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主要涉及电解铜箔生产技术,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距离计算方法、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槽压是影响铜箔品质以及生产电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槽压的大小,则与极距呈线性关系。
对于阳极槽而言,下进液或者上进液(如“一种上进液式铜箔一体机设备”,吴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年4月)是常见的两种阳极槽。
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如何对阴极辊与阳极槽的阴极如何评价计算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距离计算方法、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调整方法。
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距离计算方法,阳极槽为两块,其底部设置有开口、且阳极槽的底部开口距离为k;
在初始状态下,阳极槽与阴极辊同心、且两块阳极槽对称设置;
在阴极辊向上移动h后,阳极槽与阴极辊的极距d1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θ表示两块阳极槽对应的转角;
其中,r阴极辊表示阴极辊的半径;
r阳极槽表示阳极槽的半径。
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调整方法,所述阳极槽为圆弧形结构,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阳极槽分体;所述阳极槽的中部底部设置有开口;
所述2个阳极槽分体沿着通过阴极辊中心转轴的竖向面对称;
所述阴极辊为圆柱体结构;
当极距从dx调整为hy时,首先计算阴极辊距离向上移动的距离hy-x;
通过下式来求解得到:
其中,r阳极槽为阳极槽的半径,r阴极辊为阴极辊的半径,θ为阳极槽对应的转角;
hy,hx为参数;
其次,然后提升阴极辊向上移动hy-x。
本技术:
的优点在于:
(1)本申请的基础构思是:给出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距离计算方法,其方式是:
即只需要知晓阴极辊向上移动的距离(向下移动也可,h取负值),即可知晓,新的极距。
(2)本申请的另一构思是,针对下面的问题:极距要从dx调整为hy时,阴极辊怎么移动?
当极距从dx调整为hy时,阴极辊距离向上移动hy-x个距离,通过下式来求解得到:
上式hy,hx没有显性解,其可以通过matlab程序求解。
需要说明的是,阴极辊向上移动,可以是手动的(阴极辊中心转轴与支撑部之间插入垫片,或者如申请人同日申请的“一种电解铜箔消除白斑的生产工艺、生箔机、极距控制方法”的机械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实施例1的生箔机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计算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调整方法,阴极辊的半径用r阴极辊表示,阳极槽的半径用r阳极槽表示,阴极辊向上移动的距离用h表示,两块阳极槽对应的转角为θ,阳极槽的底部开口用k表示。
在初始状态下(设备安装好时),阳极槽与阴极辊同心,极距d=r阳极槽-r阴极辊。
在阴极辊向上移动h后,阳极槽各点与阴极辊之前的极距不等,在评价槽压时,可以采用平均极距d1来计算,而平均极距d1的计算如下:
上述在使用时,往往是槽压较低(小于3.5v),此时铜箔出现白斑的概率较大,为了避免白斑的问题,一般会将槽压提升至5v以上。而极距增长,槽压也会增长。因此,往往选择提高极距的方式来提高槽压。
图2给出了两个对比实例图:
参数如下:r阴极辊=750mm,r阳极槽=760mm,k=100mm;θ=180°、150°。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1.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距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极槽为两块,其底部设置有开口、且阳极槽的底部开口距离为k;
在初始状态下,阳极槽与阴极辊同心、且两块阳极槽对称设置;
在阴极辊向上移动h后,阳极槽与阴极辊的极距d1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θ表示两块阳极槽对应的转角;
其中,r阴极辊表示阴极辊的半径;
r阳极槽表示阳极槽的半径。
2.一种阴极辊与阳极槽的极距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槽为圆弧形结构,其包括2个对称设置的阳极槽分体;所述阳极槽的中部底部设置有开口;
所述2个阳极槽分体沿着通过阴极辊中心转轴的竖向面对称;
所述阴极辊为圆柱体结构;
当极距从dx调整为hy时,阴极辊距离向上移动hy-x个距离,通过下式来求解得到:
其中,r阳极槽为阳极槽的半径,r阴极辊为阴极辊的半径,θ为阳极槽对应的转角;hy,hx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