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板可收缩的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是计算机的一种,其具有体型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的优点,这也使得它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成为上班族和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办公、学习用具,笔记本电脑上为了便于操作,一般情况下会设置键盘和触控板,触控板相当于台式电脑的鼠标,可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定位;但是现有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一般是外置在操控面板的表面,这种设计方式会使其表面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容易沾染灰尘、溅水,会对其造成伤害,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一般是外置在操控面板的表面,这种设计方式会使其表面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容易沾染灰尘、溅水,会对其造成伤害,影响其使用寿命的缺点,提供一种触控板可收缩的笔记本电脑,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可收缩的笔记本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本体,所述笔记本电脑本体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对立面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上安装有键盘,所述显示屏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操作面板的侧面安装有驱动盘和若干USB接口,且所述操作面板的侧面还开设有触控板槽,所述触控板槽内安装有伸缩触控板,所述伸缩触控板通过安装在其两侧的伸缩卡块固定在所述触控板槽内,所述触控板槽对应所述伸缩卡块的位置设置有卡块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触控板的内部安装有两段对立的弹簧,两段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伸缩卡块,另一端连接挤压按钮,所述挤压按钮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伸缩触控板体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按钮之间固定有压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触控板预留有供线路贯穿的线路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触控板距地间隙不超过100mm。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触控板可收缩的笔记本电脑,在现有笔记本电脑的基础上,添加了可自动伸缩的触控板,改变了传统的触控板的操作模式,伸缩触控板可在触控板槽内自由活动;使用时只需按下挤压按钮,同时抽出触控板即可;该种笔记本电脑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很好的对触控板进行保护,不使用时将其收缩起来,防止溅水、落灰,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伸缩触控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伸缩触控板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笔记本电脑本体;2、显示屏;3、操作面板;4、键盘;5、摄像头;6、驱动盘;7、伸缩触控板;8、触控板槽;9、挤压按钮;10、压簧;11、伸缩卡块;12、弹簧;13、线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板可收缩的笔记本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本体1,笔记本电脑本体包括显示屏2、显示屏2对立面的操作面板3,操作面板3上安装有键盘,显示屏2上安装有摄像头5,操作面板3的侧面安装有驱动盘6和若干USB接口,且操作面板3的侧面还开设有触控板槽8,触控板槽8内安装有伸缩触控板7,伸缩触控板7通过安装在其两侧的伸缩卡块11固定在触控板槽8内,触控板槽8对应伸缩卡块11的位置设置有卡块槽。
伸缩触控板7的内部安装有两段对立的弹簧12,两段弹簧12的一端连接伸缩卡块11,另一端连接挤压按钮9,挤压按钮9的另一端延伸至伸缩触控板7体外。挤压按钮9之间固定有压簧10。伸缩触控板7预留有供线路贯穿的线路槽13。伸缩触控板7距地间隙不超过100mm。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触控板可收缩的笔记本电脑,在现有笔记本电脑的基础上,添加了可自动伸缩的触控板,改变了传统的触控板的操作模式,在机体的侧面开设一槽体,槽体内添加伸缩式触控板,触控板通过伸缩卡块卡合在卡块槽内;取出触控板体时,挤压挤压按钮,压缩两按钮之间的弹簧,使其收缩,收缩后带动压簧内向收缩,使伸缩卡块脱离卡块槽,收到伸缩触控板内,使伸缩触控板可自由的在触控板槽内活动;方便取出和收入,使用时只需按下挤压按钮,同时抽出触控板即可。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触控板可收缩的笔记本电脑,在现有笔记本电脑的基础上,添加了可自动伸缩的触控板,改变了传统的触控板的操作模式,伸缩触控板可在触控板槽内自由活动;使用时只需按下挤压按钮,同时抽出触控板即可;该种笔记本电脑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很好的对触控板进行保护,不使用时将其收缩起来,防止溅水、落灰,延长其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