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6382发布日期:2022-08-03 03:2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扫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


背景技术:

2.条码的可读性是由读码器读取条码中数据的难易程度所决定的。条码的可读性会被技术和环境等因素所影响。虽然条码可能用人眼观察不出其缺陷,但条码中微小的差异,背景,甚至与条码和读码器之间的位置不对都会导致条码无法读取。
3.看似高质量的条码,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其无法读取的原因是由于条码编码错误或不可读的字符使得读码器根本无法解决,给想要最大限度提高自动化效率的客户带来了困扰。然而,不可读码的根源通常是一些常见的问题,简单的调整条码或者使用解码技术可以很容易的解决。
4.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可读条码可能会得到不可读的结果,不是因为它的打印或标记质量问题,而是由于相对于条码而言的物理读码器位置不当。根据不同技术,读码器可能有独特的读码需求,例如特定的焦距、角度、或方向(在倾斜或旋转条码的情况下)。大多数的读码器的内部光学焦距是有限的。读码器的景深(最近和最大读取范围)决定了读码器与条码最近或最远的位置,以确保读码器可以可靠的解码。故而,就出现了国内特定激光阅读设备无法近距离阅读一维条码的缺陷。
5.有鉴于此,急需发明设计一种近距离阅读一维条码的激光读码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通过增加内部镜面的独创性的结构设计,使入射激光通过45度角镜面折射后,激光的可阅读距离变长,实现近距离阅读一维条码的方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包括:
8.下盖壳和上盖壳,以及下盖壳与上盖壳结合而密闭形成的一容纳空间,其中,
9.所述容纳空间内固设有用于产生入射激光源的激光组件以及折射激光源所需的光学组件,在下盖壳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激光组件以所述第一方向配合安装于容纳空间的一端,所述光学组件以所述第二方向且与激光组件相对呈锐角夹角后配合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端;
10.所述容纳空间内的一端部还固设有视窗组件,用于避免由激光组件产生的激光在经光学组件折射后输出时产生镜面反射现象。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的改进,所述激光组件包括基座、入射激光源以及激光扫描头,其中,所述基座固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入射激光源以及激光扫描头分别内嵌于基座,且所述入射激光源电连接激光扫描头,用于在所述容
入射激光线、5-单面镜、6-视窗、7-视窗压板、8-线缆、9-安装区域、10-一维条码标签、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8.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29.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包括:
30.下盖壳2和上盖壳1,以及下盖壳2与上盖壳1结合而密闭形成的一容纳空间,其中,
31.容纳空间内固设有用于产生入射激光源的激光组件4以及折射激光源所需的光学组件,在下盖壳2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激光组件4以第一方向x配合安装于容纳空间的一端,光学组件以第二方向y且与激光组件4相对呈锐角夹角后配合安装在容纳空间的另一端;
32.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激光组件4包括基座、入射激光源42以及激光扫描头41,其中,基座固设在容纳空间内,即,基座的安装位置是在下盖壳2的容纳腔里,入射激光源42以及激光扫描头41分别内嵌于基座,且入射激光源42电连接激光扫描头41,用于在容纳空间内形成一水平方向的入射激光线,可以理解的是,基座端部配合安装有解码板3,用于将读取的条码进行识别解码;入射激光源42远离其发出入射激光线43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控制器的线缆8,以实现入射激光源42的开关,线缆8贯穿上盖壳1后进入容纳空间与入射激光源42连接,同时,
33.光学组件由单面镜5组成,单面镜5与基座相对呈45
°
夹角,以确保入射激光源42发出的入射激光线经单面镜5后沿第二方向y进行折射;
34.容纳空间内的一端部还固设有视窗组件,用于避免由激光组件4产生的激光在经光学组件折射后输出时产生镜面反射现象,可以理解的是,视窗组件包括视窗6以及视窗压板7,视窗6以第一方向x固设于容纳空间内,且,视窗压板7固定安装于视窗6外缘面,用于固定视窗6安装角度,需要说明的是,视窗6采用亚克力材料,且通过视窗6压板与下盖壳2的一内壁面法线成8
°
夹角,用于避免由激光组件4产生的激光在经光学组件折射后输出时产生镜面反射现象,确保激光扫码真实有效。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增设光学组件、激光组件4以及视窗组件的方式,使得入射激光通过45度角镜面折射后,激光的可阅读距离变长,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问题缺陷,实现近距离阅读一维条码以及近距离激光扫描的有效读取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互相垂直,第一方向x为相对于下盖壳2的横向方向,第二方向y则为相对于下盖壳2的纵向方向。
36.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入射激光源42优选采用led光源,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在狭小空间(即安装区域9)内近距离读取一维条码标签10时,通过增设光学组件、激光组件4以及视窗组件的方式,使得入射激光线43在安装区域9内,通过45度单面镜(角镜面)折射后,入射激光线43的可阅读距离就会变长,从而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问题缺陷,实现近距离阅读一维条码标签10以及近距离激光扫描对一维条码标签10的有效读取。
3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壳和上盖壳,以及下盖壳与上盖壳结合而密闭形成的一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容纳空间内固设有用于产生入射激光源的激光组件以及折射激光源所需的光学组件,在下盖壳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激光组件以所述第一方向配合安装于容纳空间的一端,所述光学组件以所述第二方向且与激光组件相对呈锐角夹角后配合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另一端;所述容纳空间内的一端部还固设有视窗组件,用于避免由激光组件产生的激光在经光学组件折射后输出时产生镜面反射现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组件包括基座、入射激光源以及激光扫描头,其中,所述基座固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入射激光源以及激光扫描头分别内嵌于基座,且所述入射激光源电连接激光扫描头,用于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一水平方向的入射激光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由单面镜组成,所述单面镜与基座相对呈45
°
夹角,以确保入射激光源发出的入射激光线经单面镜后沿所述第二方向进行折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组件包括视窗以及视窗压板,其中,所述视窗以所述第一方向固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视窗压板固定安装于视窗外缘面,用于固定视窗安装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激光源远离其发出入射激光线的一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控制器的线缆,以实现入射激光源的开关,所述线缆贯穿上盖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采用亚克力材料,且通过视窗压板与所述下盖壳的一内壁面法线成8
°
夹角,用于避免由激光组件产生的激光在经光学组件折射后输出时产生镜面反射现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相对于所述下盖壳的横向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则为相对于所述下盖壳的纵向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激光源采用led光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射增程式激光读码器,包括下盖壳和上盖壳,以及下盖壳与上盖壳结合而密闭形成的一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固设有用于产生入射激光源的激光组件以及折射激光源所需的光学组件,在下盖壳上自定义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激光组件以第一方向配合安装于容纳空间的一端,光学组件以第二方向且与激光组件相对呈锐角夹角后配合安装在容纳空间的另一端。通过增设光学组件、激光组件以及视窗组件的方式,使得入射激光通过45度角镜面折射后,激光的可阅读距离变长,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问题缺陷,实现近距离阅读一维条码以及近距离激光扫描的有效读取。离激光扫描的有效读取。离激光扫描的有效读取。


技术研发人员:卢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比邻智能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