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7599发布日期:2022-02-16 16:2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


背景技术:

2.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
3.目前现有的触摸屏,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普遍采用网线与相关设备对接来传输网络信号,导致触摸屏的灵活性较差。由于触摸屏放置在公共区域,受到意外碰撞,导致触摸屏损坏的情况常常发生,同时部分用户在使用屏幕时,使用方法不当,容易给屏幕带来较多划痕,影响后续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触摸屏在使用时,屏幕上容易出现划痕,影响后续用户的使用,并且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同时现有的触摸屏普遍采用网线传输数据,导致触摸屏的灵活性受到限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部设置有触摸屏主体,所述触摸屏主体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模块,所述防护壳外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防护壳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固定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触摸屏主体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共同设置有保护膜,所述防护壳外侧壁设置有保护盖。
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中间块,所述中间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中间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条,
7.所述中间块与防护壳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条通过螺栓与防护壳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条底部与保护膜紧密贴合。
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固定架通过四个拐角处设置的螺栓与防护壳固定连接,便于对固定架和底部支撑组件组装和拆卸。
9.优选的,所述保护膜为ar材质,ar材质的保护膜是市面上较好的一种屏幕保护贴。ar是一种合成材质,一般分三层,硅胶为吸附层,pet为中间层,外层为特殊处理层。所述保护膜与触摸屏主体表面贴合。
10.优选的,所述保护盖内壁与防护壳外侧壁转动连接,便于用户灵活的调节屏幕的角度。所述保护盖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在不使用触摸屏时,起到对触摸屏的保护作用,同时触摸屏上播放的宣传广告,能够透过透明的保护盖被用户所看到。
11.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为高强度塑料材质,硬度较好,同时使得触摸屏整体组件的质量较轻。
12.优选的,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不超过两毫米,在保护屏幕的前提下,保证了屏幕触摸的灵敏程度。
13.优选的,所述信号收发模块与触摸屏主体电性连接,通过信号收发模块传输5g信号,对数据进行传输和下载,灵活性更强,传输速率更快。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膜、防护壳和保护盖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在触摸屏的表面贴有保护膜,有效的保护了触摸屏,减少用户在使用屏幕时对屏幕的划痕,同时在不使用屏幕时,利用保护盖和防护壳,有效的保护了触摸屏,防止受到意外碰撞而损伤到屏幕。
16.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收发模块收发5g信号,与现有的触摸屏外接网线相比,大大提高了触摸屏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使用的局限性,更加的灵活方便,同时5g信号的传输速度相较于4g信号更加迅速,下载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了用户的查询和下载效率。
17.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固定架和连接轴,用户可在支撑柱的顶部灵活的转动触摸屏的角度,与现有的触摸屏相比,灵活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便于更好的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1.图中:1、防护壳;2、触摸屏主体;3、固定架;4、底座;5、支撑柱;6、连接轴;7、固定组件;701、中间块;702、固定条;703、橡胶条;8、保护膜;9、保护盖;10、信号收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3.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为高强度塑料材质,硬度较好,同时使得触摸屏整体组件的质量较轻。防护壳1内部设置有触摸屏主体2,触摸屏主体2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模块10,信号收发模块10与触摸屏主体2电性连接,通过信号收发模块10传输5g信号,对数据进行传输和下载,灵活性更强,传输速率更快。防护壳1外壁设置有固定架3,固定架3为不锈钢材质,固定架3通过四个拐角处设置的螺栓与防护壳1固定连接,便于对固定架3和底部支撑组件组装和拆卸。
24.防护壳1底部设置有底座4,底座4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连接轴6与固定架3内壁转动连接,触摸屏主体2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7,两个固定组件7之间共同设置有保护膜8,保护膜8为ar材质,ar材质的保护膜8是市面上较好的一种屏幕保护贴。ar是一种合成材质,一般分三层,硅胶为吸附层,pet为中间层,外层为特殊处理层。保护膜8与触摸屏主体2表面贴合。
25.防护壳1外侧壁设置有保护盖9,保护盖9内壁与防护壳1外侧壁转动连接,便于用户灵活的调节屏幕的角度。保护盖9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在不使用触摸屏时,起到对触摸屏的保护作用,同时触摸屏上播放的宣传广告,能够透过透明的保护盖9被用户看到。
26.如图3所示,固定组件7包括中间块701,中间块701与防护壳1内壁滑动连接,中间块70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702,固定条702通过螺栓与防护壳1顶部固定连接,中间块701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条703,橡胶条703底部与保护膜8紧密贴合,其中,保护膜8的厚度不超过两毫米,在保护屏幕的前提下,保证了屏幕触摸的灵敏程度。
27.本实用新型在日常使用时,可通过信号收发模块10,收发5g信号传输数据,无需外接网线,无人使用触摸屏时,保护盖9闭合在防护壳1上,此时触摸屏主体2可通过人工远程控制播放宣传广告,当用户使用触摸屏查询信息时,只需将保护盖9翻转打开即可使用,并且也可利用5g信号传输数据搜索和下载。使用一段时间后,若保护膜8出现划痕,维护人员可将固定条702顶部的螺栓拧下,对两个橡胶条703底部的保护膜8进行更换,与屏幕相比,保护膜8的成本较低,便于更换,也保证了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包括防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内部设置有触摸屏主体(2),所述触摸屏主体(2)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模块(10),所述防护壳(1)外壁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防护壳(1)底部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所述连接轴(6)与固定架(3)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触摸屏主体(2)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7),两个所述固定组件(7)之间共同设置有保护膜(8),所述防护壳(1)外侧壁设置有保护盖(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中间块(701),所述中间块(70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702),所述中间块(701)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条(703),所述中间块(701)与防护壳(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条(702)通过螺栓与防护壳(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条(703)底部与保护膜(8)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固定架(3)通过四个拐角处设置的螺栓与防护壳(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8)为ar材质,所述保护膜(8)与触摸屏主体(2)表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9)内壁与防护壳(1)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盖(9)为透明亚克力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为高强度塑料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8)的厚度不超过两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发模块(10)与触摸屏主体(2)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5G技术的智能化触控屏,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部设置有触摸屏主体,所述触摸屏主体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模块,所述防护壳外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防护壳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固定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触摸屏主体顶部设置有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之间共同设置有保护膜,所述防护壳外侧壁设置有保护盖。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膜、防护壳和保护盖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在触摸屏的表面贴有保护膜,有效的保护了触摸屏,减少用户在使用屏幕时对屏幕的划痕,同时利用保护盖和防护壳,有效的保护了触摸屏,防止受到意外碰撞而损伤到屏幕。而损伤到屏幕。而损伤到屏幕。


技术研发人员:田斌 冯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信承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2
技术公布日:2022/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