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4355发布日期:2023-05-06 14: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bmc是用于监控服务器,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的装置,其中bmc web页面需要实时监控服务器当前的运行状态,及时进行告警和提示。由于是安全相关,用户需要对该信息保持高信任度。

2、bmc每次将数据计算完成后发给web页面时,调用的restful接口需要传输大量数据,响应时间相比一般网页更长。用户无法确定该信息是否可信,导致降低对bmc安全信任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方案中无法确定数据是否可信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等待时长、数据间隔时长和数据接收间隔时间,所述数据等待时长为预设的接收两次数据的间隔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为预设的两次确定数据可信度的间隔时长,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为实际接收两次数据的间隔时长;至少根据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

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根据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包括:获取多个依次递减的阈值;根据所有的所述阈值、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为对应的可信度等级,其中,所述可信度等级中的最大值对应的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大于所述阈值中的最大值,除所述可信度等级中的最大值以外的所述可信度等级对应的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阈值之间。

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阈值包括依次递减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根据所有的所述阈值、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为对应的可信度等级,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在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为第一可信度等级;在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为第二可信度等级;在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为第三可信度等级;在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阈值,且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为第四可信度等级。

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等待时长包括第一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第二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第三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和第四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根据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包括:根据

6、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其中,believe为所述数据的可信度,believe[1]为所述第一阈值,believe[2]为所述第二阈值,believe[3]为所述第三阈值,believe[4]为所述第四阈值,parm[1]为所述第一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parm[2]为所述第二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parm[3]为所述第三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parm[4]为所述第四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space为所述数据间隔时长,time为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

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至少根据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在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在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包括:将不同的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分别以不同的颜色在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将不同的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分别在显示设备上不同的显示区域中显示。

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在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包括:控制所述显示设备反复闪烁预定数量次来展示所述数据的可信度。

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等待时长大于所述数据间隔时长。

1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等待时长、数据间隔时长和数据接收间隔时间,所述数据等待时长为预设的接收两次数据的间隔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为预设的两次确定数据可信度的间隔时长,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为实际接收两次数据的间隔时长;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

1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意一种所述的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

1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任意一种所述的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

14、通过本申请,通过至少根据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提高了用户对于bmc web页面数据的可信度,防止用户误判服务器状态,有效维护了用户对于相关安全信息的高信任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案中无法确定数据是否可信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根据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包括依次递减的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根据所有的所述阈值、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为对应的可信度等级,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等待时长包括第一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第二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第三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和第四可信度等级的数据等待时长;根据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包括:根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根据所述数据等待时长、所述数据间隔时长和所述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的可信度等级在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数据的可信度在显示设备上进行展示,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等待时长大于所述数据间隔时长。

9.一种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可信度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等待时长、数据间隔时长和数据接收间隔时间,数据等待时长为预设的接收两次数据的间隔时长,数据间隔时长为预设的两次确定数据可信度的间隔时长,数据接收间隔时间为实际接收两次数据的间隔时长;至少根据数据等待时长、数据间隔时长和数据接收间隔时间,确定数据的可信度,并根据数据的可信度,确定数据的可信度等级。通过本申请,提高了用户对于BMC web页面数据的可信度,防止用户误判服务器状态,有效维护了用户对于相关安全信息的高信任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方案中无法确定数据是否可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管峥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