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59891发布日期:2023-08-06 21:2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开发,具体涉及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致密气藏的勘探开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合理的分段分簇优化设计是确保致密气水平井压裂措施效果的前提。常用方法是依据油藏数值模拟来确定实现经济产量的压裂段数,再结合随钻测井及录井综合解释结果,进行压裂段及射孔簇的划分,但分段及分簇射孔位置是否具备工程条件上的可压性,或者能否通过压裂改造,使各簇裂缝都能正常延伸,提高裂缝复杂度,常用方法欠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包括步骤:

4、s1、采集致密砂岩储层参数;

5、s2、计算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扩展应力场;对应力场方程式组进行离散化求解,得到不同簇间距下裂缝延伸的长度,作为簇间距下限;

6、s3、计算多裂缝的叠加压降区域场,并进行数值求解,对求解结果的每一簇间距下的裂缝长度进行提取,得到簇间距上限;通过簇间距下限和簇间距上限可得到合理簇间距范围。

7、s4、划分地质试油段,在地质试油段内进行压裂分段;

8、s5、结合合理簇间距范围,根据岩石破裂压力剖面,选择破裂压力处于低位且其与相邻的破裂压力差值小于5mpa的位置确定最优的射孔位置,确定最优簇间距。

9、优选地,步骤s3中根据有效渗流边界理论计算多裂缝的叠加压降区域场。

10、优选地,步骤s4中,以致密砂岩储层的气井轨迹通过的储层特征、岩石矿物组成、自然伽马、全烃显示为基础划分地质试油段;在地质试油段内结合段内各处的含气显示、储层物性、力学性质、固井质量进行压裂分段。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计算了先开启的裂缝对后续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场,以减少裂缝间干扰保障裂缝均匀延伸为准则,确定簇间距下限;并结合天然气在地层内线性流和裂缝内径向流这两种流态,推导出水平井压裂后生产压降场,以生产后减少各裂缝周围压降场阴影重叠区域面积为优化依据,保障各条裂缝动用储层范围最大,以此确定簇间距上限;然后划分地质试油段,在地质试油段内进行压裂分段;最终根据岩石破裂压力剖面,选择破裂压力处于低位且相差不大的位置确定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段内多簇射孔最优射孔位置,达到增加射孔簇开启率,有效提高致密气储层改造效果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叠加方程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有效渗流边界理论计算多裂缝的叠加压降区域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渗流边界理论计算多裂缝的叠加压降区域场的计算模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以致密砂岩储层的气井轨迹通过的储层特征、岩石矿物组成、自然伽马、全烃显示为基础划分地质试油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地质试油段内结合段内各处的含气显示、储层物性、力学性质、固井质量进行压裂分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包括:采集致密砂岩储层参数;计算裂缝扩展应力场;对应力场方程式组进行离散化求解,得到不同簇间距下裂缝延伸的长度;计算多裂缝的叠加压降区域场,并进行数值求解,对求解结果的每一簇间距下的裂缝长度进行提取,得到簇间距上限;划分地质试油段,在地质试油段内进行压裂分段,划分压裂段后,确定最优簇间距范围;根据岩石破裂压力剖面,确定最终的射孔位置。达到增加射孔簇开启率,有效提高致密气储层改造效果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范宇,唐波涛,陈伟华,曾冀,刘飞,周长林,冯星铮,陈飞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圣诺油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