所述第二面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一连接端以及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在所述薄基底的所述第二面上,用以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形成电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显示器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着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外部组件的厚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基底包括薄玻璃基底、薄塑胶基底或薄玻璃-塑胶复合基底。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基底包括一显示器的基底,所述显不器的基底包括一彩色滤光基底、一阵列基底或一有机发光显不器的封装盖板。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覆盖板上,其中所述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围区,所述周围区位于所述透光区的至少一侧,且所述装饰层设置在所述周围区内。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承板,设置在所述覆盖板上;以及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承板上,其中所述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围区,所述周围区位于所述透光区的至少一侧,且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周围区对应设置。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承板,设置在所述覆盖板面对所述薄基底的一侧;以及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承板上,其中所述覆盖板具有一透光区以及一周围区,所述周围区位于所述透光区的至少一侧,且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周围区对应设置。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防护导线,设置在所述覆盖板上。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三连接端,且所述第一外部组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防护导线电连接。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外部组件,且所述第二外部组件与所述防护导线电连接。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所述覆盖板上。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第四连接端,且所述第一外部组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组件电连接。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外部组件,且所述第三外部组件与所述第二触控感测组件电连接。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彼此互相电绝缘设置。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触控信号驱动电极以及至少一触控信号感测电极。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条第一轴向电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多条第二轴向电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二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一轴向电极电绝缘。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之间,用以电隔离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向电极设置在所述薄基底的所述第一面上,且所述第二轴向电极设置在所述薄基底的所述第二面上。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轴向电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所述第一轴向电极的宽度。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对应于所述薄基底所覆盖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对应于所述薄基底所覆盖的面积。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为一干扰遮蔽层。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线电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各所述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子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设置在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线电连接两相邻的所述第二子电极。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绝缘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之间,用以电隔离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透明导电材料或导电网格。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组件包括一柔性电路板。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覆盖板的至少一周侧上。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装饰层,设置在所述覆盖板上,其中所述覆盖板具有一第三面、一相对的第四面以及一周侧,所述第四面面对所述薄基底,且所述装饰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四面。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单层或多层堆栈的光致抗蚀刻剂材料、类钻材料、陶瓷材料或油墨材料。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光层,设置在所述装饰层上。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板的所述周侧包括一第一平面、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三面相接,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四面相接,而所述第一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覆盖板的所述周侧上,其中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面其中至少一种。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装饰层与所述覆盖板之间。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装饰层。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蔽结构,设置在所述覆盖板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装饰层。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结构包括半透光材料、低透光材料、不透光材料或红外光可通过材料。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结构包括单层或多层堆栈的光致抗蚀刻剂材料、类钻材料、陶瓷材料或油墨材料。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遮蔽结构与所述覆盖板之间。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遮蔽结构。4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板的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分别为一平面、一曲面或一平面与曲面的组合。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基底,设置在所述薄基底的所述第二面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具有一第五面以及一相对的第六面,所述第五面面对所述薄基底;一第二粘着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以及所述薄基底之间;以及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包括多条第二轴向电极,沿一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电层包括多条第三轴向电极,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三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交错设置并且电绝缘。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第三轴向电极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各所述第二轴向电极的宽度。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向电极对应于所述第一基底所覆盖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对应于所述第一基底所覆盖的面积。5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包括一薄膜层、一薄玻璃基底、一薄塑胶基底或一薄玻璃-塑胶复合基底。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包括聚亚酰胺膜或光致抗蚀刻剂膜。54.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包括玻璃基底、陶瓷基底与塑胶基底或显示器的基底。55.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一干扰遮蔽层。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低阻抗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导电层上并位于所述导电层的周边的至少一侧。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抗材料层环状配置在所述导电层的周边。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基底还具有一破碎切割线,位于所述第一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触控感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文档编号】G06F3/041GK203746038SQ201420087192【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发明者】陈明武,苏国彰,刘锦璋,王文俊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