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状态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51590发布日期:2023-04-26 12:0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出状态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中的状态确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进出状态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各行业实力的迅猛发展,各行业的产量及物料流量大幅增加,因此需要更加智能可靠的系统来辅助仓储盘点。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物料出入库方向的判定是库存实时盘点、出入库时间、叉车流量、工作效率等统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出入库场景环境多变、人员及来往叉车流量大等特点,当前技术会受到遮挡及多径效应的影响而导致误判。

2、目前,通常采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进行进出方向判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基于时间戳顺序判定,多个读写器部署在进出通道内,根据各个天线读取同一张rfid标签时间顺序判断行进方向;(2)基于电磁波信号强度(即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变化进行判定,根据各读写器接收到的同一张rfid标签发来的rssi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判断出rfid标签是从门外还是门内进入和离开识读区,并由此再判断出rfid标签的进门和出门情况;(3)基于电磁波信号读取次数变化进行判定,根据各读写器接收到的同一张rfid标签发来的信号的次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按距离越近读取次数逐渐增加,距离越远读取次数变小,判断出rfid标签是在靠近还是远离特定读写器,进而判断进出方向。但是,上述提到的判断进出状态的方案存在易受多径效应及遮挡影响且识别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进出状态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进出状态确定方案存在易受多径效应及遮挡影响且识别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进出状态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确定待识别设备对应的识别标签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来唯一标识所述识别标签;

5、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与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并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

6、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待识别设备对应的识别标签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包括:

7、在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进入识别区域的情况下,通过天线阵列对识别标签进行分析,读取所述识别标签的标识信息;

8、确定所述识别标签发射的波信号的频率和所述天线阵列的天线的参数;

9、基于所述频率和所述天线的参数,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到达角。

10、上述方案中,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天线的参数,包括

11、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天线之间的距离和所述天线阵列在接收到所述波信号后天线之间的相位差;

12、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频率和所述天线的参数,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到达角,包括:

13、采用信号分类算法对所述频率、所述距离和所述相位差进行运算,得到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到达角。

14、上述方案中,所述采用信号分类算法对所述频率、所述距离和所述相位差进行运算,得到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到达角,包括:

15、针对每个天线阵列,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天线之间的距离和天线阵列在接收到波信号后天线之间的相位差;

16、分别针对每个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相位差和距离,采用信号分类算法对所述频率、所述距离和所述相位差进行运算,得到多个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到达角。

17、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与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并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包括:

18、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分别与第一角度阈值和第二角度阈值的关系;

19、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分别与所述第一角度阈值和所述第二角度阈值具有不同所述关系对应的目标时间;

20、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目标时间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

21、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目标时间确定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包括:

22、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在所述目标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3、基于所述变化趋势和所述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

24、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目标时间确定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包括:

25、针对每个天线阵列对应的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确定每个所述信号波到达角在所述目标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6、至少针对第一天线阵列对应的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基于所述变化趋势和所述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第一进出状态;

27、至少针对第二天线阵列对应的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基于所述变化趋势和所述关系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第二进出状态;

28、至少针对第三天线阵列对应的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基于所述变化趋势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第三进出状态;

29、基于所述第一进出状态、所述第二进出状态和所述第三进出状态,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

30、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与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包括:

31、采用离群剔除法对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进行筛选处理得到筛选后的信号波到达角;

32、确定所述筛选后的信号波到达角与所述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

33、上述方案中,所述信号波到达角包括极角和/或方位角。

34、一种进出状态确定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35、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36、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进出状态确定程序,以实现上述所述的进出状态确定方法的步骤。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所述的进出状态确定方法的步骤。

38、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进出状态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确定待识别设备对应的识别标签的标识信息和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确定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与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并基于关系和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如此,在确定设备的进出状态时基于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就可以实现,不需要时间戳也不需要信号强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进出状态确定方案存在易受多径效应及遮挡影响且识别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高了进出状态识别的可靠性,且对读写器要求不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进出状态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识别设备对应的识别标签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天线的参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信号分类算法对所述频率、所述距离和所述相位差进行运算,得到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到达角,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与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并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目标时间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目标时间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与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波到达角包括极角和/或方位角。

10.一种状态确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进出状态确定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进出状态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识别设备对应的识别标签的标识信息和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来唯一标识所述识别标签确定所述识别标签的信号波到达角与目标角度阈值的关系,并基于所述关系和所述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待识别设备的进出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进出状态确定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宜铮,睢菲菲,季瓒,范晓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