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21694发布日期:2023-09-13 08: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1、长距离输电线路由多段电缆组成,电缆各段之间的联接部分称为电缆接头,由电缆附件和电缆本体构成。而电缆附件与电缆本体相配合处的界面压力值直接影响着电缆接头的安全性,进而影响电路系统的稳定性。电缆本体与电缆附件间的复合界面和电场应力集中现象,使得电缆附件成为电力输电系统的最薄弱环节和运行故障的典型部位。电缆本体与电缆附件的界面压强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界面电气强度的高低。

2、现有针对电缆附件界面压力的研究方法大多采用对电附件硅橡胶直接进行仿真的方法,对于充分贴合实际的老化过程中的界面压力变化研究尚不明确。

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实用性较差,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电缆附件的电缆材质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建立电缆附件几何模型,以及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建立物理场仿真模型;基于上述电缆附件几何模型和上述物理场仿真模型构建目标仿真模型;将实验参数输入上述目标仿真模型,确定上述电缆附件老化过程的压力分析结果,其中,上述实验参数包括: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确定的力学参数和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确定的物理场环境参数。

3、可选的,上述获取目标区域的电缆附件的电缆材质信息,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电缆附件材料;对上述电缆附件材料进行解体处理,确定上述电缆材质信息。

4、可选的,上述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建立电缆附件几何模型,包括: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确定电缆结构参数,其中,上述电缆结构参数包括:内部结构参数和外部结构参数;基于上述电缆结构参数构建上述电缆附件几何模型。

5、可选的,上述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建立物理场仿真模型,包括: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确定物理场类型;基于上述物理场类型和上述物理场类型对应的预设计算式,确定边界条件;基于上述边界条件建立上述物理场仿真模型。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电缆附件的电缆材质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建立电缆附件几何模型,以及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建立物理场仿真模型;第二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上述电缆附件几何模型和上述物理场仿真模型构建目标仿真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将实验参数输入上述目标仿真模型,确定上述电缆附件老化过程的压力分析结果,其中,上述实验参数包括: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确定的力学参数和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确定的物理场环境参数。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上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任意一项上述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任意一项上述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

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上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任意一项上述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

1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电缆附件的电缆材质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建立电缆附件几何模型,以及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建立物理场仿真模型;基于上述电缆附件几何模型和上述物理场仿真模型构建目标仿真模型;将实验参数输入上述目标仿真模型,确定上述电缆附件老化过程的压力分析结果,其中,上述实验参数包括: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确定的力学参数和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确定的物理场环境参数,达到了利用仿真模型结合电缆附件硅橡胶在热机械老化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变化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更为贴合实际的分析电缆附件老化过程中应力变化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实用性较差,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区域的电缆附件的电缆材质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电缆材质信息建立电缆附件几何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行环境信息建立物理场仿真模型,包括:

5.一种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6.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

7.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电缆附件的电缆材质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建立电缆附件几何模型,以及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建立物理场仿真模型;基于上述电缆附件几何模型和上述物理场仿真模型构建目标仿真模型;将实验参数输入上述目标仿真模型,确定上述电缆附件老化过程的压力分析结果,其中,上述实验参数包括:基于上述电缆材质信息确定的力学参数和基于上述运行环境信息确定的物理场环境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电缆附件老化过程压力分析方法实用性较差,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潘泽华,郭卫,任志刚,李华春,门业堃,周士贻,刘博,蔡静,陈平,张宝利,孙强,伊德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