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5390发布日期:2021-08-03 13:0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器散热器件,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



背景技术:

热管作为热管散热器的基本元件,不同长度规格的热管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对于长热管具有单管传热能力大,但热管达到热平稳的时间较长;而短热管传热能力相对较小,但热管能迅速达到热平稳,众所周知,电脑中央处理器性能越来越强大,发热量也进一步的提高,传统的风冷已经很难满足高功耗中央处理器(cpu)的散热需求,特别是性能越高的cpu,其die(核心)热密度越大,依靠热管的热传量很难将cpu的热量全部迅速带走,故而影响处理器的整体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座、第一散热片组、制冷片、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片组通过一根或多根的第一导热管连接于散热座,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的一侧边或两侧边设置一根或多根的第二导热管,设置制冷片装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上,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接近或接触所述的第二导热管表面。

其中,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贴合于所述热管延伸方向的侧表面上。

其中,设置保温层,所述第二导热管夹设于所述制冷片与保温层之间。

其中,所述保温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一侧具有与第二导热管外缘配合的内凹面。

其中,所述第二导热管相对于所述制冷片的一侧呈平面状以贴合于所述平面状的制冷片。

其中,在位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相对于第一导热管的一侧设置第二散热片组,制冷片夹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与第二散热片组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组之间留设有间隙。

其中,由第二导热管、制冷片、第二散热片组和\或保温层组成的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的两侧边上。

其中,所述的第二导热管为两组或四组呈v型分布的第二散热管组设置于散热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管连接于散热座的一侧位于第二散热管组的v型开口处。

其中,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半导体制冷的方式,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其中一面可以制冷的原理,将低温的部分传递给热管,降低热管的温度,提高热管的热传效率。从而更好降低cpu的温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散热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实施例1的散热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散热器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制冷片分离的散热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的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座1、第一散热片组5、制冷片4、第一导热管2、第二导热管3,所述第一散热片组5通过一根或多根的第一导热管2连接于散热座1,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5的一侧边或两侧边设置一根或多根的第二导热管2,设置制冷片4装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3上,所述制冷片4的制冷面接近或接触所述的第二导热管3表面。

其中,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组5或第二散热片组6可以为多组散热片层叠而成,散热座1可以贴合于待冷却的处理器的散热表面。

制冷片4其中一面可以制冷的原理,将低温的部分传递给热管,降低热管的温度,提高热管的热传效率。从而更好降低cpu的温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制冷片4的制冷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导热管3延伸方向的侧表面上。

其中,设置保温层7,所述第二导热管3夹设于所述制冷片4与保温层7之间,保温层7进一步的优化扩展制冷的效果于保温层的整体而非单一侧面上,提高冷却的效果,提高处理器的散热效率。

其中,所述保温层7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热管3的一侧具有与第二导热管3外缘配合的内凹面71,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可以选用现有呈平面状的制冷片,降低定制的要求,设置保温层7的具体效果也可以使整体在导热过程中,利用保温层7包裹于所述第二导热管,进一步的降低制冷片制冷输出的流失。

可选的,所述的保温层7可以采用塑胶或橡胶材料制冷的保温材料。

其中,所述第二导热管3相对于所述制冷片4的一侧呈平面状以贴合于所述平面状的制冷片4,提高第二导热管3与所述制冷片4的接触的面积,进一步的紧密接触,提高制冷的效果。

其中,在位于所述第二导热管3相对于第一导热管2的一侧设置第二散热片组6,制冷片4夹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3与第二散热片组6之间,基于增设的第二散热片组6可以缓和由散热座传导至第二导热管上的输出热量,提高制冷片制冷输出于所述散热座的制冷量输出值。

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片组6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组5之间留设有间隙80。

其中,由第二导热管3、制冷片4、第二散热片组6和\或保温层7组成的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5的两侧边上。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导热管3为两组或四组呈v型分布的第二散热管3组设置于散热座1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管2连接于散热座1的一侧位于第二散热管组6的v型开口处。

其中,所述制冷片4为半导体制冷片,作为优选的,所述制冷片4为半导体制冷片或其他充电实现制冷的其他制冷片均可以达到以上技术目的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

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热管组将散热座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片组,再由第二导热管组将制冷片的制冷传导至至散热座上,具体的说,散热座的热量由下往上通过第一导热管传导至第一散热片组,而制冷片的制冷由上往下通过第二导热管传导至第二散热片组。

在整体结构中,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均相互独立分离,第一散热片组与第二散热片组均相互独立分离,形成了新的热量的导热结构,提高冷却的效率。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座、第一散热片组、制冷片、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片组通过一根或多根的第一导热管连接于散热座,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的一侧边或两侧边设置一根或多根的第二导热管,设置制冷片装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上,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接近或接触所述的第二导热管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贴合于所述热管延伸方向的侧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保温层,所述第二导热管夹设于所述制冷片与保温层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一侧具有与第二导热管外缘配合的内凹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相对于所述制冷片的一侧呈平面状以贴合于所述平面状的制冷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二导热管相对于第一导热管的一侧设置第二散热片组,制冷片夹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与第二散热片组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与所述的第一散热片组之间留设有间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由第二导热管、制冷片、第二散热片组和\或保温层组成的制冷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的两侧边上。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热管为两组或四组呈v型分布的第二散热管组设置于散热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管连接于散热座的一侧位于第二散热管组的v型开口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器散热器件,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带制冷片处理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座、第一散热片组、制冷片、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散热片组通过一根或多根的第一导热管连接于散热座,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的一侧边或两侧边设置一根或多根的第二导热管,设置制冷片装设于所述第二导热管上,所述制冷片的制冷面接近或接触所述的第二导热管表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半导体制冷的方式,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其中一面可以制冷的原理,将低温的部分传递给热管,降低热管的温度,提高热管的热传效率。从而更好降低CPU的温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杭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揭阳市沣盈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