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74745发布日期:2023-09-24 13:3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电池通过将带有活性物质的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然后经过组装、注液、化成、分容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制成电池。将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并烘干的过程称为涂布。在涂布过程中,由于浆料流体特性,在涂层两侧边缘容易形成半月形特征,影响极片收卷和卷芯电性能,因此常对涂层两侧边缘进行消薄处理,消薄的比例与宽度会影响后续的工艺、电池的电性能及安全性能,若负极相对正极消薄过多,则会出现电池负极片容量和正极片容量的比值n/p不足、电芯析锂的情况。因此,识别消薄区析锂风险、计算消薄区容量是否满足要求是电芯设计制造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由此,基于电池消薄区对应的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有效克容量,准确计算出电池的消薄区容量,有助于设计制造高效、安全的电池。

3、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装置。

4、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5、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7、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8、根据电池对应正极片涂层、负极片涂层处各点的面密度数据,确定出电池消薄区,其中,所述电池消薄区包括正极片消薄区和负极片消薄区;

9、基于所述正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一密度梯度特征、负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二密度梯度特征,分别构建出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

10、根据所述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正极片的第一有效克容量,生成正极片容量,并根据所述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的第二有效克容量,生成负极片容量。

11、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2、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电池对应正极片涂层、负极片涂层处各点的面密度数据,确定出电池消薄区,其中,所述电池消薄区包括正极片消薄区和负极片消薄区;

13、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正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一密度梯度特征、负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二密度梯度特征,分别构建出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

14、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正极片的第一有效克容量,生成正极片容量,并根据所述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的第二有效克容量,生成负极片容量。

1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电池对应正极片涂层、负极片涂层处各点的面密度数据,确定电池消薄区,电池消薄区包括正极片消薄区和负极片消薄区;基于正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一密度梯度特征、负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二密度梯度特征,分别构建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根据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正极片的第一有效克容量,生成正极片容量,并根据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的第二有效克容量,生成负极片容量,由此,基于电池消薄区对应的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有效克容量,准确计算出电池的消薄区容量,有助于设计制造高效、安全的电池。

19、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池对应正极片涂层、负极片涂层处各点的面密度数据,确定处电池电池消薄区,其中,所述电池消薄区包括正极片消薄区和负极片消薄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正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一密度梯度特征、负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二密度梯度特征,分别构建出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正极片的第一有效克容量,生成正极片容量,并根据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的第二有效克容量,生成负极片容量,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积和所述第二面积的长度均为涂层长度,所述第一面积和所述第二面积的宽度是基于正极片的第一带料区与负极片的第二带料区之间的长度差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积和所述第二面积的长度均为涂层长度,所述第一面积和所述第二面积的宽度是基于正极片的第一带料区与负极片的第二带料区之间的长度差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的消薄区容量计算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电池对应正极片涂层、负极片涂层处各点的面密度数据,确定电池消薄区,电池消薄区包括正极片消薄区和负极片消薄区;基于正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一密度梯度特征、负极片消薄区上各点面密度数据的第二密度梯度特征,分别构建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根据正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正极片的第一有效克容量,生成正极片容量,并根据负极片消薄区面密度变化函数和负极片的第二有效克容量,生成负极片容量,由此,基于电池消薄区对应的面密度变化函数和有效克容量,准确计算出电池的消薄区容量,有助于设计制造高效、安全的电池。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