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管场所代收转交物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49637发布日期:2018-09-04 23:1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监管场所领域,涉及一种监管场所代收转交物品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监管场所,关于在押犯人的物品转交,实施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这个简单的过程总却总是有很多问题,例如物品的缺失、替换等。很多在押人员针对家属给的物品签收后都表示物品与实际不符,但是在押人员的诉求很多时候都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本发明提供一种监管场所代收转交物品方法,用于解决监管场所透明化管理问题,同时解决所送物品与实际签收物品一致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监管场所代收转交物品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民警检查家属转交的物品是否符合送物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将物品数量、名称以及物品照片登记进后台服务器,同时打印物品信息二维码和物品派发信息条,然后对物品进行封装,将二维码和物品派发信息条贴在对应的封装包裹上。

所述的二维码中的信息包含物品数量、名称、照片以及唯一标识符id。

步骤2、将封装贴条的包裹入库,入库时,将包裹的二维码在仓库内设置的终端ⅰ上进行扫描,完成入库;终端ⅰ将扫描的唯一标识符id和扫描入库时间发送给信息系统备案。

步骤3、将包裹运送出仓库时,再次将包裹的二维码在仓库内设置的终端ⅰ上进行扫描,完成出库;终端ⅰ将扫描的唯一标识符id和扫描出库时间发送给信息系统备案。

步骤4、当派送人员将包裹派发到物品派发信息条指定的监室时:首先,在押人员将包裹的二维码在监室内设置的终端ⅱ上进行扫描,终端ⅱ显示该包裹的相关信息ⅰ,信息ⅰ包括物品数量、名称、照片;在押人员需要在终端ⅱ上通过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签收。

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裹入库时,入库人员也需要通过终端ⅰ进行身份认证,通过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裹出库时,出库人员也需要通过终端ⅰ进行身份认证,通过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识别为腕带芯片识别、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等,其中优选为人脸识别,为了确认脸部识别的有效性,终端ⅱ设置有脸部识别单元、脸部匹配单元,在脸部识别的过程中,脸部识别单元会要求用户做相关脸部表情;脸部识别单元将识别的脸部信息发送给脸部匹配单元,脸部匹配单元将接收到的脸部信息与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储的在押人员唯一的id号的脸部信息相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显示成功签收,并将签收信息反馈给后台服务器。

所述的签收信息包括签收时间、在押人员以及包裹的唯一标识符id。

所述的监室中的每个人员在后台服务器数据库都有唯一id号。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并通过脸部识别防止代领取,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后台服务器。同时在物品入库和出库的过程中也设置有生物识别,这样既节省了人员手动登记时间,又能监督物品派发,避免派发过程中出现的纰漏。

本发明在物品登记入库的时候,有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认证入库,方便后续在押人员将物品进行比对,从而出现替换、遗漏等情况。

本发明使用场所特殊,因此拍照认证是能够解决很多潜在的问题。防止物品在接收、保管、传递过程中的丢失、调包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监管场所代收转交物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民警检查家属转交的物品是否符合送物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将物品数量、名称以及物品照片登记进后台服务器,同时打印物品信息二维码和物品派发信息条,然后对物品进行封装,将二维码和物品派发信息条贴在对应的封装包裹上。

所述的二维码中的信息包含物品数量、名称、照片以及唯一标识符id。

步骤2、将封装贴条的包裹入库,入库时,将包裹的二维码在仓库内设置的终端ⅰ上进行扫描,完成入库;终端ⅰ将扫描的唯一标识符id和扫描入库时间发送给信息系统备案。

步骤3、将包裹运送出仓库时,再次将包裹的二维码在仓库内设置的终端ⅰ上进行扫描,完成出库;终端ⅰ将扫描的唯一标识符id和扫描出库时间发送给信息系统备案。

步骤4、当派送人员将包裹派发到物品派发信息条指定的监室时:首先,在押人员将包裹的二维码在监室内设置的终端ⅱ上进行扫描,终端ⅱ显示该包裹的相关信息ⅰ,信息ⅰ包括物品数量、名称、照片;在押人员需要在终端ⅱ上通过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签收。

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裹入库时,入库人员也需要通过终端ⅰ进行身份认证,通过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的,所述的包裹出库时,出库人员也需要通过终端ⅰ进行身份认证,通过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识别为腕带芯片识别、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等,其中优选为人脸识别,为了确认脸部识别的有效性,终端ⅱ设置有脸部识别单元、脸部匹配单元,在脸部识别的过程中,脸部识别单元会要求用户做相关脸部表情;脸部识别单元将识别的脸部信息发送给脸部匹配单元,脸部匹配单元将接收到的脸部信息与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储的在押人员唯一的id号的脸部信息相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显示成功签收,并将签收信息反馈给后台服务器。

所述的签收信息包括签收时间、在押人员以及包裹的唯一标识符id。

所述的监室中的每个人员在后台服务器数据库都有唯一id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管场所代收转交物品方法。本发明步骤如下:步骤1、民警检查家属转交的物品是否符合送物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将物品数量、名称以及物品照片登记,同时打印物品信息二维码和物品派发信息条,然后对物品进行封装,将二维码和物品派发信息条贴在对应的封装包裹上;步骤2、将包裹的二维码在仓库内设置的终端Ⅰ上进行扫描,完成入库;步骤3、将包裹的二维码在仓库内设置的终端Ⅰ上进行扫描,完成出库;步骤4、当派送人员将包裹派发到物品派发信息条指定的监室时,在押人员需要在终端Ⅱ上通过生物识别的方式进行签收。本发明使用场所特殊,拍照认证能够解决很多潜在的问题。防止物品在接收、保管、传递过程中的丢失、调包。

技术研发人员:邹慧麟;章欣;林灵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新翔维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1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