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参数的动态轨迹叠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975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学建模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参数的动态轨迹叠加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学是国家规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甚至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能够采用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先进,除了教师在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家教机、远程教学也越来越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更甚者有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直播平台上进行数学等科目的教学,教学越来越多样化,尽管现在可以采用以上提及的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但数学的教学由于其定理多,教学过程中的图形不够立体,变化不够形象,一直不能够被学习者很快的领悟。在有些公式定理中,需要图形在坐标系中进行移动,来直观的反映出公式定理表示的内容,但是移动的轨迹若是直接被刷新替换掉,则不能很好的表示公式定理的内容,需要一种能够将轨迹进行叠加,并且能够形象的将轨迹反映出来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参数的动态轨迹叠加方法,该方法能够将两条以上的轨迹根绝叠加方式进行叠加,叠加后的轨迹能够清楚形象的表达公式定理的内容,能够形象的将轨迹反映出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参数的动态轨迹叠加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图形运动方式;

s2、图形根据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形成两条或多条轨迹;

s3、确定轨迹叠加适用的模型;

s4、确定轨迹叠加的参数;

s5:将运动轨迹根据模型与叠加参数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的图形为坐标系或空间中的几何图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叠加参数包括叠加层次顺序、叠加格式和重复轨迹的叠加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叠加层次顺序包括在先轨迹位于在后轨迹下方和在先轨迹位于在后轨迹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叠加格式包括颜色、透明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参数的动态轨迹叠加方法,该方法能够将两条以上的轨迹根绝叠加方式进行叠加,叠加后的轨迹能够清楚形象的表达公式定理的内容,能够形象的将轨迹反映出来,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学习领悟对应的公式定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参数的动态轨迹叠加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图形运动方式;

s2、图形根据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形成两条或多条轨迹;

s3、确定轨迹叠加适用的模型;

s4、确定轨迹叠加的参数;

s5:将运动轨迹根据模型与叠加参数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的图形为坐标系或空间中的几何图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叠加参数包括叠加层次顺序、叠加格式和重复轨迹的叠加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的叠加层次顺序包括在先轨迹位于在后轨迹下方和在先轨迹位于在后轨迹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叠加格式包括颜色、透明度。

利用

本技术:
的方法能够将两条以上的轨迹根绝叠加方式进行叠加,叠加后的轨迹能够清楚形象的表达公式定理的内容,能够形象的将轨迹反映出来,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学习领悟对应的公式定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的动态轨迹叠加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图形运动方式;S2、图形根据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形成两条或多条轨迹;S3、确定轨迹叠加适用的模型;S4、确定轨迹叠加的参数;S5:将运动轨迹根据模型与叠加参数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轨迹。利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将两条以上的轨迹根绝叠加方式进行叠加,叠加后的轨迹能够清楚形象的表达公式定理的内容,能够形象的将轨迹反映出来,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学习领悟对应的公式定理。

技术研发人员:管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景中教育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2.21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