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78629发布日期:2023-05-17 07:2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1、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借助计算机利用数值方法模拟地下油水流动,预测油藏开发动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矿场开发方案编制和效果跟踪预测。中国发明专利cn101416074b一种用于创建地层模型的方法。岩心从井眼处被获得并且创建详细的图解岩心描述。包括井下图像的电缆数据针对对应于所述岩心的取心井段被获得,并且被处理成可解释的井下图像。所述岩心描述与所述可解释的井下图像进行比较,以创建地质图像相的种类。来自整个目的井段的所述井下图像与所述种类进行比较,以创建初步虚拟岩心。所述可解释的井下图像被交互地分析,并与所述初步虚拟岩心描述进行比较,以创建主虚拟岩心解释。第二主虚拟岩心针对第二井眼形成。地层模型和之后的油藏模型然后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和第二井眼的所述主虚拟岩心进行对比而被创建。

2、中国专利申请cn109492290a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油藏数值模型;(2)建立井筒模型;(3)建立管网模型;(4)对油藏与井筒管网模型进行一体化耦合并不断进行迭代求解。本发明中通过将油藏模型、井筒模型、管网三种模型一体化耦合,打破了油藏工程、采油工程与地面工程三者之间的专业壁垒,建模时充分考虑了油藏流体供给能力、抽油机系统与管网系统约束,从而量化了从地下油藏到地面管网的一系列生产指标。

3、中国发明专利cn104963657b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含水期监测数据约束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该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包括:获取生产井、注入井及油藏数据,确定各井及油藏的动态参数及静态参数;根据静态参数中的测井解释数据生成不同时间的水淹三维空间特征;根据动态参数中的检查井取心数据生成不同时间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油藏的静态参数建立地质模型,并根据原始地层压力分布或者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以及岩石、流体属性对地质模型进行初始化;对初始化后的地质模型进行历史拟合,生成历史拟合结果;根据水淹三维空间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历史拟合结果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的历史拟合。

4、油藏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多基于测井数据等矿场解释资料建立。由于油藏开发初期相关解释资料的局限性,油藏模型特别是孔隙度和渗透率场与实际油藏存在不相符的地方,有必要实时结合油藏开发过程中新增取心井测试结果校正油藏模型。

5、然而,目前基于取心井测试井点数据校正油藏模型场数据的有效方法尚未建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为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大幅改善矿场开发方案编制和效果评价准确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心井测试结果的预处理,得到各深度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取心井点处孔隙度和渗透率校正量的计算;插值得到油藏模型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的校正量;pnn测井数据对地质模型进行约束;校正得到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

4、进一步地,取心井测试结果的预处理方法:根据取心井测试得到的不同深度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采用加权平均法插值计算测试数据缺失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得到各深度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

5、更进一步地,测试数据缺失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的计算公式为:

6、

7、

8、式中,为数据缺失深度d处待估计的孔隙度,小数;和分别为取心井测试得到的与数据缺失深度d处上下相邻深度的孔隙度,小数;为数据缺失深度d处待估计的渗透率,10-3μm2;和分别为取心井测试得到的与数据缺失深度d处上下相邻深度的渗透率,10-3μm2;du和dl分别为与数据缺失深度d处上下相邻的深度值,m。

9、进一步地,取心井点处孔隙度和渗透率校正量的计算的方法:基于取心井测试结果及预处理得到的各深度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计算原有油藏模型中对应深度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校正量,具体公式为:

10、

11、

12、式中,δφj为第j口取心井点处孔隙度的校正量,小数;为第j口取心井点处解释得到的孔隙度,小数;为现有油藏模型中第j口取心井点位置处的孔隙度,小数;δkj为第j口取心井点处渗透率的校正量,10-3μm2;为第j口取心井点处解释得到的渗透率,10-3μm2;为现有油藏模型中第j口取心井点位置处的渗透率,10-3μm2。

13、进一步地,插值得到油藏模型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的校正量的方法为:

14、基于各取心井点位置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校正量,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插值得到整个油藏模型所有网格位置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校正量,计算公式为:

15、

16、

17、式中,δφi为油藏模型网格i处孔隙度的校正量,小数;为网格i处第j口取心井点处孔隙度的校正量,小数;δki为油藏模型网格i处渗透率的校正量,10-3μm2;为网格i处第j口取心井点处渗透率的校正量,10-3μm2;为网格i处与第j口取心井点处的距离,m;n为网格i处相邻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测试井点数,口。

18、进一步地,pnn测井数据对地质模型进行约束的方法:

19、①基于pnn测井资料解释得到不同深度井点渗透率、孔隙度;

20、②根据井点解释结果和现有地质模型参数,计算井点所在位置各层位渗透率、孔隙度的校正量。

21、更进一步地,井点所在位置各层位渗透率、孔隙度的校正量的计算方法:

22、δk=klog-kpre(vii)

23、φ=φlog-φpre(viii)

24、式中,klog为井点渗透率解释结果;kpre为井点现有渗透率值;为井点孔隙度解释结果;为井点现有孔隙度值。

25、进一步地,校正得到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的方法:根据原有油藏模型中的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结合插值得到的各网格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校正量,求和得到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计算公式为:

26、

27、

28、式中,和φi分别为校正前后油藏模型网格i处的孔隙度,小数;和ki分别为校正前后油藏模型网格i处的孔隙度,小数。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30、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为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大幅改善矿场开发方案编制和效果评价准确性。



技术特征:

1.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心井测试结果的预处理,得到各深度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取心井点处孔隙度和渗透率校正量的计算;插值得到油藏模型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的校正量;pnn测井数据对地质模型进行约束;校正得到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心井测试结果的预处理方法:根据取心井测试得到的不同深度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采用加权平均法插值计算测试数据缺失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得到各深度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数据缺失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心井点处孔隙度和渗透率校正量的计算的方法:基于取心井测试结果及预处理得到的各深度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计算原有油藏模型中对应深度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校正量,具体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插值得到油藏模型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的校正量的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pnn测井数据对地质模型进行约束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井点所在位置各层位渗透率、孔隙度的校正量的计算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得到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心井测试结果的预处理,得到各深度处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值;取心井点处孔隙度和渗透率校正量的计算;插值得到油藏模型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的校正量;PNN测井数据对地质模型进行约束;校正得到孔隙度场和渗透率场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种资料约束的非均相驱油藏地质模型校正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为油藏数值模拟计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油藏模型,大幅改善矿场开发方案编制和效果评价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盛波,曹小朋,李伟忠,郭长春,吴秀英,刘丽杰,段敏,刘海成,王东方,李加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