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多个电池的电子设备的公共充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2941发布日期:2023-05-17 15:4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用于具有多个电池的电子设备的公共充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现代计算设备和/或电子设备通常依靠可充电电池电源来提供移动计算功能性。一些移动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还支持各种物理配置(例如,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设备区段的可折叠计算设备)。此类物理设计为电池组放置、充电端口和电路系统、保护电路系统、充电/放电操作和其他设计因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所描述的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包含第一电池电源的第一设备区段,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包括第一内部燃料表。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包含第二电池电源的第二设备区段,所述第二电池电源包括第二内部燃料表。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充电电路,所述第一充电电路用于根据第一充电阶段将电力从外部电源选择性地引导到第一和第二电池电源中的一者或两者,第一充电电路基于在第一充电电路处检测到的第一和第二电池电源的复合充电状态高于激活阈值来选择第一充电阶段。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公共充电控制器,所述公共充电控制器用于基于来自第一和第二内部燃料表之一的输出低于激活阈值来超控(override)第一充电电路的第一充电阶段。

2、所描述的技术还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充电阶段之间的转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设备的第一设备区段内的第一电池电源和第二设备区段内的第二电池电源的复合充电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检测到的复合充电状态高于激活阈值,为第一充电电路选择第一充电阶段以将电力从外部电源选择性地引导到第一和第二电池电源中的一者或两者。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电池电源内部的第一燃料表处检测第一电池电源的充电状态,并在第二电池电源内部的第二燃料表处检测第二电池电源的充电状态。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来自第一和第二内部燃料表之一的输出低于激活阈值来超控第一充电电路的第一充电阶段。

3、本文还描述和列举了其他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还用于基于在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处检测到的复合充电状态,从至少两个可用的充电阶段中选择所述第一充电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阶段选自预充电阶段、快速充电阶段和充电终止阶段中的两者或更多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充电控制器还响应于所述第一内部燃料表和所述第二内部燃料表中的一者指示低于所述激活阈值的充电状态,引导将所述第一充电阶段设置成所述预充电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充电控制器还响应于所述第一内部燃料表和所述第二内部燃料表中的两者都指示高于所述激活阈值的充电状态,将所述第一充电阶段从所述预充电阶段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充电控制器的超控是在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处执行的经编程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充电控制器的超控是用比寄存器中的与所述第一充电阶段相关联的电流更低的电流替代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处的第一充电阶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具有完全不同的蓄电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由充电控制器控制的一对场效应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充电阶段之间的转变的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阶段选自预充电阶段、快速充电阶段和充电终止阶段中的两者或更多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控是用比寄存器中的与所述第一充电阶段相关联的电流更低的电流来替代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处的第一充电阶段。


技术总结
在包括多个设备区段(150、152)的计算设备(100)中,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电源(104、106)可被置于每一设备区段中。这种办法不仅为多个电池提供了宝贵的空间,而且还可以提供从电池电源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为每一设备部供电的选项。然而,在计算设备中使用多个电池电源会在使用外部电源对电池电源进行有效充电方面带来挑战。本公开的技术增加了独立的公共充电控制器(130),该控制器可以基于来自电池组中的每一者内部的燃料表(118、120)的输出来绕过每一电池组的充电电路(114、116)。这准许快速电池充电,同时保持在取决于电池充电状态的电流和电压限制内,以保存电池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A·贾斯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