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政务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787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政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各部门内部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各部门虽然都有各自的业务系统,但都只在本单位内部封闭运行,信息化主要局限于本部门内部,较少实现网络信息的互联互通,对有协作关系的部门之间,造成了电子资源无法共享;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部门间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的平台,在有协作关系的部门间,建立一套跨部门、闭环式的网上协同案件业务交互系统,即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和预审、检察机关的检察审核和批准逮捕、公安机关的拘留和执行逮捕、法院的案件审判、监狱收监关押到刑满释放公安机关和司法社区矫正对刑释解教人员的重点管控和帮教。通过该系统可实现案件及时移送、受理、诉讼、审查、审判及执行等流程处理,并实现案卷文书自动生成以及案件卷宗的网上传递共享、网上移送、网上审查办理、网上批复回执等,同时能对案件办理流程进行及时跟踪和反馈,确保违法违纪和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进入行政监察或刑事司法程序,实现了政法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升政法部门之间的整体办案效率和实战能力,促进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提升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创建和谐社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政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数据支撑层、网络层、应用层、用户层组成的网络构架,以及由案件数据采集推送模块、案件协同办理及报送模块、协同执法监督模块、协同办案服务管理模块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案件数据采集推送模块,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采集的各部门的相关数据推送到数据中心,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

案件协同办理及报送模块,通过案件信息的录入或导入,案件卷宗关联查询,案件卷宗调阅,文书自动生成,案件审核,卷宗跨部门报送,文书送达回执,实现案卷在各部门之间的无障流转,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

协同执法监督模块,对协同办案质量监督,对案件信息统计分析及超过办案时间期限的案件通知提醒;

协同办案服务管理,提供各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电子卷宗管理,消息提醒服务,专家信息服务,文书模板服务和部门组织机构管理服务。

本发明高度整合公检法司各部门的刑事案件办案业务,打破传统执法办案的手工模式和部门孤立办案模式,真正实现了刑事案件跨部门网上协同办案,实现了案件基础信息、涉案人员信息、刑事诉讼文书、回执文书和案件卷宗等信息数据的跨部门及时共享和调阅,实现了协同办案的全过程执法监督,全面达到案件网上受理、笔录网上制作、审查网上进行、文书网上自动生成和推送,从而实现案件全生命周期对案事件、人、物等信息的实时监督和管理,真正实现公检法司跨部门统一网上办案业务流转化为信息流报送,达到实现涉稳案件涉案人员的全过程控制和监管的目的,为政法维稳信息平台提供强大的业务数据支撑。同时能大大提高刑事案件诉讼效率,规范执法程序,节约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政务处理系统,搭建于专用网络,通过数据采集推送提取各部门数据推送至数据中心,实现部门间网上协同办案、信息交互、资源共享。

系统总体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数据支撑层、网络层、应用层、用户层,考虑到需要在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等单位之间网络进行连接,则本系统物理拓扑情况模型如图1所示。

跨部门的案件协同系统由以下模块构成:

(1)案件数据采集推送模块: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采集的各部门的相关数据推送到数据中心,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

(2)案件协同办理及报送模块:通过案件信息的录入或导入,案件卷宗关联查询,案件卷宗调阅,文书自动生成,案件审核,卷宗跨部门报送,文书送达回执,实现案卷在各部门之间的无障流转,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

(3)协同执法监督模块:对协同办案质量监督,对案件信息统计分析及超过办案时间期限的案件通知提醒;

(4)协同办案服务管理:提供各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电子卷宗管理,消息提醒服务,专家信息服务,文书模板服务和部门组织机构管理服务。

系统采用通用b/s软件架构。在这种结构中,服务器与用户联系的功能界面采用b/s结构。用户端发出http请求到webserver,webserver将请求传送给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将数据请求传送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将数据返回web应用程序。然后再由webserver将数据传送给用户端。

建立协同办案系统数据库标准。根据计算机技术,结合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建立协同办案数据库标准,根据标准实现案件办理信息及法律文书的采集、交换、存储、汇总,生成各种统计与分析的统计报表和台账,并实现各种数据查询功能。

形成案件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办案业务流程,利用计算机原理设计相关程序对各流程的节点加以控制,案件受理、审查、承办、法律文书生成等均在网上完成和流转,并自动形成流转痕迹。系统应当满足横向和纵向的报表功能,纵向功能是指针对某一案件,系统报表可以单独形成案件的流转情况,包括各办案要点,如办案人、是否在规定办案时限完成、是否办结等信息,建立电子台账,实行一案一表,清晰明确;横向功能是对各类案件的综合统计分析。

协同办案监督。主要对案事件协同工作中的各相关政法机关进行监督,对于每个部门在协同工作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和时间期限,系统都将自动通知或提醒,从而做到及时通知和纠正,促进整个办案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公安、检察院、法院、监狱等机关领导也可以查看相关业务流程的办案状态。

本发明以案事件数据采集推送为基础,以部门之间的案件协同处理为重点,辅以电子卷宗服务、邮件短信服务、专家信息服务、案卷文书模板服务,借助于工作流技术、短信及邮件提醒技术、ca认证及电子公章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部门之间办案环节的无缝连接,大幅度提高部门间案件办理效率及监管水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协同政务处理系统,包括由数据支撑层、网络层、应用层、用户层组成的网络构架,以及由案件数据采集推送模块、案件协同办理及报送模块、协同执法监督模块、协同办案服务管理模块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案件数据采集推送模块,采集的各部门的相关数据推送到数据中心;案件协同办理及报送模块实现案卷在各部门之间的无障流转,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协同执法监督模块对案件信息统计分析及超过办案时间期限的案件通知提醒;协同办案服务管理,提供各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电子卷宗管理,消息提醒服务,专家信息服务,文书模板服务和部门组织机构管理服务。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9.22
技术公布日:2018.04.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