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客运监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客杂补费环节,一直以来采用的是手动对物品进行称重,手动计算旅客需要补交的费用。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也耽误旅客的时间,非常不方便。由于客运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旅客的同行人数、行李件数、行李种类等手动计算出补费金额,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耽误了旅客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具体包括:用于称量旅客携带的物品的重量信息的重量检测单元,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同时检测该物品的种类;
用于扫描旅客的车票获取车票的始发站信息、车次信息和终点站信息的扫描单元,所述扫描单元根据始发站信息和终点站信息计算旅客的乘车里程数;
接收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和扫描单元传送的数据信息的中心处理单元,所述中心处理单元根据乘车里程数、物品的重量、种类信息以及铁路货物运价率表核算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如果超重计算旅客的补费金额;
接收所述中心处理单元传送的补费金额的输出单元,所述输出单元采用打印模式自动生成打印模板将补费信息至少打印出三联票据。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处理单元在核算旅客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时根据旅客是否具有同行旅客进行核算,其中同行旅客包括成人和儿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对旅客携带的物品进行称重根据旅客的乘车线路计算旅客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并且采用运价率计算旅客的补费金额,该控制系统基于压力传感器、qrcode解析等技术实现对旅客超重携带品补收金额的智能计算,该系统对旅客的乘车信息行李自动称重、计算无需手动录入、一扫完成,整个过程可在几秒内轻松完成,同时可按需求自动生成客杂补费统计报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客运补费监控管理系统,包括重量检测单元、扫描单元、中心处理单元和输出单元。其中重量检测单元用于称量旅客携带的物品的重量信息,所述重量检测单元同时检测该物品的种类。扫描单元将旅客的车票放在扫票区,系统识别出车票的始发站、票号、车次、到站等信息。同时扫描单元根据始发站信息和终点站信息计算旅客的乘车里程数。中心处理单元接收重量检测单元和扫描单元传送的数据信息根据乘车里程数、物品的重量、种类信息以及铁路货物运价率表核算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如果超重计算旅客的补费金额。所述输出单元接收中心处理单元传送的补费金额,自动生成打印模板、外连针式打印机,将补费信息打印三联据,留作凭证。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处理单元在核算旅客携带的物品是否超重时根据旅客是否具有同行旅客进行核算,其中同行旅客包括成人和儿童。如果旅客有同行人员,那么同行人员可以增加旅客携带携带物品的重量,并且考虑如果是同行人员是儿童,那么允许携带的物品量会减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