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80083发布日期:2023-09-16 19:5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站建设,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用电需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用电的发展需求,变电站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

2、由于我国属于多地形多气候的国家之一,随着地形环境的不断变更,电力工程需要依据地形环境进行适应性修改,而由于其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工程进度可能会出现无法按计划完成的情况。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对电力工程进行可视化的方式,例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以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进行模拟调整。

3、但该传统的可视化方式的应用对象往往是单个建筑物,在项目周边环境复杂的条件下无法直观地表现出电力工程进度是否延迟,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实施发展进度,监控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方法和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可视化方式的应用对象往往是单个建筑物,在项目周边环境复杂的条件下无法直观地表现出电力工程进度是否延迟,影响电力工程项目实施发展进度,监控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方法,包括:

3、当接收到工程建模信息时,根据所述工程建模信息构建bim工程模型;

4、当接收到勘探数据时,根据所述勘探数据构建目标三维地质模型;

5、在所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所述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

6、响应按照预设间隔检测到的施工进度信息,在所述初始可视化模型中定位对应的施工位置并调整,生成目标可视化模型。

7、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工程建模信息时,根据所述工程建模信息构建bim工程模型的步骤,包括:

8、当接收到工程建模信息时,提取施工地理位置信息、施工材料信息、施工组织设计信息、施工过程信息和施工计划信息;

9、按照所述施工过程信息匹配预设的建模精细度表,确定建模精细度;

10、按照所述施工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对应的经纬度坐标;

11、以所述施工材料信息、所述施工组织设计信息和所述施工计划信息作为数据驱动的输入参数,在所述经纬度坐标构建bim工程模型。

12、可选地,所述当接收到勘探数据时,根据所述勘探数据构建目标三维地质模型的步骤,包括:

13、当接收到勘探数据时,采用泛克里金算法结合所述勘探数据进行插值,确定插值数据;

14、采用所述勘探数据和所述插值数据进行曲面建模,得到地质分层面模型;

15、对所述地质分层面进行三维转换,生成初始三维地质模型;

16、将所述初始三维地质模型载入至gis平台,确定所述三维地质模型对应的经纬度范围坐标;

17、按照所述经纬度范围坐标,在所述gis平台上叠加所述地质分层面模型,得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

18、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所述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的步骤,包括:

19、检索所述bim工程模型所属的模型数据和对应的数据格式;

20、将所述数据格式转换为gis平台对应的目标数据格式,生成更新模型数据;

21、按照所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对应的基点关系、视图类型和三维坐标,加载所述更新模型数据并叠加,在所述gis平台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

22、可选地,在所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所述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3、调用移动式视频组件和/或无线射频,按照预设间隔获取所述初始可视化模型对应的现场场景的施工进度信息。

24、可选地,所述目标可视化模型包括多个网格区域;所述响应按照预设间隔检测到的施工进度信息,在所述初始可视化模型中定位对应的施工位置并调整,生成目标可视化模型的步骤,包括:

25、响应按照预设间隔检测到的施工进度信息,对各所述网格区域分别进行图像匹配,生成信息匹配度;

26、若所述信息匹配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匹配阈值,则将对应的网格区域确定为施工位置;

27、按照所述施工进度信息调整所述施工位置的模型显示,生成目标可视化模型。

2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9、从所述施工进度信息中提取实际完成工作量;

30、根据所述实际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完成工作量,计算进度偏差和费用偏差;

31、按照所述进度偏差和/或所述费用偏差,匹配对应的纠正策略信息并输出。

32、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33、响应输入的工程相关信息和造价信息,计算所述初始可视化模型对应的各执行阶段分别对应的预计工程量;

34、根据各所述预计工程量和所述造价信息,计算各所述执行阶段分别对应的预计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完成费用。

3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完成工作量,计算进度偏差和费用偏差的步骤,包括:

36、计算实际完成工作量和实际完成费用之间的乘值,得到第一实际费用;

37、计算实际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完成费用之间的乘值,得到第二实际费用;

38、计算预计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完成费用之间的乘值,得到预计完成费用;

39、计算所述预计完成费用和所述第一实际费用之间的差值,得到费用偏差;

40、计算所述预计完成费用和所述第二实际费用之间的差值,得到进度偏差。

4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装置,包括:

42、bim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工程建模信息时,根据所述工程建模信息构建bim工程模型;

43、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勘探数据时,根据所述勘探数据构建目标三维地质模型;

44、模型叠加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所述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

45、模型更新模块,用于响应按照预设间隔检测到的施工进度信息,在所述初始可视化模型中定位对应的施工位置并调整,生成目标可视化模型。

4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47、当接收到工程建模信息时,根据工程建模信息构建bim工程模型;当接收到勘探数据时,根据勘探数据构建目标三维地质模型;在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响应按照预设间隔检测到的施工进度信息,在初始可视化模型中定位对应的施工位置并调整,生成目标可视化模型。从而即使在项目周边环境复杂的条件下也能够直观地表现出电力工程进度是否延迟,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监控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工程建模信息时,根据所述工程建模信息构建bim工程模型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勘探数据时,根据所述勘探数据构建目标三维地质模型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所述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所述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可视化模型包括多个网格区域;所述响应按照预设间隔检测到的施工进度信息,在所述初始可视化模型中定位对应的施工位置并调整,生成目标可视化模型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完成工作量和预计完成工作量,计算进度偏差和费用偏差的步骤,包括:

10.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可视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工程建模信息时,根据工程建模信息构建BIM工程模型;当接收到勘探数据时,根据勘探数据构建目标三维地质模型;在目标三维地质模型上叠加BIM工程模型,生成初始可视化模型;响应按照预设间隔检测到的施工进度信息,在初始可视化模型中定位对应的施工位置并调整,生成目标可视化模型。从而即使在项目周边环境复杂的条件下也能够直观地表现出电力工程进度是否延迟,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监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何瑞,张耿斌,颜天佑,万新,徐敏,吕念,郑旭,薛云涛,郑少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