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矩阵式智能物流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77857发布日期:2021-11-15 18:5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模块矩阵式智能物流技术
1.是用特制的物流模块拼接组合成模块矩阵阵列或通道,再外接一个控制系统。智能或者人工的控制货物、封包、封箱,在各个模块间上、下、前、后、左、右自由可控的移动流转或者存储。从而实现物流智能自动化仓储、物流智能自动化传输、物流智能自动化分拣、物流智能自动化装卸载具车辆、工业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技术领域
2.物流仓储技术 物流分拣技术 物流运输自动装卸技术 数据传输控制技术 智能生产线设计
技术背景
3.现有技术
4.智能物流模块的基本结构
5.1矩形体支撑连结框架及必要的可伸缩挡片。用以根据需求组合拼接成各种物流存储矩阵库或传送通道。
6.2前、后、左、右四方传送底盘。
7.向下方传送采用掉落(拆掉一个模块的传输底盘)、斜道滑落或上下轮转通道的方式。
8.向上传送采用斜道滑行或上下轮转通道的方式。
9.上下轮转通道就是俩个竖列的模块组成底盘上下旋转的通道阵列。
10.3各种必要的电源线、数据线等配线。
11.4各种可选式外接设备。摄像头、扫描仪、路由器、打印机、底盘称重配件、外皮封包系统、装箱封箱系统、ai集箱码箱系统、标签张贴设备、磁条读取设备等等。
12.多向传输底盘。一个按需求布局一定数量可控转动方向的,纵向或横向滚动的滚轮或履带的底盘。用以根据指令或识别进入模块的货物代码控制货物前后左右的自由传输。如底盘推力不够可适当安装侧面推力装置协助传送。
13.外接控制平台
14.计算机操控外设显示大屏数据总线电源总线
15.货物封包或封箱的识别方案。1,扫码识别。2磁条识别。3控制系统记忆识别。4称重芯片重量识别。
16.仓储系统运作原理
17.因为所有模块都有自由全向传送功能。只要有若干个空仓位。配合一个外接控制系统,就能实现几百几千个仓位的存储模块矩阵,自由简单高效的轮转、出仓、入仓、清点库存、库位调整。以及简单高效的实现物流分拣。
18.模块局矩阵式物流自动化装车卸车的工作原理。
19.即将货车火车飞机等运输工具的舱体,改装成一个专用智能物流模块运输矩阵。在装卸点用模块组建一个专用对接模块平台。地面平台与载具平台模块对接成一个整体矩
阵,就可以实现物流智能自动装卸操作。
20.模块矩阵式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
21.一 快递行业
22.1物流分拣系统更高效更节省人力、运力、和时间。
23.2如果全程模块化运输能做到全程不落地。不抛、不压、不挤、不掉落、不丢失、不延误。(这里的不延误只限于模块化运作系统之内)
24.3更细化的物流细分运输操作。快递公司可根据这个优势增值服务加急业务、全程包仓包箱业务。
25.二 仓储行业
26.1对比传统仓储体系可以更灵活更合理化的仓位布局。
27.2无需人工操作或者各种叉车操作。
28.3更有效的利用空间。不会出现一小件物品占用一个大型仓位的现象.
29.4更快更简单的出入库操作
30.5.实时准确无误差的库存盘点。
31.三 工厂的生产存储和远程运输
32.只要体积不超过标准,工厂内部,原料、工具、半成品、成品。在生产线、库房、各厂房、各车间、各楼层的转运交接都可以采用模块矩阵式智能物流技术。只需改装一下载具,厂家到商家都采用模块化智能物流仓储体系。就能实现货物从生产、入库、出厂、到远程运输、再到进入商场库房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33.四 超大型全自动无人仓储超市。
34.有了模块矩阵式智能物流技术,就能实现售卖几千甚至几万中商品,自动补货入库,自动理货,从若干个出仓口售货的超大型无人商场。
35.衍生技术
36.一 多向传输模块技术
37.即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多向数控自由传输底盘技术。这是实现模块矩阵智能物流流转的最基本的底层技术。
38.二 模块式自动装卸车技术
39.运载车辆载具。采用分仓式或模块化智能自由流转或自动定向流转的方式装卸货物、箱体、包裹。


技术特征:
1.基于模块化或物流分仓接收外部指令或识别自动进入分仓模块的货物,判定并执行货物的存留存储或向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技术。2.把运输工具舱体改装多仓体或模块矩阵。对接地面多仓体或模块矩阵,定向或者自由流转传送货物而实现的自动装卸车技术。3.采用模块矩阵或者分仓矩阵通过控制矩阵内部货物的存留流转而实现的智能自动化仓储的技术。4.采用模块矩阵或者分仓矩阵通过控制矩阵内部货物的存留流转而实现的智能自动化物流分拣的技术。

技术总结
模块矩阵式智能物流技术是用特制的物流模块拼接组合成模块矩阵阵列或通道,再外接一个控制系统。智能或者人工的方式控制货物、封包、封箱,在各个模块间上、下、前、后、左、右自由可控的移动流转或者存储。从而实现物流智能自动化仓储、物流智能自动化传输、物流智能自动化分拣、物流智能自动化装卸载具车辆、工业智能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智能物流模块的基本结构1矩形体支撑连结框架及必要的可伸缩挡片2多向传输底盘。3各种必要的配线。4各种可选式外接设备。扫描设备,磁条读取设备,封装设备等等。等。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G06Q10/08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杜松财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