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008发布日期:2020-05-26 17:2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液晶手写板领域,尤其涉及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液晶手写板,均采用面壳(或面贴)和底壳结合的方式保护液晶书写膜的边缘及遮盖边缘瑕疵,由于面壳(或面贴)和底壳相互连接的结构限制,面壳(或面贴)上用于防护书写膜边缘的边框的宽度较大,这种方式经常由于外壳不良造成书写膜片损坏、书写手感差等问题,并且面壳(或面贴)上用于防护书写膜边缘的边框的宽度过大,占用较大的书写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以解决书写膜易损坏、书写手感差和书写空间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同时也是无面贴的液晶手写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包括后壳、膜片、防护板和控制电路;后壳为装配基体;膜片、防护板和控制电路均装配在后壳上;控制电路与膜片电连接;后壳边缘设有防护外框,防护外框贴合膜片的边缘;防护外框的宽度为0.5mm-4mm。

进一步地,膜片的一端设置有缺口;防护板设置在膜片的缺口处。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设于膜片、防护板与后壳形成的内部空间中。

进一步地,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包括书写区域和控制区域;膜片安装在书写区域;防护板安装在控制区域。

进一步地,缺口设在膜片的下端中部。

进一步地,防护板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防护外框的宽度优选为1.6mm。

进一步地,膜片由3层结构组成,依次为雾膜、液晶层和黑膜。

进一步地,膜片通过黑膜与后壳贴合;黑膜靠近后壳的一面设有一层背胶;黑膜通过背胶与后壳紧紧贴合。

进一步地,背胶为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因为取消面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物料不良减短膜片的使用寿命,产品的整体厚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薄,重量减轻,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又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原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对膜片边缘进行防护的防护边框设置在后壳上,并且减窄了防护边框的宽度,增加了产品的书写面积,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包括后壳1、膜片2、防护板3和控制电路(未绘示)。后壳1为装配基体,膜片2、防护板3和控制电路装配在后壳1上;控制电路与膜片2电连接;参照图2,后壳1边缘设有防护外框11,防护外框11贴合膜片2的边缘,防护外框11的宽度为0.5mm-4mm。

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手写板,采用面壳和底壳结合的方式保护液晶书写膜的边缘及遮盖边缘瑕疵,由于面壳和底壳相互连接的结构限制,面壳上用于防护书写膜边缘的边框的宽度较大,这种方式经常由于外壳不良造成书写膜片损坏、书写手感差等问题,并且面壳上用于防护书写膜边缘的边框的宽度过大,占用较大的书写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手写板取消了面壳,直接将膜片2安装在后壳1上,同时防护边框11设在后壳1上,并减窄了该防护边框11的宽度,使其覆盖在膜片2边缘的面积减少,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物料不良引起产品使用寿命缩短,同时,产品的整体厚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薄,重量减轻,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又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原材料成本。同时,由于减窄了该防护边框11的宽度,增加了产品书写区域的使用面积。

控制电路设于膜片2、防护板3与后壳1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控制电路与膜片2电连接,控制电路通过电连接用于清除膜片2上的书写内容。

膜片2的一侧设置有缺口4,防护板3设置在膜片2的缺口4处。缺口4设在膜片2的下端中部。防护板3为方形结构。

防护板3与缺口4相适配,防护板3的上端和侧面与缺口4贴合的间隙中涂覆有密封胶,用于防止汗液或水通过间隙进入手写板内部。

如图2所示,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包括书写区域a和控制区域b;膜片2安装在书写区域a;防护板3安装在控制区域b。

控制区域b一般设有按键等控制零件,防护板3对该区域的零部件进行防护,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设计时可适当减少控制区域b的面积,增大书写区域a的面积,增加用户的书写空间,提升用户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防护外框11的宽度为0.5mm-4mm,优选为1.6mm。现有液晶手写板的防护边框都在10mm左右(6mm以上),占用了一部分书写空间。而本方案将防护边框11的宽度减少至0.5mm-4mm,从而增加了产品书写区域的使用面积。

如图3所示,膜片2由3层结构组成,依次为雾膜21、液晶层22和黑膜23。膜片2通过黑膜23与后壳1贴合;黑膜23靠近后壳1的一面设有一层背胶;黑膜23通过背胶与后壳1紧紧贴合。

本实用新型直接在膜片2的一面备有背胶,在一实施例中,该背胶可以是双面胶,安装时只要将3m双面胶表面的离型纸撕掉就可以将膜片2安装在后壳1上。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液晶手写板的结构和安装工艺,极大提高了液晶手写板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因为取消面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物料不良减短膜片的使用寿命,产品的整体厚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薄,重量减轻,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又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原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对膜片边缘进行防护的防护边框设置在后壳上,并且减窄了防护边框的宽度,增加了产品的书写面积,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膜片、防护板和控制电路;所述后壳为装配基体;所述膜片、防护板和控制电路均装配在所述后壳上;所述控制电路与膜片电连接;所述后壳边缘设有防护外框,所述防护外框贴合所述膜片的边缘;所述防护外框的宽度为0.5mm-4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膜片的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膜片、防护板与后壳形成的内部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书写区域和控制区域;所述膜片安装在所述书写区域;所述防护板安装在所述控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设在膜片的下端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为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框的宽度优选为1.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由3层结构组成,依次为雾膜、液晶层和黑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通过所述黑膜与后壳贴合;所述黑膜靠近后壳的一面设有一层背胶;所述黑膜通过所述背胶与后壳紧紧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为双面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无面壳的液晶手写板,包括后壳、膜片、防护板和控制电路;所述后壳为装配基体;所述膜片、防护板和控制电路均装配在所述后壳上;所述控制电路与膜片电连接;所述后壳边缘设有防护外框,所述防护外框贴合所述膜片的边缘;所述防护外框的宽度为0.5mm‑4mm。因为取消面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物料不良减短膜片的使用寿命,产品的整体厚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薄,重量减轻,既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又降低了生产难度和原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对膜片边缘进行防护的防护边框设置在后壳上,并且减窄了防护边框的宽度,增加了产品的书写面积,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好易写(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