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50120发布日期:2023-08-06 03:2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有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1、目前,脉冲群一般发生在电网中众多机械开关在切换过程(切断感性负载、继电器触点弹跳等)时所产生的干扰。这类干扰的特点是:成群出现的窄脉冲、脉冲的重复频率较高(khz-mhz)、上升沿陡峭(ns级)、单个脉冲的持续时间短暂(10-100ns级)、幅度达到kv级。成群出现的窄脉冲可对半导体器件的结电容充电,当能量累计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线路或设备的出错。

2、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usb是一种新兴的并逐渐取代其他接口标准的数据通信方式,由intel、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及northern telecom等计算机公司和通信公司于1995年联合制定,并逐渐形成了行业标准。usb总线作为一种高速串行总线,其极高的传输速度可以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环境要求。

3、目前使用usb通信的设备,因为其极高的传输速度,在遇到脉冲群干扰时,极易出现通信中断、信号丢失等问题,影响设备间的正常通讯。而传统的滤波方式多是采用外置滤波器的方式进行滤波,不仅体积大,使得对体积有要求的设备无法正常安装,而且对脉冲群信号也只能部分抑制,针对高速usb信号依然存在脉冲群干扰问题。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通信脉冲群体积过大,同时在遇到脉冲群干扰时,极易出现通信中断、信号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包括:

3、usb接口j1;

4、usb接口j1线性连接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1并联有tvs芯片d1和电阻r3、电阻r4,电阻r3、电阻r4连接有隔离芯片ic1,隔离芯片ic1两侧连接有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电容c2。

5、进一步,所述usb接口j1设有外壳,usb接口j1的5/6针脚线性连接cgnd,j1电源输出脚1接vbus_5v;j1地脚4接cgnd;j1信号输出脚接共模电感l1。

6、进一步,所述l1信号输出脚ud_n接电阻r3的一端和tvs芯片d1的6脚;l1信号输出脚ud_p接电阻r4的一端和tvs芯片d1的1脚。

7、进一步,所述d1的电源输入脚5接vbus_5v;d1的地脚2接cgnd。

8、进一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隔离芯片ic1的信号输入脚11;电阻r4的另外一端接隔离芯片ic1的信号输入脚10。

9、进一步,所述ic1的电源输入脚16接电源vbus_5v;ic1的电源输出脚1接5v;ic1的地输入脚9、15接cgnd;ic1的地输出脚2、8接gnd;ic1信号输出脚6、7接m-ud_n和m-ud_p。

10、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1、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较为彻底的将usb通信过程中的脉冲群干扰滤除,使脉冲群干扰不再影响usb信号的正常通信,达到脉冲群防护的目的。而且占用体积小,只需在电路板上布置几颗较小的元器件即可。

13、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脉冲群干扰滤除的较为彻底,使脉冲群干扰不再影响usb的正常通信,同时解决了占用面积大的问题,占用体积小安装检修方便。

15、第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否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

17、过去针对脉冲群对usb通信的干扰,在线路板上采用过较多的措施,如增加tvs二极管数量、信号线上串接磁珠、对信号线布线时进行完整铺地,但效果都不明显,无法彻底解决掉脉冲群对信号的干扰。本实用新型采用tvs二极管、共模电感、限流电阻和隔离芯片组合的方式,实现了通过线路板电路对脉冲群干扰的完全滤除,保证了usb在脉冲群干扰状态下的正常通信。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j1设有外壳,usb接口j1的5/6针脚线性连接cgnd,j1电源输出脚1接vbus_5v;j1地脚4接cgnd;j1信号输出脚接共模电感l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1信号输出脚ud_n接电阻r3的一端和tvs芯片d1的6脚;l1信号输出脚ud_p接电阻r4的一端和tvs芯片d1的1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1的电源输入脚5接vbus_5v;d1的地脚2接cgn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隔离芯片ic1的信号输入脚11;电阻r4的另外一端接隔离芯片ic1的信号输入脚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c1的电源输入脚16接电源vbus_5v;ic1的电源输出脚1接5v;ic1的地输入脚9、15接cgnd;ic1的地输出脚2、8接gnd;ic1信号输出脚6、7接m-ud_n和m-ud_p。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有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USB通信的脉冲群防护电路,USB接口J1线性连接共模电感L1,共模电感L1并联有TVS芯片D1和电阻R3、电阻R4,电阻R3、电阻R4连接有隔离芯片IC1,隔离芯片IC1两侧连接有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电容C2。USB接口J1设有外壳,USB接口J1的5/6针脚线性连接CGND,J1电源输出脚1接VBUS_5V;J1地脚4接CGND;J1信号输出脚接共模电感L1。可以较为彻底的将USB通信过程中的脉冲群干扰滤除,使脉冲群干扰不再影响USB信号的正常通信,达到脉冲群防护的目的。而且占用体积小,只需在电路板上布置几颗较小的元器件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赵小飞,张帅,赵国军,刘律文,吉先才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宏勃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