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0237发布日期:2023-04-29 22:1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5g技术的诞生,万物互联的概念被广泛提出。目前在智慧家居、智能家电、医疗保健、自助商超、商业广告、智慧物流、智能结算、工业控制、车载显示等领域,触控交互几乎成为标配。但是在上述这些应用领域,触控技术仍大多采用10年前的gg-ito玻璃触控面板技术,其成本、生产效率、产能以及后端贴合难度和效率等已被挖掘到极限,因此传统触控技术若不尽快进行升级换代、降低成本,将会阻碍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2、现有的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之间采用oca胶连接,当显示模组在贴合过程中出现位置偏斜等情况时,需要将显示模组从触控模组上分离下来重新粘贴,但是oca胶使分离困难,并且分离后触控模组及显示模组上会残留oca胶,需要清理后重贴,操作耗时费力,非常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具有贴合成本低、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和可返工的优点。

2、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设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光学膜包括基体、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分别设在所述基体的两相对表面上,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触控面板全贴合,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自贴合,所述第一胶层的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粘接力;所述显示模组能够与由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光学膜组成的整体分离。

3、可选的,所述光学膜的基体为透明基体,所述基体包括pet、pe、opp、pc和tpu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所述第一胶层包含oca胶和/或pmma胶;

5、所述第二胶层包含硅胶和/或pu胶。

6、可选的,所述第二胶层的粘接力为0g/in~50g/in,所述第一胶层的粘接力为500g/in~1500g/in。

7、可选的,所述光学膜的透光率大于70%,雾度范围在0%~16%,光泽度范围在60gu~120gu;所述光学膜具有的多层漫反射光学效应,使屏幕发光柔和的同时具有护眼的效果。

8、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为ff式结构,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柔性导电膜、第二柔性导电膜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与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之间的oca贴合胶;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柔性、可弯折的特性,可承受10次以上的弯折而不会导致oca贴合胶与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和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分离,且无电路断路等功能性缺陷。

9、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和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包括ito导电膜、金属网格导电膜、高分子导电膜、石墨烯导电膜、纳米银线导电膜、多级纳米金属网络超精细电路导电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10、可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和/或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包括柔性ag导电膜,所述ag导电膜的雾度范围为2%~16%,ag面硬度不小于3h,光泽度范围为60gu~80gu,表面粗糙度范围为0.1μm~0.5μm;所述ag导电膜还具有防反射ar、防指纹af的功能。

11、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外壳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外壳内;

12、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盖,所述前壳的下端与所述后盖相连,所述前壳的上端设有限位台,所述前壳内部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后盖上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层,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触控面板与所述限位台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层。

13、可选的,所述触控显示屏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14、可选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限位台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之间,并且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触控面板零贴合,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台之间;或者,

15、所述盖板设于所述限位台的上端面,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后盖与所述限位台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限位台的下端面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所述盖板与所述触控面板之间有间隙。

16、实施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公开的触控显示模组中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通过光学膜进行贴合,光学膜的第一胶层的粘接力大于第二胶层的粘接力,第一胶层与触控面板全贴合,第二胶层与显示面板自贴合,具有贴合成本低、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和可返工的优点。而且,在整个贴合过程中只涉及软对硬和/或软对软贴合,其贴合难度、贴合效率、设备能耗、设备投入等相较于gg-ito玻璃触控模组均有极大的优势,总成本是传统的gg-ito玻璃触控技术的40%~50%,这一成本优势将为整个物联网行业带来新的曙光。本公开中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可用于制作形成无盖板、零贴合盖板和悬浮框贴盖板的触控显示屏,具有组装维护简单、综合成本低、易返修的特点,适用于工业触控、商用触显领域的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设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光学膜包括基体、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分别设在所述基体的两相对表面上,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触控面板全贴合,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自贴合,所述第一胶层的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粘接力;所述显示模组能够与由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光学膜组成的整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的基体为透明基体,所述基体包括pet、pe、opp、pc和tpu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粘接力为0g/in~50g/in,所述第一胶层的粘接力为500g/in~1500g/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的透光率大于70%,雾度范围在0%~16%,光泽度范围在60gu~120gu;所述光学膜具有的多层漫反射光学效应,使屏幕发光柔和的同时具有护眼的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为ff式结构,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柔性导电膜、第二柔性导电膜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与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之间的oca贴合胶;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柔性、可弯折的特性,可承受10次以上的弯折而不会导致oca贴合胶与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和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分离,且无电路断路等功能性缺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和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包括ito导电膜、金属网格导电膜、高分子导电膜、石墨烯导电膜、纳米银线导电膜、多级纳米金属网络超精细电路导电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导电膜和/或所述第二柔性导电膜包括柔性ag导电膜,所述ag导电膜的雾度范围为2%~16%,ag面硬度不小于3h,光泽度范围为60gu~80gu,表面粗糙度范围为0.1μm~0.5μm;所述ag导电膜还具有防反射ar、防指纹af的功能。

8.一种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设于所述外壳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上方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设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光学膜包括基体、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分别设在所述基体的两相对表面上,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触控面板全贴合,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自贴合,所述第一胶层的粘接力大于所述第二胶层的粘接力。第一胶层与触控面板全贴合;第二胶层与显示面板自贴合。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具有贴合成本低、工艺简单、生产良率高和可返工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蛟,胡源,范江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