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83826发布日期:2022-12-10 00:1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量核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根据市场需求,各省需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消纳量分配核算,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利用率水平,由于各市场主体承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消纳量存在差异,需要分别核算。因此,基于该市场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对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进行核算的方法,以保证公平承担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消纳责任。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能准确有效核算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类型,分别按合同核算方式及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计算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
7.(2)获取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及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
8.(3)根据步骤(1)、(2)获取的消纳量,核算不同的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当市场主体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时,可划分为少用市场主体及超用市场主体;
10.所述少用市场主体是指当市场主体实际用电量小于或等于中长期合同电量时,执行偏差记为负值或零的市场主体;所述超用市场主体是指当市场主体实际用电量大于中长期合同电量时,执行偏差记为正值的市场主体。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当市场主体为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少用市场主体时,按照合同核算方式,将中长期合同结算的合同批次优先级进行匹配,优先匹配批次在前的合同,直至合同匹配电量等于结算电量,将所有匹配成功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一非现货少用市场消纳量;
12.当市场主体为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超用市场主体时,按照合同核算方式,将所有合同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一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按照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将“同周期代理购电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
×
超用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二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少用市场主体的总消纳量=第一非现货少用市场消纳量+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超用市场主体的总消纳量=第一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第二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对未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采用合同核算方式以及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计算消纳量,并考虑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及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核算总消纳量,确保未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核算准确有效。
附图说明
17.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1.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1)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类型,分别按合同核算方式及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计算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
23.具体为:当市场主体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时,可划分为少用市场主体及超用市场主体,上述少用市场主体是指当市场主体实际用电量小于或等于中长期合同电量时,将执行偏差记为负值或零,将该类市场主体记为少用市场主体或等量市场主体;所述超用市场主体是指当市场主体实际用电量大于中长期合同电量时,将执行偏差记为正值,将该类市场主体记为超用市场主体;
24.当市场主体为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少用市场主体时,按照合同核算方式,将中长期合同结算的合同批次优先级进行匹配,优先匹配批次在前的合同,直至合同匹配电量等于结算电量,将所有匹配成功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一非现货少用市场消纳量;
25.当市场主体为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超用市场主体时,按照合同核算方式,将所
有合同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一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按照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将“同周期代理购电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
×
超用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二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
26.(2)获取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及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
27.其中,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根据交易结算依据进行核算;
28.绿证认证电量根据绿证生成消纳量依据进行核算,绿证对应可再生能源电量等量记为消纳量;
29.(3)根据步骤(1)、(2)获取的消纳量,核算不同的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
30.具体为:
31.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少用市场主体的总消纳量=第一非现货少用市场消纳量+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
32.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超用市场主体的总消纳量=第一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第二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
33.另外,上述各市场主体的总消纳量=水电消纳量+非水电消纳量,需按照水电、非水电分别核算。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35.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类型,分别按合同核算方式及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计算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2)获取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及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3)根据步骤(1)、(2)获取的消纳量,核算不同的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当市场主体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时,可划分为少用市场主体及超用市场主体;所述少用市场主体是指当市场主体实际用电量小于或等于中长期合同电量时,执行偏差记为负值或零的市场主体;所述超用市场主体是指当市场主体实际用电量大于中长期合同电量时,执行偏差记为正值的市场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当市场主体为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少用市场主体时,按照合同核算方式,将中长期合同结算的合同批次优先级进行匹配,优先匹配批次在前的合同,直至合同匹配电量等于结算电量,将所有匹配成功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一非现货少用市场消纳量;当市场主体为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超用市场主体时,按照合同核算方式,将所有合同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一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按照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将“同周期代理购电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
×
超用电量”核算为消纳量,记为第二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少用市场主体的总消纳量=第一非现货少用市场消纳量+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超用市场主体的总消纳量=第一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第二非现货超用市场消纳量+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认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类型,分别按合同核算方式及合同执行偏差核算方式计算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2)获取电网企业全额保障性收购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分配值、绿证认证电量及购买其他市场主体的超额消纳量;(3)根据步骤(1)、(2)获取的消纳量,核算不同的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本发明的一种基于非现货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核算方法,能准确有效核算不参加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主体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


技术研发人员:丁坤 杨昌海 行舟 李学军 张柏林 孙亚璐 王超 王峰 高鹏飞 刘永成 同盛成 杨鹏飞 宋汶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