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信息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通勤车预约规划的信息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公司都有提供了班车服务,进而为员工的上下班提供交通上的便利,但有些时候每条线路的班次分配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热门线路可能因为车次的分配过多而造成浪费,而一些冷门的线路则可能会发生车次不足的问题,例如一些公司现有通勤车线路100余条,共约300多个站点,有客运通勤车100多辆。这种问题有时候会严重影响提班车服务的初衷。
现在通勤车安排会经常由于班次和居住点以及乘车人员的个人原因,经常出现某些线路乘车的人数不确定的超员现象,为了使员工正常乘坐通勤车回家,更加合理调配车辆,节约资源;祥云希望通过乘车预约的方式,及时了解每日各线路的乘车人数情况,便于调度车辆,节约车辆资源,更好地为乘车员工服务,减少员工的抱怨,提升服务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通勤车预约规划的信息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通勤车预约规划的信息系统,包括用于发送上下车位置和显示乘坐班次的手持终端、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nfc标签以及用于根据用户上下车位置为用户分配班次的业务服务器,所述手持终端和工牌共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分别由各用户携带,所述手持终端中设有用于连接nfc标签的nfc读卡器,所述业务服务器与所有手持终端连接;
nfc读卡器建立与nfc标签的连接并验证用户身份后,手持终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该用户的上下车位置,并接收及显示由业务服务器为用户分配的班次。
所述手持终端包括机体和后盖,所述nfc读卡器设于机体中,且所述后盖上贴设有与所述nfc读卡器连接的nfc天线。
所述nfc天线呈闭合带状。
所述nfc标签贴设于所述后盖上,并位于nfc天线的中央。
所述nfc标签内嵌于员工工牌中。
一种上述任一所述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s1:业务服务器发布预安排班次;
s2:手持终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在预安排班次中选择的班次和上下车位置;
s3:业务服务器收集所有用户的上车位置,基于线路平衡原则重新规划车辆班次,为各用户分配班次,并向对应手持终端发送。
所述车辆班次的调整过程具体包括步骤:
s31:统计各用户所选择的预安排班次的所属线路;
s32:计算各线路的需求用户;
s33:平衡各线路的容量调整各班次的所属线路,并为所有用户重新分配班次。
调整各班次的所属线路后,各线路的班次需满足以下要求:
其中:x为线路的需求用户数,y为线路的调整后班次总数,m为车辆的核定载客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了动态的班次规划,可以更好的平衡各线路的负荷,提高车辆的有效利用率。
2)nfc天线设于后盖上,可以具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3)nfc标签内嵌于员工工牌中,与工牌绑定,提高了一卡通的集成度,有利于用户身份的识别。
4)nfc天线呈闭合带状,nfc标签贴设于所述后盖上,并位于nfc天线的中央,将身份与手持终端绑定,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nfc天线的示意图;
其中:1、手持终端,2、nfc标签,3、业务服务器,11、后盖,12、nfc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通勤车预约规划的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发送上下车位置和显示乘坐班次的手持终端1、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nfc标签2以及用于根据用户上下车位置为用户分配班次的业务服务器3,手持终端1和工牌共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分别由各用户携带,手持终端1中设有用于连接nfc标签2的nfc读卡器,业务服务器3与所有手持终端1连接;nfc读卡器建立与nfc标签2的连接并验证用户身份后,手持终端1向业务服务器3发送该用户的上下车位置,并接收及显示由业务服务器3为用户分配的班次。
手持终端1包括机体和后盖11,nfc读卡器设于机体中,且如图2所示,后盖11上贴设有与nfc读卡器连接的nfc天线12。nfc天线12呈闭合带状。其中,nfc标签2可以采用贴设于后盖11上,并位于nfc天线12的中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内嵌于员工工牌中的方式。两种方式各自有各自的优点。
上述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s1:业务服务器3发布预安排班次;
s2:手持终端1向业务服务器3发送在预安排班次中选择的班次和上下车位置;
s3:业务服务器3收集所有用户的上车位置,基于线路平衡原则重新规划车辆班次,为各用户分配班次,并向对应手持终端1发送。
车辆班次的调整过程具体包括步骤:
s31:统计各用户所选择的预安排班次的所属线路;
s32:计算各线路的需求用户;
s33:平衡各线路的容量调整各班次的所属线路,并为所有用户重新分配班次。
调整各班次的所属线路后,各线路的班次需满足以下要求:
其中:x为线路的需求用户数,y为线路的调整后班次总数,m为车辆的核定载客数。这样可以避免因等比例容量利用方式带来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